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技术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5
经皮肾镜手术的原理经皮肾镜手术是一种通过皮肤直接进入肾脏进行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手术。
它通常用于治疗肾结石或其他肾脏疾病。
这种手术的原理是利用内窥镜和相关器械,通过皮肤和肌肉层直接进入肾脏,进行检查和处理病变,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经皮肾镜手术的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麻醉、皮肤切开、引导镜插入、内窥镜插入、治疗、器械撤出和切口缝合。
首先是麻醉部分,患者在手术前会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减轻手术过程的疼痛和不适。
然后在手术部位进行消毒,用手术刀在肾区做一个小切口,切开皮肤和肌肉层,进入肾脏区域。
接着,引导镜被插入切口,并导向到肾脏的目标部位,内窥镜则通过引导镜插入到肾脏内部,通过光源和微摄像头对肾脏进行观察和检查。
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肾脏内部的情况,包括有无结石、肿瘤等,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石、肿瘤切除等治疗操作。
当手术结束后,内窥镜和引导镜被缓慢撤出体外,切口则进行缝合处理。
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在几十分钟到一小时之间完成,对比传统的开放手术,经皮肾镜手术的创伤更小、康复期更短、并发症更少。
经皮肾镜手术的原理基于内窥镜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通过机械或光学仪器,能够在体内进行观察和操作的医疗器械。
内窥镜通过肾脏的皮肤层和肌肉层,直接进入到肾脏内部,有效地进行检查和治疗。
同时,内窥镜手术也充分利用了微创手术技术,即通过小切口进入体内进行手术操作,减小了术中创伤、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缩短了康复期。
另外,经皮肾镜手术也需要配合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如导向器、光源、摄像系统等,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经皮肾镜手术可以对肾脏内的结石、肿瘤等病变进行直接治疗,不仅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经皮肾镜手术的原理是通过内窥镜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直接进入肾脏内部进行检查和治疗,从而达到治疗肾脏疾病的效果。
这种手术技术在治疗肾结石、肾肿瘤等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对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肾结石治疗选择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是一种先进的肾结石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下面是有关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的详细介绍:1.手术简介2.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是一种通过微小的通道,将肾结石击碎并取出的治疗方法。
手术时,医生会通过患者的皮肤穿刺一个微小的通道,将肾镜插入肾脏,使用超声或激光将结石击碎,然后通过通道将结石取出。
3.手术优点4.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创伤小:手术切口微小,不需要切开肾脏,对身体的损伤较小。
●恢复快:手术后恢复时间短,一般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
●并发症少: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1.手术步骤2.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术前检查: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包括B超、CT等。
●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穿刺通道建立:在B超引导下,从腰部穿刺进入肾脏,建立通道。
●肾镜置入:将肾镜通过通道置入肾脏。
●结石定位:使用超声或激光定位结石。
●结石击碎:使用超声或激光将结石击碎。
●结石取出:将结石碎片通过通道取出。
1.手术效果2.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根据相关临床数据,大多数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可达到90%以上。
3.手术安全性4.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由于手术创口小,疼痛轻微,术后恢复较快,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5.手术后的注意事项6.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休息:术后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利于结石排出。
饮食宜清淡,避免摄入过多的高钙食物。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按时服药:按照医生建议按时服用药物。
●定期复查:手术后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确保结石清除干净。
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1.肾结石: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可以通过腹壁进入肾脏,直接碎石和清除结石碎片,从而达到治疗肾结石的目的。
2.肾盂肾炎: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可以清洗肾脏,并通过引流管排除感染灶,从而缓解炎症症状,达到治疗肾盂肾炎的效果。
3.肾肿瘤: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可以通过腹壁进入肾脏,对肾肿瘤进行切除或者取样检查,从而达到治疗或者确诊的目的。
4.肾囊肿: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可以通过腹壁进入肾脏,对囊肿进行切除或者抽液,从而达到治疗囊肿的目的。
1.麻醉:在手术前给患者行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使其处于无痛状态。
2.体位:将患者放在侧卧位,将手术侧臀部抬高,以便于手术操作。
3.皮肤准备: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覆盖手术无菌巾。
4.穿刺:在侧卧位下,通过腹壁穿刺进入肾脏,常见的穿刺点是经第十一或者第十二肋间隙。
5.扩张:通过穿刺口插入扩张器,扩张肾脏周围组织,为手术操作提供空间。
6.镜头引入:在扩张器插入后,引入肾镜进行肾脏的检查和处理。
肾镜可以通过腹壁进入肾脏,通过肾内的显影剂可以观察到肾脏的病变情况。
7.治疗: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肾结石碎石、肾肿瘤切除、囊肿钻孔等治疗。
8.清洗和引流:对肾脏进行清洗,避免手术时引起感染,同时通过置入引流管排除感染灶。
9.结束:完成手术后,将穿刺口以及扩张器等器械取出,修复皮肤切口。
1.微创:相比传统开放手术,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和组织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
2.快速康复: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易于操作: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4.精准治疗: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可以直接观察病灶,准确治疗。
尽管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具有较多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肾脏损伤等。
因此,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评估,获取患者的详细病史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侧卧位经皮肾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肾脏病变。
经皮肾镜技术是通过经皮肾盂通道对肾盂、肾盏和输尿管上段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是腔内泌尿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1955年Goodwin利用穿刺针行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积水。
1976年Fernström经皮肾镜取石(PCNL,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成功。
此后,经皮肾镜开始广泛应用于治疗肾结石。
1983年Whitfield 完成第一例经皮肾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内切开术,扩大了经皮肾镜的应用范围。
80年代,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和输尿管镜技术(Ureteroscopy)的普及,经皮肾镜治疗泌尿系结石一度进入低潮。
近年来,由于发现到ESWL在治疗较大的结石时对肾脏有损伤作用,甚至造成肾功能的丧失,使人们认识到PCNL仍然有其应用需要。
PCNL成功的关键在于经皮肾盂通路的建立,需要先经皮穿刺肾盂,然后扩张穿刺通路并在通路上留置一根鞘管,一端在体外,另一端在肾盂内,碎石器械经过这根鞘管进入肾盂,击碎并取出结石。
过去受碎石器械的限制,要求建立Fr26(约9mm)的通路,损伤大,出血多,失败率也较高。
现在,由于出现了更有效的激光、气压弹道等碎石方法,使碎石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使得只需建立Fr14~16(约5mm)的通道就可完成碎石、取石过程,减小了对肾脏的创伤,降低了手术合并症,提高了治疗效果。
以往的PCNL都在X 线透视下进行操作,对手术者的身体有一定的损害。
近来不少单位改在B超定位下进行肾盂穿刺,既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又避免了术者受放射性损伤的危害。
上述这些因素使经皮肾镜技术重又得到新的发展。
与ESWL和开放手术相比,PCNL的优点是:能直视下发现结石并碎石取石;可一次将结石击碎、即时全部取出;操作可以随时停止、分期进行;可与ESWL配合治疗结石;损伤比开放手术小,也比反复多次ESWL小。
经皮肾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保肾取石技术的一种,经皮肾镜微创取石术又称为“打洞取石”是通过经皮肾镜在在腰背部开一个1厘米的皮肤切口,用一根纤细的穿刺针直接从切口进入肾脏,置入肾镜,使用超声弹道碎石机或钬激光击碎结石并取石。
经皮肾镜技术是泌尿外科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治疗上肾结石及输尿管上端结石方面,与输尿管镜技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共同成为现代主要的治疗方法,已彻底改变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外科治疗方式。
通过经皮肾镜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激光碎石技术等综合处理方法,可以使90%以上肾结石可以免除开放性手术经皮肾镜取石术[1]。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应症经皮肾镜取石术有哪些适应症:肾、输尿管上端结石,都是经皮肾镜的适应证。
l、大于2cm肾结石,尤其是结石;2、复杂肾结石、有症状的肾盏憩室结石、肾内型肾盂合并连接部狭窄的结石等;3、胱氨酸结石、ESWL无效的一种草酸钙结石。
4、输尿管上段或连接部狭窄。
5、取肾孟、输尿管上段的异物。
经皮肾镜取石术禁忌症1.全身性出血性疾病未控制、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和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的患者。
2.身体严重畸形,不能保持PCNL体位者。
3.过度肥胖,皮肤到肾脏的距离超过穿刺扩张器的长度者。
4.肾内或肾周围急性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或合并有肾结核者。
5.脾脏或肝脏过度肿大,穿刺建立通道过程中有可能引起损伤的患者。
6.糖尿病或高血压未纠正者。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操作1.术前准备(1)术前明确诊断。
常规做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阴性结石加做B超或CT检查。
(2)常规做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和心、肺、肝、肾功能检查。
有条件的单位做24h尿液的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枸橼酸、镁、钾和肌酐检查,做血钙、磷、尿酸和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查找结石的病因。
患者如果排出过结石,做结石分析。
(3)术前交叉配血并备血400ml。
术前1d做肠道准备,常规备皮。
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名词解释
x
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Nephrolithotripsy)是一种常规的肾结石治疗技术,通过经皮路径从皮肤表面进入肾脏,实现对肾内结石的摘除和碎碎石,使其能被容易地由肾脏排出体外。
经皮肾镜取石术包括三个步骤:
一、入路和穿刺:在麻醉下,在背部的肾区域做一个小切口,然后利用一个像针一样的工具(即尿道经皮穿刺针)穿过皮肤和肌肉层,直到进入肾脏。
二、摘除和碎石:医生使用一种小型镜子,将它们插入穿刺部位,以观察和检查肾脏内结石的分布情况,然后用一种类似锯子的手术工具把结石抓住移动出来。
如果肾结石太大,则需要利用冲击波碎石器进行碎石处理,以使石碎和便于排出。
三、收取和清理:在摘除和碎石过程中,医生将碎石收集起来,并用液体清洗肾脏内外的碎石。
完成后,医生将医疗器械从穿刺处取出,并用皮肤接合剂来封闭切口处,以期在收取之后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