建筑结构第七章习题解
- 格式:doc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7
建筑结构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建筑结构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中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各个方面,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
而课后习题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建筑结构第二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结构力学基础1. 问题:什么是静力学?答案: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和力的平衡关系的学科。
2. 问题:什么是结构?答案:结构是由构件和连接构件的节点组成的整体系统,用于承受和传递荷载。
3. 问题:什么是结构的稳定性?答案: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会发生失稳或破坏的能力。
第二章:杆件结构1. 问题:什么是杆件?答案:杆件是一种细长的构件,其长度远大于其横截面尺寸,主要受拉力、压力和弯矩作用。
2. 问题:杆件的受力分析方法有哪些?答案:杆件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学方法、力法和位移法。
3. 问题:什么是轴力?答案:轴力是杆件内部产生的沿轴线方向的拉力或压力。
第三章:梁结构1. 问题:什么是梁?答案:梁是一种承受弯曲力和剪切力的结构构件,主要用于支撑和传递荷载。
2. 问题:梁的受力分析方法有哪些?答案:梁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学方法、力法和位移法。
3. 问题:什么是弯矩?答案:弯矩是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横截面内部产生的力矩。
第四章:桁架结构1. 问题:什么是桁架?答案:桁架是由直杆构成的三角形网格结构,主要用于支撑和传递荷载。
2. 问题:桁架的受力分析方法有哪些?答案:桁架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学方法、力法和位移法。
3. 问题:桁架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答案:桁架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建筑、桥梁和塔楼等结构中。
第五章:板壳结构1. 问题:什么是板壳?答案:板壳是由薄板构成的扁平结构,主要用于承受和传递荷载。
2. 问题:板壳的受力分析方法有哪些?答案:板壳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学方法、力法和位移法。
3. 问题:板壳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答案:板壳广泛应用于屋顶、地板和水箱等结构中。
第一章绪论1.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深浅: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d<60km)、中源地震(60 –300km),深源地震(>300km)1.2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各种地震波各自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如何?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是一种弹性波,分为体波(地球内部传播)、面波(地球表面传播)。
体波:分为纵波(p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
特点是:周期短,振幅小;影响: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橫波(s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
特点是:周期长,振幅大。
影响: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分为洛夫波(L波):传播时将质点在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作蛇形运动。
影响: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横波>面波橫波、面波:地面震动猛烈、破坏作用大。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地面振动减弱、破坏作用逐渐减轻。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
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1.3什么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和基本烈度?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
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50年),某地区可能遭遇到的超越某一概率的最大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就是指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1.4什么是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多遇地震一般指小震,50年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值。
1、建筑空间的竖向组合联系,主要依靠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台阶、坡道以及爬梯等竖向交通设施,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正确答案是:楼梯2、在楼梯中,布置楼梯的房间称为( )。
正确答案是:楼梯间3、楼梯的种类很多,下面按平面形式划分的一组是()。
正确答案是:单跑直楼梯、双跑直楼梯、双跑平行楼梯4、楼梯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正确答案是:梯段、平台和栏杆扶手5、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应在楼梯段的临空边缘设置()正确答案是:栏杆或栏板6、普通楼梯的坡度不宜超过()。
正确答案是:38°7、普通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不应少于()。
正确答案是:3级8、位于两个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
正确答案是:中间平台9、梁板式楼梯由踏步板、楼梯斜梁、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其中支承踏步板的是( )。
正确答案是:楼梯斜梁10、梯段尺度分为().正确答案是:梯段宽度和梯段长度11、通常情况下,作为主要通行用的楼梯,其梯段宽度应至少满足( )。
正确答案是:两个人相对通行12、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形长度称为().正确答案是:楼段长度13、楼段长度(L)是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形长度,其值为L=b×(N—1),其中N 为()。
正确答案是:梯段踏步数14、梯段的安全设施通常指的是( )。
正确答案是:栏杆15、室内楼梯栏杆扶手高度( ).正确答案是:应从踏步前缘线垂直量至扶手顶面16、梯段的净空高度一般指()正确答案是:自踏步前缘量至上访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1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可以根据楼梯段的传力与结构形式的不同,分成()。
正确答案是:板式和梁板式楼梯18、下列关于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是: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的构件尺寸小、重量轻、数量多,一般把踏步板作为基本构件19、下列关于栏杆与扶手、栏杆与梯段、栏杆扶手与墙或柱的连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是:金属扶手与栏杆不可直接焊接,只能螺栓连接20、主要是为车辆及残疾人而设置的建筑构造是()。
建筑构造习题答案第一章建筑构造基本知识一、名词解释1、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2、基本模数:数值为100mm,用M表示。
3、标志尺寸: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如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
4、构造尺寸: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一般为标志尺寸减去缝隙尺寸。
5、实际尺寸: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有尺寸。
实际尺寸和构造尺寸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规定。
二、单项选择题1、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层数是建筑的(B )。
A、使用面积B、建筑面积C、结构面积D、交通面积2、下列数据不符合建筑开间模数的是(B )。
A、3000mmB、3200mmC、3300mmD、3600mm三、填空题1、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2、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可分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3、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大型性建筑和大量型建筑。
四、简答题民用建筑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答:民用建筑通常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主要部分组成。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抵御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墙(或柱):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
作为承重构件的外墙,其作用是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内墙主要起分隔空间及保证舒适环境的作用。
框架或排架结构的建筑物中,柱起承重作用,墙仅起围护作用。
楼地层:楼板层----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按房间层高将整幢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若干层;楼板层承受家具、设备和人体荷载以及本身的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湖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第七章习题7-1两块钢板采用对接焊缝连接。
钢板宽度600mm,厚度8mm,轴心拉力N=1000kN,钢材为Q235,焊条用E43型,手工焊,不用引弧板。
应力最大值是多少?E解3不用引弧板,焊缝直计算长度lw=l — 2t=600mm—2X8mm=584nim焊缝中最大应力为(J = — = 1000x10= 214.0?//wm2It 584zwmx8znw7-2设计一双盖板角焊缝接头(习题图7-2)。
己知钢板宽300mm, H14mm,承受轴心力设计值N=800kN (静力荷载)。
钢材Q235, E43型焊条,手工焊(建议盖板用Q235钢材2 —260x8,h|=6mm)。
说明此建议取值的意义。
习题图7-2K解3人' =160N/mm2根据对接钢板和盖板厚度确定角焊缝的焊脚尺寸柃(1 〜2) mm = 8mm—(1 〜2) mm = (7〜6) mm且hf jnin= 1.5-^/z? = 1.5X Vl4 mm = 5.6 mm取〜=6mmo (建议的焊脚尺寸h t=6mm满足构造要求)采用三面围焊:双由正曲角焊缝长度= 2x260mm = 520 mm l w3f{w=1.22><0.7x6mmx520mmx 160N/mm2 = 426.3x 10;N=426.3kN 所需侧而角焊缝总计算长度▽ , N-N,(800 - 426.3) xlO3 TV … yz = --- =------------------ = 5 56扁?h e f;' 0.7 x 6mm x 1 60J V/一条侧面角焊缝所需实际长度,2X . 556mm , 1/lrI =——-+ h t --------------- H 6/77/7? = 145mw4 ’ 4取一条侧面焊缝长度Z=150m m,所需盖板长度L=2Z+10mm二2 x 150mm+l 0mm=310mm 如题图所示。
7楼梯⑴楼梯是由哪些部分所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如何?答: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梯段:楼梯俗称跑梯,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
通常为板式梯段,也可以由踏步板和倾斜板式梯段。
为了减轻走的疲劳,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宜超过18级,但也不宜少于3级,因为步数太少不宜为人们察觉,容易绊倒。
楼梯平台:按平台所处位置和标高不同,有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之分。
两楼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用来供人们行走时调节体力和改变行进方向。
而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除起着与中间平台相同的作用外,还用来分配从楼梯到达各楼层的人流。
栏杆扶手: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
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只在梯段临空面设置。
当梯段宽度较大时,非临空面也应加设靠墙扶手。
当梯段宽度很大时,则需在梯段中间加设中间扶手。
⑵常见的楼梯有哪几种形式?各使用于什么建筑?答:常见的楼梯形式有:①直行单跑楼梯,此种楼梯无中间平台,由于单跑梯段数一般不超过18级,故仅用于层高不大的建筑。
②直行多跑楼梯,此种楼梯是直行单跑楼梯的延伸,仅增设了中间平台,当单梯段变为多梯段。
适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在公共建筑中常用于人流较多的大厅。
③平行双跑楼梯,此种楼梯由于上完一层楼刚好回到原起步方位,与楼梯上升的空间回转往复性吻合,是最常用的楼梯形式之一。
④平行双分双合楼梯,此种楼梯形式实在平行双跑楼梯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由于其造型的对称严谨性,常用作办公类建筑的主要楼梯。
⑤折行多跑楼梯,此种楼梯人流导向比较自由,折角可变,可为90º,也可以大于或小于90º。
当折角大于90º时,由于其行进方向性类似直行双跑楼梯,故常用于仅上一层楼的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的门厅中。
当折角小于90º时,其行进方向回转延续性有所改观,形成三角形楼梯间,可用于多层的建筑中。
⑥交叉跑(剪刀)楼梯,可认为是由两个直行单跑楼梯交叉并列布置而成,通行的人流量较大,且为上下楼的人流提供了两个方向,对于空间开敞,楼层人流多方向进出有利。
建筑结构课后习题答案建筑结构课后习题答案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
在学习建筑结构的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结构的原理和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习题及其答案。
一、静力平衡1. 一个悬臂梁的长度为L,悬臂端的荷载为P,悬臂端的支座反力为R。
求悬臂端的弯矩M。
答:根据静力平衡条件,悬臂端的弯矩M等于荷载P乘以悬臂的长度L,即M = P × L。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力F,底边的长度为L。
求顶点的支座反力R。
答:根据静力平衡条件,顶点的支座反力R等于力F的水平分力,即R = F ×sinθ,其中θ为底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二、梁的受力分析1. 一个梁在两个支座之间跨度为L,均布荷载为w。
求梁的最大弯矩Mmax。
答:最大弯矩出现在梁的中点,即Mmax = w × L^2 / 8。
2. 一个梁在两个支座之间跨度为L,集中荷载为P。
求梁的最大剪力Vmax。
答:最大剪力出现在距离集中荷载最近的支座处,即Vmax = P / 2。
三、柱的稳定性1. 一个长为L,截面积为A的柱,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力F。
求柱的稳定性系数。
答:柱的稳定性系数K等于柱的截面惯性矩I除以柱的截面面积A,即K = I / A。
稳定性系数越大,柱的稳定性越好。
2. 一个长为L,截面积为A的柱,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力F。
求柱的临界载荷Pcr。
答:柱的临界载荷Pcr等于柱的临界应力σcr乘以柱的截面积A,即Pcr = σcr× A。
临界应力可以通过公式σcr = π^2 × E / (L / r)^2计算,其中E为柱材料的弹性模量,r为柱的半径。
四、桁架结构1. 一个桁架结构由若干根杆件和节点组成,每根杆件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A,杨氏模量为E。
求桁架结构的刚度K。
答:桁架结构的刚度K等于每根杆件的刚度之和,即K = Σ(E × A / L)。
第七章习题7-1 两块钢板采用对接焊缝连接。
钢板宽度600mm ,厚度8mm ,轴心拉力N=1000kN ,钢材为Q235,焊条用E43型,手工焊,不用引弧板。
应力最大值是多少? 〖解〗不用引弧板,焊缝直计算长度lw=l -2t=600mm -2×8mm=584mm焊缝中最大应力为23/0.2148584101000mm N mmmm Nt l N w =⨯⨯==σ7-2 设计一双盖板角焊缝接头(习题图7-2)。
已知钢板宽300mm ,厚14mm ,承受轴心力设计值N=800kN (静力荷载)。
钢材Q235,E43型焊条,手工焊(建议盖板用Q235钢材2-260×8,h f =6mm )。
说明此建议取值的意义。
〖解〗f f w =160N/mm 2根据对接钢板和盖板厚度确定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 fh f,max =t -(1~2)mm = 8mm -(1~2)mm =(7~6)mm 且 h f,min =25.1t =1.5×14mm = 5.6 mm取 h f = 6 mm 。
(建议的焊脚尺寸h f =6mm 满足构造要求) 采用三面围焊:双面正面角焊缝长度l w3 = 2×260mm = 520 mm N 3= βf h e l w3 f f w= 1.22×0.7×6mm×520mm×160N/mm 2 = 426.3×103N=426.3 kN 所需侧面角焊缝总计算长度mm mm N mm N f h N N l w f e w 556/16067.010)3.426800(233=⨯⨯⨯-=-=∑一条侧面角焊缝所需实际长度mm mm mm h l l f w 145645564=+=+∑=取一条侧面焊缝长度l =150mm ,所需盖板长度 L =2l +10mm=2×150mm+10mm=310mm 如题图所示。
题目建议盖板采用Q235钢材2-260×8,是因为双盖板的总截面面积应与对接钢板截面面积大致相等。
本题双盖板截面总面积2×260×8=4160mm 2,对接钢板截面面积为300×14=4200mm 2,基本满足要求。
7-3 试设计习题图7-3所示双角钢和节点板间的连接角焊缝“A ”。
轴心拉力设计值N=420kN (静力荷载)。
钢材Q235,E43型焊条,手工焊。
〖解〗f f w =160N/mm 2,h f,min =25.1t =1.5×6mm = 3.7mmh f,max =1.2t=1.2×10mm=12mm肢尖 h f,max =t = 6mm 取 h f = 6 mm 。
双角钢2L100×80×6,长边连接于节点板,角钢肢背焊缝计算长度为mm mmN mm N f h N l w f e w 1.203/16067.021042065.022311=⨯⨯⨯⨯⨯== 角钢肢尖焊缝计算长度为mm mm N mm N f h N l w f e w 4.109/16067.021042035.022322=⨯⨯⨯⨯⨯== 角钢端部绕角焊缝长度2h f = 12 mm角钢肢背焊缝实际长度l 1 = 203.1mm -2h f +2h f = 203.1mm ,取l 1=210mm 角钢肢尖焊缝实际长度l 2 = 109.4mm -2h f +2h f = 109.4mm ,取l 2=110mm7-5 试验算习题图7-5所示焊接工字形截面柱(截面为焰切边)。
轴心压力设计值N=4500kN ,柱的计算长度l 0x =l 0y =6m 。
钢材Q235,界面无削弱。
〖解〗按题意,应验算该柱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
①强度。
由于无孔洞削弱,不必单独验算。
②整体稳定和刚度 柱截面几何参数A=2×20×500+450×12=25400mm 2I y =121×(2×20×5003+450×123)mm 4=416.7×106mm 4mm mm mm i y 1.12825400/107.416246=⨯=λy =6000mm/128.1mm=46.8<[λ]=150I x =121×(500×4903-488×4503)mm 4=1196.3×106mm 4mm mm mm i x 0.21725400/103.1196246=⨯=λx =6000mm/217.0mm=27.6<[λ]=150由λy 控制,查附录G ,对两轴均属于b 类,查附录H 附表H -2,φ= 0.871,则2226/205/4.20325400871.0104500mm N f mm N mm N A N =<=⨯⨯==ϕσ(翼缘板厚20mm )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均满足要求。
③局部稳定(λmax =λy =55)翼缘 b/t =244mm/20mm=12.2<10+0.1λ=10+0.1×46.8=14.7 腹板 h o /t w =450mm/12mm=37.5<25+0.5λ=25+0.5×46.8=48.47-6 试验算习题图7-6所示两种工字形截面柱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心压力。
钢材Q235,翼缘为剪切边,柱高10m ,两端简支(计算长度等于柱高)。
〖解〗1、(a )图所示工字形截面柱:A=2×20×320+320×10=16000mm 2I y =121×(2×20×3203+320×103)mm 4=109.3×106mm 4mm mm mm i y 7.8216000/103.109246=⨯=λy =10000mm/82.7mm=120.9<[λ]=150I x =121×(320×3603-310×3203)mm 4=397.7×106mm 4mm mm mm i x 7.15716000/107.397246=⨯=λx =10000mm/157.7mm=63.4<[λ]=150局部稳定验算(当λ>100时,取λ=100)翼缘 b/t =155mm/20mm=7.75<10+0.1λ=10+0.1×100=20 腹板 h o /t w =320mm/10mm=32<25+0.5λ=25+0.5×100=75该柱满足局部稳定要求。
由λy 控制,查附录G ,对y 轴均属于c 类,查附录H 附表H -3,φ= 0.375,则能够承受的轴心压力值为:N ≤φf A=0.375×205N/mm 2×16000mm 2=1230×103N=1230kN 故,该柱能够承受的最大轴心压力为1230kN 。
2、(b )图所示工字形截面柱:A=2×16×400+400×8=16000mm 2I y =121×(2×16×4003+400×83)mm 4=170.7×106mm 4mm mm mm i y 3.10316000/107.170246=⨯=λy =10000mm/103.3mm=96.8<[λ]=150I x =121×(400×4323-392×4003)mm 4=596.7×106mm 4mm mm mm i x 1.19316000/107.596246=⨯=λx =10000mm/193.1mm=51.8<[λ]=150局部稳定验算(当λ>100时,取λ=100)翼缘 b/t =196mm/16mm=12.25<10+0.1λ=10+0.1×100=20 腹板 h o /t w =400mm/8mm=50<25+0.5λ=25+0.5×100=75该柱满足局部稳定要求。
由λy 控制,查附录G ,对y 轴均属于c 类,查附录H 附表H -3,φ= 0.448,则能够承受的轴心压力值为:N ≤φf A=0.448×215N/mm 2×16000mm 2=1541×103N=1541kN 故,该柱能够承受的最大轴心压力为1541kN 。
对比(a )(b )两柱,截面面积(用钢量)相同,由于板件厚度不同,截面惯性矩不同,承载力有相当大的差异。
7-7 试验算习题图7-7所示双对称工字形截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性。
梁跨度6.9m 。
在跨中央有一集中荷载500kN (设计值)作用于梁的上翼缘。
跨中无侧向支承。
材料Q235钢。
[解](1)求整体稳定系数 截面几何性质A =(1200×10+2×300×16)mm 2=21600mm 2I x =121×10mm×(1200mm)3+2×300mm×16mm×(608mm)2=49.89×108mm 4364810099.8162/12001089.49mm mmmm mm y I W x x ⨯=+⨯==I y =2×121×16mm×(300mm)3=0.72×108mm 4mm A I i y y 7.5721600/1072.0/8=⨯==6.1197.5769001===mmmm i l y y λ0.2299.01232300166900111<=⨯⨯==mmmm mm mm h b t l ξ 由附录I 附表I -1查得βb =0.73+0.18ξ=0.73+0.18×0.299=0.784,则yb y x y b b f h t W Ah 2354.414320212⎥⎥⎦⎤⎢⎢⎣⎡+⎪⎪⎭⎫ ⎝⎛+⋅=ηλλβϕ =235235012324.4166.119110099.81232216006.1194320784.023622⨯⎥⎥⎦⎤⎢⎢⎣⎡+⎪⎭⎫ ⎝⎛⨯⨯+⨯⨯⨯⨯⨯mm mm mm mm mm =0.825>0.6728.0825.0282.007.1282.007.1'=-=-=bb ϕϕ (2)求跨中最大弯矩m kN m kN PL M ⋅=⨯⨯==5.8629.65004141max (3)整体稳定验算)/(215)/(3.14610099.8728.0105.8622266mm N f mm N W M x b x =<=⨯⨯⨯=ϕ 满足整体稳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