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决策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章:决策1.我们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3.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4.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
5.决策是计划的核心,决策的核心是选择。
6.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7.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
8.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9.决策的特点包括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和动态性。
10.决策的功能与任务就在于做出选择。
决策往往是由问题而引发的,识别问题是决策的起点,解决问题是决策的目的。
11.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提出的。
12.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13.古典决策理论的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
14.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从而逐渐被更为全面的行为决策理论所代替。
15.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16.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
17.提出决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是威廉·大内。
18.提出合理性标准的学者是孔茨。
19.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
20.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认为决策过程应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不应大起大落。
决策不能只遵守一种固定的程序,而应根据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补充。
21.从决策的重要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2.战略决策是对涉及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的决策活动,是对有关组织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关系到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的决策。
无标题第一节决策及其任务前言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决策则是这种融合的最佳体现;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一.决策的概念和要素(一).决策的概念①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本质②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二).决策的要素(有形和无形)决策主体;决策制度;决策方案;组织目标;不确定性环境二.决策与计划关系: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活动和活动方案的落实提供了实施保证三.决策的功能与任务决策的功能和任务在于做出选择;识别问题是决策的起点,解决问题是决策的目的(一).决策的功能从组织层次面看:决策能够为组织确立明确的方向从个体层面看:决策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二).决策的任务从外部环境视角看:任务是让组织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组织内部视角看:任务还包括调整和优化组织管理体系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特征一.决策分类(一).根据环境可控程度的分类①确定型决策②风险型决策可计算出概率③不确定型决策(不可预测的外部条件和缺少信息)(二).根据决策问题的分类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外问题(非结构化问题)(三).根据决策主体的分类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群体决策优点:①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②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③不同背景,经验的成员有利于提高决策时考虑问题的全面性④容易得到普遍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缺点:①速度,效率可能低下②有可能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二.决策的特征目标性;可行性;动态性;整体性;创造性第三节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一.决策过程模型六个阶段工作:识别问题,诊断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备选方案,评价选择方案,实施和监督二.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组织的历史,决策者的特点,组织文化三.决策的准则(一).提高决策效率和效果的准则重要原则,准确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二).不确定性情境下决策方案选择准则乐观准则,悲观准则,等概率原则,最小后悔原则、等概率原则:决策者认为各个可行方案的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相同,进而选择期望值最大的方案最小后悔原则:决策者总是选择与最好结果偏离不大的行动方案,介于乐观与悲观原则之间。
第三章决策补充内容
决策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况;
2.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3.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形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
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从而逐渐被更为全面的行为决策理论所代替。
(二)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对古典决策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个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A·西蒙,他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了“有限理性”和“满意度”原则。
其他学者对决策者行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影响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例题
【例】:某公司决定生产某种新产品,通过市场预测分析,新产品未来销售情况将出现三种可能性:销路好、销路一般和销路差,生产新产品的可行性方案也有三种:对公司现有生产线进行改进、投资建设全新的生产线、与其他公司合作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行生产。
三种方案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的收益值估算如下表:
损益值表
单位:万元
1.乐观法(大中取大法):
按大中取大法,三种方案中最大收益分别是:220万元、260万元、120万元,其中第二种方案对应的数值最大,根据乐观原则,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案,即新建生产线生产新产品。
2.悲观法(小中取大法):
悲观法是决策者对未来持一种悲观的态度,认为未来可能会出现最差的结果。
因此,他们倾向从最坏的结果中选出最好的,故简称为小中取大法。
按小中取大法,三种方案中最小收益值分别为-60万元、-100万元和28万元,在这三个最小收益值中,最大的值是28万元。
所以根据悲观原则,故选择第三种方案,即生产外包。
3.后悔值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大中取小法,即在最大的后悔值中取最小的后悔值)
具体步骤是:
(1)计算每种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后悔值,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计算方法是,用该状态下各方案的最大收益值减去该方案在此状态下的收益,结果即为该方案在相应状态下的后悔值。
(2)找出每种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最大后悔值。
(3)对每种方案的最大后悔值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最小后悔值所对应的方案,即为拟实施的决策方案。
后悔值表
单位:万元
因此,最小的最大后悔值为88,因此根据这一方法应该选方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