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的手法学挤压类的手法共6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0.31 MB
- 文档页数:60
第三节挤压类手法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压或对称性挤压所施术的部位,称为挤压类手法。
一、按法按法是最早应用于按摩治疗的手法之一,是各种流派的常用手法。
它是用指、掌、肘或其他部位在所施术的部位上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
[手法分类]1、指按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端着力于穴位或压痛点或反射区上进行垂直向下的按压,使之有得气感,同时要按压一定的时间再放松。
2、屈指按法拇指或食指屈曲,用近端指间关节部按压穴位或滑按反射区。
3、掌根按法用手掌的掌根部着力,按压所施部位。
4、鱼际按法用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按压机体表面某些部位。
5、双掌叠按法双手掌重叠按压施术者机体表面某些部位。
6、肘按法肘关节屈曲,用尺骨鹰嘴突起部位按压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动作要领]按法操作时用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力量要由轻到重,稳而持久,使刺激充分深透到机体组织深部。
操作中切忌用迅猛的暴力,以免造成不良的损伤。
按压力量大小和时间长短,应根据所施术部位肌肉组织的丰满程度及该部位的耐受程度而决定,在按压的部位应有得气感为目的。
[作用机制]按法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缓解痉挛,诱导移痛,开通闭塞,帮助消化,舒皱美容等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按法可放松肌肉,提高痛阈,抑制神经兴奋,改善组织的血运和营养,增强机体的氧化过程,改善淋巴管内的瘀滞状态等。
二、捏挤法捏挤法是以两手掌或指与指或指与掌相对用力捏挤肌肤的一类手法。
[手法分类]1、拇食指捏法食指屈曲,以食指桡侧缘与拇指相对用力捏拿肌肤。
2、拇食中指捏法用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用力捏拿所施术的部位。
3、捏脊法它是小儿按摩疗法中的一种主要手法。
手握空拳,食指也屈曲,以两手食指桡侧缘紧贴脊柱两侧皮肤,与拇指相对用力轻轻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捻转捏拿,向前移动,自下而上操作。
4、对掌挤法两手掌相对用力挤压被施术的部位。
5、弹筋法用拇、食两指或拇指与食中二指捏紧施术部位的肌肉或筋腱,用力提拉,当筋肉被提拉到一定高度后,突然松脱,使其弹回原位,如拉弓放箭状。
挤压类按摩手法掌按法:术者仲臂沉肩,腕背伸,上身略前倾,蓄力于施术之上肢部,以单手掌或双手掌叠放于施治部位,用掌根着力下按,得气后减轻压力,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
1.按法操作要求(1)掌按法:术者仲臂沉肩,腕背伸,上身略前倾,蓄力于施术之上肢部,以单手掌或双手掌叠放于施治部位,用掌根着力下按,得气后减轻压力,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
(2)指按法:术者单手握拳,拇指伸直,以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治部位,用腕、臂的力量由轻而重逐渐向下按压,待刺激达组织深部后,逐渐减轻压力,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
动作要领(1)术者全身应自然放松,沉肩,肘部自然弯曲,以腕部活动带动手掌或手指,对施术部位或穴位进行有节奏的一起一落的平稳按压。
(2)指按法取穴要淮,拇指与施治部位垂直,施力和缓,不可晃动。
(3)掌按法年老体弱者慎用,小儿禁用。
在胸部操作时,用力过大可引起肋骨骨折,故忌用暴力。
在腹部操作时,施术手掌应随病人的呼吸而起伏,即呼气时徐徐按下,吸气时缓缓放松。
临床运用指按法接触面小、力量集中、剌激较强,适用于全身经穴,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掌按法接触面大,压力亦大,适用于腰背及脘腹部,具有理筋整复、活血止痛、开通闭塞、温里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
2.点法操作要求(1)中指点法:沉肩,微屈肘,拇、食、中指自然伸直,拇指置于中指掌侧,食指置于中指背侧,挟持中指,助之以力。
肩、臂、腕协同发力,力集中指端,由轻渐重,施力点按穴位,使局部酸胀得气,再将手指轻轻抬起。
(2)剑指点法:食、中二指伸直成剑指状,其余动作要领同中指点法,利用肩、臂、腕的力量,以食、中二指指端相并点按穴位。
(3)拇指屈指点法:术者握拳,腕部稍尺偏,拇指指腹紧靠食指中节背侧,以屈曲的拇指指间关节突起部点按穴位,又称握拳点法。
(4)食指屈指点法:术者握拳,用拇指尺侧缘抵住食指端,以屈曲的食指近端指间关节突起部点按穴位。
动作要领(1)操作时应着力固定,不得滑移。
力量由轻渐重,再渐减力,切忌暴力戳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