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综合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12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言语交际》单元辅导(5)责任教师:吴会灵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下)一、修辞格的区别(一)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方式。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表现的对象,而用与这个对象密切相关的其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
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
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
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思考:什么是相似点?“什么是相似点”这个问题教材上并没有直接讲述,但其意思在教材中已经有所体现,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归纳出来。
我们认为,相似点是作者引起联想并构成比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能够联系在一起构成比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二者的相似性,这是构成比喻的基础。
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相似点不明确,就不能构成比喻,即使构成比喻别人也无法理解。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八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①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婴~傅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一)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正确运用常有的修辞手法1.用比喻句的形式补写一段文字,说明“不时责备自己弊端”的重要性。
我们决不可以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当克制自满 ,不时责备自己的弊端 ,。
答案示例 :仿佛我们为了洁净 ,为了去掉尘埃 ,每日要洗脸 ,每日要扫地同样。
2.以“蜘蛛结网”为话题 ,分别写出褒义、贬义且语意完好的一句话,要求综合运用比较和比喻的手法。
(1 褒义 :像蜘蛛结网同样 ___ __________________(2 贬义 :像蜘蛛结网同样 ___ __________________参照答案 :(1 谨小慎微 ,才有圆满结局。
(2 妄图网住他人却也网住了自己。
3.试以“纪念碑”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各写一个比喻句。
每个句子都应和题目的详细要求相符合。
(1 以“纪念碑”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 ,并采纳起码两种其余光景对它进行衬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以“纪念碑”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 ,并要求揭露将某一事物 (比喻的本体喻为“纪念碑”的原由。
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 :(1 群山葱翠 ,江水澄碧 ,矗立在青山绿水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 ,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深情地凝视着这片漂亮的土地,凝视着它的过去、此刻和将来。
(2 伟大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和苏轼,还有曹雪芹和鲁迅,用他们令人入迷而又撼人心魄的诗文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纪念碑。
4.模仿下边一段话中画线句子的形式,另选一个对象 ,说明前面加点句子所阐释的道理。
“惟有用心 ,乃能出头。
”急于出类拔萃的话 ,除了自寻烦忧以外 ,不会真实获得什么。
就像一只蝴蝶 ,要想漂亮如画 ,它的蛹就一定要经过地表下乌黑炼狱般的生活。
假如不愿接受被压迫的难过 ,展翅欲飞之时 ,就是它的漂亮终结之日。
答:答案示例 :就像一粒种子 ,要想长大 ,就一定先要经过在泥土中挣扎的过程。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综合性学习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去年,重庆某校拟定了戏曲进校园的课堂计划,让同学们在校园里可以近距离接触中国戏曲。
邀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课堂小舞台)第一堂戏曲课,老师给大家播放了昆曲《牡丹亭》的片段,虽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传统戏曲,但是很多同学被其音韵唱腔、舞美设计、精彩情节所吸引,兴致高昂,意犹未尽。
小雪回家之后还主动做了一份活动策划,初次起草,小雪的活动策划有些小问题,请你帮她调整改正。
策划如下:戏曲课堂活动策划活动主题:走进中国传统戏曲活动标语:传统戏曲进校园学习国粹真经典活动目的:多途径多角度了解中国戏曲,不做盲目追星族活动内容:(一)京剧脸谱图片展示(二)越剧“才子佳人”题材特点讨论会(三)川江号子老船工嘉陵江边现场讲解(四)豫剧《穆桂英挂帅》片段影视欣赏(1)小雪设计的活动标语对仗不够工整,请在原句基础上进行修改。
传统戏曲进校园,________(2)小雪设计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但是有一项不妥,指出并改正。
活动________不妥,可改为________(人生大舞台)(3)根据情境,将人物对话补充完整。
爸爸:小雪,这次月考结束了,爸爸打算带你出去放松一下!小雪欢呼:太好了!①________爸爸笑笑:你不是喜欢漫威漫画吗?《复仇者联盟4》正在热映呢,周六晚上我们去看吧!小雪颇有为难之色:我是很想看《复联4》啊,但是我听戏曲课的老师说,周六晚19:30《国韵芳华——中国传统戏曲<牡丹亭>》将在重庆大剧院进行最后一场展演,能够现场去感受的机会太难得了,我有点纠结。
修辞格综合运用范文修辞格是修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以达到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目的。
综合运用修辞格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一篇使用了多种修辞格的作品。
当旭日冉冉升起,照亮大地的一刹那,仿佛属于晨曦的婴儿般纯洁无瑕,天空则被映照得犹如宝石般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这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场景,那一份温暖,将淡淡的清晨凝聚成了梦幻的画卷。
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洒在湛蓝的海面上,就像是一抹温柔的微笑,给人以无尽的安慰和希望。
远处的山峦在朝阳的映衬下,透露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美丽。
山峰似乎倾听着大自然的呼吸,它们高耸入云,在云雾的缠绕下,仿佛一条巨龙正在熟睡。
阳光渐渐升得越来越高,周围的一切都被点亮,熏染着暖暖的颜色。
大地被染上了一层金色,整个世界都似乎包裹在一片橙黄的光芒中。
耳畔传来的一阵阵鸟鸣,如同少年的呼唤,不禁让人想起他们飞翔的身姿,自由自在的舞蹈,仿佛是在和大自然对话。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那是万民的心愿,永恒的誓言。
露水映照出一串串晶莹的水珠,好像是用一颗颗明珠串成的项链,更增添了这片青山绿水的宁静与生机。
那无尽的湖泊,仿佛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映照着万千人们的期待和希望。
阳光照在青青的波浪上,泛起一层金光,波涛汹涌的海面随着风的轻拂,千百只海鸥欢快地在海上翱翔,犹如绚丽多彩的彩蝶在大地上翩翩起舞。
透过山间的峡谷,可以看到远方的小镇。
小镇幽静而安逸,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些飘舞于树梢间的叶子仿佛是诗人写下的纷飞的文字,用心灵去领悟,才能体会它们的美妙。
天空中云朵悠然自得地飘过,它们变幻莫测,有时形成了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画面,有时变成了动物的模样,更有时宛如诗人笔下的仙境,美得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在描述清晨的景色时,使用了拟人修辞格,将晨曦比喻为纯洁无瑕的婴儿,将阳光比喻为微笑,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描写山峰时使用了比喻修辞格,将其比喻为巨龙,使人感到壮丽和神秘;在描写湖泊时使用了拟人修辞格,将湖泊比喻为明珠,突出了其宁静和美丽。
语文修辞手法分析与运用语文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分析和探讨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它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通常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
比如说,“月亮像一个大圆盘”,这里的“月亮”是本体,“大圆盘”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月亮的形状。
比喻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将平淡的事物变得生动。
再比如,“他的脸红得像苹果”,把“脸”比喻成“苹果”,让我们瞬间对他脸红的程度有了清晰的认识。
拟人,则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比如“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小鸟并不会真的歌唱,但通过拟人,赋予了小鸟人的行为,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风儿本是自然现象,没有情感和动作,用“抚摸”这个人类的动作,使风儿变得亲切温柔。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明显的夸张,瀑布不可能真的有三千尺,但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凸显出了瀑布的雄伟壮观。
“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极度夸大了他的饥饿程度,让我们对他的饥饿有了深刻的印象。
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使用排比可以加强语势,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通过排比,把爱心的作用生动且强烈地展现了出来。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现代汉语》Ⅱ练习(四)[语用与修辞]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1.修辞-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积极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加工后的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取得最理想的表达效果,这种语言加工的实践活动,就是修辞。
[2分]2.语用-语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活动,特别是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等活动。
3.合作原则-话语交际的各方为了相互合作的,以保证谈话顺利进行而共同遵守某些原则,这些原则称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关联准则、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和信息明白准则。
4.得体原则适合于不同语境的需要,采用拐弯抹角的间接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话语交际效果,这就是所谓得体。
得体原则包括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克制准则三个准则。
[2分]5.前提触发语-前提往往跟某些特定的词语相联系,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特定的词语把握话语的前提。
跟话语前提有联系的特定词语叫做前提触发语。
6.预设-预设是用话语焦点的上位概念来替代焦点以后得出的一个命题。
如果A真则B真,A假则B真,B真则A 或真或假,B假则A非真非假,那么,A预设B。
[2分]二、简述题1.运用话语交际基本原则的有关原理,分析下面两段对话,说明违约话语行为产生的言外之意及其产生的过程。
(1)甲:小李和小王表现怎么样?乙:小李表现很好,是有名的三好学生。
语言使用应遵循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接话原则等话语交际原则。
违背以上原则的话语行为,就是违约话语行为。
合作原则从“量”“质”“关系”“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关联准则和信息明白准则等四条准则。
遵守这些准则就是遵守合作原则。
如果违背了其中一个准则,就违背了合作原则。
对话中甲询问的是小李和小王两人的表现情况,而乙只讲小李表现好,只字不提小王,没有提供甲所希望得到的足够的信息,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信息适量准则。
对话中,乙认为小王在校表现并不怎么样,甚至很糟糕,但是,为了使话语表达得体,乙遵循得体原则中的礼貌准则,没有正面评价小王。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现代汉语(2)》十年期末考试综合分析题题库(分学期版)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6.下面短语的结构层次是否相同,简要加以分析说明。
a.修剪桑树的枝干b.修剪桑树的技术答:a.修剪桑树的枝干:第一层是述宾结构,第二层是定中结构。
b.修剪桑树的技术:第一层是定中结构,第二层是述宾结构。
7.分析下面两组句子意义上的差别。
a.他病了三个月。
b.他病了三个月了。
答:a.这句话说的是他曾经病了三个月。
b.这句话说他病了三个月现在还没有好。
8.分析下面一段话的句式特点及辞格综合运用情况。
一盏盏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答:这段话运用了对偶,前后句子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是整句。
运用了对偶、比喻、比拟辞格。
辞格综合运用方式是套用,在对偶中套用了比喻和比拟。
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6.下面的短语有歧义,请简要分析说明发现了敌人的哨兵答:7.分析下面两组句子意义上的差别a.一个月就下了三场雨。
b一个月才下了三场雨。
答:a.这句话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一个月下月多和一个月下雨少两种意思。
b.这句话只有一种意思,就是下次数雨少。
8.分析下面一段话中辞格综合运用情况春雨贵如油,井水是美酒。
美酒灌麦苗,醉得麦苗绿油油。
答:第一,这段话辞格综合运用是连用。
第二,先后使用了比喻、夸张、比拟等修辞格。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7.分析下面两组句子意义上的差别a.虽然你已经考上了大学,但是也要继续努力学习。
b即使你已经考上了大学,也要继续努力学习。
答:a.这句话中“考上了大学”是实际情况,已经证实。
b.这句话中“考上了大学”是假定情况,实际上还没有考上大学。
8.分析下面一段话中句式特点、表达效果和辞格综合运用情况我虽是一朵花,却扮不出烂漫的春色,我虽是一滴水,却汇不成澎湃的芦河;我虽是一棵树,却组不成茫茫的森林;我虽是一块石,却不具备泰山的巍峨。
答:第一,这段话使用了整句,构成了排比句,具有整齐美,具有艺术感染力。
第 1 大题:( 得16 分) 是非题1 . 1989年出版唐松波等主编的《汉语修辞格大辞典》共收辞格156种,其中仅“比喻”下面就又细分了36种辞格。
( 正确答案否)2 . 修辞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新的辞格,一是对旧的辞格的革新。
( 正确答案否)3 . 孔子所说的“文质兼备”就是要做到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的统一。
( 正确答案是)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的问世奠定了我国古代修辞学的基础。
正( 确答案是)5 .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在公元前300多年就写出了修辞学的专著《修辞学》。
(正确答案否)6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
( 正确答案是)7 .地域方言是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具有不同的词汇特征的方言. ( 正确答案否)8 .地域方言,指的是按地区划分的自成体系的方言。
( 正确答案是)9 .)汉语合成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具有相同语素的词常常构成一组同类词。
( 正确答案否)10 .词语锤炼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正确答案是)第 1 大题:( 得26 分) 单选题1 . ( 应得2 分,实得2 分)“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这里用主要运用了()修辞手法。
A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拟人B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借代C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接喻D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双关正确答案A .2 . ( 应得2 分,实得2 分)“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运用了修辞手法()。
A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博喻B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借代C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接喻D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双关正确答案:D .3 . ( 应得2 分,实得0 分)选出用了对偶的一项()。
一、各种修辞格的运用广告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经常利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对广告语言加以渲染,如词义上的修辞手法,双关pun, 轭式搭配syllepsis,仿拟parody,矛盾修辞法oxymoron, 夸张hyperbole等。
结构上的修辞手段:设问rhetorical questions. 重复repetition, 排比parallelism, 对照antithesis等。
音韵上的修辞格手段,如头韵alliteration, 叠韵assonance, 拟声onomatopoeia, 感叹词interjection等。
例1:More so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例2:When you can’t take the pain, take “Anadin”. 这则止痛药广告(Anadin 安乃定)利用了轭式搭配这一辞格。
例3:we’ve hidden a garden full of vegetables where you’d never expect. In a pie.夸张例4:If it’s green, we reject it.It it’s too ripe, we reject it.If it’s bruised, we reject it.If it’s diseased, we reject it.If it’s dirty, we reject it.If it’s just right, we squash it.The tomato ketchup in a MacDonald’s hamburger is made only forMacDonald’s.排比结构,音韵对称。
例5:All yummy, no tummy.Sugar free Fudgsicle Brand Fudge Pops, Sugar Free Popsicle Brand Ice Pops, and Sugar Free Creamsicle Brand Cream Pops. Half the calories, all of the sun! 半谐音例6:Black Heart RumThe Rum Drinker’s RumBlack Heart 是一种有多种朗姆酒(rum)混制成的红糖甜酒(demerara rum)。
《现代汉语(2)》题库及答案《现代汉语(2)》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0分。
每小题2分。
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各组词只有()是兼类词。
A.喜欢渴望牵挂B.代表导演编辑C.讨厌仇恨鄙视D.启示理想端正2.下列句子()中的名词是不定指。
A.请把我要的磁盘带上B.他的朋友看他来了C.她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D.我上街买点东西做饭3.下列句子只有()是复句。
A.据有关媒体报道,最近几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B.由于下雨的缘故,我校春季运动会只好延期举行。
C.因为两个人性格上合不来,最后还是分手了。
D.当敌人赶到江边时,红军已经渡过了金沙江。
4.下列说法()正确。
A.相似点就是本体和喻体的特点相同B.相似点就是本体和喻体的形状相同C.相似点就是本体和喻体的类别相同D.相似点就是本体和喻体的色彩相同5.会话要遵循合作原则,而下面的会话,孩子的回答表明不想告诉妈妈真实情况,这里的会话,孩子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妈妈:期末考试成绩怎么样?孩子:我体育考得特别好。
A.质的准则B.量的准则C.关系准则D.方式准则二、综合分析题(30分)1.分析下面短语的结构层次(10分)我和班长都来自边远的山村。
2.分析下面多重复句的结构层次(8分)只要你认真负责,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事,不但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而且还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3.按照要求变换下列句式(6分)①这套词语浅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装满设计精美的科普读物,适合小学生阅读。
(变成短句)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
(变成肯定句)4.分析下面一段话修辞格综合运用情况(6分)我虽是一朱花,却扮不出烂漫的春色;我虽是一滴水,却汇不成澎湃的江河:我虽是一棵树,却组不成茫茫的森林;我虽是一块石,却不具备秦山的巍峨。
三、简答(每小题10分。
共40分)1.实词和虚词有哪些主要区别?2.比较下面两个复句的意义差别:A.你这次考试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并不值得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