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肠吻合术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腹腔镜下胆肠 Roux-en-Y吻合术的体会杨国华;赵同胞【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应用体会。
方法对16例经腹腔镜探查不能行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肠Roux-en -Y吻合术。
手术时间(122.02±2.08)min,术中失血量(79.52±2.58)mL,腹腔引流量(78.25~5.58)mL,术后住院时间(4.70±0.12)d,顺利出院。
全部患者获随访6个月,无1例发生肠粘连梗阻。
胆肠吻合口狭窄1例,经皮肝穿胆肠吻合口气囊扩张后恢复通畅。
结论对经腹腔镜探查不能行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须规范进行手术操作。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1页(P88-88)【关键词】胰头癌;腹腔镜;胆肠吻合术【作者】杨国华;赵同胞【作者单位】河南开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开封 475000;河南开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开封 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腔镜器械的更新,腹腔镜下胆肠Roux-en-Y吻合术已用于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胆管结石、胆道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
2012-03—2014-10,我院对16例经腹腔镜探查不能行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8~62岁。
术前经彩超、CT及MRI检查和经腹腔镜探查,均确诊为无法行切除术的胰头癌并阻塞性黄疸患者。
1.2 治疗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脐部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4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
手术记录: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男性,52岁,因“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入院。
胆道造影及超声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
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
手术方式:
本次手术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胆肠吻合术。
首先,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然后,对胆总管进行整形,将胆肠进行吻合。
麻醉方式:
本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无痛状态。
手术经过:
在全身麻醉下,患者腹部作切口,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
在取石过程中,发现结石较大,且数量较多,取出困难。
为避免损伤胆管壁,医生采用碎石器械将大块结石破碎成小块,逐一取出。
然后对胆总管进行整形,使胆肠吻合更加容易。
最后将胆肠进行吻合,缝合切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后一般情况较好,次日可以恢复肠道蠕动和进食;
2.在医师的指导下早期活动和预防性的抗感染;
3.在1~3周后需要循序渐进的运动,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4.术后1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肝功、血常规、腹部B超等检查;
5.术后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
6.如果有黄疸、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手术记录手术记录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时长:约x小时患者姓名:x性别:x年龄:x岁住院号:xxxxxx临床诊断:胆管结石并胆肠交界区病变手术医生:x主刀医生助手:x x x麻醉医生:x护士:x x x x手术经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完成相关手术准备,麻醉医师为患者行全麻醉。
对患者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心率、血压等指标,均稳定在正常范围。
首先进行腹腔镜检查,发现胆管结石并胆肠交界区病变。
随后,通过腹腔镜手术入路,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肠吻合术。
切取适当大小的腹腔镜入路切口,插入腹腔镜。
观察腹腔内脏器,发现胆管结石及病变区域。
经过与助手的配合,准确定位病变区域。
在辨认病变区域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首先,将胆管结石通过胆囊引流管引出,保证胆管通畅。
然后,用特殊器械将病变组织切除,确保肠管与胆管的连接处达到清晰。
在吻合处清洗干净后,医生和助手开始进行胆肠吻合术。
首先用特殊的吻合器夹紧胆管和肠管的连接处,再将吻合器两侧的组织做垂直切口,用吻合器针进行连续吻合。
吻合完成后,用缝线固定吻合部位。
术中,医生和助手与麻醉医生的团队紧密配合,确保手术进行顺利。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稳定。
手术结束后,医生仔细检查吻合部位,确认无渗漏。
再次进行腹腔镜检查,确认手术效果良好。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密切监护。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和抗生素。
术后第一天,患者逐渐从全麻中苏醒,并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中,引导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和活动。
术后第二天,患者情况稳定,胸腹部无不适症状,胆囊引流管效果良好。
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程度,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术后第三天,患者无明显并发症,无发热、腹胀等异常症状。
早餐后进行彩超检查,提示胆管通畅。
病情良好,予以出院。
术后随访:出院后,患者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诊。
胆囊空肠吻合术
概述
胆囊空肠吻合术,又称胆囊空肠引流术,是一种治疗胆囊疾病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是通过将胆囊与空肠相连接,使胆汁直接排入肠道,以解决胆道梗阻或其他胆囊疾病引起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胆囊空肠吻合术的适应症、手术步骤、术后护理等相关内容。
适应症
胆囊空肠吻合术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 慢性胆囊炎 - 胆囊结石 - 胆囊息肉 - 胆道梗阻 - 胆囊癌
手术步骤
1.麻醉和消毒: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手术部位进行消毒。
2.切口和定位:医生在腹部做出一定大小的切口,定位胆囊和空肠。
3.切除胆囊:医生切除患者的胆囊。
4.建立吻合口:医生在胆囊和空肠之间建立吻合口。
5.吻合:医生将胆囊与空肠吻合,确保连接通畅。
6.排空:医生通过导管排空胆汁,检查吻合口是否漏。
7.关切口:手术完成后缝合切口。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术后医院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胆囊空肠吻合口情况,以确定术后效果。
以上是关于胆囊空肠吻合术的介绍,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并遵医嘱进行术后护理,以促进康复。
胆肠吻合手术医师资质证书
胆肠吻合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胆道与肠道之间的疾病或畸形。
进行这种手术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学培训和资质认证。
医师资质证书是医生获得的一种专业执业资格证明,通常由相关的医学协会或政府机构颁发。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医师资质证书的要求和认证程序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胆肠吻合手术,医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资质和背景:
1. 医学学士学位,医生通常需要获得医学学士学位,这是医学教育的基础。
2. 医学许可证,医生需要通过国家或地区的医学考试,获得医学许可证才能合法行医。
3. 外科专业培训,医生通常需要接受外科专业的培训,学习外科手术技术和相关知识。
4. 手术经验,医生在完成专业培训后,通常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手术经验,特别是在消化系统外科领域。
5. 相关认证和培训,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要求医生通过特定的外科认证考试或参加相关的手术培训课程,以证明其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
总之,胆肠吻合手术医师通常需要具备医学学士学位、医学许可证、外科专业培训、手术经验以及可能的相关认证和培训。
这些资质和背景可以确保医生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安全有效地进行胆肠吻合手术。
肝胆外科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技术操作规范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作为早期用于临床并被广泛采用的胆肠内引流术式已近百年。
因存在一定程度的胆道“逆行感染”和“盲端综合征”,长期以来存在争议。
但此术式操作方便,相对简易、安全,适应证选择恰当,有较好效果,仍有临床应用价值。
【适应证】难以解除的胆总管下段器质性狭窄、梗阻并有胆总管明显扩张(直径>2cm)。
尤其适于年老、体弱、病情较重,不能耐受胆管空肠Y形吻合等比较复杂的手术者,可为首选》【禁忌证】吻合口以上的胆管存在狭窄、梗阻因素未解除,残留结石(包括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未取净者,不宜采用。
【操作方法及程序】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方式:①侧侧吻合,操作简便,但有可能并发“盲端综合征;②端侧吻合操作稍繁,但可避免“盲端综合征”。
1.腹部切口。
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2.在胆总管切开探查。
取净胆总管内的结石基础上,切开十二指肠降段外侧的腹膜,游离十二指肠降段减少吻合口张力,便于操作。
3.选择侧侧吻合。
胆总管纵行切口应长2.5-3cm。
靠近胆总管切口下端,纵行或横行切开十二指肠与胆总管切口相应的长度。
用O号丝线将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切口黏膜对黏膜全层间断缝合,可单层缝合,也可再加间断浆肌层缝合加固吻合口。
4.选择端侧吻合,则需在近十二指肠上外缘细心游离和横断胆总管,缝合封闭远端胆总管断端。
注意勿损伤肝动脉和门静脉。
将近端胆总管断端与十二指肠行端侧吻合。
用O号线全层一层间断缝合或加浆肌层双层缝合。
若胆总管内径不足2.5Cm者,应适当纵行剖开与十二指肠吻合,才能保证吻合口的宽度。
5.仔细检查吻合口,确认缝合严密,无渗漏,放置肝下引流。
【注意事项】1.吻合口对合良好,缝合紧密,无张力,保证吻合口内径2cm以上。
6.术后持续胃肠减压3~5d,有利于防止吻合口漏。
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手术记录摘要:一、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简介1.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定义2.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适用症3.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优势二、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手术过程1.术前准备2.手术操作步骤3.术后护理三、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并发症及处理1.常见并发症2.处理方法四、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康复与注意事项1.康复过程2.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正文: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是一种内镜下胆道手术,通过在腹壁上创建几个小切口,将腹腔镜和手术器械插入腹腔内,完成胆肠吻合。
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胆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简介1.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定义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是一种使用腹腔镜进行的内镜下胆道手术。
通过在腹壁上创建几个小切口,将腹腔镜和手术器械插入腹腔内,然后在胆囊床和十二指肠之间进行吻合,从而达到治疗胆道疾病的目的。
2.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适用症腹腔镜胆肠吻合术主要适用于胆囊结石、胆囊炎、胆管结石、胆管炎等胆道疾病。
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3.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优势与传统的开腹胆肠吻合术相比,腹腔镜胆肠吻合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此外,腹腔镜胆肠吻合术还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
二、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手术过程1.术前准备术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CT等,了解患者胆道情况。
同时,还需要进行肠道准备,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减少手术风险。
2.手术操作步骤(1)在腹壁上创建1-2个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2)在胆囊床和十二指肠之间进行吻合;(3)检查吻合口是否通畅,如无异常,结束手术。
3.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
同时,还需要对伤口进行护理,预防感染。
患者需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饮食调理。
三、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并发症及处理1.常见并发症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感染、胆瘘等。
一种新的胆肠吻合术式:经胃窦后胆肠吻合术杨新伟;杨珏;杨平华;张宝华【摘要】目的总结经胃窦后胆肠吻合术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外科行胆肠吻合术患者392例临床资料,其中70例行胃窦后胆肠吻合手术(改良组),其余322例行传统的结肠后胆肠吻合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传统结肠后胆肠吻合术相比,两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胃窦后胆肠吻合手术组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2.9%)vs 32(9.9%),P=0.003],术后进食流质时间间隔明显缩短[(64.7±16.3)h vs(76.1±24.6)h,P=0.041].结论经胃窦后胆肠吻合术有助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特别适合于肥胖和肠系膜较短的患者.【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31)002【总页数】3页(P103-105)【关键词】胆肠吻合术;术后胃排空障碍;胆管炎【作者】杨新伟;杨珏;杨平华;张宝华【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四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四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四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四科,上海 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胆肠吻合术(choledochojejunostomy,CJ)是治疗胆道外科疾病、重建胆汁引流的重要方法,是胆道外科最常应用的手术方法之一[1-3]。
目前各种胆肠吻合术均存在一些缺点和并发症,特别是反流性胆管炎、吻合口狭窄、胃肠功能紊乱和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等情况[4-7]。
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成为肝胆外科医生一直关心的问题。
自1897年Roux提出Y形吻合到近年的胆管十二指肠空肠间置术和Roux-en-Y吻合术,已历经改进。
胆肠吻合术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总结外科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1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再手术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结果:81例患者再手术主要有5种原因,胆肠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肝内胆管继发结石;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肠吻合口扩大;继发肝内胆管癌。
81例随访3个月-13年,7例仍有间歇性畏寒发热和右上腹不适等症状。
结论:再手术主要原因是肝胆管残留结石、胆肠吻合口狭窄合并结石复发,这些主要与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术中未处理肝内病灶、胆肠吻合方式不当及肝内病灶清除不彻底有关,并发胆管癌也是应当引起重视的再手术原因。
【关键词】胆肠吻合再手术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083-02胆肠吻合术是胆道外科治疗胆道疾病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有多种原因导致手术效果并不满意,经常需要再次手术甚至是多次手术。
现本文就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及处理进行了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81例患者,男性43例,女性38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0.5岁。
胆肠吻合再次手术距上次手术时间间隔最短3个月最长21年。
其中前次手术在外院39例,在本院42例。
既往有1次手术史58例,2次手术史20例,3次以上3例。
1.2 术前诊断术前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此81例患者中,27例患者为胆肠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39例为肝内胆管继发结石;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7例;胆肠吻合口扩大5例;继发肝内胆管癌3例。
2.治疗及结果2.1治疗2.1.1胆肠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处理方法常常是拆除原有吻合口,准备出更大的胆道开口,再次行胆肠吻合或者直接行Longmire 术,取净结石,重建吻合口。
精心整理
(1)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这种方法就是将胆总管和空肠作“Y”形吻合,手术操作比较复杂、费时。
但这种手术使胆总管的下面存较长的一段空肠专门用来输送胆汁,食糜逆流到胆总管内需经过较长的距离,故引起胆道感染的机会较小,这是本手术的最大优点。
胆总管空肠吻合术主要适用于胆总管有狭窄(外伤性或炎症性)的病人和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
胆总管下端癌肿不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人,有时也可做这种手
术。
(2)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这种手术是将胆总管和十二指肠第一段直接接起来,手术后胆汁就可通过吻合口顺利地进入十二指肠。
胆总管和十二指肠靠得很近,故这个手术的操作较为简单。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因无括
肌肉,
胰管空肠吻合的方式可使用胰管空肠端侧吻合和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法两种。
在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法,此术式术后发生胰漏的并发症高于前者。
因此除非胰
管很细,确实难以吻合时方可采用。
胆管空肠端侧吻合。
胆管管径一般均较粗吻合多无困难。
为了防止胃液、胰液的返流而影响胆肠吻合的愈合,应在吻合的上方,置T型管外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