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格综合运用 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修辞格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运用特定的文字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及其综合运用。
首先,对比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重要手法。
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的事物、事实或观点,达到突出其中一个的效果。
比如说,我们在《红楼梦》中看到了很多对比修辞的运用,比如宝玉和黛玉、贾蓉和贾瑞等的对比,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再次,排比修辞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
排比修辞是通过对列举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多次重复,以起到强调的效果。
例如,“我追求真理,你追求利益;我讲究原则,你讲究权宜;我是追求完美,你是追求成功”。
这样的排比修辞使句子更加生动,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感。
此外,隐喻修辞也是修辞格中的一种常见的手法。
隐喻是通过借用其他事物的概念、形象和属性,来形容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月亮是一个大白菜”的描述,就是一种用隐喻修辞的手法来描绘夜晚明亮的月色。
再次,比喻修辞是修辞格中的另一种常见手法。
比喻是通过将所要表达的事物和人、物品等进行比较,来揭示其共同点和特点,并通过类比的方式来加深读者对所描述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他的眼睛像一颗明亮的星星”。
这样的比喻修辞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被描述事物的特点和形象。
最后,夸张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常见手法。
夸张修辞是通过对事物或观点进行夸张处理,达到增强说服力和表现力的效果。
例如,“这个城市的房价涨到了天上”,这样的修辞手法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房价的高涨和压力的增加。
综上所述,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比修辞、排比修辞、隐喻修辞、比喻修辞和夸张修辞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们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义。
因此,在写作时要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格,从而使文章更加精彩。
论述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接下来是排比,排比是指将相同结构的成分并列在一起,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排比常用于修辞句和修辞段落的构建中,通过紧凑有力的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加富有节奏感。
例如,可以通过排比来描述一系列相似的事件或情感,以增强读者的共鸣感。
同时,排比也可以用于揭示问题的根源,突出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引起读者的关注。
再来是夸张,夸张是指对事物进行夸大处理,以产生强烈的效果。
夸张是修辞格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法,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在描述人物的特点时,可以适度夸张其特点,以增强读者的印象。
同时,在描写情感时,也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增强情感的强度,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除了以上提到的修辞格,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格可以在文章中进行综合运用,如借代、反问、设问等。
综合运用不同的修辞格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然而,综合运用修辞格需要注意适度,不宜过分使用,否则会显得造作和矫情。
在运用修辞格时,应根据作品的整体氛围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修辞格,并注意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是提升作品表现力和艺术效果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比、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然而,在运用修辞格时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和不合时宜的使用。
只有合理、巧妙地运用修辞格,才能达到提升作品表达力和艺术魅力的效果。
论述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什么是修辞格呢?修辞格就是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
修辞格,在语法表达中很多时候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
现在我们常见的修辞格有20多种,具体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互文、反复、反问、设问、通感、反语、顶真、对比等等。
修辞格在修辞学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以为修辞学就是辞格学,那只是一种误解。
修辞格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修辞学著作中确乎曾经处于突出的地位,是产生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
其实唐钺在《修辞格》一书中说过,修辞格“不过是修辞的一小部”,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也并非专论修辞格,而汉语修辞格研究的历史则更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现在修辞格以外的修辞现象、修辞方法、修辞理论的研究,所以更引人重视,正是修辞学的历史所提出的任务。
修辞格的地位应从修辞格本身的作用以及和其他修辞方法的联系中去考察。
它是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这种方法是长期以来在运用语言中产生的,今后,还将继续为增强汉语的表达效果而发挥作用。
从和其他修辞手段的联系看,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修辞方法。
正因为如此,修辞格的研究没有停顿,它还在扩大和深化。
扩大指的是新的修辞格还在产生,值得进一步去发掘、整理;修辞格和其他修辞现象的联系,也逐渐引起更多的注意,如修辞格和不同语体的联系不一样,公文语体极少用修辞格,而文艺语体中修辞格的使用频率最高。
深化指的是对已有修辞格的进一步分析,比如关于修辞格的标准,各个修辞格的特点,修辞格之间的关系等等。
能否正确看待修辞格的地位,和修辞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不能以修辞格排斥或取代其他修辞现象、修辞方法的研究,也不能反过来无视修辞格在修辞学中的地位。
修辞格既是修辞的一种特殊方法,这种方法又有着结构上的特点,因此,修辞格往往被人理解为一种程式,以为只要掌握这些不同的程式,就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修辞格综合运用范文修辞格是修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以达到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目的。
综合运用修辞格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一篇使用了多种修辞格的作品。
当旭日冉冉升起,照亮大地的一刹那,仿佛属于晨曦的婴儿般纯洁无瑕,天空则被映照得犹如宝石般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这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场景,那一份温暖,将淡淡的清晨凝聚成了梦幻的画卷。
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洒在湛蓝的海面上,就像是一抹温柔的微笑,给人以无尽的安慰和希望。
远处的山峦在朝阳的映衬下,透露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美丽。
山峰似乎倾听着大自然的呼吸,它们高耸入云,在云雾的缠绕下,仿佛一条巨龙正在熟睡。
阳光渐渐升得越来越高,周围的一切都被点亮,熏染着暖暖的颜色。
大地被染上了一层金色,整个世界都似乎包裹在一片橙黄的光芒中。
耳畔传来的一阵阵鸟鸣,如同少年的呼唤,不禁让人想起他们飞翔的身姿,自由自在的舞蹈,仿佛是在和大自然对话。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那是万民的心愿,永恒的誓言。
露水映照出一串串晶莹的水珠,好像是用一颗颗明珠串成的项链,更增添了这片青山绿水的宁静与生机。
那无尽的湖泊,仿佛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映照着万千人们的期待和希望。
阳光照在青青的波浪上,泛起一层金光,波涛汹涌的海面随着风的轻拂,千百只海鸥欢快地在海上翱翔,犹如绚丽多彩的彩蝶在大地上翩翩起舞。
透过山间的峡谷,可以看到远方的小镇。
小镇幽静而安逸,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些飘舞于树梢间的叶子仿佛是诗人写下的纷飞的文字,用心灵去领悟,才能体会它们的美妙。
天空中云朵悠然自得地飘过,它们变幻莫测,有时形成了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画面,有时变成了动物的模样,更有时宛如诗人笔下的仙境,美得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在描述清晨的景色时,使用了拟人修辞格,将晨曦比喻为纯洁无瑕的婴儿,将阳光比喻为微笑,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描写山峰时使用了比喻修辞格,将其比喻为巨龙,使人感到壮丽和神秘;在描写湖泊时使用了拟人修辞格,将湖泊比喻为明珠,突出了其宁静和美丽。
一、各种修辞格的运用广告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经常利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对广告语言加以渲染,如词义上的修辞手法,双关pun, 轭式搭配syllepsis,仿拟parody,矛盾修辞法oxymoron, 夸张hyperbole等。
结构上的修辞手段:设问rhetorical questions. 重复repetition, 排比parallelism, 对照antithesis等。
音韵上的修辞格手段,如头韵alliteration, 叠韵assonance, 拟声onomatopoeia, 感叹词interjection等。
例1:More so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例2:When you can’t take the pain, take “Anadin”. 这则止痛药广告(Anadin 安乃定)利用了轭式搭配这一辞格。
例3:we’ve hidden a garden full of vegetables where you’d never expect. In a pie.夸张例4:If it’s green, we reject it.It it’s too ripe, we reject it.If it’s bruised, we reject it.If it’s diseased, we reject it.If it’s dirty, we reject it.If it’s just right, we squash it.The tomato ketchup in a MacDonald’s hamburger is made only forMacDonald’s.排比结构,音韵对称。
例5:All yummy, no tummy.Sugar free Fudgsicle Brand Fudge Pops, Sugar Free Popsicle Brand Ice Pops, and Sugar Free Creamsicle Brand Cream Pops. Half the calories, all of the sun! 半谐音例6:Black Heart RumThe Rum Drinker’s RumBlack Heart 是一种有多种朗姆酒(rum)混制成的红糖甜酒(demerara rum)。
辞格的综合运用引言辞格是指词语在表达中的特殊排列和组合方式,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写作中,辞格的运用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辞格的综合运用,包括排比、反问、夸张等常见的辞格手法。
1. 排比排比是指在几个词句中运用相同的结构和语法,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排比能够让文章的语言更加鲜明、有节奏感,使读者对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例如:•他不仅幽默,而且风趣;不仅聪明,而且机智;不仅善良,而且正直。
在这个例子中,通过使用排比的手法,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被描述人物的多重优点。
2. 反问反问是指在文章中提出疑问,但不需要得到明确的回答。
反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例如:•你难道不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吗?通过这个反问的句子,作者希望引起读者对问题的关注,并表达自己对问题的重视态度。
3. 夸张夸张是指在表达中进行程度上的夸大,以加强表达的效果。
夸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他长得高得可以接触到天空。
通过这个夸张的描述,读者能够直观地想象到被描述人物的身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 比喻比喻是指通过比较的手法,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似或相似的联系,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比喻能够给读者一个直观的形象,使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化。
例如:•她的笑声如同一阵清泉,使人心旷神怡。
通过将笑声比喻为清泉,作者使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被描述人物带来的快乐和舒适。
5. 并列并列是指在文章中将两个或多个词句放在同一位置并列起来,以强调它们的重要性或对比不同之处。
并列能够使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例如:•团结、友爱、互助,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
通过并列的手法,将这三个词语放在同一位置,强调它们共同的重要性,并体现了团队的核心价值观。
结论辞格是一种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综合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内容提要辞格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更具民族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在人们长期的语言审美活动中逐渐创造、总结出来的结构定型的语辞优化格式,它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作为积极修辞手段,辞格在文艺语体中使用频率最高,对文艺语体的生动性、具体形象性、情感性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语言艺术化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辞格的特有功能、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甚至成为累赘或消极歧格的现象随处可见。
运用辞格,首先必须切合辞格的内部结构规律,注意选择搭配内部构件,使辞格准确地发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方能成其为格,这是优化的基础;其次必须适合语境,即适合外部各种关系,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符合题旨,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而且他不能离开更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即语境包括情景、境景、题旨、文境,方能尽其善;三须具有美感性,即所用的辞格若能形音义皆美,独具韵味,则能获得极大的审美效果。
辞格的运用必须注意以上三方面的锤炼,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最优境界。
试论辞格的正确运用修辞格也称辞格。
辞格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更具民族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在人们长期的语言审美活动中逐渐创造、总结出来的结构定型的语辞优化格式,它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作为积极修辞手段,辞格在文艺语体中使用频率最高,对文艺语体的生动性、具体形象性、情感性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语言艺术化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辞格的特有功能、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甚至成为累赘或消极歧格的现象随处可见。
如何使所用的辞格能尽善尽美,充分发挥其生动感人的魅力,引起人们较大的审美兴趣?本文将对此作具体的探讨。
笔者认为,运用辞格,首先必须切合辞格的内部结构规律,方能成其为格,这是优化的基础;其次必须适合语境,即适合外部各种关系,方能尽其善;三须具有美感性,即所用的辞格若能形音义皆美,独具韵味,则能获得极大的审美效果,达到尽善尽美的最优境界。
辞格的综合运用:类别和作用院系名称:人文艺术学院班级:11411102姓名:李娟辞格的综合运用:类别和作用摘要: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作为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一修辞格为中心,详细论证了四类三十八格,其中对修辞格的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得尤为周密,因此建立了修辞格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修辞格未知数发展和演变自从有了修辞学,我国学者长期以来,以修辞格为研究对象。
现在修辞学的重要著作,例如唐銊的《修辞格》则以“修辞格”为对象,论述了五类二十七格,被陈望道先生称为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先声”,得到充分的肯定。
而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作为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一修辞格为中心,详细论证了四类三十八格,其中对修辞格的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得尤为周密,因此建立了修辞格的科学体系。
随着修辞学的不断发展与演变,新辞格在不断地出现,修辞格的真正数量到目前为止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只能从琳琅满目的辞格大海撷取一部分“辞贝”。
一、常用修辞格比喻比喻,在所有的词格当中,是应用最广的一种修辞方法。
《诗经》中已经大量使用,是“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之一,可见比喻是产生历史最长,应如:根据本体、喻体、喻词的异同和隐现,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另根据本体,喻体和喻词三者结合的情况,比喻又有若干变化形式,即比喻的变式,基本形式又有:缩喻,引喻,较喻,仅喻,倒喻,曲喻,回喻,互喻,博喻,类喻等。
比喻的作用(一)比喻可以用浅近的言语说明深刻的事理比喻这种辞格因为它浅近深入人心,可以用它来阐释深刻的道理。
比如“深入生活好比挖井,虽然直径不大”可是能穿透许多层土壤”一句,将“深入生活”这个比较抽象的行为阐述的非常浅近,让我们在形象的比喻中深刻理解其中所阐述的道理。
(二)用以描述事物用比喻描述事物,可以使事物非常浅近、形象。
如“小溪两旁,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想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向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向高空的长虹那样绚烂”一句,用博喻将溪旁的野花描述的形象、逼真,是本来已经形象的事物渲染得更加淋漓尽致。
现代汉语从拟人、仿词等辞格作文示例文章篇一:《奇妙的现代汉语:拟人、仿词的魔法世界》嗨,大家好!我想跟你们聊聊咱们特别有趣的现代汉语呢。
你们知道吗?现代汉语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魔法盒,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奇妙的东西,像拟人、仿词这些辞格呀,就像是魔法盒里闪闪发光的魔法道具。
先说说拟人吧。
拟人就像是给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一样。
比如说“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
风本来就是空气流动产生的,它哪有手呀,可是这么一说,就好像风变成了一个温柔的小伙伴,正用它那软软的小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呢。
再看那路边的花朵,“花朵在阳光下欢快地跳舞”。
花朵怎么会跳舞呢?但是这样一写,我们就感觉花朵像个活泼的小舞者,在阳光这个大舞台下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美丽。
这多有趣呀,就好像把整个世界都变得像童话世界一样。
你们难道不觉得拟人这种辞格很神奇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去公园玩。
公园里有很多树,我就对小伙伴们说:“看呀,那些树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在守护着我们的公园呢。
”小伙伴们一听,都觉得特别形象。
一个小伙伴还说:“那小草肯定就是地毯啦,软软地铺在地上。
”这也是拟人呀,把树当成卫士,把小草当成地毯,一下子就把公园的景色描写得活灵活现的。
我们在公园里跑来跑去,一会儿摸摸“卫士”的树干,一会儿踩踩“地毯”,可开心了。
再来说说仿词。
仿词就像是玩模仿游戏一样。
比如说“菜鸟”这个词,本来没有这个词的,是仿照“老鸟”(指在某个领域比较有经验的人)创造出来的,用来形容那些刚进入某个领域,什么都不太懂的新手。
还有像“白富美”和“高富帅”,这也是仿词的结果。
这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看到别人搭了一个好看的房子,我们就照着样子搭一个差不多的,但是又有点自己特色的东西。
仿词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了。
我记得在学校里,我们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仿词的故事。
说有一个地方的方言里,本来有“好开心”这个说法,后来有人根据这个创造了“好开森”,这就是仿词啦。
大家觉得这个很有趣,就开始互相说“好开森”,整个教室都充满了笑声。
多种辞格写一篇400短文多种辞格写一篇400短文:标题: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在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正以多种形式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引用辞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先生的名言,也是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理念。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策略。
二、排比辞格科技创新不仅在硬件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如超级计算机、高铁、5G通信等,而且在软件和服务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对比辞格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创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科技创新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才素质和科研能力,因此人才培养和引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如何平衡资源配置也是一个难题。
四、描述辞格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也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共同攻克了许多科技难题,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了中国力量。
五、问答辞格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对经济社会有何影响?科技创新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并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六、并列辞格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关注技术的发展,也注重技术的应用。
科技创新不仅是技术研发,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和创新机制。
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七、对话辞格A: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B:科技创新面临着人才短缺、资源不足、创新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
A: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B:可以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多种辞格作文300字收集3篇多种辞格作文300字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巧用修辞修辞的作用就是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修辞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
1、巧用排比排比就是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感情,给人以整饬美。
如:(1)“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孝心无价》)(2)思想是人生的一种的境界。
浮躁的生命容不下浩瀚的思想,浅薄的生命装不下广博的思想,低俗的生命不理解崇高的思想,渺小的生命仰望于伟大的思想。
思想形成在博览群书后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产生于历尽艰辛后的总结经验,独辟蹊径。
(《思想是智慧的路标》) 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排比修辞,(1)段从不同角度阐述什么是“孝”,告诉读者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因为“孝”是无法弥补的。
(2)段运用排比修辞,使整段文字朗朗上口而又富含哲理。
2、巧用比喻比喻是用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
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比喻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
如:(3)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挫折中的一阵清风,当你惊慌失措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母亲是荒寂时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生辉,闻一下沁人心脾;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辨不清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母亲》)(4)我的生命是一条船,母亲是长天,父亲是大海,老师是风帆,朋友是港湾。
于是我有了无限的感动和无穷的幸福。
岁月如歌,余音绕梁;好友如诗,句句悠扬。
(《感谢生命》)两段文字把比喻、排比相结合,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刻化,让读者明了于心又回味无穷。
运用辞格写500字作文
运用辞格写500字作文?孰不知这可是门大学问啊!说来话长,还是从头说起吧。
我们都知道,辞格可不就是那些修辞手法的高级版么?比如夸张、对偶、排比啥的,可全都被包括在内了。
用这些花哨的修辞手段写作文,就跟给枯燥的文字穿上了一件靓丽的新衣哩。
你说运用辞格写作文有啥好处?哎哟,那可不就是当仁不让的文采飞扬了吗?妙语连珠、字字珠玑,只待你驾驭自如。
再加上那些活灵活现的比喻、那些引人入胜的拟人,你的作文立马就会变得生动传神、引人入胜啰!
别忘了,辞格的运用门门道道可不少。
就拿排比来说吧,把同类事物罗列在一起,层层递进,语气便显得慷慨激昂、铿锵有力。
至于夸张法,那就更是使人过目不忘、令人拍案叫绝了!
当然啦,辞格的运用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那可得像大厨烹制美味菜肴般小心翼翼、精雕细琢才行。
切记不可过渡做作,也不能生搬硬造。
只有用之恰当、切中要害,才能发挥辞格的独特魅力,让你的作文在万千佳作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呐!
运用辞格写作文好比给平凡的文字披上了一件绚丽的华服。
只要你掌握了门道,定能在艺术的彩云之上肆意遨游,尽情挥洒你的才情啦!。
论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汉语的修辞现象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历史悠久的,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
但如何认识和分析它却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修辞格既是修辞的一种特殊方法,这种方法又有着结构上的特点,因此,修辞格往往被人理解为一种程式,以为只要掌握这些不同的程式,就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程式总是比较固定的,而程式的运用却是千变万化的。
比喻的程式很容易掌握,但寻找一个好的比喻却象找一颗红宝石那么难。
修辞格的运用作为一种修辞现象,是较早地引起注意的。
通常说话和作文时,往往不是单一地运用某一种修辞各,一段话里可能有数种修辞方式,这叫做修辞格的综合运用。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情况复杂,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兼用、连用和套用。
综合运用数种修辞方式,可以同时守到数种修辞效果。
一、兼用。
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也叫“兼格”。
兼格从这一角度看是甲格,从另一角度看是乙格。
一身多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修辞效果突出。
各种修辞格不是用同一标准划分出来的,所以会出现交叉现象,即同一组语句,从一个标准看,属甲辞格;从另一标准看,属乙辞格。
譬如:高大的烟囱伸向天空,仿佛是从地下长出来的,一直要升到白云的深处。
用的是比喻兼夸张。
再譬如:恨不能肋生双翼,万里寻访,飞上苍茫,直到仙乡。
排比、拟物、比喻、夸张的兼用。
恰当地运用兼格,可以使多种修辞效果相得益彰,多姿多彩,从多方面为文章的表达增添文采和力量。
有时是表现形式上的再加强,如排比兼顶真;有时则是表达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双管齐下、兼取并得,如对偶与对比的兼用,设问与排比的兼用等。
辞格在运用时的相互借助,是形成兼用的原因。
有些辞格之间关系密切,因而它们相互兼用的机会格外多,如比喻和比拟,比喻和夸张,对偶和对比,排比和反复,排比和设问,排比和映衬等。
二、连用。
同一辞格或不同辞格在一段话语中接连运用。
同一辞格连用的例子: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的上皮特别长,永远将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是照常上班。
拟人连用。
不同辞格连用的例子: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
连用对偶、比拟和两个比喻。
①离开渔船,走上堤岸,只见千百条水渠,像彩带似的,把无边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整齐方块,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像一厢厢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莲蓬,却又像一盘盘碧绿的珍珠。
(谢瑛《珍珠赋》)
②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下了儿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
小草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许地山《春底林野》)例①是比喻的连用,具体地描绘了“水渠”、“田野”、“稻谷”、“棉花”、“莲蓬”等各不相同的生动形象,引人联想。
例②是比拟连用,把“桃花”、“小草”人格化,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具有不同修辞效果的辞格前后配合,交错使用,互补互衬,珠联璧合,可以把思想内容表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明有力。
三、套用。
一种辞格里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
套用是分层次的结合。
譬如:看吧,狂风紧紧抱着一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碎末。
拟人中套着比喻。
分析综合运用的修辞格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从整体把握,弄清各种辞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辞格有主次之分,有隐显之分,应按顺序、分层次地进行分析。
二是分析时应注意变换分析角度。
比如可以从意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形式方面入手;可以着眼于词语,也可以着眼于句式。
切不可发现一种辞格而丢掉另外的辞格。
三是识别辞格要反复推敲,可以同不用辞格的或者用了其他辞格的表达作比较。
对已发现的辞格要及时注明,防止遗忘并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综合运用好修辞格在修辞中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增强效果,而且可以语言艺术上不断创新,达到修辞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