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数据大盘点
- 格式:docx
- 大小:575.55 KB
- 文档页数:10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名单为了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提高我国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教育部每年都会对各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进行评审并立项支持。
2019年的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名单已经公布,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重要的项目:1.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主持人:李明教授该项目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发掘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
研究范围涵盖中国古代文化、哲学、艺术、文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路径。
2. 《教育技术与创新研究》主持人:王浩教授该项目旨在研究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将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促进教育的创新和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内容包括在线教育、智能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3. 《城市化与社会治理研究》主持人:张华教授该项目旨在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探讨如何通过社会治理手段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研究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社会管理、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城市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4. 《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主持人:刘阳教授该项目旨在研究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儿童心理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研究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心理障碍治疗、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以上是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名单的部分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教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推动。
希望这些项目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我国的软实力提升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全面解读一、背景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国家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面向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发起申报的一项重要基金项目。
该基金旨在支持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2019年度课题指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为了适应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而发布的,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主题内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覆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
本次课题指南特别强调了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鼓励申请者在课题研究中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提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内容1. 项目申报的重点和热点根据2019年度课题指南,申请者可以选择相关的热点问题来进行研究,比如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社会变革与社会组织、全球化与我国选择等。
在选择研究主题时,需要注意对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关注点,避免选择与时事热点无关或者过于宏观、抽象的课题。
2.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所选择课题的理论框架,并且要有所创新。
理论框架是研究工作的指导,是保证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基础。
要注意区分课题所处的学科领域,对于跨学科研究课题要充分融合各学科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自己的课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3. 研究方法的运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要求申请者在申报书中充分描述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以及实证分析等。
研究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和科学性,因此需要申请者详细论述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四、总结回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度课题指南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和评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9一、项目背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旨在支持社会科学研究和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级基金。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继续着眼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为优秀学者提供资金支持和学术保障,鼓励开展前沿领域和核心问题的研究。
二、项目目标2019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聚焦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推动学术研究与社会实际的深度融合,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思想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1. 开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研究,推动学术研究向前沿领域拓展;2. 培育新兴学科和领域,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3. 提升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团队建设;4. 鼓励学者团队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三、项目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范围包括以下几类项目:1. 重点项目:针对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资助力度较大;2. 面上项目:围绕学科前沿、关键领域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支持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探索;3. 青年项目:鼓励年轻学者开展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研究,培养青年学术领军人才;4. 国际合作项目:支持我国社会科学学者与国际上知名学者或团队联合开展研究项目,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四、评审机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采用严格的评审机制,确保项目的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
评审标准主要包括项目的学术价值、社会影响、团队条件、研究方案和预期成果等方面。
评审机构由业内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实行匿名评审制度,确保公正、公开和独立。
评审结果将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最终审核确认。
五、项目实施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的研究团队将按照项目研究方案和时间表,开展阶段性的研究工作,并组织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和应用转化。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报告研究进展和成果情况,接受相关管理和监督。
六、项目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成果包括学术论文、专著、学术报告、政策建议等,同时还涵盖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立项名单一、引言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是国家针对教育学领域的重要科研项目,旨在推动教育学科的发展,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
本次立项名单包括了多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涉及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政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以期为教育学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立项名单概述本次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共立项了58项课题,涉及了多个研究方向。
其中,理论研究方面有25项课题,主要关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课题;实践研究方面有20项课题,主要关注教育改革、教育政策、教育评估等领域的课题;政策研究方面有13项课题,主要关注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等领域的课题。
这些课题涵盖了教育学的各个领域,反映了当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三、具体课题介绍1.教育基本理论:该方向的研究课题包括“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分配的研究”、“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影响”等。
这些课题旨在深入探讨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为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教育史:该方向的研究课题包括“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等。
这些课题旨在梳理教育史脉络,为当前教育实践提供历史借鉴。
3.教育改革:该方向的研究课题包括“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高考制度改革对教育质量的影响”等。
这些课题旨在分析教育改革实践,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4.教育政策:该方向的研究课题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研究”、“教育财政投入对教育发展的影响”等。
这些课题旨在深入剖析教育政策,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四、研究方法与预期成果各课题的研究方法因课题性质而异,但通常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预期成果方面,大部分课题旨在发表学术论文、提出政策建议、推动教育实践等方面的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历年立项项目汇编国家社科基金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人文社科研究资助机构之一,旨在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该基金已经资助了大量的优秀研究项目,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
以下是一些国家社科基金历年立项项目的简要介绍。
1.全球化时代中国“一带一路”外交战略研究该项目旨在对我国“一带一路”外交战略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更加全面、有效的政策建议。
团队利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等方法,探究了“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中国周边国家与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了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支持性建议。
2.中国社会非法集资风险研究该项目着重研究中国社会非法集资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危害性。
通过对非法集资案例的深入分析,团队发现这些集资活动往往违反金融行业规定和法律法规,涉及的投资者往往缺乏对利益和风险的认识。
团队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完善金融市场监管等建议,以规范投资市场和维护公众利益。
3.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该项目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从政策层面进行了全面研究。
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团队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政策环境不完善、资源配置不足、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等问题。
团队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大资源投入等建议。
4.中国传统功能性食品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该项目旨在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功能性食品文化遗产,分析其保护价值、推广和传承方式。
团队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不同地区的传统食品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保护政策和推广措施,为该领域新的传承方式提供了实践指导。
5.女性对恋爱对象收入的权衡机制研究该项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女性在寻找恋爱对象时对对方收入的权衡机制。
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一定量的数据,团队发现在我国,女性在权衡恋爱对象时,同时参考收入、性格、身材等多重因素。
团队提供了一些有关恋爱心理和伴侣选择的实践建议,为各类人群提供价值服务。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查询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最具权威、规模最大的社科研究基金。
其立项查询是社会各界了解国家社科研究动态的重要途径,也可以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基本情况自2004年成立以来,国家社科基金在为我国社科研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立项工作,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普通院校教师以及研究生等学者积极参与,共同共策社科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下,一些优秀的社科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标准越来越高,申报难度也不断提升。
据国家社科基金的统计数据,2019年度共立项452项,批比例约为10%,其中优秀项目申报的批准率为4%-5%左右。
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申报条件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立项主题必须在社会科学范畴内,能够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为解决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现实难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2.申请人必须是我国公民,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在社科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成绩。
3.立项申请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尤其是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各项指导文件和通知。
4.申请立项的团队必须由负责人、副负责人和其他各类研究人员组成,且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
5.研究团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包括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路径、成果预期、应用前景等。
三、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申报流程1.接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组织专家对初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立项申请进行初步检查和评估。
2.评审立项:组织专家委员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评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技术评估、财务评估、文献综述、实验室设施等各方面进行细致评估。
3.现场审核: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申报立项的单位进行现场考察和审核,重点检查其科研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经费管理等各方面情况。
4.立项批准:国家社科基金批准有关立项申请,达到定额标准的研究项目可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拨款和支持。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一、评估主题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作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涉及的内容涵盖了我国学术的研究成果和国家层面的重要项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评估这份名单,并围绕着该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展开全面探讨。
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一主题,以期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该项目,并具备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知识储备。
二、撰写正文1. 介绍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该名单以支持我国学术成果对外传播为宗旨,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旨在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学术的了解和认可,促进我国学术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这份名单不仅代表着我国学术的高水平和丰富多彩,也展现了国家对于学术传播和国际交流的重视和支持。
2. 全面评估从全面评估的角度看,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所涉及的学术领域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分支,如历史学、哲学、文化研究、语言学、社会学等等,这些学科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现了我国学术的广度和深度。
这份名单中涉及的内容既有传统经典,又有当代热点,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分析,这种多样性和全面性使得该名单呈现出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
3. 主题讨论在对于这份名单的进一步讨论中,我们可以结合其中的具体项目内容,对于每个项目的学术贡献和国际传播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以专家、学者身份对于不同项目的理论创新、学术价值、国际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每个项目背后的学术价值和国际传播空间。
4.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的全面评估和深入讨论,我们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我国学术的丰富多彩和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通过该名单中涉及的学术成果和国际传播项目,不仅可以增进对我国学术的了解和认可,也可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我国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更多发声与交流。
大数据解读解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5-2019年立项情况说到报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查一查往年的立项情况,我们把2015-2019年教育部项目的立项情况做了一些统计计算,希望对您准备申报有所帮助。
一、立项数及平均立项率先让我们通过下图看一下2015-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历年的立项数变化情况。
下图中的蓝线体现了5年的立项数变化,红线代表5年的平均立项率变化。
其中,2015年的立项率为13.8%,2016年为9.4%,2017年为12.8%,2018年为13.2%,2019年为9.6%,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的立项数虽然有3000多项,但申报总数变大了,全国总有32081项申报(每年都有上百个项目因不符合要求和条件而取消申报资格),所以平均立项率是下降的。
总的来说,教育部项目的平均立项率比国家社科基金的平均立项率要低,再加上双方对青年项目的限制条件不一致,导致教育部项目的竞争更加激励。
2015-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共立项13655项,其中,青年基金项目占6成以上(64.7%),规划基金项目占35.1%,自筹经费项目只有很少数。
大部分40岁以下,前期成果略薄弱,所在单位背景也一般的老师都会选择申报教育部项目的青年基金项目,这是非常明智的一种选择。
二、立项单位情况分析2015-2019年,合计立项最多的单位排名如下(前30名),其中,师范类大学、综合类大学以绝对优势占据排行榜一大半。
此前,我们对2009-2018年10年的立项情况做过数据分析,在立项单位排名中有着同样的趋势,但是10年立项排名与近5年立项排名对比后还是能发现一些不同,例如“广州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这所学校的5年立项排名比10年立项排名有了较大提升,说明他们近几年的立项数量肯定也有非常大的增长。
三、各学科立项情况分析下表展示是2015-2019年各学科合计立项数的排名,与此前我们曾做过的2009-2018年10年立项数据学科排名相比,在10年数据里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管理学、经济学、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如今5年的学科排名里,“交叉学科/综合研究”已经跃到了第1名,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几年交叉学科、综合研究的课题越来越多,老师们在选题上更愿意尝试交叉学科的选题,也确实产生了很多很好的交叉学科研究主题。
2019社科重大项目
根据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中心公布的信息,2019年的社科重大项目如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
该项目旨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社会的根植和实践。
2.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项目旨在深入研究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实践,探索有效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路径,促进国家稳定和全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共产党性质的研究
此项目旨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作用,为中国的发展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指导。
4.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该项目旨在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5. 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研究
本项目旨在研究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理论
支持和政策指导。
以上仅为2019年社科重大项目的一部分,具体项目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中心公布的信息为准。
2015年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学科项目名称申请人工作单位1马列·科社青年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经验性方法高惠芳北京联合大学2《资本论》视阈中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对中国梦的意义于萍渤海大学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研究户晓坤中山大学4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李艳艳北京联合大学5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人民主体地位研究叶红云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6民族复兴视域下的人民主体性问题研究潘志良宁波大学7意识形态的历史与逻辑邹放鸣中国矿业大学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与认同研究郭维平嘉兴学院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潘建红武汉理工大学10全球文化影响下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范玉刚上海交通大学11慈善教育论纲石国亮首都师范大学12人民公社的逻辑与实践研究苏晓云浙江理工大学13党史·党建国际环境嬗变视阈下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历程研究杜俊华重庆大学14川陕革命根据地党群关系研究李健西华师范大学15东固革命根据地史朱荣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16彭真法治理念研究刘国利内蒙古民族大学17中国红十字会国际交往研究(1949—1976)高中华中央党校18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野中的阿伦特实践理论研究马骁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公私利益关系的政治哲学探讨刘晓欣河南工业大学20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研究孙琳南京农业大学21先秦道家个体性思想研究王敏光洛阳师范学院22墨学大辞典孙中原中国人民大学23王权时代的韩非子批评史研究任文启甘肃政法学院24胡培翚《仪礼正义》研究陈功文商丘师范学院25来知德易学哲学思想研究陈培荣河南科技大学26嵇康玄理与魏晋玄学的发展理路研究杨杰武汉理工大学27儒道融合视域下的心学建构研究朱晓鹏杭州师范大学28阳明学发展的困境及出路研究张昭炜武汉大学29康有为“大同立教”思想研究张翔首都师范大学30严复哲学思想研究都兰军西南财经大学31中国传统心性学说中心理治疗思想的溯源与重构熊韦锐重庆师范大学32柏拉图法哲学思想研究林志猛浙江大学33海德格尔对康德时间学说的现象学解释研究潘兆云内蒙古大学34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思想研究夏纪森上海师范大学35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周穗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36准实在论研究朱诗勇广东海洋大学37贝叶斯决策理论的演进和新发展李章吕重庆师范大学38亚相容解悖方案研究付敏西南财经大学39道德能力研究李金鑫浙江财经大学40言语行为与制度社会的建构研究宋春艳湖南省社科院41当代西方道德理由理论研究张曦中山大学42美国分析美学研究彭水香西南大学43理论经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深化与拓展的数理分析陶为群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44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研究刘涛雄清华大学45地方官员与资源配置研究罗党论中山大学46货币理论与政策中的自然利率及其估算李宏瑾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47基于能源约束与内生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唐兆希浙江财经大学48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协同创新网络研究周志太淮北师范大学4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研究史新和金陵科技学院50中国近世租佃制度研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1近代中国民族企业一体化战略研究(1895-1937)赵伟苏州科技学院52银行业对抗战时期甘肃经济发展的影响裴庚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3近世以来世界茶叶市场与中国茶业贸易史料与研究石涛山西大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与开发研究吕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55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协同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陈丹宇杭州师范大学56空间分布理论下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张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7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指数研究曹文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58交易费用的分层与测度研究邱海洋信阳师范学院59应用经济人类为什么合作--基于行为实验的机理研究王国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60一般均衡与动态经济模型研究李武上海大学61转型期中国利率政策效果研究于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2上市公司资本误配置多维度监测体系研究朴哲范浙江财经大学63财产权利与会计制度研究曹越湖南大学64国家审计的审计质量研究黄溶冰南京审计学院65后重建时期灾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黄寰成都理工大学66环境规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刘伟东北财经大学67环境健康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祁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8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治理理论与模式研究路征四川大学69中国粮食产业外资控制规避研究马松林河南工业大学70健康保险投保动机、行为异象与合约激励机制研究吴传俭南京审计学院71统计学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曾守桢宁波大学72新形势下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变革与实践研究王勇东北财经大学73政治学政治正当性的来源及其发展研究王宇环中国海洋大学74灾害管理的政治理论建构与中国经验研究陶鹏南京大学7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治理转型研究吕志奎厦门大学76帝国主义化的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历史使命于海洋吉林大学77基于制度建设的试验机制:中国城管执法体制研究李振重庆大学78法学国家政策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研究彭中礼中南大学79立法不作为问题研究朱狄敏浙江工商大学80中国保密法制史论稿张群国家保密局81墨家“兼爱”法思想的现代诠释马腾厦门大学82宋朝立法通考胡兴东云南大学83中国社会公权力行为的宪法审查研究徐靖中南大学84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权的制度生成与功能演进研究林彦上海交通大学85政府多元角色语境下的公私合作中的争议解决实证研究陈无风浙江财经大学86瑕疵行政行为的多元矫正制度研究杨登峰南京师范大学87功能视域下的法益概念及其自由本质研究熊琦武汉大学88刑讯制度与中国传统刑诉程序特征研究于晓青浙江工业大学89《刑法》第13条但书与刑事制裁的界限研究彭文华苏州大学90刑法上结果归责的基本路径研究庄劲中山大学91死刑控制的证据维度吕泽华青岛大学92疑罪从无原则及实施机制研究姚显森河南大学93不作为犯中的先前行为研究姚诗湖南大学94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司法认定研究梁利波中原工学院95法人本质学说研究仲崇玉西南政法大学96意思表示瑕疵:学说与规范冉克平华中科技大学97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田丰暨南大学98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历史变迁研究陈晓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99俄罗斯土地产权的重构与进化研究龚兵黑龙江大学100政府反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张占江上海财经大学101市场规制工具研究段礼乐深圳大学102个人征信法律关系研究翟相娟华侨大学103股权众筹监管基础理论研究武长海中国政法大学104商业信托法研究李宇上海财经大学105消费者与经营者利益平衡论马一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础理论研究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107环境共同侵权研究唐忠辉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108环境税整体化研究叶金育武汉大学109水土污染的制度根源与对策研究魏汉涛昆明理工大学110商事仲裁员独立性问题研究马占军南方医科大学111《残疾人权利公约》视角下的当代残障权利研究张万洪武汉大学112社会学会稽山文化的起源与演化研究张炎兴绍兴文理学院113“大交通”时代谣言、流言话语分析程中兴西南交通大学114城市改造与城中村之变研究朱晓阳北京大学115当代中国城市医生的职业自主性研究姚泽麟华东师范大学116人口学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常态、新动力与新建构研究蔡书凯安徽工程大学117民族问题研究贵州苗族侗族女性传统服饰传承研究周梦中央民族大学118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地缘政治的战略选项研究刘峥国家行政学院119新兴大国建设国际人权规范与策略研究陈拯上海交通大学120中国对非援助编年研究(1956-2015)胡美浙江师范大学121中国历史战国简册中的车马器物及制度研究罗小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22晋国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吴毅强浙江大学123续高僧传疏证苏小华陕西师范大学124散木居奏稿校证杜宏春石河子大学125周秦两汉书经考马楠清华大学126阮元《山左金石志》研究孟凡港曲阜师范大学127秦汉三河区域研究崔建华陕西师范大学128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宋杰首都师范大学129汉魏六朝东宫官制变迁研究刘雅君上海大学130魏晋南朝官品与官资制度秩序研究周文俊中山大学131唐代疾病、医疗史再探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132唐前地志研究邢培顺滨州学院133大唐公主命运图谱郭海文陕西师范大学134北宋神宗朝政治革新研究古丽巍中国人民大学135宋代《春秋》学与史学关系研究邓锐陕西师范大学136辽金赦宥制度研究孙建权辽宁师范大学137慕容鲜卑与五燕国史研究高然西华师范大学13811世纪以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历史研究杜树海厦门大学139明前期军事制度研究李新峰北京大学140明弘治正德时期首辅刘健研究翟爱玲洛阳理工学院141明中叶唐荆川的史学思想研究李德锋内蒙古大学142明清之际中西历法之争再研究马伟华郑州大学143明遗民的人生定位与价值追寻研究吴增礼湖南大学144杨遇春研究赵珍中国人民大学145清代夏峰北学研究王坚河北师范大学146许景澄与晚清弱国外交贾菁菁华东师范大学147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考释吕顺长浙江工商大学148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张健西北大学149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研究(1881—1937)熊亚平天津社会科学院150皖南早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裘士京安徽师范大学151以广东学界为中心的民国学人与西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152大转局中的清末浙江学生研究(1901-1911)刘训华宁波大学153民国时期佛教慈善公益研究明成满安徽工业大学154天津“卍”字会及其慈善事业研究(1922-1949)侯亚伟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历史罗马-拜占庭帝国变迁与丝绸之路郭云艳河北大学156“东方问题”与巴尔干化的历史根源孙兴杰吉林大学157日本走向“九·一八”事变的对华认识轨迹研究王美平天津大学158当代中美民间交流史何慧华南师范大学159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王仕英山东师范大学160尼克松结束越南战争的秘密外交研究(1969-1975)邵笑暨南大学161考古学西周金文礼制研究黄益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62两淮地区早期社会进程研究徐峰南京师范大学163秦始皇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邵安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64北方地区汉墓的考古学研究蒋璐浙江大学165两汉时期云贵地区汉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吴小平浙江大学166宗教学回鹘佛教功德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牟成娟陕西师范大学167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研究张云江华侨大学16820世纪中国唯识学史要袁宏禹福州大学169中国文学早期儒家制度美学研究程勇浙江工业大学170文学中的悲剧美学研究万晓高天津大学171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与当代构建研究吴时红浙江财经大学172物性诗学导论张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73基于中国新诗视域下的“神韵”说与“纯诗”论共通性研究刘金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74词史考微马里扬上海师范大学175中国古代祷疾史王政淮北师范大学176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反思与建构冯文开内蒙古大学177汉唐两宋行记叙录李德辉湖南科技大学178魏晋《诗经》学与四言诗研究赵婧信阳师范学院179形神之辨与六朝诗学精神的建构陈建农黑龙江大学。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综述在当今社会,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文化传承和精神交流的重要载体。
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作为支持和推动我国艺术发展的重要资助项目,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重要意义、项目内容和取得的成果,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议题。
一、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重要意义1.1 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作为一个学术资助评台,不仅鼓励国内学者深入研究艺术相关议题,还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资助项目,推动国内外学者的学术对话与合作,促进我国艺术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1.2 推动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学项目不仅仅关注学术理论研究,更注重将理论成果应用于艺术实践。
项目的资助和支持,使得许多艺术家和实践者有机会将学术思考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推动了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1.3 促进艺术创新和文化传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资助和支持,不仅在学术上推动了艺术创新和传承,更为许多文化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这对于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内容和成果2.1 项目主题和研究方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艺术研究主题,涉及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多个艺术门类。
在项目资助下,许多学者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学术价值和艺术创新意义的成果。
2.2 重要成果和学术贡献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项目在艺术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艺术史、文化批评、跨学科研究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更对艺术实践和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摘要:一、引言二、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概述1.项目背景2.项目分类与数量3.项目主题及研究方向三、重大项目对我国艺术学发展的意义1.提升艺术学领域的研究水平2.推动艺术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3.促进艺术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四、重大项目评审过程与标准1.评审流程2.评审标准五、结语正文:一、引言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是我国艺术学领域的一次重要事件,代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进行概述,分析其对我国艺术学发展的意义,以及重大项目评审过程与标准。
二、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概述1.项目背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是面向全国艺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项目,旨在推动我国艺术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是在我国艺术学领域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
2.项目分类与数量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共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艺术理论研究、艺术创作与批评研究、艺术教育研究、艺术产业与政策研究。
共计资助项目80个,其中,艺术理论研究类项目20个,艺术创作与批评研究类项目25个,艺术教育研究类项目15个,艺术产业与政策研究类项目10个。
3.项目主题及研究方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涵盖了艺术学的各个领域,包括传统艺术、现代艺术、民间艺术、新媒体艺术等。
研究方向涉及艺术学理论体系建设、艺术创作方法论、艺术批评与评论、艺术教育改革、艺术产业政策等多个方面。
三、重大项目对我国艺术学发展的意义1.提升艺术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资助了一批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课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学领域的研究水平提升。
这些课题在理论体系建设、创作方法论、批评与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2.推动艺术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鼓励跨学科研究,推动艺术学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数据大盘点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已正式公示,共有5129项项目获得立项公示。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立项名单已公示了,共有521项项目公示。
面对这“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结局,我们以客观、理性的数据分析带您看看今年的国社科年度项目以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立项情况。
立项高频词
“新时代”“机制研究”“一带一路”是2019年国社科各类项目立项最多的关键词。
2019年青年项目立项高频词
2019年一般项目立项高频词
2019年重点项目立项高频词
2019年西部项目立项高频词
2019年全国教科规划立项高频词
立项类别分布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类别的占比与2018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青年项目的占比比重越来越高,对青年项目的支持越来越大!
2019年国社科立项单位TOP100
对2019年度立项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做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立项最多的单位TOP100(详见下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位列前三名。
与去年的立项排名对比发现,前10名当中,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今年挤进了前10,掉出前10的是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复旦大学,这里尤其是复旦大学的排名变化最大,由去年的第9名降到第53名,今年的立项数仅有24项,去年有45项,几乎减少了一半。
排名提升较大的有如:浙江工商大学、郑州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大学等。
此外,贵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以及湖南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等西部高校的立项数都有不小的提升。
2019年国社科立项学科排名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学科排名上变化不大,立项数增长比较大的是马列·科社和民族学,在总立项数增长的情况下(2019年立项数比2018年增长2.7%)其中民族学2018年仅有208项立项,今年有329项立项,增幅达58.2%,远超平均水平。
全国教科规划立项单位TOP50
2019年全国教科规划公示名单共有521项,经数据统计计算,立项数最多的前50个单位如下表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在几大传统师范院校的“夹缝”中,宁波大学的立项数排在了第3位,比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还要多。
大部分院校能有3-4项立项已经很不错了,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绝对优势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