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骨架结构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77.50 KB
- 文档页数:4
第9期2010年9月文章编号:1001-3997(2010)09-0099-03机械设计与制造MachineryDesign&Manufacture99客车车身骨架准静态疲劳强度分析*朱健苏小平陈本军)(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09Pseudo-staticfatiguestrengthanalysisofbusbodyframeworkZHUJian,SUXiao-ping,CHENBen-jun (SchoolofMechanicalandPowerEngineering,N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210009,China)【摘要】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某轻型客车车架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在确定载荷的简化和施加方法后,进行了该车身骨架在满载弯曲工况下的有限元仿真,以此对其进一步的疲劳分析。
为该车车身骨架的优化设计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车身骨架;有限元;疲劳分析【Abstract】Finiteelementmodelingofthebusframeworkisestablishedbyusingfiniteelementmeth-ods.Whenthesimplifiedloadandloadwayexertingontheframeworkareensured,thefiniteelementsimula-tionofbusframeworkisexecutedunderfullyloadedbendingcondition.Andthenfurtherfatigu eanalysisfinishes.Theseresultsprovidetheoreticalbasisforoptimizationandfurtherstudyoft hebusframework.Keywords:Busframework;Finiteelementanalysis;Fatigueanalysis1引言车身骨架是客车的主要承载结构,车身骨架的强度、刚度及安全性、操作稳定性等疲劳性能都直接影响着客车的使用寿命、基本性能。
高速客车车体和构架结构振动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高速客车车体和构架结构振动研究
摘要:随着交通工具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客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在高速行驶时,客车车体和构架结构的振动对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高速客车车体和构架结构振动特性,并寻找减少振动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目标和意义:通过对高速客车车体和构架结构振动特性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振动机理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高其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此外,该研究还有助于为高速客车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高速客车车体和构架结构的振动特性。
实验室试验将在振动试验台上对不同条件下的客车进行振动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数值模拟则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客车的结构进行建模和分析,探索各种因素对振动的影响。
预期结果和贡献: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得出高速客车车体和构架结构振动特性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寻找到减少振动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该研究还能够为高速客车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其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结论:高速客车车体和构架结构振动对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产生着重大影响。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高速客车车体和构架结构振动特性,并寻找减少振动的途径和方法。
预期能够为高速客车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其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利用ANSYS随机振动分析功能实现随机疲劳分析ANSYS是一款常用的工程仿真软件,具有强大的分析功能。
在进行随机疲劳分析时,可以利用ANSYS的随机振动分析功能来模拟随机加载下的疲劳损伤。
随机疲劳分析是一种考虑工作载荷随机性对结构疲劳寿命影响的方法。
通过采用随机振动分析,可以考虑到工作载荷的随机特性,进一步分析结构的疲劳损伤。
ANSYS中的随机振动分析功能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1.几何建模:首先,需要进行结构的几何建模。
使用ANSYS的几何建模工具可以创建出要进行疲劳分析的结构。
2.材料属性定义:在进行材料属性的定义时,需要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和疲劳参数等。
可以根据材料的材料数据手册来获取这些参数。
3.边界条件设置:在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时,需要设置结构的边界条件。
这些边界条件可以是结构受到的随机外载荷或者是结构与其他部件的接触情况。
4.加载设置:在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时,需要设置结构受到的随机载荷。
这些载荷可以是来自于实际工况的随机载荷,也可以通过振动台试验数据等手段获取。
5.随机振动分析:利用ANSYS的随机振动分析功能,可以进行频域分析或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可以用于计算结构的响应功率谱密度,时域分析可以用于计算结构的随机响应。
6.疲劳寿命计算:在获得结构的随机响应后,可以进行疲劳寿命计算。
根据结构的随机响应和材料的疲劳性能参数,可以使用ANSYS的疲劳分析功能来计算结构的疲劳寿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利用ANSYS的随机振动分析功能实现随机疲劳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更全面地考虑结构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疲劳寿命,为结构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准确的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随机疲劳分析时,需要对随机载荷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获取载荷的概率密度函数。
如果没有足够的载荷数据,也可以使用统计模型进行估计。
此外,还需要对材料的疲劳性能参数进行准确的测定,以保证疲劳寿命计算的准确性。
总之,利用ANSYS的随机振动分析功能进行随机疲劳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构在随机工作载荷下的疲劳性能,为结构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利用 ANSYS随机振动分析功能实现随机疲劳分析ANSYS 随机振动分析功能可以获得结构随机振动响应过程的各种统计参数(如:均值、均方根和平均频率等),根据各种随机疲劳寿命预测理论就可以成功地预测结构的随机疲劳寿命。
本文介绍了ANSYS随机振动分析功能,以及利用该功能,按照Steinberg 提出的基于高斯分布和Miner 线性累计损伤定律的三区间法进行 ANSYS随机疲劳计算的具体过程。
1.随机疲劳现象普遍存在在工程应用中,汽车、飞行器、船舶以及其它各种机械或零部件,大多是在随机载荷作用下工作,当它们承受的应力水平较高,工作达到一定时间后,经常会突然发生随机疲劳破坏,往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预测结构或零部件的随机疲劳寿命是非常有必要的。
2.ANSYS随机振动分析功能介绍ANSYS随机振动分析功能十分强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具有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压力等 PSD类型;2.能够考虑 a 阻尼、阻尼、恒定阻尼比和频率相关阻尼比;3.能够定义基础和节点 PSD激励;4.能够考虑多个 PSD激励之间的相关程度:共谱值、二次谱值、空间关系和波传播关系等;5.能够得到位移、应力、应变和力的三种结果数据: 1 位移解, 1 速度解和 1 加速度解;3.利用 ANSYS随机振动分析功能进行疲劳分析的一般原理在工程界,疲劳计算广泛采用名义应力法,即以S-N 曲线为依据进行寿命估算的方法,可以直接得到总寿命。
下面围绕该方法举例说明 ANSYS随机疲劳分析的一般原理。
当应力历程是随机过程时,疲劳计算相对比较复杂。
但已经有许多种分析方法,这里仅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即Steinberg 提出的基于高斯分布和 Miner 线性累计损伤定律的三区间法(应力区间如图 1 所示):应力区间发生的时间68.3% 的时-1~+1间27.1% 的时-2~+2间4.33% 的时-3~+3间99.73%大于 3的应力仅仅发生在0.27%的时间内,假定其不造成任何损伤。
汽车底盘车架设计中的材料疲劳分析在汽车底盘车架设计中,材料疲劳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疲劳是指材料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后,由于循环应力的累积导致材料发生破坏的现象。
而在汽车底盘车架上,由于长时间承受着各种道路条件下的载荷作用,材料的疲劳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确保汽车底盘车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对材料的疲劳行为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疲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预测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寿命,并找出可能导致失效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材料疲劳分析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
首先,为了确定材料的疲劳性能,可以进行试验测试。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S-N曲线试验、屈服试验和冲击试验。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获取到不同应力水平下材料的寿命数据,从而对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
其次,在计算疲劳寿命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和应变的作用。
通常,可以采用疲劳强度估计方法来评估材料的寿命。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正常应力分析法和奥兰鲍姆邻应力法。
这些方法主要是基于概率统计理论,通过考虑载荷历史和应力集中因素来估计材料的疲劳寿命。
同时,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材料的疲劳行为,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应力情况和应力集中因素。
底盘车架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复杂的道路条件和车辆负荷,使得车架上的应力水平和应力集中情况较为复杂。
因此,在进行材料疲劳分析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此外,在进行材料疲劳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局部应力和应力历史。
在汽车底盘车架上,存在着大量的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这些部位往往是材料发生疲劳失效的主要位置。
因此,疲劳分析时需要将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的应力情况考虑在内,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评估。
最后,在进行材料疲劳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
汽车底盘车架在实际使用时,承受着复杂的道路条件和车辆负荷,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疲劳寿命。
因此,在进行材料疲劳分析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总之,材料疲劳分析在汽车底盘车架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流程Random vibration fatigue analysis is a critical process 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nalysis. It involves predicting the life of a structure subjected to random vibrations, such as those experienced in vehicles, aircraft, and industrial machinery. This type of analysis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components and systems under real-world operating conditions.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是工程设计和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它涉及预测结构在随机振动下的寿命,例如车辆、飞机和工业机械中经历的振动。
这种分析对于确保组件和系统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是至关重要的。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random vibration fatigue analysis is the uncertainty in the input loads. Unlike deterministic loading, which is well-defined and repeatable, random vibrations have unpredictable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it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fatigue life of a structure. This uncertainty requires the use of probabilistic methods and statistical tool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random loading on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随机振动疲劳分析中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输入载荷的不确定性。
随机振动疲劳分析的某商用车悬挂件改进设计随机振动疲劳分析的某商用车悬挂件改进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商用车悬挂件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发现其存在易损零部件的问题。
为此,对其进行改进设计,采用新材料和复合结构的方式,提高了悬挂件整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经过实际测试和使用验证,改进后的悬挂件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关键词:随机振动疲劳、悬挂件、改进设计、材料、复合结构1.引言商用车的悬挂件是保障车辆正常行驶和提高乘坐舒适度的重要部件之一。
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其中易损的零部件容易发生疲劳断裂,导致车辆出现故障。
因此,对悬挂件的随机振动疲劳进行分析,并进行改进设计,对提高商用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分析对某商用车悬挂件进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悬挂件整体刚度不够,容易发生弯曲和变形;(2)悬挂件易损零部件存在疲劳断裂的风险;(3)过度磨损和冲击会损坏悬挂件和密封件。
根据分析结果,对悬挂件进行改进设计,主要如下:(1)采用新材料,提高整体刚度,避免弯曲和变形;(2)采用复合结构,增强悬挂件的强度;(3)重新设计关键部位,减少易损零部件的使用。
3.实施经过改进设计,新悬挂件在新材料和复合结构的支持下,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为了验证改进后的悬挂件的性能,进行了实际测试和使用验证。
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下,改进后的悬挂件相比原悬挂件具有更好的抗疲劳和抗震性能,而易损零部件的使用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商用车长期使用中,改进后的悬挂件稳定可靠,有效延长了商用车的使用寿命。
4.总结通过对某商用车悬挂件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本文得出了改进设计的方案,并通过实施验证证明了改进后的悬挂件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改进后的悬挂件可在商用车使用中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利于商用车的长期稳定运行。
5.改进设计的意义针对商用车悬挂件易损零部件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悬挂件。
通过采用新材料和复合结构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悬挂件整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客车骨架结构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马瑞雪;王欣;张科峰【摘要】运用ANSYS对客车骨架进行随机振动分析,获得结构随机振动响应过程的各种统计参数.并利用随机振动得到的响应参数,按照Steinberg提出的基于高斯分布和Miner线性累计损伤定律的三区间法进行ANSYS随机疲劳计算的具体过程进行了介绍.【期刊名称】《机械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4页(P54-56,59)【关键词】ANSYS;随机振动;谱分析;疲劳寿命【作者】马瑞雪;王欣;张科峰【作者单位】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21 前言客车在行驶中,大多是在随机载荷作用下工作,当它们承受的应力水平较高江达到一定工作时间后,经常会突然发生随机疲劳破坏,往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预测结构的随机疲劳寿命非常有必要。
由于车辆的真实行使工况千变万化,实际工况的准确确定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只能根据统计典型工况来确定。
笔者测试得到的数据为匀速工况的位移及时间历程数据,是一个连续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随机过程。
对这类过程,目前做法是通过对某一段实际工况的测试结果进行加工后,用等效的试验载荷谱进行加载试验,以避免疲劳试验的周期过长和费用过多。
2 随机载荷的处理获得路面谱的方法有很多种,笔者采用的是实际测量路面的数据。
路面谱测量数据能够确切的描述路面不平度的基本形式和路面总体特征。
由于客车的工作的范围比较广,随机激励也很复杂,GB7031-86 根据路面不平度系数G q(n0)大小将路面分为A ~H 共8 级路面类型。
本文测量的路面环境为客车匀速工况下行驶在C 级路面上。
根据测得的时间和位移数据如图1 所示。
通过Matlab 中的FFT 算法对每个数据段作离散傅里叶变换,取一个数据段变换结果幅值的平方,并除以NFFT 作为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一次估计。
客车骨架结构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马瑞雪,王欣,张科峰(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摘要:运用ANSYS对客车骨架进行随机振动分析,获得结构随机振动响应过程的各种统计参数。
并利用随机振动得到的响应参数,按照Steinberg提出的基于高斯分布和Miner线性累计损伤定律的三区间法进行ANSYS随机疲劳计算的具体过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ANSYS;随机振动;谱分析;疲劳寿命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414(2011)01-0054-03Random vibration fatigue analysis of bus frameMa Rui-xue,Wang Xin,Zhang Ke-feng(National coach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Chongqing vehicle test&research institute,Chongqing401122,China)Abstract:Using ANSY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random vibration of the bus frame,various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random vi-bration response are obtained.Using the parameters of random vibration,and according to Steinberg's based on Gaussian dis-tribution and three-interval method of Miner linear cumulative damage law,the calculation of the random fatigue life is in tro-duced in detail by using ANSYS.Key words:ANSYS;random vibration;spectrum analysis;fatigue life1前言客车在行驶中,大多是在随机载荷作用下工作,当它们承受的应力水平较高江达到一定工作时间后,经常会突然发生随机疲劳破坏,往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预测结构的随机疲劳寿命非常有必要。
由于车辆的真实行使工况千变万化,实际工况的准确确定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只能根据统计典型工况来确定。
笔者测试得到的数据为匀速工况的位移及时间历程数据,是一个连续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随机过程。
对这类过程,目前做法是通过对某一段实际工况的测试结果进行加工后,用等效的试验载荷谱进行加载试验,以避免疲劳试验的周期过长和费用过多。
2随机载荷的处理获得路面谱的方法有很多种,笔者采用的是实际测量路面的数据。
路面谱测量数据能够确切的描述路面不平度的基本形式和路面总体特征。
由于客车的工作的范围比较广,随机激励也很复杂,GB7031-86根据路面不平度系数Gq (n)大小将路面分为AH共8级路面类型。
本文测量的路面环境为客车匀速工况下行驶在C级路面上。
根据测得的时间和位移数据如图1所示。
通过Matlab中的FFT算法对每个数据段作离散傅里叶变换,取一个数据段变换结果幅值的平方,并除以NFFT作为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一次估计。
将每次功率谱密度函数估计的对应数据累加起来并除以累加次数,最后得出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估计数值[1]。
图1实测C级路面的路面不平度3随机振动谱分析(PSD分析)行驶道路表面凹凸不平,使得行驶在上面的车辆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动,道路表面的凹凸不平是随机的,它对车辆产生随机激励。
如果这种激励过大,将导致乘员感到不适,同时也导致结构产生疲劳破坏。
3.1随机振动谱分析的过程由于在谱分析中基础激励只能施加在模态分析中有约束的节点上,所以近似地在8个板簧支架节点加载相同的垂直方向路面谱。
随机振动的分析结果主要包括节点6个自由度的1σ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单元的应力结果,如表1所示。
这里的1σ响应值就是概率统计中正态分布下的均方根响应值,小于该均方根响应值的出现概率为68.27%。
在时间历程后处理器中,经过*收稿日期:2010-10-181985-)女。
软件计算处理,可得出某一节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谱。
表1PSD 分析结果数据组织结构载荷步子步内容1123┇第1阶模态扩展了的模态解第2阶模态扩展了的模态解第3阶模态扩展了的模态解┇212┇第1个PSD 表的单位静态解第2个PSD 表的单位静态解┇311σ位移解411σ速度解511σ加速度解3.2仿真结果分析模拟客车在C 级混凝土路面上行驶,在ANSYS软件中输入C 级路面的功率谱进行随机振动分析,然后在POST1后处理器中观察分析结果,依次读取载荷步3 5的结果,可以分别显示1σ位移云图如图2所示,1σ速度云图如图3所示,以及1σ加速度云图如图4所示。
图2C 级路面行驶时车身骨架结构随机振动位移变形分布图图3C 级路面行驶时车身骨架结构随机振动速度分布图从图2可得出,最大变形发生在车顶天窗处,达到了11.107mm 。
从图3、4中也能证明车身振动的最大速度和加速度发生在这个位置,说明此处的共振容易引起车身的疲劳破坏并产生较大的噪声。
图4C 级路面行驶时车身骨架结构随机振动加速度分布图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图,可以容易的找到车身结构在随机振动过程中振幅最大的节点,如图2所示,并从结果列表中可查得此点的节点号为2082。
然后在POST26时间历程后处理器中计算节点2082的位移响应功率谱密度、速度响应功率谱密度和加速度响应功率谱密度。
图5 7为该点在Y 方向上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功率谱密度。
图5节点2082位移响应功率谱密度图6节点2082速度响应功率谱密度图7节点2082加速度响应功率谱密度由节点2082的响应谱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随机激励频带内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共振峰值。
最大峰值所对应的频率为11.85Hz ,与结构的第2阶固有频率11.317Hz 非常相近,相差只有0.533Hz ,由于它们所对应的固有阵型为整车振动,从而可以判定这个频率为车身结构的共振频率。
因此在进行车身结构设计时,要尽量避免汽车其他部件(如簧下质量)的振动频率与结构的这个固有频率发生耦合,从而有效避免整车共振的发生,提高整车的平顺性。
整车共振的激励主要来自发动机的振动,通常客车发动机的工作频率范围为12.5 38.3Hz,它不包括该客车车身的这个固有频率,因此引起整车共振的机会不大。
但是模拟客车的共振频率为11.85Hz很接近12.5Hz,有可能引起共振。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匹配发动机时,要使发动机的额度工作频率和怠速工作频率尽量与共振频率有一点的距离[2]。
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共振对车身造成的不利影响。
另外,也要注意对顶盖危险区域进行加强设计。
4车身骨架的疲劳强度分析4.1随机疲劳失效当应力历程是随机过程时,疲劳计算相对比较复杂。
笔者通过将Steinberg提出的基于高斯分布和Miner线性累计损伤定律的三区间法相结合对客车骨架进行疲劳计算,总体损伤的计算公式是:D=n1σN1σ+n2σN2σ+n3σN3σ(1)式中:n1σ等于或低于1σ水平的实际循环数目(0.6831v+0T);n2σ等于或低于2σ水平的实际循环数目(0.271v+0T);n3σ等于或低于3σ水平的实际循环数目(0.0433v+0T);N1σ,N2σ,N13σ为根据疲劳曲线查得的1σ、2σ和3σ应力水平分别对应许可循环的次数。
利用1σ,2σ和3σ应力和统计平均频率计算随机疲劳是一个有效的过程[3,4]。
注意,统计平均频率等于载荷步4(1σ速度)除以载荷步3(1σ位移)结果的商。
这样随机疲劳计算的一般过程是:①计算感兴趣应力分量的统计平均频率(应力速度应力);②假定68%的时间处于1σ水平,(95.73 68)27.45%的时间处于2σ水平,(99.73 95.45)4.33%的时间处于3σ水平;③基于期望(工作)寿命和统计平均频率,计算1σ,2σ和3σ水平下的循环次数;④基于S-N曲线查出N1σ、N2σ和N3σ;⑤计算疲劳寿命使用系数。
4.2车身骨架结构的随机疲劳强度计算笔者采用的是C级路面,根据车身骨架结构的ANSYS谱分析结果,由图8可知最大应力为103MPa。
响应PSD就是一个节点处任何应力或位移的响应功率谱密度[5]。
由定义可知,PSD曲线下的面积等于响应的平均平方值。
所以按频率积分PSD输出,将获得应力或位移的平均平方值。
这个数值的平方根就是1σ结果即1σ的值为103MPa。
笔者根据Steinberg提出的基于高斯颁布和Miner定律的三区对于该工况,假设结构的振动时间(期望的寿命)T=4ˑ104,振动平均频率v+0=5Hz。
n1σ=0.683v+T=1.3667ˑ105n2σ=0.27v+T=0.5427ˑ105n3σ=0.043v+T=0.0867ˑ105在进行疲劳设计时,可根据所需的存活率p,利用与其对应的p-S-N曲线进行设计。
因此,p-S -N曲线代表了更全面的应力和寿命关系(即存活率-应力-寿命关系),比S-N曲线有更广泛的用途。
p-S-N曲线的通用表达式为:lg Np=ap+bplgσ(2)式中:p为存活率;σ为应力;N p为p存活率的疲劳寿命;a p,b p为与存活率相关的材料常数。
根据指定存活率为50%的S-N的关系式log N p =22.632-7.4382ˑlogσ,可根据应力水平求出疲劳寿命,也可根据钢的P-S-N曲线图查得。
图8C级路面行驶时车身骨架结构随机振动应力分布图应力1σ=103MPa时,N1σ=4.57ˑ107;应力2σ=206MPa时,N2σ=2.63ˑ105;应力3σ=309MPa时,N3σ=0.012882ˑ105。
将上述数值代入总体损伤的计算式(1):D1=n1σN1σ+n2σN2σ+n3σN3σ=0.879<1(3)通过以上计算,说明了客车在C级路面上满足疲劳要求,验证了其结构的疲劳设计可靠,并且有一定的富裕度。
5结语利用ANSYS中的PSD功率谱密度分析模块,首先对实际测得的C级路面的路面不平度进行时域到频域的转换,通过ANSYS将得到的功率谱密度作为随机输入载荷加载在客车的支撑点上,进行了车身结构的随机振动分析。
最后得出结构随机振动的应力及位移分布图,从而找到了位于顶盖部变形最大节点。
然后通过计算该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响应功率谱密度,得到了车身结构的两个固有共振频率分()如下[4]。
将f(x)编入目标函数M文件myfu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