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与语法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词汇化与语法化一、本文概述《词汇化与语法化》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语言演变中的两个重要现象:词汇化和语法化。
这两个过程在语言的自然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塑造了语言的形态和结构,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功能。
词汇化指的是语言中的词汇元素如何通过组合和重新分析形成新的词汇项,而语法化则关注语言中的语法元素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包括词类转变、语法结构的变化等。
本文将首先介绍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阐述它们在语言演变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语言实例来展示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具体过程,包括词汇项的形成、词义的演变、语法结构的变化等。
我们还将探讨词汇化和语法化对语言理解和语言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视角,同时也为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词汇化现象分析词汇化,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指语言中原本独立的词或词组在某些情况下结合成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到语义、语法和语用等多个层面的变化。
词汇化现象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库,也对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词汇化现象的产生通常与语言的使用环境密切相关。
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人们为了表达更为复杂或特定的概念,往往会将一些常用的词组或短语固定下来,形成一个新的词汇单位。
这种固定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语义的泛化或特指化,使得新的词汇单位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或表达更为精确的概念。
词汇化现象在语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词汇化使得语言更加简洁、高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日益复杂的交流需求。
另一方面,词汇化也促进了语言的创新和发展,为语言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
然而,词汇化现象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词汇化可能导致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增加,使得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变得更加困难。
初中英语语法与词汇知识点总结英语语法和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它们对于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初中英语中常见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英语。
一、语法知识点总结1. 时态英语有多种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时态的使用要根据句子的时间、态度和情况进行选择。
2. 过去分词的用法过去分词可以用作形容词,位于名词前修饰名词,例如:a broken cup(一个破碗)。
过去分词还可以构成完成时态和被动语态,例如:He has finished his homework(他已经完成了作业)。
3. 主谓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即单数主语配单数谓语动词,复数主语配复数谓语动词。
4. 限定词限定词包括冠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等,用于限定名词的特指和泛指。
5. 宾语从句宾语从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作为动词的宾语,通常由连接词that引导。
6. 倒装句倒装句是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将谓语动词的全部或部分移到主语之前,通常用于强调句子的某个部分或表示问句。
7. 并列连词常见的并列连词有and、but、or等,用于连接同类型的词、词组或句子。
8. 条件句条件句用于表示假设、条件或可能性,有三种类型:一般条件句、虚拟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
二、词汇知识点总结1. 动词动词是英语中的重要词类之一,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
常见的动词有run、jump、eat等。
2.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常见的名词有cat、desk、love等。
3. 形容词形容词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常见的形容词有beautiful、happy、tall等。
4. 副词副词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常见的副词有slowly、quietly、well等。
5. 介词介词用于连接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语,表示关系、位置、方向等。
专升本英语语法与词汇知识点总结在专升本的英语考试中,语法和词汇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掌握好这两方面的知识,对于提升英语成绩和语言运用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总结专升本英语中常见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点。
一、语法知识点(一)动词时态1、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存在的状态或客观真理。
其构成是主语+动词原形(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要加“s”或“es”)。
例如:“He often goes to school by bike”2、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构成是主语+动词的过去式。
如:“I played basketball yesterday”3、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
其结构是“主语+ be 动词+动词的现在分词”。
比如:“They are watching TV now”4、过去进行时强调过去某个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形式为“主语+ was/were +动词的现在分词”。
像:“I was reading a book at that time”5、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或者从过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动作。
其构成是“主语+ have/has +过去分词”。
例如:“She has learned English for five years”6、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结构是“主语+ had +过去分词”。
比如:“By the end of last year, we had learned 2000 words”(二)语态1、主动语态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He opened the door”2、被动语态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构成是“be +过去分词”。
如:“The door was opened by him”(三)非谓语动词1、动词不定式具有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英语语法与词汇详解英语基础写作中词语的意义词语的意义与汉语一样,英语中的词语也有不同意义的表达功能。
写作时,作者应根据文章的题材、读者对象,以及写作目的等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词的本义(Denotation)即词语的基本意义,指词语字面的含义,用来表示客观的、中性的表达。
②词的转义(Connotation)指词语的引申义,一般带有联想和感情色彩->例句1:The girl is thin\slender\skinny.->解析句子:thin表示“瘦的”是中性词,属于词的本义;slender和skinny则分别含有褒、贬的引申义,可分别翻译为“苗条的”和“皮包骨的”。
①在英语中,有的词语用来表示具体性(Specification)的概念,有的表示概括性(Generality)的概念。
②使用具体性的词语可以得到具体形象的表达效果,使用概括性的词语可以得到概括抽象的表达效果。
->例:He is a good boy.He is a(n) kind\honest\just\generous\brave\warm-hearted\selfless boy.->例句中的good是概括性的词,kind等词是具体性的词。
写作中应根据写作需要予以选择使用。
①搭配(Collocation)指英语词语中,某些词经常放在一起使用,表达一定的词义,是一种固定的、约定俗成的用法习惯。
-> Would you like a cup of black tea?->例句中的black tea指的是红茶,是英语词语搭配习惯,不能写成red tea,导致误解。
词义的搭配中也包含习语(Idioms)和短语(Phrases)的搭配。
①英语中的同义词(Synonym)、近义词(Homoionym)以及反义词(Antonym)都很多,使用时要认真对比,找出其在含义和感情色彩上的不同,选择能够确切表达思想的词语用于写作当中。
英语学科的重点语法与词汇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语言则是人类交流的纽带。
在现代社会中,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被广泛学习和应用。
在英语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语法和词汇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
无论是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语法与词汇的运用都是基础。
本文将介绍英语学科中的重点语法和词汇知识,以便学习者提高语言水平。
一、语法的重点知识1. 时态和语态:时态和语态是英语谓语动词的重要表现形式。
重点掌握的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等。
在语态方面,主要学习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和变换。
正确运用时态和语态,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时间和动作。
2. 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是指英语句子的基本构成方式。
在学习中应重点掌握主谓宾、主谓宾补、主谓双宾等句子结构形式,并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变化。
掌握句子结构有助于提升句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是指在句中担任名词用途的从句。
重点学习的名词性从句包括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等。
了解名词性从句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增强句子的语法灵活性。
4. 并列与复合句:并列句和复合句是英语中常见的句子结构形式。
并列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独立分句组成,复合句则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
重点学习并掌握并列连接词和引导复合句的从属连词,在句子的复杂结构中准确运用它们。
二、词汇的重点知识1. 基本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词汇量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基本词汇包括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通过积累基本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2. 词义辨析:词义辨析是指在相近词汇之间准确选择和使用。
例如,比较常见的词义辨析包括区分同义词和反义词,辨析易混淆的词汇用法等。
通过学习词义辨析,可以避免在表达中出现歧义和错误。
3. 惯用语和短语:惯用语和短语是英语中常用的固定表达方式。
学习惯用语和短语,可以提升语言的地道性和流利度。
英语语法与词汇详解名词性从句一、什么是名词性从句?①在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句子叫名词性从句。
②相当于名词词组,它在复合句中能担任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介词宾语等。
③名词性从句又可分别称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二、主语从句①作句子主语的从句叫主语从句。
②通常由从属连词that,whether, if和连接代词what, who, which, whatever, whoever以及连接副词how, when, where, why等词引导。
③that在句中无词义,只起连接作用,但不可省略④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在句中既保留自己的疑问含义,又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充当从句的成分。
⑤例句:->What he wants to tell us is not clear.[他要跟我们说什么还不清楚。
]->Who will win the match is still unknown.[谁能赢得这场比赛还不得而知。
]->It is known to us how he became a writer.[我们都知道他是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
]->Where the English evening will be held has not yet been announced.[英语晚会将在哪里举行,还没有宣布。
]为避免句子头重脚轻,常用it代替主语从句作形式主语放于句首,而把主语从句置于句末。
常用句型有:->It+be+名词+that从句->It+be+形容词+that从句->It+be+动词的过去分词+that从句->It+不及物动词+that从句三、宾语从句①用作宾语的从句叫宾语从句。
②引导宾语从句的关联词与引导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的关联词大致一样,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动词或介词及非谓语动词的宾语。
③由连接词that引导宾语从句时,that在句中不担任任何成分,在口语或非正式的文体中常被省去,但如从句是并列句时,第二个分句前的that不可省。
初中英语知识点的基础语法与词汇总结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
学习英语的初中生们,了解基本的语法规则和掌握常用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初中英语的基础语法和词汇,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提高英语水平。
一、基础语法知识点1. 名词:名词是指人、事物、地点、动物等事物的名称。
名词可以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形式,而不可数名词只有单数形式。
例如:a book(一本书)、books(书)、milk(牛奶)2. 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可以用来指代人、物、事物等。
例如:he(他)、she(她)、it(它)3. 冠词:冠词分为定冠词和不定冠词。
定冠词用于特指,不定冠词用于泛指。
例如:the book(这本书)、a book(一本书)4. 副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等。
例如:quickly(快速地)、very(非常)5.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或特征。
例如:beautiful(美丽的)、big(大的)6. 动词:动词用来描述动作或状态。
例如:run(跑)、eat(吃)7. 时态:英语中的时态分为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等。
例如:I eat dinner at 7 o'clock.(我在7点吃晚饭。
)8. 句型:英语中常用的句型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
例如:What time is it?(现在几点了?)二、基础词汇总结1. 数字:掌握数字对于学习英语非常重要,可以用于表示时间、年龄等。
例如:one(一)、ten(十)、twenty(二十)2. 学科词汇:学习不同学科需要掌握相应的词汇。
例如:math(数学)、science(科学)3. 家庭词汇: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和描述。
例如:father(父亲)、sister(姐妹)4. 动物词汇:了解不同动物的英文名称。
例如:dog(狗)、cat(猫)5. 城市和国家:学习国际地理需要了解各个城市和国家的名称。
第三章词汇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1.词和语素重点见教材第113-114页1.1.词,是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词汇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第一,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声韵调固定不变,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出现停顿。
第二,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第三,它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第四,在前三个前提下,它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
1.2.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见教材第114页(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字形同,读音异字形、读音同,词形异字形、读音、词形同,意义异(2)一个语素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音节连绵词口语词音译词(3)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时是语素,有时不是语素3.确定语素的方法——“同形替代法”重点见教材第114-115页4.语素的类别重点见教材第115页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5.词和语素的区分重点见教材第115页语素的意义不太明确,也不太稳定。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6.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重点见教材第115-116页(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则以多音节为主(2)词语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a.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原因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的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双音节词就使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广阔、深入。
b.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途径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分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分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三音节的此省略其中一个音节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采用缩略法(3)合成词的内部构造跟短语的构造大体一致第二节构词法(重点)1.定义:用语素构成词的方法2.类型:(1)单纯词:一个语素构成(2)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A.重叠词B.派生词(3)复合词:词根和词根构成的词A.联合式B.偏正式C.述宾式D.述补式E.主谓式F.量补式第三节词汇基本系统1.词汇的基本单位:词2.词汇基本系统:(1)依靠形式特征而形成的系统:同音词与同形词(2)依靠意义特征而形成的系统:单义词语多义词,上下位词与类义词,同义词与反义词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1.行业语的泛化见教材第138页1.1.行业词语泛化的特点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门词语,它们有特定的表义内容和使用范围。
词汇与语法词汇与语法在语言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构建语言的基石,也是交流的基础。
本文将从词汇与语法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它们的定义、作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它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单词、短语以及构词法规则。
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越丰富,他的表达能力就越强。
词汇的选择能够影响语言的准确性、丰富性和表达力。
一个合适的词汇能够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具体和精确。
例如,当我们描述一幅美丽的风景时,使用形容词"绚丽"、"壮观"、"宏伟"等,能够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感受,使听者或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除了词汇,语法也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法是一种规则体系,规定了词汇如何组合成句子,以及句子如何组合成段落和篇章。
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逻辑关系和结构。
正确的语法使用能够确保我们表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使用正确的时态、语态和句子结构,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加规范、流畅和易于理解。
词汇和语法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交流的基础。
只有使用准确的词汇和正确的语法,我们才能够确保我们的意思被准确地传达给他人。
其次,它们是知识的媒介。
通过学习和掌握词汇和语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语言中的知识和信息。
再次,它们是思维的工具。
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整理和表达思维,促进我们的逻辑思考和创造力发展。
然而,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与应用并非易事。
首先,词汇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积累和运用。
我们可以通过词汇书、阅读和实践等方式来扩展词汇量。
其次,语法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则和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语法书、语法课程和语法练习来提高语法水平。
此外,词汇和语法的应用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馈。
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写作和阅读等方式来提高我们的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
词汇与语法是语言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们的选择能够影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力;而语法是语言的规则体系,它们的正确使用能够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专升本英语语法与词汇知识点总结英语在专升本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语法和词汇则是英语学习的基石。
掌握好语法和词汇,对于提升英语成绩,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专升本英语语法与词汇的重要知识点。
一、语法知识点1、时态时态是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等。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如:I go to school every day(我每天上学。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如:He played football yesterday(他昨天踢足球了。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如:I will go to Beijing next week(我下周要去北京。
)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如:They are watching TV now (他们现在正在看电视。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个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如:I was reading a book at eight last night(昨晚八点我正在读书。
)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如: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我已经完成了作业。
)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如:By the end of last year, I had learned 3000 words(到去年年底,我已经学了 3000 个单词。
)2、语态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被动语态的构成是“be +过去分词”,如:The book is written by him (这本书是他写的。
)3、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动词不定式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如:To learn English well is not easy(学好英语不容易。
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与词汇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古代文言文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
一、基本语法1. 主谓宾结构古代文言文的句子常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用于表示动作的执行者,谓语表示动作的动作,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吾爱汝”,意为“我爱你”。
2. 定状补结构古代文言文的句子中常出现定状补结构,即通过定语、状语和补语来修饰主谓宾结构。
定语用于修饰名词,状语用于修饰动词,补语用于补充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例如:“丹心报国”,意为“以红色的心报答国家”。
3. 并列与从属古代文言文的句子常采用并列和从属的句子结构来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
并列结构表示同等重要的概念或动作关系,从属结构表示主次、因果或条件关系。
4. 结构短小精炼古代文言文注重言简意赅,追求结构短小精炼的表达方式。
句子中通常删除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重点突出动作和事件。
二、常用词汇1. 人称代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人称代词包括“吾”、“尔”、“之”等。
其中,“吾”用于表示第一人称,“尔”用于表示第二人称,“之”用于表示第三人称。
2. 动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动词包括“行”、“作”、“爱”等。
其中,“行”表示行为的执行,“作”表示动作的进行,“爱”表示情感的表达。
3. 名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名词包括“人”、“国”、“心”等。
其中,“人”用于表示人的概念,“国”用于表示国家的概念,“心”用于表示内心的情感。
4. 形容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形容词包括“红”、“白”、“青”等。
其中,“红”表示颜色的概念,“白”表示颜色的概念,“青”用于表示颜色的概念。
5. 副词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副词包括“甚”、“必”、“宜”等。
其中,“甚”表示程度的概念,“必”表示必然的概念,“宜”表示适合的概念。
在学习古代文言文时,我们必须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中的语法与词汇精讲高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掌握好语法与词汇的使用对于提升学生英语能力至关重要。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中的语法与词汇内容丰富,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对教材中的语法与词汇进行精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一单元语法与词汇精讲1. 词汇部分本单元主要涉及到一些常用的英语词汇,如job, profession, career等。
其中,job是指一个人按时工作赚钱的方式,而profession则更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应用;career则更加关注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长期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词汇练习来记忆和理解这些词汇,如填词、翻译句子等。
2. 语法部分本单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语法知识点:时态、虚拟语气和非谓语动词。
2.1 时态在英语中,时态的使用对于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关系十分重要。
本单元中,学生需要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使用。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会发生的动作。
通过指导学生做一些与时态相关的练习,比如填空或者改写句子,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好这些时态的用法。
2.2 虚拟语气虚拟语气在英语中常用于表示假设、愿望、建议等。
本单元中,学生需要掌握三种常见的虚拟语气形式:与现在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以及与将来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
在练习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望或者建议,逐步熟悉虚拟语气的使用方式。
2.3 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是指不具备人称和数的形式,也不能单独作句子的谓语的动词形式。
本单元中,学生需要掌握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的用法。
通过一些练习,比如句子改写或者短文填空,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非谓语动词。
第二单元语法与词汇精讲1. 词汇部分本单元主要涉及到一些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关的词汇,如parents, generation, community等。
近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研究综述【摘要】:近代汉语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蒋绍愚先生的《近代汉语研究概况》1979年版,对1979年以前近代汉语的研究情况作了一次总结和梳理。
1979年以后,很多的学者投入到近代汉语的研究中来,并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论文。
文章对这一部分论文进行了一次梳理、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近代汉语;语法;词汇;综述近代汉语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近代汉语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关于近代汉语的分期,一直以来学界都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论。
关于下限,诸家的看法比较接近,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上限的划分。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六朝说;二,隋末唐初说;三,晚唐五代说;四,自宋开始说;五,宋末元初说。
其中,比较科学的分法应该是晚唐五代说。
吕叔湘《近代汉语读本》序言:”用当时口语作基础,而或多或少地搀杂些文言成分的作品是直到晚唐五代才开始出现的(如禅宗语录和敦煌俗文学作品)。
因此,我们建议把近代汉语的开始定在晚唐五代,即第九世纪。
”(一)语法研究1. 虚词研究分析近代汉语的语法,离不开对虚词的考察。
于江的《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一文,考察了近代汉语”和”类虚词”共”、”连”、”和”、”同”、”跟”的来源及发展,对前人和时贤的一些看法有所补充和修正。
钟兆华《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吗”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
它的用法可以概括为二:(1),用于是非问句末尾;(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前辈学者对此曾作过一些探讨,认为”吗”是直接由语气词”么”演变过来的。
”么”是”吗”的较古形式。
有的认为疑问语气词”吗”始见于《红楼梦》。
作者通过对唐以来带”么”字的诗歌的考察,列举了充分的证据说明了,虽然字形或用”么”,或用”嘛”、”麻”,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分别,它们都不过是”吗”字的不同形体而已,用以表述(ma)这么个疑问语气。
语言学中的语法与词汇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它包括对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的研究。
其中,语法和词汇是语言学两个重要的分支。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中的语法和词汇,并探讨它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语法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和句子构建规则的学科。
它研究的是语言中的句子、短语和词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通过规则来构建。
在语法研究中,常着重研究句子的句法结构,即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1.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描述了句子中各个词和短语的组合方式。
在不同的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结构通常遵循主谓宾的形式,而在汉语中,句子结构则更加灵活多样。
通过研究句法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2.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指的是构成语言的一系列规则和原则,用于指导句子的构建和解读。
在语法研究中,有两种常见的语法形式:生成语法和转换语法。
生成语法是通过规则来生成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转换语法则是通过一系列转换规则来得到句子的不同结构。
二、词汇词汇是语言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是语言中的词汇单位,包括词的形态、意义和用法。
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而且词汇的选择和使用对于语言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1. 词的形态词的形态指的是词的结构形式和各种形态变化。
在不同语言中,词的形态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英语中,词的形态变化主要体现在词的时态和语态上,而在汉语中,词的形态变化则更多涉及到音变、声调等方面。
2. 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的意义和用法是指词在语言中的具体含义和用途。
不同的词拥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引申或隐含意义。
通过研究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中的词汇选择和表达方式。
三、语法与词汇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语法和词汇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两个基石,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语言的基本要素。
以下是它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 语言描述与解释语法和词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
词汇与语法分析
1.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考查重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四级考试中,语法和结构部分究竟考了些什么,重点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在哪里?
①语义问题,包括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英语中不少单词是多义词,而有的学生只知道它们最常见的一个或者两个意思,却不知道其它含义和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引伸意义,这些都是在考试中容易考到的部分,也是容易出错的部分。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词语的含义不能完全对等,受汉语语意的干扰也是容易出错的原因之一。
②搭配问题,包括名词与形容词的搭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动词、名词或形容词与介词的搭配,动词与副词的搭配等。
这些搭配纷繁复杂,千变万化,是产生词汇和语法错误的主要原因。
③语法结构问题,主要是时态、语态、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从句(包括连接词和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等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应该选用何种时态或何种句子结构,往往是容易出错的关键。
其次再看一看该部分在整个考试中的地位和时间分配。
该部分共30题,一般40%考察短语和词汇,60%考察语法,每一题0.5分,共15分,时间是20分钟。
从整体上看,占分比例不大,不象阅读理解那样占分多,而且每一题分值高(每题,2分),但显然这15分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在这一部分不是花的时间少了,而是多了。
我们知道这一部分的考察主要靠的是知识和语感,不是说多琢磨一会儿就能答对,有时甚至恰恰相反。
所以每一题d0秒的时间显然可以压缩,根据经验大约可以到30秒一题(当然这里不是要你去计算每一题做题时间),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到分值更高的阅读理解中去。
2.语法结构与词汇应试策略
大纲要求
最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四级语法的要求是:“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大纲》对四级词汇的要求是:“领会式掌握4200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1600条(中学所掌握的词和词组均包括在内),并且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
四级语法结构与词汇考查内容
四级考试对语法词汇的考查与《大纲》要求是十分一致的。
综观近年来的四级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四级考试语法词汇部分是这样体现《大纲》的。
1.语法考题的涉及面宽
近年考题曾经考到:几乎所有词类,三种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名词从句,形容词从句,副词从句,独立主格,一致,倒装,强调等基本语法知识。
2.语法考试的重点突出
语法考试的重点为内容庞杂较难掌握的项目,这些项目还反复出现如:虚拟语气,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独立主格,情态动词。
3.具体考查重点为以上项目中的特殊用法,不常用的情况·
1)虚拟语气的考点为:would rather +that从句+一般过去时:It is vital/necessary/important/urgent/imperative n.命令, 诫命, 需要, 规则, 祈使语气adj.命令的, 强制的, 紧急的, 必要的, 势在必行的, [语法]祈使的/desirable/advisable/natural/essential +that+动词原形;It is time/about time/high time+ that+一般过去时:proposal/suggestion +that+动词原形;lest +that +should+动词原形水only + that +would+动词原形。
2)状语从句的考点为:非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此类句子多用at times,provided,so
long as,in case,once等来替代if;由even if/so,now that,for all adv.尽管等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just/hardly…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more than,as…as,not so much as,the same as,so much as等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
3)独立主格结构多以逻辑主语+分词的形式出现。
4)情态动词多与完成时形式连用。
5)定语从句重点考查介词+关系代词(which)和as作为关系代词。
4.词汇的考查重点·
1)动词,名词与介词的搭配如:popular/patient +with;yield v.出产, 生长, 生产vi. (~to)屈服, 屈从n产量, 收益/solution/adapt/transfer/access +to;accuse vt.控告, 谴责, 非难/require +of;charge +for;under +discussion等等。
2)习惯用法如:confess v.承认, 坦白, 忏悔to/set about/be used to +doing;be supposed to/have/make sb.+do等。
·
3)由同一动词构成的短语如:come,go,set,break等构成的短语。
4)单个的动词,抽象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多以近义词、同义词的形式出现。
5)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如:in terms of;with the exception of;in vain等,另外还应注意rather than,other than,such as,none/nothing +but等词在考题中的出现。
5.近年来考题中的新趋势为:若干考点混合出现:一些交际用语也时常出现在考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