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决赛获奖
- 格式:pdf
- 大小:446.65 KB
- 文档页数:6
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教学设计方案作品标题 相关知识点 授课对象 调和级数与黑洞 所属课程 知识点编码 授课时长高等数学120103常数项级数举例本科15 分钟参考文献[1][美]马丁·加德纳.从惊讶到思考———数学悖论奇景[M].李思一,白宝林, 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 [2]王树禾.数学聊斋(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建议包含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和过程、教学总结等内 容,注意文字简洁,思路清晰,字数不宜过多。
教学背景:原始创新是学科领域的核心创新力。
基础课程教学对象都是刚刚进入大学学员, 其思维往往天马行空, 不受限制。
因此在基础课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 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本节微课定位为引导学员开展研究性学习,贯彻以下教学理念:基础课程与科技 前沿相结合、基于微课的深度学习模式培养、数学实验辅助数学课程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和 类比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调和级数是无穷级数中一个非常具有特性的级数,它形式简单 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 它是判断许多级数发散的标尺, 通过调和级数学习学 员可以了解和掌握无穷级数发散的本质特性。
同时运用调和级数类比研究黑洞猜想, 可以引 导学员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基础课程知识广度。
教学方法和过程:创设研讨式问题情境,促使学员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去思考、探索, 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
运用数学实验和计算机软件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图形化,帮助学 员增强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公共数学课程教学,类比解决相关科技 前沿问题,引发学员创新思维风暴。
教学总结: 1.由知识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渴求,继而引发学员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 实现发现规律的情感体验。
关于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浙江赛区竞赛安排的通知
各本科院校教务处及数学系: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统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的“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已于2014年底启动,根据全国竞赛组委会及华东赛区安排,由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浙江省高校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浙江省高教学会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浙江赛区相关工作。
现将浙江赛区竞赛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请各高校认真组织,广泛发动,积极为教师参赛创造条件,以充分展现我省高校数学教师的风采及课程建设成果。
2,请参赛教师认真阅读了解本次竞赛章程,竞赛方案,参赛课程及知识点目录,以及参赛作品的技术规范。
详细内容请见附件1。
3,请各高校于2015年3月31日前将本校参赛报名表(附件2)发送到,每位教师最多可提交3件作品参与竞赛;浙江省赛区管理员将根据报名表创建参赛教师账号。
4,请各参赛教师于2015年4月30日24:00前提交作品(提交指南见附件3),提交网站为:。
浙江省赛区联系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潘建江
邮箱:
联系电话:
浙江省高校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浙江省高教学会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 2015年3
月7日附件1全国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通知及相关资料
附件2 微课程竞赛参赛报名表
附件3 微课程竞赛申报提交指南。
莆田学院2015年大事件1月4日,第七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网络评选获奖名单揭晓,我校门户网站获得了第七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优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特别奖。
6日,福建省内审协会通报表彰,我校监察审计处被授予福建省内部审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0日至11日,在福建省师范大学举行的福建省高校教职工气排球赛中,我校气排球代表队荣获男子组一等奖、女子组获得二等奖、混合组获得二等奖。
12日,我校电台节目荣膺福建省首届高校电台节目大赛二等奖。
2月25日,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及全国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在天津举行。
我校大学生艺术团选送的两个节目均获得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
3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4]58号),我校首批2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
其中创新训练项目15项,创业训练项目3项,创业实践项目2项。
24日,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议在莆田学院召开。
27日,福建省第四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决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
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黄欣获二等奖。
4月6日,印尼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文正博士携夫人李丽梅女士一行,莅临莆田学院考察指导。
21日下午,校第二届工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在文荣体育馆召开,选举产生校第二届工会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会议由工会副主席林雪峰主持。
23日,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第四赛区复赛在广西大学举行。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黄欣参加复赛并斩获三等奖的佳绩。
28日,莆田学院与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签订暨揭牌仪式,在海安橡胶有限公司举行。
5月5日至9日,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的“神州视景杯”第七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在河南郑州举行。
我校管理学院旅游系4名同学参加了大赛,旅游管理12级伊梦佳同学喜获高校组西餐摆台一等奖、旅游管理12级李圳芳同学喜获高校组鸡尾酒调制二等奖、旅游管理13级余贝贝同学喜获高校组中式铺床二等奖、旅游管理13级鄢科敏同学喜获高校组中餐摆台三等奖。
1 / 1302015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本科组高教社杯获得者:黄佳蔚、徐浩航、张子敬(电子科技大学) 专科组高教社杯获得者:卢敏、安玉蔷、王琪(山东英才学院) 本科组 MATLAB 创新奖获得者:张鹏程、刘辽、陈映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科组 MATLAB 创新奖获得者:张胜秋、李鑫、田霖(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注]以下每一获奖等级内,按赛区顺序排列(同一赛区内,按学校笔画顺序排列)。
本科组一等奖(共 292 名)序号赛区学校队员一队员二队员三指导教师1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马丽亚王艳许小平数学建模组2北京中央财经大学王行健任泺锟陆晨烨指导小组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李梦琪马昕辰张雨芯刘刚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廖钊坡李心冉郭玟汐刘刚5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任翔黄益伦曾可沁邹辉6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程晴朱杲灵刘文鑫闫红霞7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王日刘鑫陈家俊8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尹黎蒋之超王志成郭秋敏2 / 1309北京北京师范大学邹泞憶刘嘉琪周梓楠何青10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刘自晓王璐叶芃宁何青1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赵雪婷闫文馨彭呈斐王颖喆12北京北京交通大学高昕宇王谢陈张慎之王兵团13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尹珑霏禤睿李新媛杨娟14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张玲瑶王硕丰胡世宇熊春光15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吕哲杜如钧应晓亮高欣16北京华北电力大学李轶凡姜继恒王硕谷云东17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安迪徐晓峰刘亚轩时红廷18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肇耕傅洋梁雅慧任韬19北京清华大学沃中原王超杰李松阳20天津天津大学赵越秦文韫郑新宇王勇21天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田泽坤王东温必聪赵凯芳22天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白睿蒋严杨子云郭彦23河北华北电力大学孙琦刘洋李济东指导教师组24河北华北电力大学张卓闫博康邵丁指导教师组3 / 13025河北河北师范大学刘恩豪刘安然吕明琦张朝晖26河北燕山大学刘自森申舒玮李书伟李德生27山西中北大学刘雪梅陈祥伍思远张菊平28山西长治医学院裴海军张晓丹王文治李平29山西长治医学院田苑鑫武蓉蓉宁晋申玉坤30山西运城学院安晓丹赵杰章林枫王济荣31山西晋中学院武笑丁华敏冯光迪杜晓英32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许涛晁雯史继文赵金星33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苏美军王炜晗徐翔宇张军34辽宁大连理工大学陈禹廷王妍王睿教师组35辽宁东北大学米威名张维智王岚张云洲36辽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张迪徐照波陈晓怡教师组37吉林长春理工大学吴丹贾云飞迟明洁成丽波38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赵亚锐刘继龙刘玉兰刘今子39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薛晓聪陈璐钮想数模教练组40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魏文韬蔡凯博张瑞先郭志昌4 / 13041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珩博李繁荣赵超王希连42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枭宇高振馨刘伟华郭志昌43黑龙江黑龙江大学柳兴旺陈德胜闫志强孙洪全44上海上海电力学院杨李冯韵施焕健45上海上海电力学院张峥殷雪娇杨阳46上海上海电力学院刘法殷梦琪苏威4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彭乾旸王玥朱煜峰48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高杭杨楠邱丰49上海同济大学黄钰豪曾强陶磊50上海同济大学张沥升周子文徐铭泽5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于家倩周雷王轶明52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傅忠旺吴一墨黄昊苏纯洁53上海复旦大学高晓丰方正涵高怀东54江苏东南大学何伟梁凡皓常钦皓数模教练组55江苏东南大学徐文琪王彦然潘文青数模教练组56江苏东南大学周婕吴凡杨文彬数模教练组5 / 13057江苏东南大学赖南杏陈秦崔正阳数模教练组58江苏扬州大学郑钧孔金旺李叶鹏59江苏扬州大学王意天韩丹钱晨60江苏江南大学李琳王田田张建教练组61江苏河海大学陶睿李周雅言陈天燊周忠国62江苏河海大学江鑫续凯哲李小雨柳庆新63江苏河海大学隆忠贞汪淼张协力张学莹64江苏河海大学王超陈一鸣梁珂何朝葵65江苏南京工业大学周木森程龙茆羊羊程浩66江苏南京工业大学沈星宇丁雷蒋天元马树建67江苏南京工业大学陈威王高阳王志斌石玮68江苏南京大学王瑾旸徐缘乔叶芃数模教练组69江苏南京大学刘毅徐亚东张帆进数模教练组70江苏南京大学麻悦宋瑞珩陈继劲数模教练组71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杨季元周小清徐尹轩72江苏南京邮电大学徐千里顾善植季露闫庆伦6 / 13073江苏南京邮电大学高严李其琛钟明雪闫庆伦74江苏南京邮电大学郭少健冯子朋黄叠李雷75江苏南京邮电大学张兴雨朱章良屈升姜月萍76江苏南京邮电大学胡健陈宏利陈梦闫庆伦77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吉登辉周逸辉孙晓宇来鹏78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郑珂杨豆豆蒙芳秀程国胜79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燃王明星薛宇琦程国胜80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蒋瑾沈梦琪赵华为吕红81江苏南京理工大学高一帆顾伟赵长飞张正军82江苏常州大学袁乔仝志方任彦建模教练组83江苏淮阴工学院朱益锋丁阿会苍宇琦王小才84江苏解放军理工大学郑万军张子豪肖锋王璞85江苏解放军理工大学翟思宇刘洋郭煜杰刘守生86浙江中国计量学院吴杨波顾林子吴筱数模组87浙江中国计量学院王静波倪进鑫丁佳为数模组88浙江中国计量学院赵章洋樊永康戴梦盼数模组7 / 13089浙江中国计量学院李正沈烨平朱华燕数模组90浙江中国计量学院金茜茜鲍鲁威王申宏数模组91浙江宁波工程学院王美霞王俊丁玲洁数模组92浙江宁波大学孟安妮王奕挺陈莎莎王立洪93浙江宁波大学徐辉陈良杰潘美虹王松静94浙江宁波大学蒋何斌李一鸣徐晓倩王松静95浙江宁波大学陈冬戴玉霞潘宏伟王立洪96浙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吴鑫习晓丽夏彰敏数模组97浙江浙江工业大学施皓天潘鑫黄可蒙宋军全98浙江浙江工业大学操君陶马译凡倪箐阳邓爱珍99浙江浙江工业大学倪炜王蝶任烨权周凯100浙江浙江工业大学康湘华华羽刘兴田宋军全101浙江浙江工业大学曾祁泽徐忠仁郦姗姗宋军全102浙江浙江大学何远振应辉吕迪数模组103浙江浙江大学叶永政熊宇安迪数模组104浙江浙江大学张国栋李博涵林葳洁数模组8 / 130105浙江浙江师范大学张小建赵琦高麒数模组106浙江浙江财经大学蔡渊沈国权韩冬杰孙洁107浙江温州大学朱烨婷蔡梦思傅妍珺连新泽108浙江温州医科大学陆晨东张航涛章静敏刘婷109浙江温州医科大学王长红陈军华范敏霞吕丹110安徽合肥工业大学韩延森邓嘉辉孙宏鑫汪金菊111安徽池州学院谢越姑李路遥汪佳钰张永112安徽安徽大学张莎莎崔浩川郑强稳朱家明113安徽安徽大学朱媛媛王亦啸王新忻刘金培114安徽安徽大学郑童程一鸣马玺渊周礼刚115安徽安徽大学周熠烜陶熠瑶张颖周礼刚116安徽安徽师范大学韩文锴晋珊唐益剑何道江117安徽安徽财经大学宣琳徐路李洋李勇118安徽安徽财经大学黄丽华贾思钰王锐杰杨鹏辉119安徽陆军军官学院李锃唐海鹏黄裕才李文涛120安徽陆军军官学院姜天宇崔家堂吴远飞贺天宇9 / 130121福建三明学院王伟黄丹华何冬泉教练组122福建闽南师范大学陈斯湘黄林香王文琪刘建华123福建厦门大学田畅张程甘泽宇谭忠124福建厦门大学王一唯王晓蕾汪然谭忠125福建厦门大学许牧董一泽王未文谭忠126福建福州大学程宇翔邱贵芹汪崇智指导组127福建福建工程学院罗海明林哲赵润梓李林128福建福建农林大学刘艺辉卢炳楠陈丽真姜永129江西九江学院徐文峰颜宇婧高润杨陈萍130江西东华理工大学周明张建群刘旭强刘唐伟131江西江西理工大学张金龙魏蔚吴申鄢化彪132江西江西理工大学宋翰林张丹城国辉鄢化彪133江西南昌大学曾赠李晓芳徐剑吕强134江西南昌大学占中秋张霄蓉文孟琪肖水明135山东山东大学丁宇森余俊刘兴波刘保东136山东山东大学张林海董昊宇甄艳洁刘保东10 / 130本科组二等奖(共1476名)。
2015 年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优秀组织奖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苏省教学服务中心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院校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重庆市分中心)湖北省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北省高职教学服务中心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郑州市分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教学服务中心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吉林职教基地(吉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贵州省职业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委员会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
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天津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
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黄f可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数学教学设计比赛导言:全国数学教学设计比赛是为了促进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而举办的一项重要比赛活动。
通过比赛,教师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本文将介绍全国数学教学设计比赛的背景和意义,并探讨如何参与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
一、全国数学教学设计比赛的背景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与改进。
为了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术机构纷纷举办各类数学教学比赛。
而全国数学教学设计比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竞赛活动,旨在鼓励教师们设计出更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潜能。
二、全国数学教学设计比赛的意义全国数学教学设计比赛的举办不仅仅是为了竞赛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
参与比赛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还能促进优秀教学案例的共享和传播,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同时,在比赛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增强,促进了教师职业发展和成长。
三、如何参与全国数学教学设计比赛1. 关注比赛信息了解全国数学教学设计比赛的官方网站和相关社交平台,及时关注比赛的通知和报名信息。
确保自己获取到最新的比赛动态,以便及时参与。
2. 准备教学设计根据比赛要求和题目要求,认真准备自己的教学设计。
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搭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3. 提交作品按照比赛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将教学设计作品提交到比赛组织方指定的邮箱或网站。
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注意保密相关信息。
四、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的方法1. 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储备。
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才能有更好的教学设计能力。
2. 多参与教研活动和交流通过参与学校内部的教研活动和交流,与同行们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设计思路。
借鉴他人的优点,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第一届微课大赛一等奖《只拣孩子多
处行》微课教案
本文档介绍了获得中国第一届微课大赛一等奖的微课教案《只拣孩子多处行》。
该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判断力。
教案总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教学目标
该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力。
通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能够:
- 掌握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分析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 选择的定义和分类;
- 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 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技巧。
3.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导入、展开和总结。
导入阶段
在导入阶段,教师将通过实际例子介绍选择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选择问题。
展开阶段
在展开阶段,教师将介绍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练选择和判断能力。
总结阶段
在总结阶段,教师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小组讨论、个人作业和课堂测验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
5.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案例分析和相关参考资料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上是对获得中国第一届微课大赛一等奖《只拣孩子多处行》微课教案的简要介绍。
该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5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奖名单一等奖:
1、苏迪博德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2、刘珺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3、郑泽南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4、郑芯一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5、黄璇婷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二等奖:
1、张雅南广州市第二十八中学
2、黄尔可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3、吴迪广东中山棠下实验学校
4、张熙宇江西省九江市第二中学
5、曾心怡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三等奖:
1、朱晟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2、曾乐天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3、胡国岱湖南省张家界市石家镇中学
4、张学秋江苏省苏州市星湖学校
5、林坚易江苏省苏州市星湖学校。
全国数学微课程设计大赛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几何图形》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识别各种几何图形,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三章《几何图形》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3.几何图形的相互关系和变换。
4.几何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学》课本,提供基本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指导。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和案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一些简单的几何模型和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批改和反馈,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评估学生对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4.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参与几何模型制作和实际问题解决等实践活动,评估其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方案首届(202X)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方案一、竞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协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竞赛秘书处: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二、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全国本科院校数学课程专任教师。
三、竞赛报名及作品提交参赛教师必须登录“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站”(.cn),并以真实姓名注册,按*站要求的方式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完成在线注册。
竞赛作品由竞赛教师以自己注册的帐户登陆后按要求提交相应材料。
竞赛作品的具体要求、技术规范和提交作品操作步骤参见竞赛*站首页的“竞赛作品提交指南”。
竞赛相关信息同时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站( .)发布。
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
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四、竞赛内容和要求竞赛内容由全国组委会在竞赛*站统一发布。
参赛教师可根据课程知识点,围绕一门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录制成时长在10-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程视频,并提供与之配套的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上限为3件。
1.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不应包含作者姓名以及可能反映参赛学校的相关信息。
视频格式及上传要求详见“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站。
2.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要求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学内容,并与教学视频配套。
3.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设计应充分反映参赛教师本人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特色等,同时也应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总结等内容。
4.其它教学辅助材料:如动画、视频、习题等可按要求单独提交。
关于公示第二届(2016)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决赛获奖名单的通知第二届(2016)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各赛区初赛于2016年6月30日结束。
七个赛区共评选出赛区特等奖94名,赛区一等奖154名,赛区二等奖312名,赛区特等奖作品进入全国参加决赛。
7月9-14日,评审专家对决赛作品进行了网络评审,7月15-16日,特邀专家对参加全国决赛作品网评结果进行复议,最终评选出72件作品进入全国决赛现场会评角逐全国一等奖。
本届全国决赛现场会评会议由吉林大学数学学院承办。
8月7-9日,第二届(2016)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决赛现场会评会议按参赛作品的内容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组进行。
经专家组打分评审及全国组委会委员会评,共评选出全国一等奖44名,二等奖50名。
现将决赛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9月1日-2016年9月20日。
如有异议,可按竞赛章程中的相关条款向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实名提出书面意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收邮编710049同时发送电子邮件至:mc_math@。
为了方便回复,恕不接受匿名异议。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秘书处代章)2016年8月30日附件:第二届(2016)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获全国奖名单(排名中国矿业大学张艳上海理工大学魏连鑫安徽财经大学杨鹏辉广西大学胡明明南方医科大学张明慧赣南师范大学王家林湖北工业大学周宁琳天津理工大学信秀太原科技大学张新鸿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李姝敏范学院河北大学武利平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吴晓红河北师范大学左会娟安徽建筑大学赵林郑州轻工业学院徐雅静新乡学院毛新娜第四军医大学吴克坚西安理工大学王小侠陕西师范大学杨晓丽第三军医大学马翠攀枝花学院唐琦林西南交通大学何莎。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第一届全国组委会(2015-2017)
主任:徐宗本
副主任(未排序):郑志明、曾五一、黄云清、郝志峰、何书元、吴博
委员(未排序):白峰杉、保继光、林亚南、边保军、许晓革、黄廷祝、李辉来、姜广峰、郑家茂、冯有前、赵彬、杨孝平、李继成、陈小平、李艳馥
秘书处:秘书长:李继成(兼), 副秘书长:王强,马丽
教研中心:王强
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赵小艳
高教社:张彦云
赛区组委会
华东赛区(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主任:林亚南,副主任:边保军
委员:刘建亚、刘继军、朱士信、陈光亭
华南赛区(广东、广西、海南)
主任:郝志峰,副主任:姚正安
委员:徐晨、吴佃华
华中赛区(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主任:黄云清,副主任:刘斌
委员:陈文艺、朱健民、蒋月评、王天泽、朱传喜
华北赛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主任:许晓革,副主任:姜广峰
委员:冯荣权、罗蕴玲、邓明立、潘晋孝、阿拉坦仓
西北赛区(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主任:赵彬,副主任:徐伟,李星
委员:徐哲峰、滕志东、刘三阳、聂玉峰、李万同、李继成
西南赛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主任:黄廷祝,副主任: 唐年胜
委员:韦维、龚劬
东北赛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主任:李辉来,副主任: 卢玉峰
委员:王勇、李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