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21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能力目标: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关爱社会的习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的不同影响,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教学重点: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学会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播放歌曲《越来越好》问题:这首歌曲唱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状况?师:我们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的越来越好。
社会是个大课堂,是我们每个人的依靠和归宿,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社会,又应该担当起怎样的责任?让我们一起“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
”板书课题明确目标:1、通过生活实际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情感。
2、结合自己体验,认识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
3、联系实际和典型,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培养理性认识社会的能力。
自学感知检查点拨:(结合《同步学习》学生自己预习,再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预习成果5分钟。
)(1)中学生为什么要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
(2)我们应怎样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3)如何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方面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是鲁教版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第一框内容。
本节课共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生活的发展变化感受社会生活前进的脚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兴趣;第二个部分是“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悟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教育学生理性对待社会生活。
同时,教材还进一步提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现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热爱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
2、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在材料分析过程中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2、在情境体验中明确社会的复杂性,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增进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2、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教学难点]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教学方法]师生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展示[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⑴通过询问父母、邻居、亲朋好友以及查阅网络、报刊资料等途径,分别搜集我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衣食住行、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不同生活领域的词汇变化。
2、教师准备:⑴围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两个话题,搜集有关视频、资料和图片等,围绕教学需要,制成多媒体课件。
(2)仔细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喜看社会今昔貌,你争我抢话巨变环节一:1、展示生活图片2、学生结合自我调查,在观看课件中完成下表结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板书: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二、聚焦彬县今发展,腾飞祖国新气象环节二: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反思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反思
生活化和活动化交互响应,充满了生命力。
“来自生活的报告──师生互动·合作探讨──走进生活·参与实践”,条理清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创设了和谐情境。
教学组织者从课外社会调查到课堂内的调查汇报探究,从生活资料展示到生活话题讨论,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到课外社会活动实践,活化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学服务于学生生活”的课程教学理念,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感悟、交流、达成成为学生自学探究的基本行为。
在教学中,社会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生活话题──社会实践中的我们,生活剧场──《小明、小乐的选择》,诗歌升华──《生活的回敬》,课外实践——社区公益活动等环节,为学生才能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学生自身的感悟、交流、达成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行为,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成为课堂的另一道亮丽风景。
当然,该教学设计有些地方还比较粗糙,材料的选取不够精当,对学生的状况了解还不是很充分。
另外,从好的教学设计到一堂成功的课,不是预先准备就能全部解决的。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组织者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案(精选3篇)《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篇1第11课第一目: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包括国家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2、能力:⑴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分析、汇总的能力;⑵具备初步的明辨是非、辩证分析的能力;⑶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3、知识:⑴懂得社会生活的发展性和复杂性;⑵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⑶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导参与社会生活是教学重点;2、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是教学难点。
[教材内容分析]《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第一个项目。
本节课共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旨在引导;第二个层次是“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悟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同时,教材还进一步提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教学方法]“来自生活的报告”——“师生互动•合作探讨”——“走进生活•参与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环节一:来自生活的报告——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师: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就像鱼儿向往大海,我们也向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渴望在生活的海洋里畅游,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感受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
(多媒体出示课题: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交流分享共同探究师:课前我们组织大家针对身边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一下各自的调查情况。
要求:1、说清自己调查的方向。
2、准确表达自己发现的社会现象。
3、点明本小组从中得出的初步结论。
4、可补充说明在调查中发现的其它问题。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2、 能力: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 力。
3、 知识:了解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知道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对社 会和个人的不同影响。
【重、难点】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学习过程 】 一、自主探究,掌握基础知识 1、社会生活是 ________________ 的,也是 ________________ 的 2 、社会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还要学会 __ ,学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的 ,辨证地 __活,我们要正确认识 _________________ ,还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 二、合作释疑,掌握重点,突破难点:1.结合课本P16上方4幅图画,你对P16右下方的江泽民名言是怎么理解的?(说出来与 同学们交流)2. 小组讨论:课本P17中间的一段材料说明了什么?作为社会的一员, 年应该怎么做? 结论:(1) (2)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小组讨论:课本 P18上面的两段材料(1)在上述材料中,从众心理对个人的想法和行为分别起怎样的作用?结论:2)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从众心理? 结论:积极地一面是 ____________ 消极的一面是 【课堂检测】选择题 1.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
下列内容能体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的是( ①我家从农村搬进了县城, 住进了楼房 ②父亲上班以前是骑自行车, 来回上下班 ③春天到了, 鸟儿开始歌唱, 树叶开始发芽, 冰雪开始融化不仅要学会。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面对这些观念, 青少) 现在买了个轿车 ④以前的驿站中2的烽火不见了, 现在只要鼠标一点, 信息即刻到达 ⑤“三个代表”“与时俱进” 等词汇进入寻常百姓家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⑤ 2. 对于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2.具备初步的明辨是非、辨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3.懂得社会生活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社会像一本无字的书,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依靠和归宿,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的关照、老师的叮咛,独立地面对社会生活的考验,走进社会大课堂。
我们或许还有些不安,有些彷徨,怎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迷失方向?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担当起怎样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板书: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分组探究,小组合作情境活动一: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变化就在我们的周围。
学生阅读p13材料和正文,然后谈一谈:(让学生自读教材,思考讨论,举例说明,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板书: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发展变化的情景活动二:(见教材P14页)(大约5分钟)活动目的:本活动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词汇的更新中认识社会的发展。
(二)板书: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情境活动三:(阅读教材P16页图片材料及正文)老师归纳总结:(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评析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
) 板书:①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方法情境活动四:(让学生自读教材p17—19,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情境。
) (板书)正确认识社会,辩证的分析问题。
(四)归纳小结,巩固深化最后:课堂达标:大约9分钟。
八年级政治《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案人民版第一篇:八年级政治《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案人民版课题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有两部内容:第一部分“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主要介绍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原因;第二部分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尽管内容不多,但却是本节内容的核心部分,且知识之间联系紧密。
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是首先通过具体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并引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但同时又有在参与社会生活时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从众心理对人们的影响。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懂得社会生活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分析、汇总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明辨是非、辨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包括国家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2、教学难点: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从众心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越来越好》,欣赏歌曲,感受变化二师生互动,共同探究(一)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世界,这也意味着我们开始走向成熟。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发展变化的谈一谈:自己还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身边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议一议: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教师讲述: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发展变化的。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就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我们身边的衣、住、行等,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就在于党和国家的正确方针和政策,以及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可以发现社会变迁的轨迹。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案八年级思品03一、教学目标:1、认识现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在情景体验中明确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课前预习:1、读课本第13页----15页,思考下列问题:结合自己的身边实际,谈谈身边社会生活的变化。
提示:可以从物质生活、精神文化、政治建设等方面入手。
2、读课本第16页,思考:中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生活?怎样参与社会生活?3、读课本第17页---19页,思考青少年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需要注意那些问题?三、课内探究:正确认识社会:小萍看到周围有不少同学偷偷上网吧、聊天、交网友,也加入赶时尚的行列,在与网友“帅哥”认识一周后,慷慨赴约,结果不但被骗走所有钱财,还险些被侮辱,多亏有人带按电话通知老师、和家长及时相救,才得以脱险,于是她认为世界上没有多少好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问:1、小萍的看法对吗?为什么?2、我们该怎样正确看待复杂的社会生活?四、随堂达标检测(一)快乐选择:1、在我们的社会中,许许多多普通的人,以他们平凡而崇高的思想和行动,净化着社会风气,引导我们努力向上,对我们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1)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
(2)社会环境对个人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3)社会生活中光明的、积极的方面是社会生活的主流。
(4)社会生活中消极、丑恶的现象以成为主流。
A、(1)(3)(4)B、(1)(2)(3)C、(2)(4)D、(1)(2)(3)(4)(二)写一写:在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个大家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或现象,比如“追星族”、“流行服饰”等,认真思考后发表个人见解,与同学们交流。
我选取的热点话题是:-----------------对此我的见解是:。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生活的概念和发展变化的特点;2.掌握社会生活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和解决方法;3.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社会生活的概念和特点;2.社会生活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3.培养积极应对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三、教学重点1.理解社会生活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社会生活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和解决方法;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2.掌握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挑战的方法;五、教学方法1.前导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社会生活的概念和特点;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六、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例如:“大家平时生活中都会经历很多变化和挑战,你们知道社会生活又是什么吗?”Step 2 探索社会生活(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社会生活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Step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讨论该场景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并展示给全班。
Step 4 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应对社会变化和发展。
Step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挑战和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积极应对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案例资料八、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展示评估;2.笔试评估:选择题、判断题等;九、扩展拓展1.培养学生预测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挑战;十、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积极应对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