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 八下 2.2 加强宪法监督
- 格式:ppt
- 大小:20.52 MB
- 文档页数:18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2课时加强宪法监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监督权力行使需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也需要国家加强和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知道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和普通公民的要求。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宪法监督的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和以实际行动践行宪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宪法的情感,增强对宪法的认同感,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和法治精神。
【教学重点】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难点】监督权力行使。
【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呈现】人大代表来履职又是一年人代会,在这个中国最大规模人民行使权力的舞台上,近3000名人大代表从全国各地赶来,齐聚北京,以群众“代言人”的身份,共商国是。
人大代表该如何履职?以全国人大代表为例,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国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全国人大产生。
因此,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重头戏”就是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向代表们报告工作。
此外,人大代表们还会听取并审议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决定新一年国家干什么怎么干、钱花多少怎么花。
如对国家机关工作不满,代表可以提出质询,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
提出议案和建议同样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反家暴法的实施、“全面二孩”放开、“税收法定”写入立法法、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中国社会的每项进步,背后都少不了人大代表推动的身影。
为了保证法律和政策的顺利实施,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们通过参加视察和专题调研,参加执法检查等进行监督。
人大代表,顾名思义就是代表人民,由人大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在人民代表大会以及更宽广的舞台上,他们是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
教师点拨:每年3月5日,近三千名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代表人民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管理,监督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
2.2《加强宪法监督》说课稿
说教材:
课程依据标准: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
“法律与秩序”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本课从“监督权力行使”和“增强宪法意识”两个方面来讨论加强宪法监督的有效路径。
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监督权力行使”。
本目是从制度保障上探讨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本目第一段阐述了监督权力行使的必要性,不受监督的任性的权力会导致腐败,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国家从制度体系上建立健全保障宪法监督的效用。
第二段讨论了在我国现行宪法中行使宪法监督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第三段则是讨论了“监督权力行使”的具体措施。
第二目“增强宪法意识”。
本目是从国家公职人员以及公民个人两类群体来讨论增强宪法意识的具体方法。
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国家制定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强化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时要增强宪法意识;对于普通公民,应该首先做到学习宪法、进而认同宪法、最终能够自觉践行宪法。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民增强想法意识,是加强宪法监督,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体现。
【人教八下道德与法治】2.2《加强宪法监督》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梳理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二节加强宪法监督知识点梳理
一、监督权力行使
1、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2、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监督
3、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行使职权的法定方式
询问
4、实施监督权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
(2)、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3)、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5、公民行使监督权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有何积极意义?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二、增强宪法意识
6、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目的
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努力自觉规范自己的
行为。
7、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
(2)、有助于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和维护宪法。
(3)、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养宪法情感。
(4)、有助于在全社会传播宪法理念,树立法治信仰。
8、增强宪法意识
(1)、学习宪法
(2)、认同宪法
(3)、践行宪法。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四课时(总第四课时)加强宪法监督班级:学生:【确定目标,不离不弃】1.识记宪法监督的方式和途径2.知道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
3.能列举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宪法的做法。
学习重点: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学习难点:监督宪法实施与监督权力行使。
【自主学习,抓住重点】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要求:①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②并在课本中标注出问题和答案。
③在问题后面标出它属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哪一类。
1.权力行使为什么需要接受监督?(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2.监督权力行使(加强宪法监督)的机关有哪些?3.全面依法治国应怎样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4.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5.公民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自觉践行宪法?)【合作探究,提升自我】第一环节根本活动准则阅读课本24—30页,完成下列问题活动一:看课本P24“运用你的经验”,说一说: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活动二:阅读课本P25“阅读感悟”和“探究与分享”,悟一悟:1.本案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2.怎样做才能使全国人大常委会更好地担负起这一职权?活动三:阅读课本P26至P27“探究与分享”,请对照宪法文本,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一填P27空框中的内容。
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活动四:阅读课本P27“探究与分享”(下),试一试:1.你参与了学习宪法的哪些活动?2.学习宪法,需要我们做出什么努力?【目标检测,基础过关】1.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国家机关是()A.最高人民法院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C.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是()A.监督B.建立宪法宣誓制度C.践行宪法D.设立国家宪法日3.增强宪法意识首要的是对()提出的要求:A.全体公民B.国家公职人员C.国家执法人员D.国家领导人4.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A.法治意识B.法制意识C.法律意识D.宪法意识5.学习宪法,需要我们做到()①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②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③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④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行动上,下列行为属于践行宪法的是()①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②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③坚决维护宪法权威;④抵制封建迷信活动,不参加宗教活动;⑤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A.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2 《加强宪法监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加强宪法监督”,教材以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为背景,通过介绍宪法监督的概念、意义、主体和方式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宪法知识基础,对宪法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宪法监督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对其内涵和意义可能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案例和形象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宪法监督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概念、意义、主体和方式。
2.培养学生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观念。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增强宪法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2.宪法监督的主体和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实际情况。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宪法监督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呈现教学内容和案例。
3.准备相关宪法资料,为学生提供拓展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宪法监督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宪法监督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宪法监督的概念、意义、主体和方式,让学生对宪法监督有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监督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监督的相关知识,加深对宪法监督的理解。
5.拓展(5分钟)为学生提供相关宪法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拓展宪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宪法监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观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2 加强宪法监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加强宪法监督》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宪法监督的概念、意义和途径,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宪法监督的定义、类型、机构、原则和方式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宪法监督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宪法知识,但对宪法监督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加深对宪法监督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宪法监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可能存在疑问,需要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概念和意义,知道宪法监督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机构和原则,知道宪法监督的途径。
3.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提高宪法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2.宪法监督的机构和原则。
3.宪法监督的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宪法监督的看法和理解。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监督的重要性。
4.小组合作法:分组完成宪法监督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宪法监督的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宪法监督的相关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
3.制作PPT,用于展示宪法监督的相关内容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宪法监督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宪法监督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宪法监督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宪法监督的机构和原则,总结宪法监督的途径。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宪法监督的认识和理解。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完成宪法监督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宪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