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
- 格式:doc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2
一枝一叶总关情于细微处见精神——作文细节描写解读【佳作品读】母爱深深深几许高一于磊“废话,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好喽!机器人多聪明,哪像你,笨得像木瓜!”打击!我差点儿没气晕过去。
没想到,身体很棒的我有一天居然生了一场大病。
记得,当时的我软绵绵地躺在病床上,觉得快要死了一样。
有一天,我竟笑着对妈说:“祝你生一个每次都能拿第一的女儿”看着被病魔折磨得消瘦的我,一向强悍的妈妈哭得稀里哗啦。
“你这个呆瓜,说什么胡话,你得最后一名也是我的好女儿。
以前批评你,还不是为你好。
”我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时,我才真正明白,我以前只是用小孩的眼光看待妈妈,只是以孩子的心理来推测妈妈的。
其实,妈妈一直很爱我,我是妈妈的所有!我的病大概也在感动里无地自容,竟也一点点溜掉了。
事后,老妈“大言不惭”地拉着我到处吹嘘说她惊天动地泣鬼神,还时不时摸摸我的脸,写好人物,写活人物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不论是写人记叙文还是叙事记叙文,都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
本文在人物描写的方法上精推细敲,在语言表达上精心打磨,符合题目“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的要求,属上乘之作。
一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人物个性鲜明。
像“一向强悍的妈妈哭得稀里哗啦。
‘你这个呆瓜,说什么胡话,你得最后一名也是我的好女儿。
以前批评你,还不是为你好’”“老妈‘大言不惭’地拉着我到处吹嘘说她惊天动地泣鬼神,还时不时摸摸我的脸,扯扯我的耳朵,笑嘻嘻地说……”等细节无不使母亲的形象鲜明,富有个性。
二语言幽默俏皮,生动形象。
像“老妈都起得很早,像一只快乐的皮球,在厨房和客厅里蹦来蹦去”等句子,多有视觉冲击力。
综观全文,可谓爱蕴其中,情流笔端。
当然,要想把人悉的材料,如能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等手法,可使文章真实生动,因为细节是作品的血肉,是使记叙文真实生动的重要方法。
细节贵“细”,描写时一定在“细”字上下工夫,尤其应注意描写肖像细节、景物细节及心理细节。
不妨学学归有光《项脊轩志》、朱自清《背影》和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等文中描写细节的方法。
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中极为重要的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读者对小说的情感认同和阅读体验。
而细节描写,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细节是小说中的事物、环境、情感等具体表现形式,是人物形象真实、具体、生动的体现,能够直接刻画人物的品质、性格、思想等方面。
如小说《草船借箭》中的角色廉颇,他五十多岁鹤发童颜,脖子细长、眼角下有细小的皱纹,身材高大,乃是一位身经百战、身板硬朗、骨格坚强的老将。
作者在描写廉颇的细节时,不仅仅是形容外貌,更表达了他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让读者对其有更直观、具体的认识。
细节描写对创造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内心感受、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一开始被描写为一位容貌出众、眉目如画的佳人,但通过她的心理描写、日常言谈等细节描写,我们更能了解她的性格、生活境遇以及与人相处的方式。
如《红楼梦》中写道:“黛玉近来渐不如先时了,且不提那些独自思量的事,单说那些陪着宝黛们出入的事,也觉得不是,那一日里走得太多,身子打了一磕,腿上有些痛,过了几日起来,就神思恍惚起来。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林黛玉的脆弱与压抑,同时又能看到她支撑着自己的力量和坚强的一面。
细节描写的成功塑造不仅仅需要作家出色的文学表达能力,还需要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作家可以传递出自己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
例如,在钱钟书的《围城》中,他通过描写方鸿渐的一系列生活细节,浓厚地表现了他在外地求学时的孤独无助和文化融合困难。
如小说中写到:“方鸿渐在街灯下,站了许多时间,才走近一位看样子年纪很不小的店家里。
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运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的独特性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导入新课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儒林外史》中有严监生,严监生因为哥哥严贡生犯案下了监狱,家里大小事务都由他来操持,累得一病不起,临死之前,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大家觉得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小气、抠门)从那里看出来?从一个细微的伸指头上就可看出来。
严监生小气,抠门、吝啬就因为这个细微的动作被刻画的惟妙惟肖。
这个描写我们就叫它细节描写。
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看出细节之美,它于细微处见精神装点了一个人的灵魂,使苍白的文字一下子神采飞扬,血肉丰满。
二、学习写作1、了解什么是细节?何谓细节?细节就是指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等。
作家李准曾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
”巴尔扎克也曾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2、怎样才能写好细节我们还是以严监生为例,如果我们把这段文字改为“严监生临死还要伸出两根手指让挑掉一茎灯草才肯咽气”,大家看效果如何?很显然,严监生形象刻画不到位,他的吝啬,小气就不能形象展示给大家。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细节描写的概念与意义1.1 导入:通过展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兴趣。
1.2 讲解细节描写的定义:细致入微地描绘人物、场景、情感等,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品中的真实性。
1.3 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丰富作品内容,突出人物形象,增强情感表达,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4 实例分析:选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片段,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章: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2.1 讲解细节描写的方法:感官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2 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在作品中的应用: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分析不同描写方法的表现效果。
2.3 细节描写的技巧: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描写效果。
2.4 实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分析其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3.1 讲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使作品更具说服力,提高读者体验。
3.2 分析细节描写在不同文体的应用:小说、散文、诗歌等。
3.3 实例分析: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互相学习,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第四章:细节描写练习与创作4.1 设计细节描写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2 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练习:根据练习题目,进行写作训练。
4.3 创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互相学习,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概念、方法、技巧以及在写作中的应用。
5.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5.3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细节描写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第六章:细节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应用6.1 讲解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外貌、心理等特征。
6.2 分析细节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例,分析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塑造。
细微之处见精神作文
细微之处见精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却能够反映出一个
人的精神和品质。
这些细微之处,或许只是一句微笑,一次礼让,一份真诚,但却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善意。
细微之处见精神,正是因为这些微小的举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人情味和温暖。
在日常的交往中,一句问候、一声谢谢,都能够展现一个人的教养和修养。
无
论是在家庭中、工作中还是社交场合,都能够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来展现自己的精神风貌。
比如在家庭中,一句温暖的问候或关心,都能够让家庭成员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在工作中,一声真诚的谢谢,能够让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在社交场合,一份真诚的礼貌,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风度和修养。
这些细微之处,都能够让人感受到他人的善意和真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此外,细微之处还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和细心程度。
比如在工作中,一
份认真负责的态度,能够让工作更加顺利和高效;在生活中,一份细心体贴的关怀,能够让亲人朋友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这些细微之处,都能够让我们展现出自己的精神风貌,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善意。
细微之处见精神,正是因为这些微小的举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人情味和温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多关注一些细微之处,多展现一些真诚和善意,让生活更加美好。
因为这些微小的举动,都能够让我们展现出自己的精神风貌,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善意。
让我们一起用细微之处来见证精神,让生活更加美好!。
于细微处见精神作文【篇一: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妙用)】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专题概述“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细节决定成败”、“于细微处见精神”,人的品格可以从细微中见出,一件事也常常由细节决定其功败垂成。
一篇作品,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常常是那些具体的细节。
作品中的细节,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动作、神情、物件、景色等细枝末节的具体生动的描写。
细节描写犹如点睛之笔,运用得好,往往能达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赋予作品以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细节,看似平常,故而常常被忽略。
细节,虽则平常,却又最能持久。
做到娴熟的运用细节描写,一则是炼就一双慧眼,细致的观察是细节描写的前提,养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于平常中发现美,从形声色味中,从举手投足中发现美的存在;二则是炼就一颗慧心,从寻常的神态言语间,琢磨出一个眼神一句话语背后的心理,透过细节琢磨出人与物的情感、性格与命运,从平常举止中领略到不寻常的意义;三是炼就一双慧翅,善于调动联想与想象,一座山峰,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同一座山的不同气韵,从一滴水里窥看折射的万道阳光,细节就能幻化出无穷姿态。
炼就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一双慧翅,需知贵在坚持,勤谨而用心,就一定能在写作中收获丰硕的成果。
传神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好的作品之所以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许多作文内容空洞,通篇没有一处亮点,这大多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有话不会说。
而细节,恰是作文成熟的重要标志。
如何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养成作文时进行细节描写的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
具体该如何有效的将细节与故事情节,故事与人物性格,细节与文章结构联系起来,让细节描写成为文学的有力表现方式呢?本专题将循序渐进的加以理论讲解,并切实引导大家将细节描写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学习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在叙事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于细微处见精神--------学习《品质》中的细节描写泰兴市第五高级中学李小玲教学目标1.学习《品质》中运用细节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和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
3.锻炼并提高学生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品质》中的细节描写方法及作用教学难点在作文中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安排课时2课时一.导入由一组人物漫画(ppt成龙、刘翔、刘德华、李咏、冯小刚……)导入。
学生们能在看过漫画后很快识别出各个人物,是源于漫画能抓住细节凸显人物典型特征,所以,细节对于人物的描写相当重要。
二.细节描写含义及作用1.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
2.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血肉。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三.学习《品质》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很多,今天我们从文章《品质》中学习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充实人物形象。
(一)细节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1.《品质》中有三双靴子始终贯穿全文,并且这三双靴子的命运与本文主人公的命运有着紧密的关联。
请从文中划出。
P42 “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
”(板书:陈列)P46 “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板书:挤缩)P48 “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佻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凄凉的长筒马靴。
”(板书:照样陈列)2.师小结;从陈列---挤缩---照样陈列,我们看到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物命运的变化,以及在这一切变化后人物品质的升华。
所以,细节推动或构成了情节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还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学生训练:借助细节丰富情节设定一个场景(父母亲遇到了生活或工作中的难题),如何在细节的变动中展现情节的发展。
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南通市东方中学周国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品味细节描写2.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教学重点与难点: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教学安排:课型:作文指导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屏显“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
2.导入:正如这里的“一滴水”“一片枯叶”一样,细节描写点亮了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这一写法。
二、重温细节1.进入中学以来,我们在课文里曾读过哪些细节描写?(学生回忆,教师评价:细节描写给人印象深刻。
)2.老师罗列了一些细节描写,我们来读一读,辨一辨,这些分别属于哪种细节描写?(屏显)(1)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我的母亲》)语言细节(2)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七颗钻石》)动作细节(3)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安恩和奶牛》)神态细节(4)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动作细节(5)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草》)外貌细节、动作细节、神态细节三、品味细节通过刚才的回顾与辨别,我们认识到常见的人物细节描写包括(学生一起说):外貌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等。
接下来,我们细细品味一些细节描写,说一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1)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我的母亲》)(饮气吞声,为的是是母亲慈爱儿子的表现,勉强说着“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也表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
于细微处见精神——也谈细节描写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殷庆周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在文学作品中,出色的细节描写使事件更逼真,情节更动人,人物更丰满,主题更深刻.这种以小见大,以微显著的写作手段,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本文仅就细节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性格特征的凸显、内心世界的传达、人物命运的烘托等方面,略加探索,宣以浅见.
【总页数】2页(P150-151)
【作者】殷庆周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高中部,515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于细微处见神韵——小学作文人物细节描写的有效指导和策略 [J], 陈丽清
2.于细微处见精神——浅谈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J], 高英辉
3.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叙文细节描写指导 [J], 李海燕
4.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J], 张善存
5.于细微处见神韵-小学作文人物细节描写的有效指导和策略 [J], 陈丽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于细微处见精神
——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
南通市东方中学周国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品味细节描写
2.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安排:
课型:作文指导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屏显“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
2.导入:正如这里的“一滴水”“一片枯叶”一样,细节描写点亮了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这一写法。
二、重温细节
1.进入中学以来,我们在课文里曾读过哪些细节描写?(学生回忆,教师评价:细节描写给人印象深刻。
)
2.老师罗列了一些细节描写,我们来读一读,辨一辨,这些分别属于哪种细节描写?(屏显)
(1)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我的母亲》)语言细节
(2)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七颗钻石》)动作细节
(3)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安恩和奶牛》)神态细节(4)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动作细节
(5)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草》)外貌细节、动作细节、神态细节
三、品味细节
通过刚才的回顾与辨别,我们认识到常见的人物细节描写包括(学生一起说):外貌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等。
接下来,我们细细品味一些细节描写,说一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1)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我的母亲》)
(饮气吞声,为的是是母亲慈爱儿子的表现,勉强说着“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也表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
)
(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赵普》)
(神态细节“颜色不变”,“跪”都表现了赵普沉着镇定。
)
(3)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七颗钻石》)
(“咽”这一细节,表现小姑娘口渴的程度之深,对水的渴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将水让给陌生的过路人,可见其品性多么善良,品格多么高尚。
)
(4)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草》)
(“干裂的嘴唇”写出周副主席身患重病。
“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表现了周副主席对革命事业极端负责。
“浓眉渐渐皱紧”表现了周副主席认真思考。
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了周副主席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5)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一面》)
(“竹枝似的手指”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鲁迅身体的瘦弱,表现了鲁迅为革命事业的辛劳,也流露出作者对鲁迅的怜爱之情。
)
四、生成细节
1.纵观这些细节描写,大家觉得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板书)
(1)紧扣人物特征(板书:紧扣特征)
(2)捕捉细微、典型的人物细节(板书:捕捉细节)
(3)添加准确、生动的修饰语(板书:添修饰语)
(4)巧用比喻等修辞(板书:巧用修辞)
2.以如东社会实践拓展训练——勇攀珠峰为素材分步奏实践细节描写
(这是我们前几天在如东社会实践拓展训练——勇攀珠峰的画面,旁边的文字是一名同学感受:
海风吹拂,海滨白色的大风车慢悠悠地转着。
这是来到如东的第二天,我们组有幸被安排到勇攀珠峰拓展活动。
来到训练场地,我心里非常紧张。
如果让你提出修改建议的话,你会如何建议?)
(“我心里非常紧张”没有写出紧张感,建议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紧张)
人物的特征,已经知晓:紧张。
(1)如果让你添加细节描写,你会添加哪些细节?
(脸涨得通红,额头冒汗,牙齿打颤,手心沁汗,两腿哆嗦,牙关咬得紧紧的,眼神不敢直视教练,左右躲闪,躲在同学后等等)
(2)根据刚才总结的方法,可以添加一些修饰语?(在什么位置,添加什么修饰语)
(形容词:忐忑不安,胆怯,无助;副词:不断地等等)
(3)如果再运用一种修辞,那就更好啦!
(如果将眼前的“珠峰”比作一个巨大的蜘蛛网,身在其中的自己可以比作什么呢?像即将误闯蛛网的细小昆虫。
)
(4)写:每位同学按照刚才的步骤,运用细节描写将“来到训练场地,我心里非常紧张”进行扩写。
(5)将自己写好的片段读给同桌或小组成员听,听者提出修改意见。
(6)请同学朗读展示。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温了课内经典的细节描写,并且学习了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的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多运用细节描写,让人物更加生动形象。
(下课!)
五、写作细节
运用细节描写进行改写,凸显人物特点:
他/她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放进嘴里,吃起来。
例: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纸巾擦拭着唇角的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