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流体静力学
- 格式:pptx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79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流体静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静止不动的流体所受到的力学性质和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一、流体的基本性质在了解流体静力学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流体的基本性质。
流体可以分为液体和气体两种形态。
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它们都有以下共同特点:1. 流动性:流体有很高的流动性,可以自由地流动和变形;2. 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流体在受到压力作用时会发生变形;3.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流体中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各种力的作用,如引力、分子间排斥力等。
了解了流体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二、浮力原理浮力原理是流体静力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 = ρ * g * V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流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物体排开流体的体积。
根据浮力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例如为什么放在水中的物体会浮起来,或者为什么气球可以悬浮在空中。
三、压力传递原理流体中的压力会均匀传递到容器的每一个部分。
这是因为流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当分子受到外力作用时,力会传递到其他分子上,从而达到平衡。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流体的压力是均匀的。
根据帕斯卡定律,一个施加在液体表面上的压力会均匀地传递到液体的任何部分,并且作用在液体内侧容器的各个面上的压力大小相等。
压力的计算公式为:P = F / 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垂直面积。
利用压力传递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例如为什么深海中的水压非常大,或者为什么把容器中的液体加热后,液体会产生膨胀。
四、流量连续性原理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通常是连续的,这意味着流体通过一个截面的流量必须等于通过另一个截面的流量。
根据流量连续性原理,流体的流速和流道截面的面积成反比。
流体静力学平衡
流体静力学平衡是指流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处的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流体中各点的压力相等,且流体受到的压力与重力相平衡。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容器中的液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容器内的液体压力必须是相等的。
同时,容器内液体受到的压力必须与液体的重力相平衡,以保持静止状态。
流体静力学平衡是理解流体力学基础的关键之一,对于液体油漆、水库、水坝、水闸等水力学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理解流体静力学平衡的特性和原理,以便设计出更为可靠和安全的水利工程。
- 1 -。
流体力学名词解释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流体力学名词的简要解释:
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学科。
流体静力学研究静止流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压强、密度等。
流体动力学研究流体的运动,涉及速度场、加速度场、粘性等。
压强(Pressure)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是描述流体静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它的公式为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密度(Density)
密度是单位体积上的质量,是描述流体静力学性质的参数。
它的公式为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
流速(Flow Velocity)
流速是流体单元通过给定横截面的速度,是描述流体动力学性质的参数。
它可以用流体质点的速度表示。
黏性(Viscosity)
黏性是流体流动时内部发生阻力的程度。
黏性可分为动力黏性和运动黏性,动力黏性指的是剪切力与剪切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运动黏性是指流体发生剪切流动时的阻力。
流量(Flow Rate)
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横截面的流体的数量。
它是描述流体动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流速和横截面积计算得到。
流态(Flow Regime)
流态是流体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
常见的流态包括层流、过渡流和湍流,它们具有不同的流动特征和性质。
跃度(Head)
跃度是描述流体在管道或流动装置中转换势能与动能的能力。
它是流体动力学和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以上是流体力学中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流体静力学是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流体的静力学问题,也是流体力学的基础。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式是一组通常称为动量方程(Momentum Equations)的方程式,它给出了流体在运动时重要的动量保守定律。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推导方法基于物理特性和物理定律。
第一步是基于物理原理,确定流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方程。
由物理定律可知,为了研究流体的动量保守,应该使用动量守恒方程。
其次,要用能量宝恒方程帮助理解流体的动量行为,以约束动量守恒方程。
最后,要借助物理性质,如温度和压力,以帮助更加深入地理解流体的动量行为。
首先,我们用动量守恒方程来描述流体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力量保守定律。
这样,在没有外力场或者外力时,系统的物理变量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具体地说,假定流体的运动只受到重力和粘性力的影响,当质量流通率一定时,动量守恒方程可以表示为:\rho\frac{D\vec{V}}{Dt} = \vec{F_{g}} + \vec{F_{v}}其中,ρ是流体总质量,D/Dt是一种定义于Lagrangian形式上的时间变量,∆V表示速度的更改量,Fg代表重力力,Fv为粘性力。
接下来,利用能量守恒方程约束动量守恒方程。
对于液体要非常注意,其中的能量宝恒方程可以写为:\rho \frac{De}{Dt}= \vec{F_{g}} \dot\vec{V} + \nabla \cdot \vec{Q} +\dot\vec{V}其中,e是能量,Fg是重力的力,Q为热流,V表示速度。
最后,我们要讨论流体物理特性,比如压力和温度。
当根据子定律把流体流动整理成物理方程式系统,便可用于描述流体的动量行为。
以上就是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推导方法的概述,以及它的步骤,此推导方法是工程学中经常使用和计算流体运动特性的重要方法。
工程流体力学公式1.流体静力学公式:(1) 压强公式:P = 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面高度。
(2)压力公式:P=F/A,其中P为压力,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1)质量守恒方程:∂(ρ)/∂t+∇·(ρv)=0,其中ρ为密度,t为时间,v为速度矢量。
(2) 动量守恒方程:∂(ρv)/∂t + ∇·(ρvv) = -∇P + ∇·τ +ρg,其中P为压力,τ为应力张量,g为重力加速度。
(3) 能量守恒方程:∂(ρe)/∂t + ∇·(ρev) = -P∇·v +∇·(k∇T) + ρg·v,其中e为单位质量的总能量,T为温度,k为热传导系数。
3.流体动力学方程:(1)欧拉方程:∂v/∂t+(v·∇)v=-∇(P/ρ)+g,其中v为速度矢量,P为压力,ρ为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2)再循环方程:∂v/∂t+(v·∇)v=-∇(P/ρ)+g+F/M,其中F为体积力,M为质量。
4.流体阻力公式:(1) 粘性流体的阻力公式:F = 6πμrv,其中F为阻力,μ为粘度,r为流体直径,v为速度。
(2)粘性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量公式:Q=(π/8)ΔP(R^4)/(Lμ),其中Q为流量,ΔP为压差,R为半径,L为管道长度,μ为粘度。
5.流体力学定律:(1) Pascal定律:在封闭的液体容器中,施加在液体上的外力将均匀传递到液体的每一个点。
(2) Bernoulli定律:沿着流体流动方向,速度增大则压力减小,速度减小则压力增大。
除了上述公式之外,还有许多与特定问题相关的公式,如雷诺数、流体阻力系数、泵和液力传动公式等。
这些公式是工程流体力学研究和设计的基础,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和解决与流体运动和相互作用有关的问题。
流体力学是在人类同自然界作斗争和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古时中国有大禹治水疏通江河的传说;秦朝李冰父子带领劳动人民修建的都江堰,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大约与此同时,古罗马人建成了大规模的供水管道系统等等。
流体力学的萌芽:距今约2200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写的“论浮体”一文,他对静止时的液体力学性质作了第一次科学总结。
建立了包括物理浮力定律和浮体稳定性在内的液体平衡理论,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
此后千余年间,流体力学没有重大发展。
15世纪,意大利达·芬奇的著作才谈到水波、管流、水力机械、鸟的飞翔原理等问题;17世纪,帕斯卡阐明了静止流体中压力的概念。
但流体力学尤其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却是随着经典力学建立了速度、加速度,力、流场等概念,以及质量、动量、能量三个守恒定律的奠定之后才逐步形成的。
流体力学的主要发展:17世纪,力学奠基人牛顿(英)在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中讨论了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阻力,得到阻力与流体密度、物体迎流截面积以及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
他针对粘性流体运动时的内摩擦力也提出了牛顿粘性定律。
使流体力学开始成为力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
但是,牛顿还没有建立起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许多力学模型和结论同实际情形还有较大的差别。
之后,皮托(法)发明了测量流速的皮托管;达朗贝尔(法)对运动中船只的阻力进行了许多实验工作,证实了阻力同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平方关系;瑞士的欧拉采用了连续介质的概念,把静力学中压力的概念推广到运动流体中,建立了欧拉方程,正确地用微分方程组描述了无粘流体的运动;伯努利(瑞士)从经典力学的能量守恒出发,研究供水管道中水的流动,精心地安排了实验并加以分析,得到了流体定常运动下的流速、压力、管道高程之间的关系——伯努利方程。
欧拉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建立,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建立的标志,从此开始了用微分方程和实验测量进行流体运动定量研究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