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性别角色-男生女生
- 格式:doc
- 大小:43.62 KB
- 文档页数:8
2023年《男生女生》说课稿2023年《男生女生》说课稿1一、教学目标的确立《男生女生》是本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题。
本框题设计立意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懂得各自拥有的性别优势,要学会欣赏对方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不断完善自我,促进共同进步。
因此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性别差异。
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二)能力目标:学会辩证看待性别差异与性别优势。
(三)知识目标:了解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和性别优势;理解男生女生优势互补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二课《青春的心弦》中的第一框题《男生女生》。
课程标准:一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二是“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可发青春期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二)重难点分析青春期的中学生,面对生理性别差异和心理性别差异,很容易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因此,如何让学生正确地看待性别角色的差异,放下性别刻板印象的框架和束缚,积极完善个性,发现自我,就成为我这节课的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1、人们对于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尤其是中学生,往往会简单、片面地来认识性别角色的差异,常常忽略性别群体中各个成员的特殊性,不能全面地认识性别角色对他们成长的意义。
2、中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与异性关系处理不当时,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不当的行为,妨碍身心健康的成长。
例如,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对异性同学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却往往表现出对异性的故意疏远与排斥,看不到各自的优势;或者有的同学与异性交往很少,自己的圈子局限在同性别范围内,没有认识到与异性交往的好处,或者觉得与异性交往不自然。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目标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分辨男孩和女孩之间的不同,了解性别概念 - 探讨男女平等的重要性 - 培养尊重他人、包容不同性别的态度准备材料•图片或卡片:男孩和女孩的图像或照片,多样化、多种族的图像比较好•PPT或白板•分组的男女资源教学流程1.初始讨论:老师说:“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男孩和女孩。
你们可以和我的一样,观察男孩和女孩的衣服、发型、声音和喜好,来理解性别。
” 让学生猜出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让学生讨论男孩和女孩之间的不同点,并记录在一个表格中。
记录学生对性别的感知,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看法和其他人的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2.探讨性别概念:使用PPT或白板展示性别,并解释男孩和女孩之间的不同点。
帮助学生理解“性别”是一个人被赋予的身份特征,具有生物学、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引导学生意识到,性别不是黑白分明的,有很多种可能。
3.分组讨论:学生被分成男女两组,在老师的辅导下,每组将会讨论她们自己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4.探讨男女平等:引导学生思考男女应该平等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讨论在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运动、工作、学校等方面。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够创造一个性别平等的环境。
5.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男孩和女孩之间有很多不同,但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性别和选择,让男女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方式,并且要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
拓展学习•阅读故事书或看电影,体验不同性别的生活•做任务制作画册,呈现“我的性别分析”•邀请两个职业人士,一个男性,一个女性,来给学生们讲述各自在工作中遇到的性别问题并分享如何平等地看待性别总结教学中要注意,性别是一个敏感话题,要避免灌输其他人的看法,使用大量正面、多元化的资源,并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性别的多样性和尊重各种性别。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第一篇: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一、心育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性别,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
二、活动准备:⒈男孩子、女孩子卡片各一张。
⒉裙子、短裤若干(与班的男、女幼儿人数相等)三、活动过程:?(一)出示男、女孩子卡片,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
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谁?”(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⒉“那么,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教师帮助幼儿区分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二)请幼儿选服装,进一步认识自己。
⒈“这儿有许多漂亮的衣服,我们来看看哪些是女孩子穿的哪些是男孩子穿的?”⒉“请小朋友一起选出你爱穿的衣服。
”(教师进一步帮助幼儿区分性别)(三)组织幼儿结合性别,学会自己上厕所。
⒈“刚才,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了,那谁知道,男孩子、女孩子是怎样上厕所的呢?”⒉组织幼儿上厕所,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四、亲子活动:游戏《这是谁的》准备:男孩、女孩用品卡片若干玩法:⒈家长将卡片会在一起放置;⒉请幼儿从中选出一张,家长问:“这是男生用的还是女生用的?”孩子回答。
活动评价:能够知道自己的性别,并会用正确的方法上厕所。
第二篇:《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教案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广汉幼儿教育网作者:南京市第二幼儿园凌霞阅读次数:1692一、心育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性别,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
二、活动准备:⒈男孩子、女孩子卡片各一张。
⒉裙子、短裤若干(与班的男、女幼儿人数相等)三、活动过程:(一)出示男、女孩子卡片,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
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他们是谁?”(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⒉“那么,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教师帮助幼儿区分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二)请幼儿选服装,进一步认识自己。
⒈“这儿有许多漂亮的衣服,我们来看看哪些是女孩子穿的哪些是男孩子穿的?”⒉“请小朋友一起选出你爱穿的衣服。
我的性别作文600字
《我的性别》
我是一个女孩子,我觉得做女生可好了。
女孩子可以穿漂亮的裙子,像公主一样。
我的衣柜里有好多好多裙子,粉色的、蓝色的、白色的……每次穿上它们,我就感觉自己美美的,心情也超好。
女孩子还能留长长的头发,可以扎各种各样的辫子。
妈妈会给我扎麻花辫、马尾辫,有时候还会给我戴漂亮的发卡。
走在路上,头发一甩一甩的,可神气啦!
而且,女孩子大多都很细心。
在学校里,我总能把自己的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书本摆放得规规矩矩。
我们女孩子也很善良,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有一次,同桌不小心摔倒了,我赶紧把他扶起来,还问他疼不疼。
我喜欢自己的性别,因为做女生能让我成为一个温暖又可爱的人。
《我的性别》
我是个男孩子,我特别喜欢自己是个男生。
男生力气大,可以帮妈妈搬东西。
有一次,家里买了大米,我一下子就把大米扛到了厨房,妈妈直夸我能干。
男生勇敢,不怕黑。
晚上我自己一个人去厕所,一点都不害怕。
男生还很爱运动,我喜欢踢足球、打篮球。
在球场上奔跑、投篮、射门,那种感觉太棒了!每次和小伙伴们一起比赛,就算累得满头大汗,我也觉得特别开心。
而且男生比较坚强,就算摔倒受伤了,我也能咬咬牙不哭,站起来继续向前。
我为自己是个男生感到骄傲,我要做一个勇敢、坚强、有担当的男子汉!。
一、教材分析
我的性别角色-男生女生上海市亭新中学心理毛英
本节课是来自《初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第六专题“飞扬的青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性意识的萌发,青少年学生与“性”有关的困惑也在增加。
因此,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此时,要关注到青春期体现在性别上的差异问题,比如男女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差异,生理和心理变化差异等,因此引导学生确立健康的性别观念,塑造良好的性别角色,从而悦纳自我,有助于对后面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性好奇心理引导和性自我保护等专题进行深入。
二、学情分析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
青少年在青春期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并建立一种恰当的自我认同感即“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悦纳生理自我,喜欢自己的性别、外貌长相;二是悦纳心理自我,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能无条件地接受自己。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揭示:在青春期,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性别角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会进一步差异明显化,若此时出现性别角色混乱,对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同伴关系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本节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同时也学会欣赏他人,为后面的人际交往辅导创设氛围。
男生女生各不同: 通
过图片对比,理解性别的生理与心理差异。
三、活动对象:六年级学生四、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性别角色,理解性别差异,学会欣赏他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照片对比,理解性别角色差异。
(2) 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悦纳自己的性别,增进对另一性别的 了
解和欣赏。
(3) 通过互赠友情卡片,塑造良好的性别角色意识,增强学生的性 别
角色认同感。
男生女生欣赏秀:
通过欣赏卡,引导学生悦纳自我,欣赏他人。
男生女生对对碰: 通
过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性别特质大搜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适应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增强自我认同感。
五、活动重点:认识性别差异,悦纳自我性别优势,欣赏他人。
六、活动难点:关注与发现他人的优点。
七、活动准备:课件 PPT 、背景音乐、任务卡等。
八、活动过程:
课题导入:
通过职业与性别的对号入座,引出性别角色概念,导入主题。
组织教学:准备好课件,预备铃响后,引导学生按小组就坐,上课/
下课铃响后,组织学生开始/结束课堂。
(一)课题导入: 1.活动“对号入座”
呈现卡通照片,师生互动,将职业与性别对号入座。
师
:看到拳击手和
芭蕾舞演员,你判断他
教师归纳: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我们会根据职业中的性别比重,产 生一种固有印象,比如觉得拳击手应该是男生,但也有女生从事这项 运动,性别角色是指同一性别的人的共性,而不是特性,因此拳击所 体现的力量感与强壮更符合男性的角色。
【设计意图:通过“对号入座”说明性别角色的含义,引出本节课主 题。
】 (二)主题活动
活动一、男生女生各不同
1.
呈现三个时期的龙凤胎照片,判断图中人物的性别,并说明依据;
2. 学生回答(预设):婴儿期判断依据是生殖器官……,幼儿期是通过外貌、服饰、发型……;青春期则是喉结、声音、胸部、行为……。
3. 教师归纳:青春期的第二性征的发育,体现了性别差异,是正常的 生理变化,要正确认识这一点。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性别差异之所在,学 会正视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 活动二、男生女生对对碰
1.活动规则:男生女生分成两组,在 5 分钟时间内分别说出各自性别特质,采用轮流的方式进行 PK 赛。
2.学生回答(预设):男生有力量、强壮、运动能力强…;女生有细心、体贴、认真、乖巧、有责任感…。
3.教师归纳:男生女生都有属于各自的性别优势,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学会发现他人之所长。
【设计意图:悦纳自己的性别有助于增强自信,采用竞赛的方式找特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三) 收获与感受---男生女生欣赏秀
1.发放任务卡,组织学生填写欣赏卡。
欣赏卡:
(1)我喜欢我的,
(2)我也欣赏男生的,女生的。
2.教师归纳:通过本次活动课,我们了解了性别角色差异,也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长处,悦纳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欣赏他人。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卡提炼课堂重点,升华主题。
】
(四) 拓展作业—男生女生大联欢
2016 年的六一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在分配给大家一项策划任务,请结合班级同学的特点,来进行任务分工。
(1)小组讨论,作为晚会策划,你会如何安排?并说明理由。
(2)下节课请小组代表分享任务卡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分工任务,巩固课堂收获,运用实践,为下节课“青春期的人际沟通”打下铺垫。
】
晚会策划卡
板书设计:男生女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