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影像阅读片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颅脑CT阅片基础头颅CT阅片基础何碧强2013-10-8影像学方法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甚至是某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作为临床专业医师,必须对阅片有充分的认识,对医学影像学图像有进行判读的能力,才能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颅脑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1、Reid基线(RBL):为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
2、眦耳线(CML)或眶耳线(OML):为外眦与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依检查目的的不同使扫描平面与CML向头侧成角0 -25℃。
3、上眶耳线(SML):为眶上缘中点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
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
4、连合间线(AC-PC线):为前连合(AC)后缘中点至后连合(PC)前缘中点的连线。
脑立体定向手术和X-刀、r-刀治疗多以此线为准。
外耳道连合间线大脑半球外侧面大脑半球内侧面脑底面颅脑内重要的几个区域1、基底节区:包括内囊、外囊、屏状核、脑岛、豆状核、尾状核和杏仁核;该区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部位。
2、放射冠区及半卵圆中心:其是内囊纤维白质向上延伸的同一物质在不同层面的名称,该区域常为老年性脱髓鞘病变发生部位。
3、鞍上池区、桥小脑角:为桥脑与小脑之间的夹角区域,为听神经瘤好发处。
4、边缘系统:为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回钩的合称;是情感、内脏活动区。
5、丘脑下部:包括视交叉、视束、灰结节、乳头体和垂体漏斗;是神经分泌方面、尿崩症等内分泌系统病变的地方。
颅脑横断层CT解剖眦耳线层面经蝶鞍、垂体层面经视交叉层面经鞍上池、下丘脑层面经第三脑室下部、前连合层面经第三脑室上部、松果体层面经丘脑、基底核与内囊层面经侧脑室顶部、胼胝体干层面胼胝体上部、半卵圆中心层面经半卵圆区上部、中央旁小叶下部层面经中央旁小叶上部层面颅顶部、中央沟上部层面颅脑横断层解剖CT表现轴位(横断层)扫描是CT检查的最常用方法。
常规检查时以与“OM”线成15-20°角为基线,层厚、层距均为10mm,连续向上扫描至顶部。
头部ct读片口诀头部CT(计算机断层扫描)读片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观察CT图像的位置、方向和层次,全面评价CT图像质量,分析头部骨骼、脑组织和血管结构等。
以下为头部CT读片的口诀,以帮助医生更加高效地分析和解读图像信息。
第一步:定位和方向左侧脑沟带走流,右侧大脑亦如此。
从鼻梁骨起始,上至枕骨饶,如是定位方向。
第二步:图像层次从前到后观图像,更近脸颞骨颚下。
最前为眶上,后随眶下,海绵窦及后脑窝。
第三步:图像评价灰白质对比高,CT图像细节好。
软骨骼清晰见,无伪影,无噪音。
第四步:骨骼观察眶上骨细微看,眶下骨影清。
额骨颞骨鼻骨,全体规整。
蝶鞍突不异常,切线骨连续。
第五步:脑组织分析脑室正常大小,无积水无增大。
带状回见双侧,岛叶也能寻。
脑沟卷曲明,皮层均匀行。
海马体不张扬,颞叶结构完整好。
第六步:血管结构观察颈内颈外及椎动脉,全都要重点看。
大脑前后动脉,供血全靠它们。
大脑中动脉,庞大如拳头。
大脑后动脉,支配颞、顶及枕。
静脉窦畅通好,无异常占位高。
第七步:异常结构寻找肿块团片状,急需重视。
出血坏死直往看,水肿肿瘤速查清。
硬膜外血肿分辨,急脑癌脑室查。
血管畸形如迷洞,瘤区血管扩展。
第八步:结论解读综合全片,不异常醒脑清。
介绍CT表现,病变特点看。
给出诊断意见,指导治疗推荐。
通过以上的头部CT读片口诀,医生可以快速地观察和分析头部CT 图像,对脑骨骼、脑组织和血管结构等进行综合评价,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
这样的口诀能够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遗漏和错误,对于及时发现和诊断头部疾病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头部ct读片口诀头部CT(计算机断层扫描)读片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手段,用于检测头部结构的异常情况,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以下是头部CT读片的口诀,旨在帮助医生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头部CT影像,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第一部分:影像质量评估1. 所见与所查符合,曝光度要精准。
2. 画幅正常,层厚一致,无伪迹,要仔细。
第二部分:骨骼结构和软组织1. 骨骼全面,形态对称,有无损伤要认真。
2. 颅骨完整,颅缝齐,颅底印象要注意。
3. 窦房排列正常,有无积液要留心。
4. 眼眶透明,眶腔无占位,眼球位置要关注。
5. 姿势检查要慎重,误诊会有所阻。
第三部分:脑实质和脑室1. 脑实质均匀,无异常信号要细看。
2. 脑室大小要测量,侧脑室是否对称。
3. 有无脑水肿,梗死灶要认真辨别。
4. 脑干轴位纵观,有无异常印象要记牢。
第四部分:血管及血液1. 血管显示清晰,分辨率要高精准。
2. 动脉血管狭窄,瘤栓要留心。
3. 空洞出血检查,血肿大小要评估。
4. 血管造影需考虑,肿瘤角度要观察。
第五部分:邻近结构1. 颅底解剖标志,病灶位置要对应。
2. 邻近脑膜及脑池,有无扩大要察觉。
3. 坏死和肿瘤的界限,有无侵袭要查找。
4. 颞骨尖突和耳道,术前考虑要密切。
第六部分:总结和分析1. 形态分析一致,异常为基准参考。
2. 结合临床数据,做出诊断要明确。
3. 异常提示详尽,意见明确传达。
以上是头部CT读片的口诀,希望能帮助医生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头部CT影像,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参考口诀,具体的解读和诊断还需要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颅脑影像阅读片原则
颅脑的结构复杂,颅脑影像精确解读成为一个难点,同时不清楚颅脑CT各个层面正常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对颅脑影像的成像原理及概念不清也是导致阅片障碍的重要原因。
虽然头颅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在读片时要熟知以下原则。
对称原则。
拿到片子后要先观察左右是否对称,正常的颅脑结构基本为左右对称,在排除体位原因后,如左右不对称,可考虑存在异常。
观察脑脊液间隙。
脑脊液增宽或变窄都可能提示病变,如脑积水或脑萎缩的影像片子常会表现出脑脊液间隙增宽;反之如脑脊液间隙变窄,则可考虑占位或脑肿胀等。
观察密度。
密度异常分为高密度与低密度。
影像片子出现低密度影,通常可考虑缺血、缺氧、肿瘤等原因;而出现高密度影则应怀疑颅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