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二)(认识万以内的数及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4
《万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专题一、教材分析例5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小方块为素材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第二个层次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
由此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认识计数单位“万”。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用小方块和计数器两种素材数数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计数器(齐性、逻辑结构化的学具)比小方块(齐性、直观结构化的学具)更抽象些,也更能看出千位、万位上数的意义,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这样安排,体现了知识逐步抽象、概括的过程。
整理数位顺序表的活动,进一步明确数位顺序,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做一做”在学生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数,用以突破学生数数时的难点。
同时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再次感受十进关系。
例6的编排思路与例2类似,在数数的过程教学100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注重数感的培养。
其编排分为4个层次。
其中前两个层次编排在教科书第197页。
第一个层次呈现了问题和彩星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很大,需要用较大的计数单位“千”来数数,培养数感。
第二个层次让学生经历用计数单位千、百、十、一数数的过程,合起来是二千四百五十八颗星星,从而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体会到计数的本质——用计数单位来数并用加法相结合来表达。
第198页编排的是后两个层次,第三层次是数直观结构化的小方块,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数的组成并表达出来;第四个层次让学生在更为抽象的计数器上表示出数,使学生对照小方块图,直观地看到各数位上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数感,同时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做一做”第1题结合实际生活中直观结构化的素材,让学生用不同计数单位计数,并用加法相结合进行表达,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及数的组成的认识。
第2题让学生借助计数器表示出数,再说数的组成,相对降低了练习的难度。
因为计数器能直观地体现位值思想,表示出数位,为学生后面进行读数、写数积累基本的经验。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欢迎阅读!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
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书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数字化,数学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进一步的说,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成为了科学、工程、经济、社会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许多领域的必要工具。
在这些基础之上,我们对各种数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其中,万以内数更是我们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小到大,我们学习了如何认识和使用万以内的数。
本文将从万以内数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对读者的数学认识和应用能力进行提升。
一、万以内数的概念万以内数是指由0~9999这10000个十进制数所构成的一类数字。
其中,0~9的数字称为个位数,10~99的数字称为十位数,100~999的数字称为百位数,1000~9999的数字称为千位数。
我们也可以把万以内的数字分为整数和小数两类,其中,整数是不含小数部分的数,小数是含有小数部分的数。
二、万以内数的特征万以内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的性质:万以内的数都是十进制数,由0~9这10个数字组成。
十位数和百位数均由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得到,千位数由百位数和千位数相加得到。
2. 数字的大小:整数位数的多少反映了数的位数和数的大小。
由单个数字组成的数位数最少,从个位数逐渐增加到千位数,位数也相应增加。
相同位数下,数越大,其大小也越大。
3. 数字的读法:万以内数的读法按照“逆序读”法则,也就是高位数先读、低位数后读。
如“1234”读作:“一千二百三十四”。
三、万以内数的分类万以内数按照整数和小数分类,分别由以下几类:1. 整数(1)个位数:从0开始,到9结束。
(2)十位数:范围从10开始,到99结束,十位数的个位数字都是0~9之间的数。
(3)百位数:范围从100开始,到999结束,百位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9之间的数。
(4)千位数:范围从1000开始,到9999结束,千位数的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9之间的数。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80例5,P81~82例6,完成教科书P81“做一做”。
▶教学目标1.利用小正方体、计数器、彩星图等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及数位顺序表。
2.在操作活动中,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感受万以内数的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借助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能数“拐弯数”,理解十进制,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黄豆、杯子、罐子、计数器、算盘和彩星图。
▶教学过程一、调查导入,引出新课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项作业,让大家调查生活中的一些比较大的数。
(指名两三名学生回答)师:老师也调查了一些数据,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P80主题图。
师: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举手)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12月公路桥通车,至今依然在使用,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中华之崛起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开始的。
师:去过的同学,对这座大桥感觉怎么样?(很长)大家猜一猜,这座大桥有多长?学生自由发言,随后教师出示课件。
师:看到这个数据,老师估计要跑30分钟才能从桥的这头跑到桥的那头了,这座大桥真的很长。
这里的两个数据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不同,不同在哪里呢?【学情预设】比我们学过的数都大。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00以内数的认识)【设计意图】呈现主题图——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图及相关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合作探究,认识新知1.估黄豆数量,认识一万。
(1)先估测后参与活动,感知一千粒黄豆所占的空间。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粒,那么这一袋会有几粒?(教师拿出一小袋装有10粒黄豆的袋子)在每个组的桌面上都有这样的一袋黄豆。
万之内数的理解》教课方案(一)[教课内容]课本第75页的例6[ 教课目的]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之内的数(中间、末端有0).、能总结出读写万之内数的方法。
、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渐发展学生的数感。
[ 教课要点]学会读写万之内的数。
[ 教课难点]中间、末端有0的万之内的数的读写[ 教课准备]计数器[ 教课过程]一、学前准备、填空。
1)在数位次序表里面,从右侧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万位在第()位。
千位在第()位。
2)6个千,5个百,3个十和1个一构成的数是(),它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底稿纸上读数、写数。
[ 设计企图]经过学前准备,为进一步学习万之内的数的读写确立坚固的基础。
二、研究新知教课例6。
1、教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3003。
)学生看着计数器,分别写出这两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说一说你是怎么写、读这两个数的。
(分小组议论。
)、报告沟通结果。
)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色?(中间有1个或许2个0))你读了几个0?又写了几个0?(都只读了1个零。
但“4305”写了1个0;“3003”写了两个0))小组再次议论,为何这两个数都只读了1个零,而写数的时候0的个数就不相同呢?(“4305”的十位上一个就没有;而“3003”的百位和十位两个数位上都没有。
教师增补:0在这里占有了不同的数位,对吧。
)3、你知道了万之内的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吧。
(万之内的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
写的时候,不论那一位上一个数就没有,用0补足)[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沟通,既有益于学生领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相互促动;又有益于打破本节课的难点。
同时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4、拓展思想训练——p76做一做第1题)学生试做,小组议论。
)报告状况。
3个数与我们前方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前方两个数不只中间有0,并且末端也有 0,最后的一个数末端有4个0)你读数的时候,读了0吗?(学生小声读,慢慢领会,在试着举例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0以内数认识》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mathematics understanding within 10000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0以内数认识》教案3篇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0以内数认识》教案2、篇章2: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0以内数认识》教案3、篇章3: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0以内数认识》教案篇章1: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0以内数认识》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数学第四册P73—75的例4、例5。
主要知识:数数,认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万”,中间和末尾没有零的数的组成以及数位顺序表。
例4:通过呈现小方块图,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例5:通过小方块图具体呈现2个千,3个百,5个十和6个一,让学生在计数器上画一画,再进行写数读数说说数的组成。
做一做:根据计数器读一读并说一说数的组成;做一做:根据计数器读一读并说说数的组成;一个一个数,从994数到1000,从9995数到10000。
教学作用及地位: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里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是为以后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的,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在1000以内数的认识里安排了数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以及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认识内容与它比较相似(如数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等)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较好地掌握。
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二)(认识万以内的数及组成)学习内容:人教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83页例6
导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2.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导学重点:
体会万以内的数的数位意义。
导学难点:
知道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导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我能完成填空:
(1)5319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2)8005里面有8个()和5个()。
(3)2500里有()个百,36个百是()。
(4)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
()位。
2.我能写出下面各数。
(1)2个百、5个十和6个一
我知道了:
(1)10个100就是1000,这些星星比1000多得多。
(2)先圈出一千,2个一千是二千。
(3)再圈出整百的。
(4)最后剩下的是五十八,合起来是二千四百五十八,也就是说有二千四百五十八颗星星。
(5)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6)再把这个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千位拨入( ) 百位拨入( ) 十位拨入( )
个位拨入( )。
四、课堂检测
1.独立完成84页“做一做”第1题。
2.我能说出下面数的组成。
(1)四千八百七十六。
由( )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2)九千九百。
由()个千和()个百组
成。
(3)五千零七。
由()个千和()个一组成。
3.独立完成练习十七的第2题和第3题。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打算今后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