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放前兰州的老街巷

解放前兰州的老街巷

解放前兰州的老街巷
解放前兰州的老街巷

解放前兰州的老街巷

[摘要]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自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在城关区筑城至1949年兰州解放的1368年间,城市街巷历朝皆有发展。特别是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肃王朱木英移节兰州后,大规模拓修道路,初步奠定了旧城路网格局。经明、清、民国多次修建,至新中国成立时,城市街巷已纵横交错。

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自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在城关区筑城至1949年兰州解放的1368年间,城市街巷历朝皆有发展。特别是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肃王朱木英移节兰州后,大规模拓修道路,初步奠定了旧城路网格局。经明、清、民国多次修建,至新中国成立时,城市街巷已纵横交错,为建设现代化新兰州,拆除了城墙,拓建了新路,展宽了旧路,翻建了小街小巷。各类房屋建筑日新月异,部分街巷完全消失;部分街巷已今非昔比。

1、临夏路(袖川街、定西路)

原兰州城关区西稍门至雷坛河握桥一段,即今之临夏路西段。曾先后称袖川街、定西路。该街形成于何时尚无法确定。但据今工人文化宫南部与握桥建造时间,大体可推定为至迟在唐代。据张建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观碑铭》记载,今工人文化宫南部,唐为永峰寺,宋为九阳观,明为金天观。兰州握桥相传创建于唐代。有寺有桥必有路,由此推断,此街形成于唐代。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肃王发现“城之西南,三面环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观,将西郭门通金天观的路称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东向西倾斜,故俗称下坡子。

1942年命名为定西路。

1943年,对该街进行了全面整修。路基拓宽为20米,中间为机动车道,宽6米,铺筑碎石路面。两边为大车道,各宽3米铺砂泥,人行道每边各4米,铺青砖。2月7日开工,3月15日完工。

1945年,为纪念左宗棠而改名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兰州时,因解放军首由西稍门突破进城,故于兰州解放后,称西稍门为解放门,称该路为解放路。后又改称定西路。

该路自西关什字至解放门广场一段,自清末以来,自东向西称西关什字、西关正街、西稍门。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改称定西路。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与西段同时改称为宗棠路。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兰州市政府采用政府补助与受益住户集资的办法

将该路进行了整修。整修路幅全宽16米,其中车道10米,铺装碎石路面。人行道3米×2,铺青砖。2月7日开工,3月15日完工。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拟将该路拓宽为24米,其中车道16米,人行道各4米。但因无资金未能实现。

2、洪门子(洪恩街)

该街位于解放门外西南侧,呈南北走向,北起临夏路,南与兰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观后山门的一条小巷,无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苏四十三为营救被清政府关押在兰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领袖马明心,率农民军围困兰州,激战于华林山下,终因寡不敌众为清军所败。因此处地处两军交锋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荡”之意,命名为洪恩街,俗称洪门子。康熙四十七年,为控制兰州西南的重要据点,在华林山筑满城,在龙尾山筑四墩,用以防守险地,同时在洪恩街南段中心两山之间的水磨沟临城区处筑土城,俗称土儿城,今已不存。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因该路狭窄,车辆行驶不便,经省政府批准,决定自定西路接头处至洪恩门外200米长一段拓宽为12米,洪恩门外至沈家坡一段680米拓宽为4—5米。此后又进行了加宽,目前该路宽7.5米,于1983年铺筑了黑色碎石路面。

3、萃英门

萃英门由原临夏北路与白云观路组成,东起西关什字西口,西行至解放门广场北口,折而向北至滨河东路,全长813米。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准清廷,陕甘分闱取士。在今兰大二院、临夏路派出所等单位住地处(原名海家滩)建立了举院。修建了举院城墙,在西南角(临夏路派出所以西)开一门,门额为“为国求贤”四字。又于东北角开一后门,直通桥门巷。中华民国初年,改作学校,举院内东北处成立了甘肃省第一农学校,中部成立了甘肃学院。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在举院西部建立了机器局,乃塞其二门,在举院城南原西关正街之北另辟一门,额书“带砺门”三字。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甘肃省主席刘郁芬取人文荟萃之意,亲书门额“萃英门”三字。并将其南北向小巷称萃英门内路。民国33年4月,发动义务劳动对该巷进行了整修。

白云观路建国前称白云观巷,因巷旁有白云观而得名。系连接左公路(今白银路)与埽台(兰州北城墙外与黄河堤岸之间),通黄河铁桥的一条重要道路。

4、中山路(炭市街)

该路北起中山铁桥南端,向南至胜利饭店,折向东至南关什字,全长1975米。该路自明朝筑城后就形成为一条主要干道。黄河铁桥建成后,地位日益重要。前清时期,该路自胜利饭店至黄河桥南段为煤炭集市,故名炭市街。清末以后,西

关什字以北段称桥门街,以南仍称炭市街,胜利饭店至南关什字一段,自清朝以来,一直称为南关或南关正街。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拓宽了该路路基。民国三十年,继续拓建,铺筑了10米宽碎石路面,两边各铺装了3米宽青砖人行道。民国三十一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路。

5、安定门(永康门)

该路北起今胜利饭店,与中山路相连,南至白银路,呈南北走向,全长208米。

明朝修建兰州外城时,于西南角开一城门,名安定门。初建时称永康门,俗称窑巷口门,清道光年间重修时改为安定门,沿用至今。因该路位于安定门之外,故称安定门外路。

安定门至白银路(原名左公西路)原无大道,仅有一小巷名行宫街,与左公西路相交处在今安定门外路南口以西约80米左右处。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为沟通原左公西路与中山路,市府决定拓建了此路。北起安定门,南至西北公路运输局门口,全长280米。路幅全宽12米,其中车道宽8米,人行道各2米,青砖铺砌。1941年12月15日开工,1942年1月18日完工,该路是沟通公路的出口道路。

6、上、下沟

系解放前城关区两条旧街巷。上沟东起中山路安定门,西至白银路马家坡,全长348米;下沟东起中山路兰州剧院处,西至白银路马家坡,全长1076米。

上沟、下沟原是两条水渠名。明代,为灌溉果园、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干河水灌田。其东渠沿水磨沟东山,绕太清宫灌溉上沟、下沟、柏道路、兰林路以及官驿后(今双城门以东地区)的农田。该渠按地势高低又分为二渠,地势高者称上沟,低者称下沟。

据《皋兰县续志》卷十,王树槐《修筑上沟道路沟渠碑记》记载,今解放门外“南通五泉、东川诸处,有古径(小路)一条,蜿蜒里余,名曰上沟,乃行旅往来之所,煤车尤多。”这一带地区南靠龙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沟,北临深坎,坎下是田园,民宅与深坎之间即是官路。清道光年间,曹梦花发动民众,购买石灰,掺合新土,筑为长堤形道路,新路较旧路宽五尺多。

下沟为一条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沟得名。

7、永昌路(广源门、水北门)

北起滨河东路,南连白银路,呈南北走向,全长1444米。自明朝筑城后,该路即为一条南北向主要交通干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挥同知王得增筑城墙,东、南、西、北各开一门,北门建在今永昌路北端与滨河东路相交处,初名广源门。因该路自张掖路至滨河东路一段直通北门,故旧称水北门、北门正街。抗战期间,为纪念曾任国民党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的马福祥(字云亭)而更名为云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货大楼处。该路段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兰泉驿。兰泉驿内建有住房和马厩,专供过往投递公文的驿卒住宿、换马。马厩的具体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货大楼与金城电影院西北角。马厩又称马坊,因此也称马坊门街。永昌路百货大楼至金塔巷一段,旧称州门什子。抗日战争期间,日机不断轰炸兰州,为便于市民疏散,于1939年在该路南端城墙上又新开一门,称西南门,因门系双洞,又称双城门。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该路全线进行了翻建、拓修。此次翻修路面全宽13米,其中车行道7米,人行道每边各3米。断面结构自下而上为4—6厘米对径石子压实10厘米,1:3白灰红土灌浆,粗砂铺面。路面两边修建了排水边沟和渗水井,水北门外修筑了砖台砖拱涵洞,并修筑了通绣河沿的砖沟,翻修加高了西南门。工程开工于7月25日,竣工于11月13日。工程竣工后,为纪念曾于1932年至1943年任国民党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将西南门改名为林森门,并将该路张掖路以南段更名为林森路。兰州解放初期,统称为自由路。

8、武都路(民国路)

东起静宁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317米。该路自明初筑城后,即为内城主要东西向干道之一,当时东起贡元巷,西至永昌路。自清末以来,自东向西分段称小仓子(今贡元巷至兰园口一段)、学院街(兰园口至酒泉路)、府门街(又称部门街,酒泉路至鼓楼南街,即今之陇西路)、县门街(鼓楼南街至永昌路)、百子楼(武都路至西城巷)。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26日,该段路开始开始拓建。路基宽度仍为12米,车行道7米。铺筑碎石路面;人行道每边2.5,铺青砖。工程总预算为268.8万元,申请省政府补助143万元。6月,省政府主席谷正伦指令:“修建民国路工程费143万元为数甚巨,无款可拨,仰该府自行设法借垫兴修,此令”。因此,该工程全部费用均由贷款委员会给贷。偿还办法按兰州市筑路征费章程,工款60%由两旁住户负担,余40%由市政府负担,决算总造价250万元。同年8月7日,工程全部竣工,将该路更名为民国路。

9、通渭路(万寿宫街)

南起张掖路,北至滨河东路兰州市委西侧。全长433米,系一条南北走向的旧街巷。

该路自清末以来称万寿宫街,万寿宫为慈禧太后60寿庆时在兰州集合遥祝其“万寿无疆”的处所,故名。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

更名为中山街。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以国民党励志社建于该处,更名为励志路。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在该路进行了沥青路面的试验。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省建设厅负责将该路通西花园(若己有园)一段77米拓宽为8米。

民国三十三年,由当时的第一区发动居民近300人义务劳动,对该路进行了整修,铺筑了浆结碎石路面。

10、陇西路(鼓楼市街、鼓楼南街、统一路)

南起武都路,北至张掖路,与今隍庙相对,全长259米,系一条旧街巷。

张掖路中段原建有鼓楼一座。明清以来,该路为繁华街市,故清初称鼓楼市街。又因该路位处鼓楼之南,故清末改称鼓楼南或鼓楼南街。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对该路进行了拓建整修。拓建路副全宽8米,其中车道6米,铺筑浆结碎石路面;人行道每边各1米,铺青砖。同时修复原有渗水井3座,增建两座;新增设留泥井6座,添修排水暗沟一条。工程于4月16日开工,同年5月20日竣工。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为纪念清末翰林刘尔炘(号果斋)功绩,改名为果斋路。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投资320万元进行了整修,重铺了碎石路面。1949年10月2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更其名为统一路。

11.金塔巷(南府街)

位于武都路以南,中山路以北,东起酒泉路,西至永昌路,全长840米。

该路自明初筑城后,一直是内城一条东西向主要道路。兰州府、道衙门多驻于此。清末以来,酒泉路至横巷子(又称红巷子,在原赐福巷东)一段因兰州道台衙门设于此而称之为南府街。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鉴于该路路面狭窄,排水不畅,雨后泥泞难行,交通极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计划,于下半年发动义务劳动按原断面进行了整修,铺筑了碎石路面。工程于6月1日开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12、金城关(金城路)

位于黄河北岸,东起中山桥北端,西至拱北沟桥,全长1491米。

该路形成于西汉以前,一直是经兰州西去的重要驿道之一段。明代为甘凉大边线的起始段,民国时期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

金城路原名金城关。金城关位于中山桥西约1公里处的金山寺下,因汉置金城郡、金城县而得名。金城关下的金城津自有汉以来一直为重要渡口。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为关。《重修皋兰县志》载:“金城关汉置,隋有关官,唐因之,宋绍圣四年重筑,明屡加修葺。”

金城关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桥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饭馆、茶馆、乃至学校、寺院鳞次栉比,亦称繁华昌盛之地,故统称之为金城关。

金城关在清代后期逐渐废圮,至民国初期,所留遗迹已无几。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在拓修甘新公路时,对该路进行了整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为保证军事物资运输,甘新公路重新扩建,因该处路面太窄,有碍汽车通行,故将金城关遗迹全部炸毁,拓宽了道路。

13、静宁路(天水门)

南起庆阳路,北至滨河东路,全长802米。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建筑兰州外郭后,该路一直是直通外郭北侧天堑门(后称天水门)的一条南北向主要干道。

清末以来,张掖路以北段称庆安街,张掖路以南段称横街。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北起庆安门(原天水门),经横街子直至左公东路(今民主西路),全长1.2公里。市政府发动义务劳动按原断面进行整修。

14、秦安路(新关正街、广武路)

该路系城关区一条旧街巷,西接张掖路,东连南昌路,全长710米。自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后,称新关或新关街,清末后称新关正街,1941年兰州设市后改称广武路。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省政府主席谷正伦、会计长王廷翰、建设厅长张心一联名签署批准,准以698万元对广武门以西段进行了拓修。4月21日正式开工,同年10月12日竣工。路基宽度16米,其中车道9米,铺筑碎石路面,人行道各3.5米,铺青砖。

民国三十五年,按西段标准拓修了广武门以东段(当时亦称广武路,后改为西训团路)。

15、草场街(盐场堡路)

即今之盐场堡路,东起盐场堡东石门沟,西至庙滩子罗沟桥,全长3715米。草场街由来已久。其说有二:一种说法是元末明初,元将扩廓铁木儿(王保保)在这里屯积马草料,故称草场街。另一种说法是,由于兰州过去交通不便,内外运输全靠畜力和马车。这里逐步形成以售草为主要业务的市场,故名草场街。

该路形成较早,西汉时即为经阳岙匾沿黄河东去的驿路。明代为固原大边线的终始段。民国后,其西段为兰宁公路起始段,东段为工去靖远的便道。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东段盐场堡一线进行了整修,并改建了阳岙匾桥,民国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1944—1945年)在整修兰宁公路时该路西段也进行了整修。

16、曹家巷(厅门街)

曹家巷是南连庆阳路,北接武都路和兰园正门相对的小巷,原为木器家具市场、现为自行车交易市场,全长139米。

该巷形成于明代,原来南端仅至文庙巷与曹家厅相交接处。文庙巷在今兰州二中南侧,南关什字副食商场一带,因清代在此处建有府文庙而得名。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5月8日,对曹家巷进行了扩建,同年6月3日竣工。扩建后路宽8米。其中车道5米,铺筑碎石路面,两边人行道各1.5米,铺青砖,同时修建了渗水井。

自曹家巷中东行至贡元巷的一段小巷称曹家厅,相传清朝同治年间,有一位姓曹的翰林住在这里,并建有翰林学坊院,院内有一座大过厅,故名厅门街,后改称为曹家厅。该巷原与其西侧的文庙巷、道门街等共同构成内城一条东西向干道。文庙巷亦为其所占,曹家厅便成为曹家巷的一条支路。

17、贡元巷(贡院巷)

贡元巷即贡院巷。因巷内有清朝前期的兰州府贡院而得名。该巷形成较早,自明代筑城后,即为内城南北向主要干道之一。自清末以来,该巷两侧建有军械局、印花处、陕西会馆、义仓等。原来南起曹家厅东端北至张掖路。清末时,自张掖路至武都路一段称贡院巷,自武都路至曹家厅一段称茶司门。民国十五年(公元1936年)后统称贡院巷。

贡院由明代的行都指挥司署改建而成。

陕甘未分闱时,两省共有一个学政,驻陕西三原县。学政每三年巡视一次兰州,在贡院主持岁考、科考。先考兰州所属六州(即当时所辖狄道、河州二州,皋兰、

金县、渭源、靖远四县)生员(即秀才),决定赴西安参加乡试资格;另外,全省武生考取武举也在此处进行,故名贡院。这条巷子就叫贡院巷,后来“院”俗化成“元”,故称贡元巷。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在海家滩(今兰医二院处)新建贡院(甘肃举院)。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总督谭钟麟改旧贡院为“求古书院”。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改为甘肃初级师范学堂。民国初,房产归兴文社,曾先后设“实业待新社”、“丰黎义仓”、“乐善书局”等。

抗战时期,日机空袭兰州,贡元巷一带被炸得满目焦土,街巷几乎不能行人。虽经临时整修,但仍坑洼不平。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府发动义务劳动进行了全面整修。

18、民勤街(官园正街)

西起静宁路,东至金昌路,呈东西走向。该路路基所在地清初称官园。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为赈济灾民曾在这里开办“济养园”,每年支银72两,以官仓之粮抬纳济救流亡孤弱者,并另设有官仓,故名官园。清末以来,称官园正街。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甘肃大旱,刘尔炘开仓赈济灾民。

该处原有旧蓄水池一处,为刘尔炘先生倡建。后因年久失修,水池被垃圾填满,致使街水四流,路面破坏严重。民国34年12月,该区居民呈准市政府补助20万元,居民集资30万元,整修了水池,修砌了暗沟。同时整修了部分路面。工程于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开工,同年5月20日竣工。因这里有两条街巷,故又称官园前街和官园后街。

19、一只船

位居天水路南段西侧,分南街和北街。“一只船”街名的由来有三:一说,此地为黄河古道,中间低洼,四周有墙,其形似船,故名一只船。二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黄河暴涨,兰州城外一只木船随波漂流,至今一只船处后,水落船搁,乃得名一只船。三说,清王朝随军征战者江南人日多,他们有感于乡关万里,遂萌叶落归根之念,便集资在今一只船地带营造一所义园,用来暂厝亡故江南人的灵柩,以便日后扶榇故里安葬。义园造型奇特,颇似一艘扬帆远航的大船,于是人们据义园之外形,将这块地方叫做一只船。

目前,北街长424米,宽17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一侧为4.5米,一侧为3.5米;南街长460米,宽17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各4米。因该路所处地带曾名一只船,故命名为一只船南、北街。

20、桥门街

今西关什字至中山桥的一段旧街巷,明代以来,即为兰州外城直通镇远浮桥的唯一南北向干道之一段。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六月,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在兰州城北河面上修建镇远浮桥,次年竣工。同时在桥南离城80步的地方,新筑小城一座,斜长数丈,正对桥头开设城门,戍守河卒,严查往来行旅。这是桥门最早的形态。

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都指挥李进增筑外城,开置郭门9处。其中北部门是改建桥门而成,上筑城楼二层,称为天水门。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陕甘总督杨遇春重修天水门,改名通济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此门依旧巍然屹立。通济门与镇远之间,树立牌坊一座,上书“九曲安澜”4字。因该路直通桥门,故名桥门街,其西侧有一小巷,称桥门巷。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将该路拓建为16米宽(车行道10米,人行道各3米),路面铺筑碎石,人行道铺装了青砖。

21、木塔巷(五树巷)

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张掖路,呈东——西——南走向,长627米,宽4米。路中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

据《皋兰县志》所载,木塔巷至少有300多年历史,因巷内北端建有木塔而得名。木塔巷最早叫五树巷,因巷内有古树五株而得名。

木塔为唐代所建。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地处西域的高昌国国王鞠文泰(甘肃榆中人)率其部众到长安晋见李世民,往返均途经兰州。为了表达高昌国同唐王朝友好的愿望,于唐贞观九年(635年)他在今兰州城关区木塔巷处兴建了一座寺院,名嘉福寺。寺内修有一木塔,故又称木塔寺。自明代赐名木塔寺后,该巷遂改称为木塔寺巷,之后逐渐简称为木塔巷,沿用至今。

民国以前,该巷一直未曾拓修,民国33年(1944年),市府发动义务劳动进行了整修。

22、山字石

系中央广场东侧的一条小巷,南起张掖路,北至滨河东路。现分为互相连通的三条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长1106米,宽3—4米。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肃王府之花园,为游玩观赏的地方,名“凝熙园”。该园为东花祠的附属花园,园中重点建筑为用巨石垒雕之大、小假山,并以从外县采来的“活山字”(兰州人叫水锈)相辅之,通称大、小山字石。1941年兰州设市后,市府曾将该处街巷予以整修。据张维《兰州古今注》记载,民国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复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垒石为之,上有数小院落。又垒石作洞府,通达四出,岩间塑泥仙人数十,颇逸俊可观。”

民国35年(1946年),因该巷年久失修,全巷中有300多米路面十分狭窄,且因拉水车经过过多,极为泥泞不堪,路面已坎坷不平,加之路面狭窄,雨后积水,泥泞不堪。为此,市政府令市工务局与警察局共同负责加以整修,路面铺筑了8

厘米厚煤渣,其余路段均铺筑5厘米厚煤渣。4月修整,5月竣工。

山字石一带原有一大渗水坑,汇集该处雨水。兰州设市后,整理市容,由驻军将水坑填平。此后,每遇大雨,水无所归,倾注于山字石中街、北街,深积数尺。民国37年(1948年),该处绅民公请市府批准,发动当地民工整修了中街、北街水道,加大了纵坡,将水引入河水道,从东北门排入黄河,路况方稍有改善。

23、张掖路(大街、中华路)

张掖路在兰州旧城西门镇远门与东门来熙门之间,即今-西关什字东口至秦安路与静宁路交叉什字西口,东连秦安路,西通萃英门和临夏路,全长1275米。

该路系一条既悠久,又繁华的街道,明肃王府(清代改为陕甘总督署,现为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布政使署(现为兰州警备区)均座落在这条街上。至今仍然是兰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明代至前清时期,该路通称为大街。清朝中期至民国初,自西向东分为几段:自镇远门(位于今西关什字与张掖路西口之间)至钟鼓楼,(位于今陇西路与张掖路交叉处)一段称西大街,钟鼓楼至通渭路南口一段称候府街(因清初靖逆候张勇府邸建于此而得名),通渭路南口至辕门(位于今省政府处,为原明肃王府朝房午门,清代改为总督衙门之辕门,周围满布鹿角栏栅)一段称西栅子;辕门至箭道巷一段称东栅子;箭道巷至来熙门一段称东大街。民国31年,全路更名为中华路。1958年以甘肃省张掖县命名为张掖路,沿用至今。

该路原宽8米左右,路面铺装石板,车走人行久之,路面不平。清朝末年,将中央广场至西门一段石板路面铺筑为碎石路面。民国元年(1912年),因碎石路面坑洼不平,于是省会官绅拟重将该路铺筑为石板路,并由甘肃劝业道、司法筹备处、布政使司、督军、全省提督军门、提学使、巡警道、兰州府等于民国2年(1913年)2月联合出示晓谕,向全省各界募资修建,已募得白银6千多两。计划3月动工,后因时局变化和人事变动,项工程终于未能兴工。

民国15年(1921年),冯玉祥部刘郁芬任甘肃督办时,将张掖路全路进行了翻修,重新铺筑了浆结碎石路面,并将中中央广场至静宁路一段原弯曲处顺直。

民国31年(1942年)4月23日,兰州建市后首任市长蔡孟坚呈文省政府主席谷正伦拓建张掖路,经省政府批准,同年5月进行测量设计,设计路基拓宽为16米,其中碎石路面宽9米,青砖人行道每边各3.5米,路两边每50米修渗水井一座。西门瓮城予以拆除,暂留一豁口;西门城楼在原有城门两旁各添辟3.5

米宽门洞一个;为保存古迹,鼓楼予以保留。另于四周拓修道路,东门城门楼洞不予拆除。

路面工程于民国31年(1942年)6月25日完成;门洞工程于同年年底竣工。民国34年(1945年)12月,市工务局发动义务劳动对该.路进行了一次整修,

在原路面上加铺了2厘米厚石子,1厘米厚砂。此后再未进行过大的整修。

24、酒泉路(中正路、人民路)

位于城关区原旧城中心,北接中央广场,南连白银路,全长1466米,系旧城一条老街巷。道路横断面有三种情况:自冲央广场至黄家园西口(玉石巷口),长140.17米,全宽25米,其中车道宽16米,人行道各4.5米;自黄家园西口至南关什字,长419.3米,全宽16米,其中车道宽10米,人行道各3米;自南关什字至白银路,长906.7米全宽16.5米,其中车道宽10.5米,人行道各3米。

自明朝筑城后,该路一直是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干道,也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清末以来,自南稍门(今兰州卷烟厂附近)至内城南门(今南关什字北侧酒泉路副食商场附近)称孝友街,自内城南门至永昌路称南大街,永昌路以北称绸铺街。民国31年(1942年)命名为中正路。1949年10月2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137号通告更名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肃省酒泉县命名为酒泉路,沿用至今。

酒泉路原为石板路面,清朝末年,将石板破碎,修为碎石路面,同时修建了排水沟。民国15年(1926年),由国民军驻兰州部队将该路进行了翻修,挖除旧碎石路面,换铺新碎石,铺筑为浆结碎石路面。由于质量不好,民国26年(1937年)又进行了翻修。

民国34年(1945年)12月,市府发动义务劳动整修了该路北段150米,路面铺筑了2.5厘米厚石子,1.5厘米细砂,人行道补砌了青砖。

此后,该路进行了沥青表面处理,并进行了翻建,铺筑了黑色碎石路面,埋设了雨水、污水管道。

25、庆阳路(上、下东关、益民路、和平路)

庆阳路是兰州旧城区一条老街巷,至迟在明朝筑城时即已形成。东起东方红广场东口,与东岗西路相连;西至南关什字,与中山路相接,全长1971米。自南关什字至东方红广场西口,长1362米,宽16米,其中车道宽10米,人行道各3米。东方红广场西口至东口长609米,宽56米,其中车行道宽30米;北人行道宽10米;南人行道为广场花坛步道,宽16米。

该路自清末以来称上、下东关。民国25年(1946年)前后,自南关什字至颜家巷称东关正街,颜家巷以东称福寿街。民国31年(1942年),改称“益民路”。1949年10月2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137号通告更名为“和平路”, 1958年以甘肃省庆阳县命名为庆阳路,沿用至今。

庆阳路路面狭窄,路况极差。据张维《兰州古今注》载:上、下东关旧为公路,

民国27年(1938年)改筑为马路,并修有下水道,为各街所无。

民国30年(1941年)7月,兰州市政府成立后,即计划整修上、下东关道路,并由市公务局进行了设计。此次设计整修西起南关什字,东至东稍门外三叉路口,长2350米。民国31年(1942年)初,省政府要求市府立即赶修.上下东关道路,并限期完成。开工于2月7日,完工于同年3月13日。

民国34年(1945年)12月,市府发动义务劳动对该路进行了整修,在原路面上铺筑了2厘米厚石子,1厘米厚砂,并整修了人行道青砖。此后,该路一直未进行过较大的整修。

26、绣河沿(臭河沿、绣荷园)

东起永昌路,西至旧城西城墙根,长100米,宽4.7米,系旧城区一条老街巷。

该巷地处兰州旧城东南隅,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不出,逐渐形成一大积水池,蚊蝇孳生,臭气难闻,故人称为臭河沿。原来居民很少,清朝以后,从张掖、酒泉、武成等地迁移来兰的回民和从广河、临夏等地经商来兰的回民大多定居于此,逐渐形成兰州回民聚居区之一。至清朝末年,该处洼地已成为固定的一座蓄水坑,周围永昌路、武都路、金塔巷一带雨水均汇流于此。中华民国成立后,为使积水过多时有所排泄,在该水坑内修建了排水沟,贯通城壕,将水引出。后来沟道逐渐壅塞,洼地逐渐被填,已无法起蓄水、排水作用。民国31年(1942年)8月4日,整日大雨滂沱,绣河沿一带积水甚多,雨水贯注于室内,必须立即加以疏通,经呈准市政府,于当年12月4日至次年1月14日,整修了水池,疏通或新建了排水暗沟。工程完工后,于民国32年改称为绣荷园。民国33年(1944年),市府发动义务劳动对该巷进行了整修,路况稍有改善。

27、互助巷(南滩街、帅府街)

位处酒泉路中段,井儿街南侧,呈东西走向,西起酒泉路,东至旧城城根。该路路基所处地带旧时因地势低洼,经常汇积雨、污水,且又地处旧城外廓南部,故名南滩街。清朝末年,甘命提督马安良掘城引出积水,该处始成为滩地。自清宣统三年(1911年)起,甘肃提督马安良、甘州提督马璘等曾先后建公馆于此巷,故称为帅府街。民国27年( 1938年)又恢复旧名南滩街。1954年改称为互助巷,沿用至今。

1936年“西安事变”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设立办事机构。1937年5月,在兰州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驻甘办事处”,驻南滩街54号(今互助巷2号),1938年2月迁至孝友街32号(今酒泉路127号)。

民国35年(1946年)6月,因互助巷年久失修,坎坷不平,加之地势低洼,雨后积水,道路泥泞,交通极为不便,故市府令警察局发动沿街民众进行了整修,

路况稍为改善。该巷全长384米,宽3米。

28、皋兰路

皋兰路位于城关区中心,是城关区的中轴线,为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北起东方红广场南口,南至民主东、西路交接处,与兰州铁路局直望。全长893米,宽36米,其中车道21米,黑色碎石路面,人行道2×7.5米,水泥混凝土道板铺装.

该路路基北段原为城外居民区,南段为荒滩坟地。

29、旧大路(左公东路、民主东路)

旧大路东起东岗西路,西至民主西路,全长1700米,宽8—9米,其中车道宽7米,人行道宽0.5—1米。该路原为一条旧驿道,系旧兰州城区过境道路之一段,与今民主西路、白银路、萃英门一起联络西兰公路与甘新公路。清同治年间,左宗棠向新疆用兵时,整修了陕、甘、新驿道,此路亦被整修。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军事运输,扩建了此路。当时与今之民主西路、白银路一起被称为“国际运输联络线”。民国31年(1942年),为纪念左宗棠,该路被命名为左公东路。民国35年,国民党政府提出“实行宪政,还政于民,结束训政,实行民主”,于是将该路更名为民主东路。1958年将此路称为旧大路。

30、滨河东路(北园街)

滨河路北临黄河,南沿市区,呈东西走向,是联结城关、七里河、西固乃至安宁的一条主干道,是兰州市一条最长和最富有代表性的绿色长廊和风景画卷,故又有“滨河风致路”之称。

该路规划全长近30公里,分东、中、西路。滨河东路西起雷坛河桥,东接渭源路北口,全长5488米。自雷坛河桥至白云观一段宽50米,三块板型,其中机动车道宽18米,分隔绿带1.5米,非机动车道各5米;人行道南侧3米,北侧6米加花坛10米共16米,黑色碎石路面,水泥混凝土道板人行道。白云观至天水路北口全宽20—48米,一块板型,其中机动车道宽14米,南侧人行道3—10米,北侧人行道加花坛共计3--2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砂人行道。天水路北口至渭源路宽27米,一块板型,其中车道宽9米。南侧人行道4.5米,北侧人行道加花坛共计13,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砂人行道。

该路路基原为农田、果园和兰州古城北城墙以及墙外一条仅能通行马车的便道,俗称“埽台”。

民国25年(1936年)以前,该路中山桥以西段因系城外通北园之路,故名北园街。民国26年(1937年),西北公路局为打通在兰过境公路,新辟了“国际运输

联络线”,(今旧大路、民主西路、白银路),整修了白云观巷(今萃英门)和该路中山桥至白云观段,使之将原西兰、甘新两公路连接起来。兰州市政府成立后,该路中山桥以西改称自力路,以东仍称埽台。

31、鼓楼巷

鼓楼巷西起酒泉路,东到三爱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系旧城一条老街巷,长311米,宽6.3米。

鼓楼巷所处地段原为农田、果园和菜地。明肃王朱木英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由甘州(今张掖)移节兰州后,大兴土木,修建了肃王府(今省人民政府)、凝熙园、小西湖、金天观等,并环城修建了东、西、南、北四园。南园即位于鼓楼巷东端,今兰州四十二中学校址处,后也称靛园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鼓楼巷西端修建了一座鼓楼,道光十二年(1832年),陕甘总督杨遇春重修,因而此处小巷便被改称为鼓楼巷,但这一地区仍称为靛园寺。清同治六年(1867年)8月,反抗湘军将领的标兵在外地回族义军的支持下,同左宗棠的湘军激战于兰州外围,最后标兵溃败于海家滩(今兰医二院处)拱南门(今南稍门)外,鼓楼巷的鼓楼在此次战火中被烧毁。但鼓楼巷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明、清时期,鼓楼巷口什字一直是市区繁华区段。民国33年(1944年),兰州市政府发动义务劳动整修了该路。

32、东城壕(城河台)

东城壕位于城关区静宁路西侧,北起张掖路,南至庆阳路,全长498米,武都路以北258米一段宽4.5米,武都路以南240米一段宽3米。该路是兰州旧城区一条老街巷,因路基所在地为筑城时的城壕而得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们称该处为城河台,即护城河(城壕)旁之高台,是旧兰州城贫民汇集交易的场所。台的东侧即为城壕,因为常年汇积着雨、污水,形成了一条臭水壕。加之壕上有一家兽皮熬胶作坊,气味十分雅闻。一遇大雨,城河台便成了泽国,道路泥泞不堪,十分难行,稍有不慎,即有滑入城壕的危险。后来在此处建起了一座龙王庙,祈求神灵保佑。东城壕一名沿用至今。

33、畅家巷

畅家巷西起宣家巷,东至底巷子,长458米,宽5.6米,系兰州旧城小稍门外一条老街巷。该巷在清朝初期即称畅家巷,东段通远门东南部建有后营都司署和驻军营房。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政府在西北地区最早正式开办的洋务军事工业之一的甘肃制造局(兰州通用机器厂前身)初设在该巷。光绪五年(1879年),左宗棠利用此巷原后营基址,创办了甘肃制呢局,分东、中、西三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陕甘总督嵩藩在该巷原制呢局东厂创办了甘肃高等学堂

(兰州一中前身)。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此巷所在地先后建立了天主堂、天主堂医院、子药局、气象测候所、长途汽车站等。自清朝以来,一直为城区一条东西向交通干道。

畅家巷自公路局汽车站移建后,交通量大大增加,交通十分拥挤,民国31年(1942年)前半年铺筑了煤渣人行道。该路为通汽车站主要交通线路,路幅狭窄,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民国34年(1945年)7月,市府派员勘查,该路东段地势低洼,雨后确实泥泞不堪,由该区自行修筑了排水暗沟,路况稍有改善。

34、河水道

河水道位于城关区广武门外,南起秦安路,北至滨河东路,系兰州旧城区一条老街巷。该巷为旧兰州城东区居民取水之道,卖水者(称水客子)肩挑或用马车拉水出售。该巷道路狭窄,路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经常泥泞不堪。因专为卖水者往返之道,故名河水道。

民国32年(1943年)5月初,连日暴雨,因河水道一带地势低洼,静宁路以东,庆阳路以北大片地区雨水均流入城壕,汇聚于河水道,该地顿成泽国,附近建筑大半被淹,屋漏墙倒者甚多。市府决定由该处民众出工自理,市工务局只派员指导。除整修道路外,又挖掘了一座大积水池,以积渗雨水。路况稍有改善。35、东岗东、西路(官马大道、陕甘驿道)

东岗东、西路是联接城关区中心与东岗镇之间的一条主要东西向干道,也是兰州市区通往榆中及其以东地区的主要通道。东起东岗镇之西兰公路702公里处,与西兰公路相接;西至平凉路,在东方红广场东口处与庆阳路相连,全长7834.8米。分东路、西路,五里铺桥以东为东路,以西为西路。东路长5398.8米,宽31米,其中车道宽21米,人行道各宽5米,黑色碎石路面,沥青砂人行道。西路五里铺桥至盘旋路长1386米,宽50米,其中车道宽21米,人行道各6米加花坛8.5米,各宽14.5米,黑色碎石路面,沥青砂人行道。盘旋路至平凉路长1050米,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24米,分隔绿带各1.5米,非机动车道各5.5米,人行道各6米,黑色碎石路面,沥青砂人行道。

东岗东、西路原为兰州官马大道(或称陕甘驿道)之一段。西路于民国34年(1945年)称上、下镇东路、东稍门外。1958年,以位处东市区而通东岗镇,全线更为今名东岗东、西路,沿用至今。

隋唐时期,该路走向基本定型,已成为唐蕃古道必经之路段。宋、元以来,已形成一条固定驿道。明朝在城关区筑城后,由东门至东岗的道路基本就是该路现在所处位置。晚清时期,向新疆用兵,左宗棠下令驻军和沿路民户整修陕西经兰州至新疆的驿道,东岗东、西路亦在整修之列。

民国13年(1924年)6月,甘肃督军陆洪涛开始筹建兰州至西安的公路,并经同陕西督军商议,决定先修以兰州为起点的路线。同年8月,兰州驻军工程兵营修筑了兰州城东稍门至东岗镇(即今之东岗东、西路)一段,长9公里,面积计54000平方米(路幅平均宽度为6米),9月下旬竣工。这是兰州修公路之始。

民国16年(1927年),省政府成立了省道办事处,开始兴修汽车路。东岗东、西路为兰平汽车路之终始段,亦被整修。

民国23年(1934年)3月,全国经济委员会公路处西兰公路公务所成立后,对西兰公路正式进行了测量,对东稍门以东5公里铺筑了砂土路面。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新、西兰两条公路成为国际运输线。兰州地处两条干线公路的起止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兰州市区建设委员会和省建设厅于民国30年(1941年)5月,投资对东岗西路东稍门至三叉路口一段进行了整修,铺筑了碎石路面。

36、南昌路

南昌路东起五里铺老狼沟洪道,与段家滩路相接;西至金昌路、秦安路相连,全长2996.6米。

该路路基所在地原为广武门外前街、东教场、泥窝子(宁卧庄)地段,大车道形成于明朝洪武初年。泥窝子位于天水路北段东侧,由岸门、段家湾、前庄、后庄、中庄组成,称泥窝五庄。因其地昔日天晴半尺土,下雨一街泥,故称泥窝子。1949年兰州解放后更名为宁卧庄,。东教场位于大教梁东,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初年,后曾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 1449年)及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四十年 ( 1775年)增修,为历代驻军教练士兵之所。由广武门至东教场原有两条道路,据民国36年(1947年)甘肃省地政局所制“兰州市市区图”,一条出广武门径直向东,沿邓家花园南侧至教场西门,是为后街;另一条出广武门,东南走向,与东稍门外至教场南门的公路相连,是为前街。今南昌路西段即为原前街地段。

民国32年(1943年),该路西段进行了扩修。扩修工程西起广武门,东至东教场训练团,全长1812米。路基拓宽为16米,其中车一道宽9米,路面铺以碎石,人行道各3.5米,砌以青砖,并加筑下水道支沟。民国33年(1944年)完工。

37、白银路(左公西路、民主西路)

白银路位于城关区南部,西起解放门广场,东至酒泉路南口,长2131米,安定门以西路宽33米,其中车道宽21米,人行道一各6米,黑色碎石路面;安定门以东宽4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4米,分隔绿带各1.5米,非机动车道各5.5米,人行道各6米。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非机动车道为黑色碎石路面。

该路原为旧驿道,系过境联络道路。清朝末年,左宗棠向新疆用兵时,整修了包括该路在内的陕、甘、新驿道。

民国26年(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军事运输,扩建了此路,时称“国际运输联络线”。

民国31年(1942年),为纪念左宗棠,将该路命名为左公西路。1949年10月21日,兰州市人民政府137号通告改称为民主西路。1958年,更名为白银路,沿用至今。

38、第一新村

位于城关区西部南缘,西北新村、民族学院一带铁路北侧,北起白银路,南行至自由路火车站,东行至甘肃日报社后门,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路灯管理所大门处,长600米,宽5—7米。

该路所在地原系山坡、荒滩、坟地。民国14年至20年(1925—1931年)间,冯玉祥部刘郁芬督甘时,建设厅长杨慕时首倡人工造林,将东起红泥沟东北,西至西北大厦(今第一新村西侧)约四、五平方公里内植树10万余株。

当时尚无第一新村道路,该路路基所在地时为中山林之腹地。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需要,自行宫(今安定门外路东北,当时已改为公路局)向东,经中山林至狼洞子修建了一条土路,作为临时公路,今第一新村道路即为其中之一段。

民国31年(1942年)11月,龙尾山以东段因被水冲刷,路面出现深坑及断陷,市府投资进行了平整。民国32年(1943年),市政府为扭转财政亏空,增加收入,在该处建造60余幢平房,全部出售。将今自由路火车站一带称为第一新村,第一新村东南一带称第二新村。次年,又在第一新村西侧坡上兴建了一座当时兰州最新式的二层楼房,称之为西北大厦。附近便逐渐形成为居民区。

民国32年(1943年),市政府“为促进中山林市民新村建筑事宜,经召开各租户谈话会议,决定提前兴修新村路基工程,所需工费由市府与各租户平均负担”。此次兴修路基工程经费市府与租户各出二分之一。

民国34年(1945年),由于该路所在地带“自新村、西北大厦、仓库建筑以来日趋繁荣,该处马路急需修筑,以利交通。”为此,成立了“中山林马路筹修委员会”,这次修筑工程平整了原土路,左公西路(今白银路)以南170米路段因其东侧为馥记营造厂、富国营造厂驻地,西侧为西北大厦,交通量较大,故铺筑为碎石路面。

39、靖远路

靖远路位于城关区黄河北岸,东起罗锅沟桥,与盐场路相接;西至中山桥北端,与金城路相连,全长1288米。

该路的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秦、汉时期,该路已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黄河北岸是兰州的第一道防线,历代均筑有,城、堡、关、寨,用以设防。靖远路路基

所在地西端汉代即设置了金城关。相传风林、玉垒两关亦建于汉代,与金城关一起被称为镇锁黄河北岸之三关。风林关位于靖远路中段,原在镇远桥(位于今中山桥处)北东侧河边,其北为王保保城,背山面河,雄峻险要,为北去景泰、宁夏之孔道。清初移建于镇远桥北稍西处。玉垒关位于其东端庙滩子,因关以石块砌筑而成,故名玉垒。清末曾予以修葺,今已不存。自汉代置关后,该路即已定型,并逐渐畅通。

初、盛唐时期,西域与中原商业贸易频繁,古金城已成为东西交通之枢纽,靖远路亦随之成为重要的驿道、官路。

宋、元时期,该路一直被改善使用。明代为了保证军事物资的运输,开辟了九边防守线路,因为有重兵守护,比较安全,所以又是商业往来大道。“九边防线”

之一的固远大边线的终始段即今之靖远路。

清朝时期,靖远路为兰宁驿(或称兰宁官马大道)的起始段。

中华民国建国后,该路即为兰包公路的起点。民国17年(1928年),甘肃省政府征派民工将该路整修为汽车路,因无汽车通行,又复中断。民国23年(1934年)和民国27年(1938年),省政府先后责成皋兰县加紧修筑,可勉强通行汽车。但该路沟深坡陡,加之缺乏养护,经洪水-冲刷,大车碾压,路况极差,交通经常受阻。

民国33年(1944年)4月,市政府决定采用以政府补助为辅,社会集资为主,发动义务劳动;整修土路基的办法进行扩修,并将该段路定名为靖远路。路基拓宽为18米,中间为6米宽汽车道,两旁为3米宽大车道,人行道每边整修2.5米,铺装10厘米厚碎石路面。除道路工程外,在烧盐沟修砖拱石台桥一座,桥长18.8米,宽12米,高5.7米,净孔高5.3米;另有净孔高1.2米的大涵洞4座,净孔高0.8米的小涵洞一座,深2.8米的大、小水井7座。工程于民国33年(1944年)5月1日正式开工。路基土方工程于同年8月20日完成。其余工程于同年11月30日全部完成。烧盐沟砖拱石台桥于民国34年(1945年)1月定名为靖远桥,并由邹华堂捐款5万元于桥位处建立了纪念碑。

经过此次降坡加宽,路况较前大有好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对该路重新进行了命名,罗锅沟桥至王保保城一段仍称靖远路,王保保城至中山桥头一段改称为凤林关街。1953年恢复原名,全路仍命名为靖远路,沿用至今。

40、王保保城

王保保城位于城关区黄河北岸,西南起自靖远路,东北至王家沟与朝阳村交接处,长1207米,宽2.5米。王保保城原非街名,而是城名。据《皋兰县志》等志书记载,王保保城遗址有两处,一处在东岗坡上,今已不存;一处在今中山桥北端以东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带半坡上,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元末名将扩廓

帖木儿(乳名王保保)所筑,故名王保保城,黄河北岸之旧址,今犹有残存。

王保保城原来道路崎岖狭窄,居民甚少。民国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人口剧增,该路两侧新建民宅二百余户。因道路狭窄,且沿山而上,坡度甚大,雨季时山洪顺路交流,路面坎坷难行,加之西口悬崖之下烧盐沟居民往返跋涉,时有坠毙之险。为此,市府于当年派员进行了勘测设计,但因无资金而未能实施。至民国37年,市府根据当地市民的要求,对道路进行了整修。

41、闵家桥

闵家桥地处风景秀丽的五泉山脚下繁华路段,高处俯视它像一条美丽的彩虹银嵌在五泉山麓上。那么这里的过去是什么样子呢?

兰州是座古老的多民族移民城市,它的地名大多以姓氏和景物而命名。闵家桥亦不例外,它是以闵姓命名的,故称闵家桥。

相传明代中期,闵姓由南京迁徙兰州,当时亦算大户,落户此地便称为闵家桥。那么历史上这里到底有没有桥呢?为什么要建桥,桥又在何处呢?这个问题还要从头说起。

由于闵家桥紧靠森林茂密、流水潺潺的五泉山脚下,常年流水不断,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就建了一座小木桥便于人们通行。这座木制的拱形小桥建在原市委党校和市总工会办公楼院附近,小桥今已不存。但后来将这块地方仍统称为闵家桥。

兰州新区控规维护2018规划成果简介

《兰州新区控规维护(2018)》 规划成果简介 为适应“新老城区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空间整合提质、开放枢纽建构”的新机遇、新要求,有效解决规划审批、用地保障和形态引导中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区的城乡规划、空间治理、用地管控等亟需跟进维护、动态调整、适时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新区建设管理最直接、最主要的法定依据,其在实际建设管控中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客观上存在着维护诉求。同时,为推进绿地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停车设施等一批事关民生福祉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专项规划与控规充分衔接,需要及时将更新内容纳入新区单元控规。 一、基本情况 在审视新区当前发展环境与现实空间诉求的基础上,本次维护将新区已批的7个单元控规与4大专项规划、5个已批地块论证报告、最新标准要求、城市建设发展的各类诉求等内容重点对接,在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前提条件下,根据兰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兰州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规定》(试行)通知、《兰州新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等,优化专项规划中2处用地;落实5处已论证地块用地;维护调整12处,其中,用地调整共9处,城市支路调整共3处。同时,本年度维护针对机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组团GXN-B-02-01地

块、GXN-C-02-01地块和GXN-C-03-01地块等3处收回用地提出研究结论。 二、维护内容 (一)优化用地 优化用地,即根据新区已评审、并作为指导城市规划依据的公共交通、停车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绿地系统四个专项规划,将相应的规划要求予以落实。 共涉及2处用地,包括根据停车系统规划调整行政文化中心片区XF-64地块的R2居住用地为S42社会停车场用地,分割中部功能片区C-01-10地块S41公共交通站场用地部分调整为S42社会停车场用地。具体见表1。 (二)落实用地 落实用地,即在控规中落实5处已论证地块用地,包括机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组团3处(GXN-G-02-01等地块、GXN-G-02-02等地块和GXN-B-04-01地块)、行政文化中心片区2处(XW-XC-16地块和XW-XE-56等地块)。具体见表2。 (三)调整用地 维护调整共12处。其中,用地调整共9处,包括机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组团2处(GXN-E-04-07、GXN-E-04-08等地块;GXN-E-01-01地块)、中部功能片区2处(C-05-38、C-05-39地块;B-03-18、B-03-17等及相邻地块)、行政文化中心片区3处(XW-XA-19地块;XW-XB-31、XW-XB-32及相邻地块;XE-63、XE-64地块)、经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处(14-01-03、14-02-02等及相邻地块)和南部文化产业片

露露饮料九七年兰州市场规划营销案例(终审稿)

露露饮料九七年兰州市场规划营销案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Word版,可自由编辑!】 露露饮料市场规划营销案例 一、露露饮料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从兰州市饮料市场的现状来看,碳酸型饮料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大多数消费者都喜欢饮用这一口味的饮料,男性顾客中60.89%表示有这种偏好,女性顾客中有57.96%也持有同一观点。天然植物蛋白型饮料有着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男性中12.5%,女性中16.2%的表示偏爱这一口味饮料,该类型的饮料 在市场中占据着第2的地位。在饮料市场上排在第3位的是果肉型饮料,男性中有9.3%,女性中有11.7%喜爱这一类型的饮料。太空水在饮料市场上排在第4位,男性中有8.6%,女性中有7.8%喜爱它。饮料市场上这种消费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碳酸型饮料进入市场历史较长,一直主导着市场的消费,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口味。同时,这种类型的饮料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健力宝等知名品牌联系在一起,人们购买这一类型的饮料即受口味习惯的影响,也受社会消费文化时尚的指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料消费的需求由消暑解渴型向功能型转变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已有所反应,这说明天然植物蛋白型这种功能型饮料未来的市场潜力较大,大有文章可做。 兰州市饮料市场上人们首选的品牌是健力宝,其次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露露是在第3位的品牌。可以看出露露作为天人植物蛋白型饮料的代表,可以和碳酸型饮料中的知名品牌相提并论。就同类型饮料中的不同品牌而言,露露要比椰子汁,椰风等品牌高出许多个百分点,这表明露露在同类型饮料竞争中是最为消费者所认可,是最具实力的。 露露作为天然植物蛋白型饮料其上乘的质量,多样的保健功能、上档次的包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从调查反馈的信息来看,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口感与包装 露露主要原料是杏仁,从功能上讲它是最好的的饮料,它能润肺清火、养颜护肤、降低血脂,常喝不仅爱喝而且有上瘾之感。但杏仁味使许多消费者不愿品尝,许多小孩子也不爱喝,即使能喝也不想多喝,这就给我们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出一严峻的挑战。 (二)价格比较 露露的知名度没有健力宝高,但由于露露成本比健力宝大,所以售价要比健力宝高,消费者不管成本,他们在心理上认为露露就是贵,近来崛起的红牛饮料,市场上零售五元—六元,消费者居然能够接受,主要原因是该产品上市时间短、人们对其没有深入了解。另外,该产品广告攻势猛烈,给人不仅新奇的冲击,而且力求把自己塑造成高档时尚的饮品。这就给我们有益的揭示,我们如何宣传露露如何去引导消费者顺理成章地接受露露的价位 (三)营销渠道

兰州概况介绍导游词3篇

兰州概况介绍导游词3篇 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是以石油化工为主,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准备的兰州概况介绍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兰州概况介绍导游词范文1 兰州,甘肃省省会,是黄河上游经济区经济中心之一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陇海、兰新、青兰、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通信枢纽和信息网络中心。 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体现了西北边关的浑壮雄阔。 这里的风气疏朗开放,衣着入时,店货新潮,街道大方,书画劲丽,歌舞鼎盛。对立的风味和谐着,给西北高原带来平抚,给长途旅人带来慰藉。中华民族从这里挖出一口喷涌的深井,有一个兰州在这里驻节。我们在穿越千年无奈的高原时,也会浮起一丝自豪。一座地处河谷、被绵延不断的荒凉山峰包围的城市,可以野性、妖艳和奇异,也拥有恢弘的气度。兰州从来不缺少靓丽的城市风物,它们隐匿在高

原和河谷之间,适合生活、可以寻梦。 兰州概况介绍导游词范文2 兰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行业等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硝酸合成橡胶、硅铁、铝、石墨、电机、石油兰州工业澎湃发展铅机和粗精纺毛呢等产品产量均处国内领先地位。兰州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市有工业行业40多个,产品品种2万余种,工业精品5000多种。 兰州是享有盛名的瓜果城,瓜果年产量达到8万多吨,白兰瓜、黄河密瓜、西瓜、籽瓜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玫瑰、黑瓜子、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海内,远销许多地区。 兰州是重要的中国铁路枢纽之一。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以及兰渝(重庆)线、兰成(成都)线、兰新第二双线的开建,其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2009年兰州铁路枢纽旅客发送量近千万人次,加上即将兴建和规划中的徐兰高铁宝鸡至兰州段、兰合铁路、兰州经中川至张掖城际等铁路将相继建设,加之既有线,新的兰州铁路枢纽建成后,将有12个方向的铁路在兰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 ?? ??? 经济? ???2030年GDP达2700亿? ?? 《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城乡统筹。? ????2011~2015年(近期),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兰白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GDP达到500亿元左右。?

????2016~2020年(中期),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GDP 达到1000亿元左右。? ????2021~2030年(远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兰白核心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GDP达到2700亿元左右。? ??? 人口? ????2030年新区人口达百万? ????按照兰州新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2015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202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10平方公里。203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到2030年,在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总共控制240平方公里的用地。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将形成十大主导产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布局? ????两带一轴?打造功能型城市?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二)规划范围和层次 (1)市域 兰州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3085.6平方公里。 (2)规划区 规划区范围为:兰州市市辖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和红古区;永登县的连城镇、河桥镇、树屏镇、秦川镇、中川镇,皋兰县的什川镇、忠和镇和九合镇榆中县的城关镇、和平镇、定远镇、金崖镇、夏官营镇、高崖镇、甘草店镇、连搭乡、马坡乡、小康营乡、清水驿乡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上川镇和龙泉寺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5810平方公里。 其中,永登县的秦川镇和中川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树屏镇、龙泉寺镇和上川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为兰州新区规划范围。 (3)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范围为:兰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的部分地区,以及榆中县的和平镇、定远镇和皋兰县的九合镇的部分地区,面积688.9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与层次图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力争把兰州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 (二)城市发展战略 (1)动力创新战略:拓展传统产业基地,提升现代服务业中心 依托产业基础,提倡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丰富和拓展传统产业基地的内涵。强化资源特色,突出文化引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和加强兰州在区域的中心地位和对全省的中心带动作用。形成八大主导产业。 (2)空间拓展战略:推动兰州新区承载产业基地,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中心职能 为了保障兰州城市安全和提高节能环保的标准,推动大型产业基地(尤其是西固重化工业)跳出现有城区,在兰州新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中心城区通过西固重化工业置换、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获得发展空间,实现区域中心职能的有序聚集。在市域形成双城格局,在兰白经济区形成"一主两副五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一主:兰州市区(远景包括榆中盆地),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两副:兰州新区和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兰州新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甘肃省实施"中心带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兰州市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区;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是区域性传统产业服务中心,能源和有色冶金产业基地。五带:是兰白战略核心区向外辐射的主要轴带,引导产业和人口轴向聚集、形成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是实现兰白地区"中心带动"战略的主要空间载体。即兰州-西宁西向城镇发展带、兰州-定西东向城镇发展带、临夏-兰州-白银黄河城镇发展带、兰州-武威西北向城镇发展带、兰州-甘南南向城镇发展带。) (3)城市安全战略:加强城市安全保障,着力推进节能环保 完善应急和管理体系,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避免重大危险源对城市发展构成威胁,积极推进西固重化工的搬迁;构建区域生态结构,保护生态安全;集约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4)社会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实施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形成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保障基本居住条件,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扩大政策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安排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用地。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 (一)城市性质 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职能 (1)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和内联外引的综合性交通与通信枢纽; (2)国家重要石油化工、能源储备基地和转运枢纽; (3)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和有色冶金产业基地; (4)国家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天技术等研发生产基地; (5)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 (6)甘肃省经济、行政、文化与科教中心。 四、城市规模 规划2020年,兰州市域总人口为50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7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5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1平方米。

露露饮料九七年兰州市场规划

露露饮料九七年兰州市场 规划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露露饮料九七年兰州市场规划 一、露露饮料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从兰州市饮料市场的现状来看,碳酸型饮料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大多数消费者都喜欢饮用这一口味的饮料,男性顾客中%表示有这种偏好,女性顾客中有%也持有同一观点。天然植物蛋白型饮料有着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男性中%,女性中%的表示偏爱这一口味饮料,该类型的饮料在市场中占据着第2的地位。在饮料市场上排在第3位的是果肉型饮料,男性中有%,女性中有%喜爱这一类型的饮料。太空水在饮料市场上排在第4位,男性中有%,女性中有%喜爱它。饮料市场上这种消费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碳酸型饮料进入市场历史较长,一直主导着市场的消费,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口味。同时,这种类型的饮料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健力宝等知名品牌联系在一起,人们购买这一类型的饮料即受口味习惯的影响,也受社会消费文化时尚的指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料消费的需求由消暑解渴型向功能型转变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已有所反应,这说明天然植物蛋白型这种功能型饮料未来的市场潜力较大,大有文章可做。 兰州市饮料市场上人们首选的品牌是健力宝,其次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露露是在第3位的品牌。可以看出露露作为天人植物蛋白型饮料的代表,可以和碳酸型饮料中的知名品牌相提并论。就同类型饮料中的不同品牌而言,露露要比椰子汁,椰风等品牌高出

许多个百分点,这表明露露在同类型饮料竞争中是最为消费者所认 可,是最具实力的。 露露作为天然植物蛋白型饮料其上乘的质量,多样的保健功能、上档次的包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从调查反馈的信息来 看,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口感与包装 露露主要原料是杏仁,从功能上讲它是最好的的饮料,它能润肺清火、养颜护肤、降低血脂,常喝不仅爱喝而且有上瘾之感。但杏 仁味使许多消费者不愿品尝,许多小孩子也不爱喝,即使能喝也不 想多喝,这就给我们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出一严峻的挑战。(二)价格比较 露露的知名度没有健力宝高,但由于露露成本比健力宝大,所以售价要比健力宝高,消费者不管成本,他们在心理上认为露露就是 贵,近来崛起的红牛饮料,市场上零售五元—六元,消费者居然能 够接受,主要原因是该产品上市时间短、人们对其没有深入了解。 另外,该产品广告攻势猛烈,给人不仅新奇的冲击,而且力求把自 己塑造成高档时尚的饮品。这就给我们有益的揭示,我们如何宣传 露露如何去引导消费者顺理成章地接受露露的价位 (三)营销渠道 露露留在兰州的经销网络是由四家大的批发上来构建的,他们为露露在兰州市场的开拓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兰州市范围 较大,露露今年的营销额又需要大幅度提高,现有的营销渠道难以

兰州市城市状况及商圈分析

瑞德摩尔兰州市城市状 况及商圈分析 S·W·O·T分析 §4.1 S(优势) 瑞德摩尔工程符合兰州市的整体城市规划,兰州市政府目前已提出市区东扩的整体构想,将市区以东的榆中县和平开发区纳入兰州市区,未来兰州城东将激增50万人口,将大大提升城东的购买力,瑞德摩尔作为兰州市商委2005年重点规划的建设工程,坐落兰州城东门户,是兰州市中心以东唯一以零售为主的大型购物中心。瑞德摩尔德前身兰新市场在兰州市妇孺皆知,在当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它紧邻西北著名的七大市场,周边名校呈和围之势。瑞德摩尔所在地是兰州地区商业气氛最成

熟,居住人口最密集,财富最集中的商业旺地。 瑞德摩尔北接兰州主干道东岗东路,南接另一条主干道嘉峪关路,在已完成市政340道路南端及一座桥梁架设的基础上,将兰州市政340道路及另一座桥梁全线贯通,形成南北双回路三面直通市政道路的交通大格局。另有十多路公交直达或终点设在瑞德摩尔内,交通十分便利。 瑞德摩尔在城东商圈首先提出了由批发业态向零售业态转变,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将60%—80%的经营面积转为零售,配合周边专业商城批零兼营的模式,使自身完全脱离周边的低层次的批发市场,在城东零售市场稀缺的情况下,确立自己城东商业龙头的优势。 内部:瑞德摩尔的七大市场通过品项的调整和原有的优势,加上万国港购物中心的建成,将实现摩尔一站式消费,成为兰州乃至西北业态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超大型的集零售、酒店、餐饮、休闲、娱乐、商务的场所,形成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4.2 W(劣势) 硬件:瑞德摩尔市场出入口不够醒目,现有的交通组织存在缺陷,还没有达到人车分流,市场路面尚需修整,广告牌和商户门口摆放不整齐,但随着340道路的开通与排洪沟的改造及瑞德摩尔内道路的规整,上述问题都会随之解决。 软件:物业功能需进一步提升,物业的服务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3篇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3篇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黄河在这里将城市一分为二,为其增添了不少美丽的景色,在美丽的绿色长廊——滨河路上,有关黄河的各个景点一字排开,沿途可欣赏到众多精美的雕塑,有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当然最著名的就是黄河母亲的雕塑了;还可看到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中山铁桥、参观白塔山公园和游玩水车园,同时还可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意趣,也可乘坐橡皮筏子在母亲河上漂流。 要是傍晚时分,登顶兰山,则可一览市容全景,霓虹闪烁,母亲河穿城而过,尽收眼底。 古代的兰州曾是“茶马互市的著名商埠重镇,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号称“四省通衢,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悠久的历史,给这里遗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由此辐射开来,周围有著名的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麦积山、敦煌等。 兰州四周是祁连山的绵延之地,四周群山遍布,峰青峦秀,有多处依山而建的森林公园可供游玩。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大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兰州是闻名全国的“瓜果城。 兰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兰州的玫瑰

花,花大色艳,玫瑰油产量占全国的80%;兰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称为“兰州大片,畅销海内外;兰州的白兰瓜、黄河蜜,清香溢口,素有“赏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的赞誉。 兰州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以兰州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内,有敦煌莫高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石窟、平凉崆峒山、永靖炳灵寺等著名历史古迹。 兰州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有“陇右第一名山4a级景区——兴隆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以及五泉山、白塔山等自然风景区。 近几年,兰州依据独特的城市环境建设的“百里黄河风情旅游线,融“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已逐渐成为兰州特色和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景观和旅游热点。 兰州还是一座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其中尤以回族人口最多,漫步街头,随处可见新月交辉的伊斯兰餐馆,而满街弥漫的烤羊肉的香味定会让你胃口大开。 也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科研教育中心和商贸中心。 兰州市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旅游的热点城市和重要集散地,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独特。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可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雄姿、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中山铁桥,并参观白塔山、省博物馆、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 经济 2030年GDP达2700亿 《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 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 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城乡统筹。 2011~2015年(近期),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 设施相对完善,兰白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GDP达到500亿元左右。

2016~2020年(中期),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GDP 达到1000亿元左右。 2021~2030年(远期),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兰白核心经济区的 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GDP达到2700亿元左右。 人口 2030年新区人口达百万 按照兰州新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2015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202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10 平方公里。2030年,新区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城市建 设用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到2030年,在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总共控制240平方公里的用地。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将形成十大主导产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 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 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布局 两带一轴打造功能型城市

兰州市情简介

兰州市情简介 概况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ˊ-104°30ˊ、北纬35°5ˊ-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臵。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雄浑壮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全市总面积 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 全市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居住着汉、回、藏、东乡、裕固、撒拉等38个民族。 兰州西汉时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臵兰州总管府,清康熙时隶属甘肃行省,省会由陇西迁至兰州。1941年正式设市,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 全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8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52.44亿元,增长19.05%;一般预算收入50.86亿元,增长25.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98亿元,增长20.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04亿元,增长17.03%。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06%,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到33.99%。 资源 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能富集区,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柴家峡、大峡、小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兰州是闻名全国的“瓜果城”。兰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兰州的玫瑰花,花大色艳,玫瑰油产量占全国的80%;兰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称为“兰州大板”,畅销海内外;兰州的白兰瓜、黄河蜜,清香溢口,实乃瓜中上品,民间素有“赏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的赞誉。

兰 州 旅 游 简 介

兰州旅游简介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很荣幸借此机会向诸位介绍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兰州市位于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处在我国陆域版图的中心位置。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与丝绸之路同时兴起的一座充满神秘和诱惑力的历史古城,也是如今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西北旅游三大区域与六条主线的集散中心,区位优势十分突出。陇海(兰州—连运港)、兰新(兰州—乌鲁木齐)、兰青(兰州—西宁)、包兰(包头—兰州)等铁路和西兰、甘青、甘川等公路干线交汇于兰州。 兰州的旅游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成长为初具规模的新型产业,形成了“食、宿、行、游、购、娱”各要素齐全的接待服务体系。兰州现有旅行社117家,其中国际社15家、国内社102家;星级宾馆43家,其中五星1家,四星4家,三星14家,二星以下25家;旅游定点商店、餐馆35家;旅游车船公司19家。以百里黄河风情旅游线为代表的旅游景区(点)56余处。接待服务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各种层次的中外游客需求。 兰州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母亲河黄河流经兰州160多公里,在建成区形成了风景靓丽的百里黄河风情线。

兰州历史悠久。2100多年的历史,给这块神奇的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古代关隘、城堡、文物古迹和美好传说。兰州曾是商贸往来的大市场;也曾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兰州有着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出土过举世罕见的陶鼓、汉纸;有素称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有泰和铁钟,有存放国宝四库全书的文溯阁,有保存完好的鲁土司衙门;元太祖成吉思汗、一代名将霍去病、民族英雄林则徐等众多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 兰州文化灿烂,魅力独特。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俗文化铸就了兰州文化最鲜明的特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兰州的历史变迁、文明发展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无不洋溢着黄河文化的神奇风采。黄河一泻千里,汹涌澎湃,进入兰州这块河谷平地后,变得那么慈祥可亲。兰州是母亲河最先滋润过的城市。如今的兰州,黄河两岸鲜花簇拥,城雕星布,林草相依,风光秀丽,气象万千。飞浪中的羊皮筏子,悠悠传动的黄河水车;星罗棋布的大小水电站,都是黄河文化的缩影和写照,闪耀着黄河文明的光彩。 历史上兰州是丝绸古道上的重镇,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连接丝绸之路中、南两大干线的主干道。悠久的丝绸之路历史,给兰州留下了众多关隘、城堡、文物古迹和传说。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班超,历尽千辛万苦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入藏和亲的文成

兰州市雁滩板块XX广场市场现状调查

兰州市雁滩板块XX广场市场现状调查 (一)区域整体经济运行状况 1. 兰州市整体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兰州市农业、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服务业较快发展,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44.98亿元,增长16.44%。兰州市投资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民间投资持续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占全部投资45.91%的民间投资增长20.12%,增幅高于全市投资9.8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36.89%(如图1所示)。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市地区财政总收入669.09亿元,同比增长11.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4亿元,增长7.39%。总体来说,全市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就业稳定增加,价格温和上涨。 图1 2008-2018年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比例走势2.雁滩板块整体经济运行情况 雁滩由早期的黄河中的滩地转变为“蔬菜、水果、家庭副业(养猪)”经济体,再到“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确立,目前,雁滩板块有海鸿居然之家、甘肃省商会大厦、至诚枫叶国际、良志嘉年华二期、智慧MINI国际、红星国际广场、金徽财富中心等众多新型商业及综合体。 综上,兰州市经济总量增长明显,增速放缓。兰州地产投资额持续保持增长,占比逐年攀升,房地产是城市的重要支柱行业。目前雁滩区域已经形成了以房地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规模化发展带动消费市场,本项目所在雁滩板块必将延续其引领兰州市经济结构发展的地位。

(二)区域商业发展状况 1.兰州市商业发展状况 兰州市的商业发展经历了1956年,第一个百货公司—永昌路百货公司,1994年,位于西关十字的综合性商厦亚欧商厦正式投入运营。跨世纪之后,兰州从单一的百货大楼形态进入到了以商业聚集为主的商圈模式中。除本项目选址所在的雁滩商圈外,其他商圈如下: 南关商圈:兰州市最早形成的商圈,以南关百货大楼为中心辐射庆阳路一直延伸到永昌路。曾经南关商圈以服装百货零售为主,但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变迁,因此商业地位也随之降低。如今,南关商圈以百安购物为主要商业建筑,同时还有民安大厦、中匈友好大厦等。 西关商圈:商业金融业资源相对发达,是兰州商贸流通和金融服务的核心区域,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商业资源分散布局,商业基础设施薄弱,商贸模式比较落后。 东方红广场商圈:以百盛国际博览中心为核心轴,因其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的优势称雄于兰州市百货零售界,华联摩尔入驻广场西口进一步加强了其商业中心的地位,而东邻农民巷(餐饮一条街)西接西口到广武门的数码通讯一条街,形成了东方红商圈重要的地位。 五里铺商圈:作为兰州最繁华的商圈之一,以东部市场(以服装为主体的批发零售集散中心辐射西北)和兰新电子商贸城(家电为主)成功打造出兰州本土的特色商圈。但是,批发市场带动起来的商业机构转型是五里铺商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小西湖商圈:是集小商品日用百货服装电器等为一体的批发零售中心,以义务商贸城为其代表。但立交桥的建设反而导致现在那片的商圈逐步没落,没有发展动力。 西站商圈:作为后起之秀的西站商圈,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其独特的地位已在逐步体现,现由西太华商场、家世界超市、建兰路步行街、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构成了西站综合性商圈。 2.雁滩商业发展状况 2005年开发建设的10万平方米雁滩第一座大型商贸大厦—华孚泰购物广场的运营,成为雁滩第一个区域商业中心,之后海鸿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商业地产的开业,使雁滩逐渐向中央商务区靠拢。

兰州中山桥简介

兰州中山桥简介 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它建于公元一九○ 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19 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 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 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 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 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 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 吨。长5.8 米的铸铁浮桥柱3 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 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 , 用24 只大船 ,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 米 ,以长木连接 ,铺以板, 围以栏, 南北两岸竖铁柱4 根 , 大木柱45 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 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

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 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 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 宽7.5 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 兰州黄河铁桥”,1942 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 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像一部史诗,铭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一、前言 二、《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 前言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和西北地区主要的商贸集散中心;甘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时期,兰州市城市发展和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现行总体规划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需要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所以,住建部于2009年1月发函《关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09]1号),同意兰州市人民政府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2009年5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及市规划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副组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兰州市城乡规划局具体组织总规修编工作。项目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就城市定位、空间、产业、生态、气象、交通、地质、兰白统筹等重大专题聘请北大、清华、中科院、北京气象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共同进行研究。2008年10-11月,2009年7-8月,中规院项目组多次来兰进行了现场调查,与40多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面对面座谈,向70多个单位和部门(包括大中型企业)收集了资料,并与八个县区政府及县区各部门分别进行了座谈和资料收集工作。 2009年6月14日,省委书记陆浩及省上四大家领导亲临兰州调研听取了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构想汇报。2009年7月31日,市政府召开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2010年3月、4月,中规院项目组先后向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和市上四大家主要领导汇报了《兰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兰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战略研究》等各项前期研究成果。2010年8月13日,袁占亭市长专题听取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汇报。2010年10月中规院项目组向陆武成书记和袁占亭市长汇报了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并就总规纲要初步成果向市上各

兰州市目前二手车交易的市场调查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兰州市目前二手车交易的市场 调查

编号:FS-DY-20386 兰州市目前二手车交易的市场调查 关于 ——(西固市场为例)报告 一、二手车市场的商业模式 网络竞价将成为商业模式 据介绍,这一二手车网络竞价平台是由51汽车和中国车检中心共同打造,旨在为二手车卖家提供短时间内争取到更多、更优惠的卖车价钱,促进成交;为二手车买家提供全面、可靠的车辆检测报告,以及完全以市场为准则、价高者得的公平竞价机制。该网络竞价平台主要是为卖车的个人和买车的经纪公司提供交易平台,目前51汽车已经在北京地区形成了200家会员经销商的规模,这一规模也是成功竞价的基础。 目前竞价已经成为卖二手车的最佳途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不同形式的竞价方式卖自己的车。

一是自主型网络竞卖:消费者须到现场,优点是所需时间短。一般消费者需要带齐相关手续开车到拍卖现场,业务人员帮助卖车者确定竞卖底价,半个小时以内有业务人员上传车辆信息,一个小时以内拍卖完成,如果高于底价拍卖成功,否则竞卖失败。 二是纯粹的网络竞卖:消费者之前不需要到现场,缺点是所需时间稍长。卖车消费者只需要办理过户手续的时候和买家接触,整个拍卖过程需要四天时间。这个竞卖业务注重服务,从上门检测、技术评估到后期的网络竞卖过程,都有业务人员参与其中。 三是和卖家见面竞卖:消费者需要事先在网站上报名,然后约好时间参加竞卖会。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的卖车信息出现在网站上,会收到业务人员的预约电话,约好一个周末一起参加竞卖会,消费者可以和买家面对面谈价格。这一业务目前已经开始了具有担保功能的评估,帮助买车者和卖车者成交。 目前,京城各种类型的竞卖业务已经展开,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需要100至500元不等的竞卖服务费,竞卖成功

兰州旅游景点介绍

兰州地理位置景点介绍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为甘肃省省会,又称金城,是中国西北第二大城市。兰州市地处黄河上游,南北有群山“温柔”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她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一个承载了两百多万人口的繁华大城市,这里不仅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的热点和重要集散地,而且还汇聚了中国西北各种美食,更有各种特色景点。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水车园、被誉为最美丽的黄河雕塑——黄河母亲,可参观白塔山、100多年历史的黄河铁桥——中山桥、甘肃省博物馆、湿地公园、五泉山等景点,郊区有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等,也可辗转去青海、天水麦积山等其地旅游景点……这是个经济要素与文化气息兼备的城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1.兰州五泉山景点介绍 兰州五泉山地理位置 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兰州五泉山名称由来 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汩汩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土的用水,而且一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百姓饮用的重要水源。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下,这个皋兰山是今天张掖地区高台县北的合黎山,兰州的南山大约在北朝的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 新五泉山 五泉山于1955年辟为公园,原有的亭台楼阁都已修葺一新,经过绿化和建设,园内曲径通幽,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上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五泉山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来兰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 游览指南 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五泉山可分西、中、东三路游览,三路均有楼台亭阁、长栈虹桥、清泉飞瀑,但

兰州新区介绍

兰州新区介绍 兰州新区的设立正是在兰州自身谋求发展和国家战略要求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的。兰州新区选址北距兰州市老城区70 公里外的秦王川,西距兰白经济区中的白银市正好70 公里,东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172 公里。可以看出,兰州新区区位优势较兰州老城区更加明显,完全契合国家战略规划中对于兰州发展的要求。因为在构建兰白都市核心经济圈中,兰州新区与兰州市老城区以及白银市共同构成了一个等边金三角,将兰州与白银无缝的链接在一起;而在构建“兰西经济带”中,兰州新区较老城区距离西宁更近,进而可以辐射到格尔木,使得“兰西经济带”的发展更加具有潜力。最后,兰州新区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357公里,在兰白实现经济一体化形成现代化都市圈后,也可以辐射宁夏部分地区。没有理由否认,兰州将会成为西北地区西部大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而兰州新区又是兰州的特区,是全省集中发展的战略高地,因此,兰州新区的成立与发展是兰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前所述,兰州新区选址秦王川,北距兰州市老城区70 公里。与国内其他同级城市的新区相比,兰州新区或许是距离老城区最远的新区。比如:郑州的郑东新区(郑州市区东部)、南昌红谷滩新区(红谷滩,地处南昌赣江之北,与南昌南部的主要城区隔江相望)、贵阳金阳新区(离主城区仅5 公里)。这些新区有一个共同点的特点,那就是新区离老城区相对较近,是老城区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必然要

求。因此,这些城市新区可以通过“老城带动新城”的模式加以发展,由于新区与老城空间距离较近,因此,新区的物流、人流等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于新区人气、商气的聚集有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兰州新区的选址却在北距兰州老城区70 公里的秦王川。事实上,选取秦王川作为兰州新区,本身就反映了兰州这座城市选择的独特发展路径。首先,兰州市现有城区受到地形限制,发展空间接近饱和,导致大型工业投资项目无法集中落地;其次,与其他城市利用老城带动新区发展不同,正是由于兰州市的特殊地理条件,使得兰州市做出“跳出老城,建设新区”的战略决策,引用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的话说就是:“跳出兰州思考兰州,跳出兰州谋划兰州,跳出兰州发展兰州”,这一系列“跳”字反映出兰州新区的特殊性,即:它是要依托“再造兰州”战略的实施,通过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来达到整个兰州的跨越式发展,进而在省内实现“中心带动”作用,在西北实现辐射青海、宁夏两省(自治区)的功能。 如前所述,兰州新区要发挥其“中心带动,辐射周边”的作用,其自身必须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从无到有的经济发展,其基础则是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作为一个距老城区相对较远的经济发展区域,兰州新区在初始建设阶段面临着交通体系构建的挑战,只有将新区与老城区之间的通道迅速打通,克服新区与老城之间空间距离较远产生的困难,新区的发展才有前提,新区的建设速度才会呈现几何级数式的增长。依据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为《规划》),兰州新区对外交通规划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