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133.15 KB
- 文档页数:3
修辞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1.修辞学与语言学语言学(linguistics)是研究语言的学科,语言的三要素分别是语音学(phonetic),词汇学(lexicology)和语法学(grammar)研究的对象。
修辞学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学的一个学科。
修辞学是研究如何利用语音条件和规律构成各种不同的表达手段,进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头韵(),元韵(),拟声()等语音修辞手法,使得语音和谐悦耳,语意突出,增添韵律感和节奏感。
修辞学是利用词汇,词义的条件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比如,怎样选用词语,怎样使同一概念的表现多样化。
修辞学在语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调整安排句子的结构形式来充分地表达情意,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
2.修辞学与逻辑学逻辑学(logic)是一门专门研究思维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就是总结人的正确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
修辞学与逻辑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了一定的逻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进行思维,思想条理清晰了,这就为语言的完美表达奠定了基础。
例如,3.修辞学与美学美学(aesthetics)是研究审美规律的学科。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审美对象,语言里面客观存在着美。
修辞作为语言的艺术,更是追求较高的审美价值,达到美的境界,以悦人耳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比如:均衡美——Work has a bitter root but sweet fruit.整齐美——I was born an American; I live an American; I shall die an American.变化美——The Big Bull Market was dead. Billion of dollar`s worth of profits and paper profit had disappeared.。
语法和修辞部分(一)填空题答案1.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2.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3.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
4.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指(语法学体系)。
5.语法具有(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6.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7.(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8.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9.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10.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11.汉语中常用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12.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13.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14.句型是根据句子的(结构)分析出来的句子类型。
15.句类是根据句子的(语气)分析出来的句子类型。
16.单句由带上一个句调的(短语)或(词)构成。
单句可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7.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做(句类)。
拿语气为标准,句子可以分为四种,它们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18.主谓谓语句是指(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兼语句是指(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19.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主谓句可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20.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非主谓句可分为(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拟声词非主谓句)。
21.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22.汉语的句法成分有(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第⼀节修辞概说⼀、修辞的含义:1.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2.修辞知识或修辞学;3.运⽤特殊⼿段加强语⾔表达效果的修辞活动。
⼆、语境分为语⾔语境和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跟修辞的关系更为密切。
构成情景语境的因素:1.主观语境因素(交际双⽅的⾝份、职业、思想、⼼情等);2.客观语境因素(语⾔运⽤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
三、修辞同语⾳、词汇、语法的关系。
(⼀)同语⾳的关系:语⾳在突出语义和增强⾳律美上⾯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式的内容;修辞通过积极调动语⾳因素,扩⼤了语⾔表达功⽤。
(⼆)同词汇的关系: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具体的修辞⽅式提供必要条件;修辞从筛选词语的⾓度研究词汇运⽤,使词汇在语⾔中发挥更为⼴泛⽽深刻的作⽤。
(三)同语法的关系:语法为修此现象和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为修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修辞具有扩⼤语法效能的功⽤。
四、修辞学和语⽤学的异同。
同:⼆者都研究语⾔的运⽤。
异:1.研究的⽬的不同:语⽤学注重解释性,⽬的在于分析语⾔运⽤的原则,建⽴意义解释理论,寻找语⾔运⽤规律。
修辞学注重规范性、变异性和实⽤性,注重研究修辞⼿段和技巧。
2.研究⽅法不同:语⽤学注重理论解释和推理分析;修辞学注重运⽤归纳的⽅法,如辞格的确⽴、语⾔变异的表现⽅式。
3.研究内容不同:语⽤学以⾔语⾏为、会话结构、预设、含义、指⽰语等为具体研究内容;修辞学以词语、句⼦、辞格、预提风格等为具体研究内容。
4.研究要求不同:语⽤学重在研究话语交际的全过程;修辞学使语⽤学⾥⾯的⼀个分⽀学科。
五、修辞的作⽤和学习修辞的⽬的。
1.提⾼说话、写作能⼒和阅读欣赏⽔平;2.提⾼语⾔修养和语⾔美的⽔平;3.更准确畅通地传递社会信息。
第⼆节词语锤炼⼀、词语锤炼的含义:对语⾔的词汇进⾏有⽬的的选⽤和调遣,从⽽使语句表达更加完美的语⾔活动。
⼆、词语锤炼的⽬的: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得准确,⽽且要求词语⽤得鲜活。
简述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摘要:一、引言二、修辞与语音的关系1.语音修辞手法2.修辞对语音的影响三、修辞与词汇的关系1.词汇丰富与修辞手法2.词汇选择与修辞效果四、修辞与语法的关系1.语法结构与修辞创新2.修辞对语法的作用与影响五、修辞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六、结论正文:一、引言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表现力。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与修辞手法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
二、修辞与语音的关系1.语音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语音修辞手法是通过改变语音的形式和特点,以达到强调、夸张、幽默等修辞效果。
例如,双关语、谐音、押韵等修辞手法,都离不开语音的改变。
2.修辞对语音的影响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语音表达更加丰富多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对语音的调整,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三、修辞与词汇的关系1.词汇丰富与修辞手法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丰富的词汇是修辞手法的基础。
善于运用词汇,可以创造出优美的诗句、动人的篇章,使语言表达更具魅力。
2.词汇选择与修辞效果在修辞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词汇至关重要。
词汇的选择不仅要符合语境,还要注意词汇的内涵、色彩、形象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四、修辞与语法的关系1.语法结构与修辞创新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修辞手法往往需要在语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通过对语法结构的调整和突破,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2.修辞对语法的作用与影响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语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它使语法规则在实际运用中更加灵活,为语言表达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五、修辞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修辞手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善于运用修辞,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优美、生动,提高语言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六、结论总之,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之间的关系密切。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修辞与语言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而修辞则是让语言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的艺术。
在修辞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修辞包括了很多种形式,比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等。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例如,一句简单的话“他很高”,如果使用比喻,可以说他“如同高耸的山峰一样”,这样一来,语言就变得更加形象、具有感染力了。
然而,修辞并不是要随意地使用,它需要基于有效的语言基础才能生效。
而这种语言基础,正是语言的三要素:词汇、语法和语音。
其中,词汇是指语言中的词语,语法是指词类间之间的关系,语音则是指语音的语调、语速等方面。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地掌握语言的三要素,那么他在使用修辞时,很容易让语言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和表现力。
比如,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他在使用比喻时可能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错乱,句意模糊不清的问题。
而如果掌握了词汇、语法和语音,那么在使用修辞时就可以让语言更加细腻、形象、具有表现力。
因此,修辞和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只有将修辞与语言的三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独特、生动、有表现力的语言。
当我们使用语言和修辞时,需要充分体现语言本身
所给予的表现力和修辞所具有的形象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语音词汇语法修辞一、语音。
1. 基本概念。
- 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 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
例如,“好(hǎo)”是一个音节。
2. 发音。
- 声母。
- 定义: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例如在“爸(bà)”中,“b”就是声母。
- 发音部位和方法:- 双唇音(b、p、m):b是不送气清双唇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如“八(bā)”。
p是送气清双唇塞音,发音部位同b,但要送出较强的气流,如“爬(pá)”。
m是浊双唇鼻音,双唇紧闭,软腭下降,气流从鼻腔出来,同时声带颤动,如“妈(mā)”。
- 舌尖前音(z、c、s):z是不送气清舌尖前塞擦音,舌尖抵住下齿背,形成阻碍,然后舌尖与齿背慢慢松开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如“字(zì)”。
c是送气清舌尖前塞擦音,发音部位同z,但要送出较强气流,如“词(cí)”。
s 是清舌尖前擦音,舌尖接近下齿背,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如“四(sì)”。
- 韵母。
- 定义: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 分类:- 单韵母:a、o、e、i、u、ü等。
a是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居中,声带振动,如“啊(ā)”。
o是后半高圆唇元音,双唇拢圆,舌头向后缩,舌尖不触下齿,如“哦(ō)”。
- 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
如ai是由a和i组成的前响复韵母,发音时由a滑向i,如“来(lái)”。
- 声调。
- 定义: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形式,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一声,ā)、阳平(二声,á)、上声(三声,ǎ)、去声(四声,à)。
例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
课程单元 23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1 . 修辞的含义中不包括( )。
A.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 B.语法、修辞、逻辑三者的关系 C.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D.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和修辞著作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 暂无 2 . 修辞同语音、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关系属于( )关系。
A.交叉 B.从属 C.依存 D.并列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 暂无 3 .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是( )。
A.并列关系 B.从属关系 C.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D.既不并列也不从属,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 暂无多选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1 . 消极修辞的手段有( ) A.语音的调配 B.意义的锤炼 C.辞格的使用D.句式的选择我的答案: ABD 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 暂无 2 . 影响情境语境的因素有( ) A.交际主体 B.交际时间 C.交际空间 D.会话的主题我的答案: ABCD 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 暂无 3 . 修辞原本是修饰言辞的意思,后来逐渐衍生出三种含义,即( )。
A.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B.依据特定情境题旨并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活动 C.研究修辞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D.辞格运用我的答案: ABC 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 暂无判断题(共 8 题,每题 5 分)1 . 在中国古代,先哲们常见立言与立德、立功等并列,可见修辞是非常重要的。
( ) 对 错我的答案: T 参考答案:T答案解析: 暂无 2 . 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确定一个多义词的词义。
( ) 对 错我的答案: T 参考答案:T答案解析: 暂无 3 . 语境指语言材料运用的环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修辞与语音的关系
汉语音节分明,并且有声、韵、调之分,这些语音特点为修辞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
了可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之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量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例如:
①看来很平凡的一块田地,实际上都有极不平凡的经历。
在一百几十万年间,人类在这上面追逐着野兽,放牧着牛羊,捡拾着野果,播种着庄稼。
(秦牧《土地》)②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
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④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石曼卿诗)
为使音节匀称整齐,增强语言的声音美,例①运用双音节词“捡拾”“播种”,而不用单音节词“捡”“种”;例②利用叠音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例③韵脚“晓”“岛”“少”,韵母相同,念起来和谐悦耳;例④第二句与第一句声调平仄相对,语言抑扬顿挫。
(二)修辞与词汇的关系
修辞同词汇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修辞需要研究词汇多方面的表达作用,比如词语同义
形式、反义形式的选择和运用,词语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词语的借用等等。
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给汉语修辞以广阔的用武之地。
例如:
⑤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鲁迅《药》)
⑥
学务大人大约有四十五六岁的年纪,一张黑黄的脸皮,当中镶着白多黑少的两个玻璃球。
一个中部高峙的鹰鼻,鼻下挂着些干黄的穗子,遮住了嘴。
(老舍《老张的哲学》
⑦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毛泽东《实践论》)
⑧*这种高梁亩产千斤左右,值得大肆推广。
例⑤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双方各自的性格:康大叔的贪婪、粗野和华老栓的善良、怯懦。
例⑥“玻璃球”和“穗子”是“眼球”和“胡子”的代称,“高峙”一词原用于形容高山耸立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高高耸起的“鹰鼻”,增添了夸张和幽默的色彩。
例⑦“虚伪”与“诚实”、“骄傲”与“谦逊”构成两组反义词的双双对比。
例⑧“大肆”有胡作非为、不遵守纪律和法律
的意思,有贬义,应改为中性词“大力”。
(三)修辞与语法的关系
修辞同语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充分研究同义句法形式及各种不同句式综合运用的表达
效果,应当是修辞的重要任务。
例如:
⑨这次考试将在星期二举行,地点是3号楼102教室,时间是三个小时。
由于这次考试难度很大,被很多考生称作是过鬼门关。
例⑨采用被动句注意到了陈述对象的一致问题,若把它写成主动句“由于这次考试难度很大,考生称它是过鬼门关”,陈述对象和前面句子衔接得不顺畅。
词序是汉语的一种重要形式,改变词序往往就改变了意义,强调的重点改变。
例如:⑩(某人发现自己的钱丢了,问别人)我的钱怎么找不到了?(关心的是钱)
一般叙述和论说采用陈述句和判断句较多,但也可以夹杂一些疑问句或者反诘句。
例
如:
(11)
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吗?我们知道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法拉第,他出身是钉书匠,由
于刻苦学习,发现了电磁感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中国著名的电光源专家蔡祖泉,仅仅读过三年小学,由于刻苦钻研,终于和同志们一起制成了高压汞灯等几十种新型电光源。
……高尔基只读过三年小学,马克·吐温是船夫出身,中国作家老舍、赵树理都没上过大学,他们的成就不都是很大?事实说明,没有上过大学的同志,只要刻苦努力,也是可以为人民作贡献的。
例(11)一开头先用反诘句提问,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举例,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刻苦
努力,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如果全部为陈述句和判断句,则显得单调平板。
在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培训中,老师告诉我们,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主要区别表现在:
性质和作用不同。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修辞不是语言的要素,它是从表达方法、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它的作用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对外汉语教师招聘)
儒森汉语老师告诉我们,研究的对象不同。
语音以语音的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如声韵调的构成、配合等;修辞不直接以语音本身为研究对象,而是为增强表达效果来研究对语音的运用的,如修辞要研究双声、叠韵、叠音、谐音、拟声、押韵、儿化、平仄、重音、轻声、停顿、语调、音节、节奏等问题,研究这些语音现象所表现的感情色彩、音律美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词汇研究词义的性质,词的构成,词汇的组成、发展、规范等;修辞则着重研究多义词的关联,同义词的选用、词语色彩显现、词语配合照应以及词语的仿造、词语的创新和词语的活用等。
语法研究词、词组、句子等的结构规律及其类型,它要求把话说得“通”——合乎语言习惯;修辞则是从同义手段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的表达效果的,它要求把话说得“好”,说得“美”——美化语言,以便更有效地表达思想。
修辞着重研究语法
中的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倒装句和顺装句、完全句和省略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分说句和合说句、意合句和非意合句、单句和复句、复句和句群等等。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联系十分密切。
例如对偶这种辞格,这就同时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问题。
对偶音节要相等,平仄要交替,这是语音的问题;出句与对句中相应的词的意义要相关联,这是词汇的问题;出句与对句的句型要相近相同,相应的词的词性要相当,这是语法的问题。
修辞则是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它是研究怎样广泛地综合运用语言的各种要素来为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服务的。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另外,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
因为一句话首先要求通顺,要求合乎语言习惯,即合乎语法,才能进一步谈得上讲究表达效果好,才能达到修辞的“美”,所以讲究修辞是以合乎语法为基础的。
某些修辞现象可以促进词义的发展,也可以转化为语法规则。
比如比喻中喻体表示的意义是临时的,由于用得多了,久了,理解了,习惯了,比喻表示的意义为喻体获得,并固定下来,成为词的比喻义。
“吃馆子”、“写钢笔”等修辞方式,转化为语法,由超常用法转化为
常规用法了。
总之,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语音、词汇、语法作为语言的三要
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修辞则是对语音、词汇、语法诸要素的综合运用,修辞追求的是理想的表达效果,它要综合运用语言的各种要素来为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服务的。
我们学习中既不能把修辞同语言的三要素混同起来,不能把修辞看成是语言的第四个要素,也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