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入门:野兽派和野兽派画家及野兽主义画派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7.56 KB
- 文档页数:1
对野兽派绘画的理解
对野兽派绘画的理解
野兽派(Fauvism)是法国野兽派画派,创始于20世纪初,是一种更加自由自在的画派,被称为“野兽派”,是现实主义画派和象征主义画派之间的一个独特综合体,从而给20世纪初艺术形式带来了独特的变革。
野兽派绘画特征以其极具艺术风格为主,他们着重表达自己的思想,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他们的作品充满形式自由、色彩浓厚和情绪激荡的艺术特色。
野兽派绘画以新颖的技巧来表达它们的思想,比如用鲜艳的颜色来表达感情,用散漫的线条来表达它们的情绪,以及用独特的艺术形式来改变传统的绘画语言。
野兽派油画受到了法国新表现主义和日本的仿照,他们以简化的形式和忽略细节的叙事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用细致的笔触来表现细微的表情,用鲜艳的颜色来表达情绪,用抽象的手法来传达他们的思想。
野兽派绘画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鲜明的色彩以及鲜明的主题。
它在20世纪的艺术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20世纪艺术提供了新的灵感,影响了许多艺术家及其绘画语言。
分析野兽主义绘画风格并列举代表画家及作品【简析】此题简述野兽主义的概念、绘画特点、马蒂斯的绘画特点、《舞蹈》《红色和谐》的题材内容及绘画特点。
【参考答案】亦译为“野兽派”。
在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上,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展出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
这群艺术家被批评家路易·沃塞尔戏谑地称为“野兽”,从而“野兽主义”得名。
野兽主义是一个很松散的团体。
他们特别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实际上,野兽主义属于泛表现主义的范畴。
该流派强调用扭曲夸张的形体、狂放的笔触鲜艳刺目的色彩平涂和鲜明自由的轮魔线造型,保持画面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尤其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属于泛表现主义范畴。
1908 年左右解散。
主要成员有马蒂斯、弗拉芒克、德安、卢奥、杜菲等。
马蒂斯绘画特点:是野兽主义的主将,20世纪初,马蒂斯的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有幻想意味,他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域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
他画面上特有的阿拉伯饰纹,色彩绚烂。
线条流动,很有装饰性。
早期的代表作有《戴帽子的妇人》《奢华、宁静和愉悦》《生命的快乐》《华丽》《红色和谐》《舞蹈》《音乐》等。
马蒂斯把绘画比作“安乐椅”,供人消遣和赏心悦目。
除作油画、壁画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书籍插图家。
晚年创作了不少剪纸,有的剪纸尺幅很大,用来装饰墙面,犹如壁画。
图片《舞蹈》:色彩和线条就像词语之间激情的结合,体现着色和构图结合的情趣。
线条是舞蹈流动的痕迹,而色彩使得抽象画面更为干净。
线条和色块在马蒂斯那里非常合乎美感地融合起来,它所产生的空间感让舞者有了自由舞蹈的姿态。
五个舞者相互协作,群舞的一致性让舞蹈自然产生生命感和由此带来的喜悦。
画面描绘了五个携手绕圈疯狂舞蹈的女性人体,画面朴实而具有幻想深度,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背景和烦恼沮丧的内容,只是一种欢《舞蹈》马蒂斯快、和谐、轻松,洋溢着无尽力量的狂舞场面。
人们常说的「野兽派」是什么画派?到底「野兽」成什么样?
野兽派画风
野兽派一词,最早出自德国评论家路易渥赛勒,是对狂烈、狂暴色彩的画风具有讽刺意味的称呼。
野兽一词,特指色彩鲜明、大胆泼辣、随意涂抹,画风单纯、简单、清晰,这种画风相比新印象主义的科学色彩,比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森特.梵高的非描绘性色彩,比直接调色、变形的画法更为强烈。
野兽派画家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本世纪初面世的泛色理论,主张随意使用颜色做画,和野兽派画的创作宗旨类似。
野兽派代表人物
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1869-1954)是野兽派代表人物,青年时
期曾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1895年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象征派画家莫罗画风,后期受印象派影响,吸取东方和非洲艺术表现手法,提出纯粹绘画的主张,其1906年后的作品,造型夸张、色彩鲜明、大胆泼辣,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浓感的画风追求装饰和形式感。
马蒂斯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版画家。
野兽派作品
据说野兽派画风,对现代绘画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但对于吃瓜群众来说还是有点辣眼睛、不太容易接受这狂烈的画风。
野兽主义名词解释
野兽主义(法语:Les Fauves)是20世纪率先崛起的象徵主义画派,画风强烈、用色大胆鲜豔,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与梵谷、高更等後印象派的大胆涂色技法推向极致,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远近比例与明暗法,采用平面化
构图、阴影面与物体面的强烈对比,脱离自然的摹仿。
野兽派主要由亨利·马蒂斯、「古典野兽」安德烈·德朗领导,代表画家另有「水彩野兽」劳尔·杜菲、「圣经野兽」乔治·卢奥、「风景野兽」乌拉曼克、马尔肯、贾曼恩等,画风特色是狂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冲击,惯用红、青、绿、黄等醒目的强烈色彩作画,他们吸收了非洲、玻里尼西亚和中南美洲原始艺术的呈现方式,以单纯的线条、色块表达自己强烈的感受。
野兽派的寿命相当的短,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之後的第三年,野兽派几乎已消失无踪。
然而,尽管如此,野兽派对後来的现代艺术影响仍十分深远,康定斯基、德勒斯登、雅夫楞斯基都受了野兽派一定程度的薰陶。
野兽派的寿命相当的短,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之後的第三年,野兽派几乎已消失无踪。
然而,尽管如此,野兽派对後来的现代艺术影响仍十分深远,康定斯基、德勒斯登、雅夫楞斯基都受了野兽派一定程度的薰陶。
绘画的流派与风格
绘画的流派与风格是艺术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发展与审美观念。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绘画流派及其风格特点:现实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主张以准确观察为基础,表现普通民众以及他们的日常现实生活。
印象派:起源于1860年代的法国,以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着重于展现光影的改变而否定轮廓。
野兽派:20世纪崛起的画派,以色彩大胆鲜艳,笔法率直奔放著称。
新艺术:20世纪初盛行的艺术运动,主要体现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以有活力、波浪形、婀娜的流动的线条著称。
表现主义:自20世纪初从德国兴起,与法国的野兽派几乎同时出现,着重表达内心的情感,尤其是恐惧,焦虑等负面情感。
立体主义: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艺术流派,代表人物是毕加索和布拉克,将事物还原成一个个立方体来表现。
西方现代艺术流派——野兽派色彩的抒情——野兽主义画派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
而那位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也合适的名称。
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AlbertMarquet)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多那太罗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雕塑家)。
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
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
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
《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马蒂斯作,1905年,油画,40x32厘米,哥本哈根美术馆藏。
野兽主义运动中最核心的人物是马蒂斯(HenriMatisse,1869—1954)。
他与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
马蒂斯出生于皮卡地的小镇勒卡多。
他那做商人的父亲本来期望儿子将来当律师,因而马蒂斯在念完高中后,便进入巴黎的一所法律学校学习。
后来他回到故乡,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充当书记员。
假如没有1890年那次患阑尾炎住院的经历,他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要去当一名画家;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在手术后康复阶段的病床上消磨时光,给他带去了颜料、画笔和一本自学绘画的手册。
野兽派的绘画特点和理解一、什么是野兽派野兽派(Fauvism)是20世纪初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最初由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和安德烈·德朗(André Derain)等艺术家领导并提倡。
它是一种在表现上追求色彩的强烈对比和视觉冲击力的艺术风格。
野兽派的绘画特点和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鲜艳的色彩运用野兽派的绘画特点之一是鲜艳的色彩运用。
野兽派艺术家注重直接、简洁的色彩表达,使用鲜艳的纯色来传达情感和表现对象的本质。
他们不再受传统绘画规范的限制,反而在色彩上放任自己的创造力。
马蒂斯的作品《豪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运用了大块的鲜红色、鲜黄色和鲜蓝色,创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简化和扭曲的形式野兽派的绘画特点还体现在对形式的简化和扭曲上。
艺术家们不再追求写实的细节,而是通过简化和扭曲形式来突出绘画的表现力。
他们借鉴了非洲和亚洲艺术的元素,将形象抽象化,去除不必要的细节,以更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象的感受。
德朗的作品《巴黎桥》就呈现出形式上的扭曲和简化,使观者能够更加聚焦于色彩和情感的表达。
四、表现情感和主观感受野兽派的绘画不仅仅是对形式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主观感受。
他们试图通过色彩和形式的运用,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
马蒂斯在他的绘画中展现出对喜悦、快乐和热情的追求,而德朗则更注重对光线和自然的体验。
他们试图通过艺术来表达内心世界,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4.1 喜悦和快乐的表现野兽派的绘画通常充满阳光和欢乐的气息,通过明快的色彩和形式表达出艺术家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艺术家们用鲜艳的色彩和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喜悦和快乐,使观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充满活力的一面。
4.2 对自然的体验野兽派艺术家们对自然的体验也是其绘画的一大特点。
他们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体验,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德朗的作品《阳光下的船》展现了对自然光线变化的感知,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多样性。
也说的「野兽派」是什么画派?到底「野兽」成什么样?
一说到“野兽派”,人们可能要被“野兽”这个词所迷惑,以为这一画派是因为画中人物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好像野兽一样而得名的。
其实并不只是这样,与其说野兽派是一个独立的艺术派别,不如说它是一种追求革新的艺术思潮。
野兽派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非常重视对色彩的运用,它的色彩比后印象派的梵高、高更等人更狂野自由,更丰富多彩。
野兽主义是从1898到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直接使用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的其中一个展厅展出的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的作品,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
野兽主义继承了后印象主义梵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
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透视与明暗关系,采用更加平面化的构图、暗面与亮面的强烈对比,并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有明显的写意倾向,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野兽派主要代表画家有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其中最核心的人物是马蒂斯。
他与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多以女人作为主题,《奢侈·静寂·逸乐》和《裸妇》是他的代表作。
野兽派(Fauvism)是20世纪最早出现的新艺术象征主义的画派。
特点是狂野的色彩使用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常给人不合常理的感觉。
1905年一群以亨利·马蒂斯为首的年轻画家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自己的形象简单,色彩鲜艳大胆的作品,震惊了画坛,人们惊呼“这简直是野兽!”从此画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野兽派。
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居斯塔夫·莫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野兽派的先驱,他鼓励他的学生们不要遵循程式化的画法,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画,马蒂斯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野兽派的领袖马蒂斯和安德烈·德朗都是莫罗的学生,他们吸收非洲、玻利尼西亚和中、南美洲的原始艺术表现手段,以横扫千军的笔力和大胆的构图模式,将朱红、翠绿、天蓝和嫩黄等惊人的不和谐颜色糅合起来,使色彩达到一种新的烈度。
野兽派将梵高和高更的画法更推向极端,用生硬的线条和大胆的色彩表达自己强烈的感受,颜色变成画面的主题,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关系。
野兽派并不是一个正式的画家组织派别,只是一批有同样试验的年轻画家,但野兽派的寿命不长,其他画家有许多放弃了这种画法,但亨利·马蒂斯一直坚持,他活了85岁,将野兽派的画法延续了下来。
他偏爱用二维平涂的方法作画,但由于微妙地运用色彩高光,不管怎样平涂,还是表现出三维的效果来。
他的画受到塞尚很大的影响,对于他来说,主题物体是次要的,线条、色彩和形状都游离到主题之外,这种过度简化的形式使他将他的感受可以表达为一个宁静而超然的形式世界。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
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
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
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
绘画入门:野兽派和野兽派画家及野兽主义画派介
绍
导读:本文绘画入门:野兽派和野兽派画家及野兽主义画派介绍,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什么是野兽派?
野兽派(FAUVISM),“Fauvism”是来自法文的“Fauve”(野兽)这个字,怎么会如此称呼呢?野兽派这个名称是偶然产生的。
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举行之际,有一群反抗学院派的青年画家,纷纷拿出个性强烈而自由奔放的作品参展。
在这个展览中的一个特别展室里,展出了包括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曼贾恩、鲁奥莽、马尔凯、邓肯、怫利埃斯等青年画家的新倾向作品。
批评家沃克塞尔(Vauxcelles),脚踏入这个展览室,对这群青年画家的激烈绘画甚为赞赏。
刚好在此室的中央,陈列了雕刻家马尔凯所作的一件接近多纳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雕刻家)风格的学院派青铜雕刻《小孩头像》。
于是沃克塞尔指着这件雕像带讥讽的口吻说:“看!野兽里的多纳太罗。
”因此,这句野兽(Fauves)的称呼,便被一般人用来称呼这群青年画家,对于他们那激越奔放的绘画称为“野兽派”的那个特别展览室,后来也被冠以“野兽槛”的别名。
这就是本世纪“野兽派”的发端。
野兽派是二十世纪以后,最早形成的艺术运动之一。
野兽派的画家受后印象主义影响,认为绘画要表达主观的感受,不作明暗表现,常大胆地应用平涂式的强烈原色和弯曲起伏的轮廓线,并将描绘的景物予以简化,画面颇富于装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