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ppt-课件PPT(演示稿)-PPT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5
培养目标: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2、让学生学会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3、感悟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策略:1、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解释疑难,教师只作适当讲解。
3、每课时的教学方法分为四个板块:译读——质疑——理读——感悟。
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文言文的诵读训练,又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可见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但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于读书,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
我国清代的戴震就是不迷信书上已有的定论,敢于向权威挑战,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学者。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时的戴震读书塾时是如何难倒老师的。
第一个教学板块:译读。
1、学生自由地大声读。
2、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朗读的节奏和语调4、学生分角色再读,边读边对照注释,作好翻译的准备。
5、互译课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质疑。
1、根据学生的情况,拟一些问题。
2、学生就自己觉得很难理解的问题问老师,老师进行解答。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
(详细见课本)1、作家作品;2、一词多义;3、古今词义区别较大的词4、用法特别的词5、省略句6、做“难句翻译”类整理第四个教学板块:悟读1、从戴震难倒老师你得到什么启发?(同桌议论、发言)2、要求列举自己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懂得道理的事例。
3、学生齐读课文。
4、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戴震大胆质疑的故事。
人类的文明进程离不开大胆的质疑与创新。
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结论,作出了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等杰出贡献。
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有戴震这种质疑的精神。
第三课时预习重点:《戴震难师》解题:本文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这是一部按年月记载戴震生平事迹的书籍。
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字东原,安徽休宁人。
《四库全书》的纂修官之一。
段玉裁是他的学生。
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
字若膺,号懋堂。
江苏金坛人。
乾隆举人,官至四川巫山县知县。
所著《说文解字注》是研究文字训诂学的重要参考书。
自主学习,把握内容3、自读课文,根据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
4、大声朗读课文,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尝试解释每个字的意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把每句的意思表达出来,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或者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补充在后面的横线处,以便在展示的时候写在黑板上。
别忘了把你的学习成果在小组和大家分享。
第四课时一、检查预习。
1、解释文言字词。
是年:乃能言:即:盖:述之:就傅:何以:休:相去:几何:然则:无以应:非常:2、自由朗读,通译全文,把感到困难的句子写下来。
二、情景喜剧《戴震难师》要求:1、语气、语调要尽量模仿逼真,尽量做到神形兼备。
2、要准确表达疑问句之间的区别。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你认为我们在学习中应怎么做?2、从《戴震难师》这个故事钟,你悟出了什么道理?3、你对这位老师有何评价?达标检测1、解释多义词(1)而(2)以而翁知我以千金寄之寄千金而无券公亦以次自矜卒辇而致之至“右经一章”以下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敦风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千金寄之______________ (3)且父未尝语我______________ (4)卒辇而致之______________ (5)先生是年乃能言____________ (6)就傅读书________________ 3、词类活用而翁知我:卒辇而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重责诺,敦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