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3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田家四季歌【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606.81 KB
- 文档页数:7
4田家四季歌(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的《田家四季歌》。
这首诗歌以四季为线索,描绘了田家生活的美好景象。
具体内容包括:春季的播种、夏季的耕作、秋季的收获和冬季的欢庆。
我们将详细解读诗歌的每一句,深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农耕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熟练朗读《田家四季歌》,理解诗歌的意境,掌握生字词;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农民劳动的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重点:诗歌意境的把握,以及诗歌中农耕文化的传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四季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田家四季歌》。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讲解:逐句讲解诗歌,分析生字词,解释诗句中的农耕文化,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四季农耕活动的认识。
5. 例题讲解:针对诗歌内容,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歌,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田家四季歌》2. 内容:四季农耕活动、生字词、诗歌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以四季为题材,写一首诗歌。
2. 答案示例:春雨润物细无声,夏阳炎炎照农耕。
秋风吹过丰收景,冬雪皑皑兆丰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兴趣;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四季的诗歌、故事等,进一步了解四季文化。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亲身体验农耕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田家四季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田家四季歌》。
该部分详细内容为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通过描绘田家四季的景象,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四季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农业劳动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观察与表达。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四季图片、田家劳动场景图片。
2. 学具:田字格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读写生字词,并进行课堂练习。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田家四季的变化。
5.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田家劳动场景图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田家四季的景象。
6.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表达,给出例句,让学生模仿。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绘自己家乡的四季景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田家四季歌2. 板书生字词:春、夏、秋、冬、播种、收获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家乡的四季景象。
2. 答案示例:春天,家乡的田野绿油油的,播种的季节到了;夏天,田野里的庄稼长势喜人,农民伯伯忙着浇水、施肥;秋天,稻谷金黄,丰收的季节来临;冬天,大地一片雪白,农民伯伯休息,为来年播种做好准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观察与表达较为困难,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对这一方面的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农业劳动的谚语,加深对农业劳动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亲身体验田家四季的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四季变化的观察与表达3. 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在教学中,我会将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作为重点。
二年级语文《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优秀13篇)《田家四季歌》教案1学习目标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场、了”。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体会各个季节农民劳动的场景及景色的美丽,感受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
多音字了(liǎo)了解字考了(le)好成绩,乐得不得了(liǎo)。
(le)好了走了歌得到了(le)表扬,不觉了(liǎo)不起。
正(zhēng)正月辨“正”只有在表示“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时,读zhēng,(zhèng)正在析如,正月、新正;其余情况一般读zhèng。
场(cháng)场院例秋收结束了,农户们有的在场(cháng)院里打场(cháng),(chǎng)场面句有的在广场(chǎng)上晒谷子,一片热闹的景象。
近义词辛苦——忙碌喜洋洋——乐滋滋反义词嫩——老肥——瘦忙——闲早——晚晴——阴新——旧轻——重辛苦——轻松词语解释桑叶:桑树的叶子,是蚕的日常饲料。
农业: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耕作:用各种方法处理土壤的表层,使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耕、耙、锄等。
戴月光:文中指农民辛苦劳作,晚上月亮出来时才收工回家。
辛苦:身心劳苦。
新制棉衣:文中指新做好的棉衣。
笑盈盈:状态词。
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笑盈盈”读xiàoyíngyíng。
互动探究1这首儿歌描写了四季中的`哪些代表性事物?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桑叶、蚕桑、插秧、稻、谷、雪、新制棉衣。
2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农民耕作很辛苦?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3找一找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个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这个比喻句是用“黄金”比喻“稻谷”4为什么说“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因为一年的付出有了收获,稻谷丰收了,即使再辛苦,心里也是甜蜜的。
5文中有两个描写心情的ABB式词语,请写下来。
识字4 田家四季歌【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习本课,既了解了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常识,又能感受辛勤劳动带来的愉悦。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在读儿歌的同时,初步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审美创造:插图色彩淡雅,意境优美,呼应儿歌内容,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课文共四小节,抓住农家生活特点,依次写了四季农事。
春天草长莺飞,麦苗嫩、桑叶肥;夏天养蚕插秧,农事繁忙;秋天稻谷成熟,丰收在望;冬天新雪初霁,赶制年衣。
四季时令鲜明,富有浓郁的田家生活气息。
关注生字:本课有一个多音字。
“场”大多数情况下读第三声,本课中的“场”读第二声,专指“平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如“打场”。
教学时,可结合第2小节的教学,借助插图理解“秋季里,稻上场”,区分第二声和第三声。
本课要写的字中,上下结构三个,左右结构四个;“戴”是本课书写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用部件组成识记字形。
关注词语:“四季、农事、月光、辛苦、棉衣”。
可以结合图片和实际生活来识记。
【教学目标】1.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5个词语。
(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重点)3.初步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难点)【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季、吹、肥、农、事、忙、归、戴”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交流识字1.小朋友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小朋友去看看农村的四季。
(教师板书课题:田家四季歌)学生齐读课题。
3.解读课题。
(出示课件2)请同学们思考:“田家”是什么意思?预设:种田的人家、农家、农村、乡村……4.(出示课件3)交流:你印象中的四季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四季的图片,学生感受四季不同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教案设计(精选15篇)一、文本教学解读《田家四季歌》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
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及农事活动。
儿歌内容轻松活泼、语言凝练、朗朗上口,课文配有相应的四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四季变化。
识字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用不同方法识字写字,归纳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流畅地朗读儿歌。
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1、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一qi个,要求会写的生字10个。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数量较多,切不可平均用力,宜突出重点、难点,分布在不同环节一一落实。
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将“桑、农、场”等后鼻音的字读准。
积累“喜洋洋、笑盈盈”两个ABB式的词语。
“了、年“是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出现过,是熟字,在本课中采用复习组词的方式认读即可。
“蝴蝶、肥、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进行识记。
“苗、桑、麦”是象形文字,可采用蒙学识字的方法识记。
教师用PPT出示三个字的甲骨文(篆文)形式:-,接着出示这三个字:苗、桑、麦。
请学生猜一猜,谁跟谁是对应的。
学生交流完之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成果,并进一步完善每个字的字源内容:-上面的-表示“手”,到了现在就写成“又”,-表示有很多手在树上采叶子,人们采回这些叶子回家喂蚕宝宝。
蚕宝宝爱吃桑叶,所以这个字念“sng”。
-上面的部分就像一株禾苗,下面的“夂”表示外来的。
因为麦子是从外国传到中国的。
“农、”字很形象,就像一个人弯腰挑着担,用袖子去擦流下的汗水。
“戴“字字形复杂,机械记忆比较困难。
可以采用儿歌的方法识记这两个字。
编成儿歌就是:田边一个人,挑着长扁担。
担子弯又弯,累得满头汗。
“归、场、季、辛苦”宜采用观察图片、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边读句子边看图,明白字义。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时候用到过,实现音、形、义的有机统一,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田家四季歌》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教学目标】1.通过字理溯源、语境运用、图文联系等方式认识“季”“蝴”“蝶”等17个生字,会写“季”“吹”“肥”等10个生字。
2.借助图片、视频、小队活动等方式,初步了解夏季和秋季的农事活动,感受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借助田园风光视频,创设农村研学情境:这节课,我们少先队研学活动要去哪里呢?看,答案就藏在视频里。
(农村)看着图,你能想起场景歌里的什么内容?(一块稻田、一方鱼塘)2.出示农村风光图,识记“农”字:这个字最早表示拿着农具在田间除草,也就是在田间耕作。
后来字形逐渐演变到现在的正楷字,伸出手,我们一起写一写:注意这三个笔画的位置关系,撇、竖提、捺三笔不相交于一点。
3.看着农村风光图,你能说出几个带“农”字的词语?(自由说,出示词语,读一读)4.揭示课题,说田家的意思:种田的人家。
识记“季”字,“季”字讲解:上面表示禾苗,下面表示刚出生的小孩,整个字最早表示幼小的禾苗。
现在也表示一年的四分之一时间。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加一加)一段时间一直在下雨,我们叫它“雨季”。
一直干旱的时间段,我们叫它“旱季”,还有四季、季节这些词语,一起读一读,记住它们。
写“季”字:第一笔是短撇,撇捺舒展,最后一笔是长横,拉长,写平。
5.翻开语文书,在你的生字表里工工整整地写一写“农”和“季”字,写完后对照范字和同桌互相评价。
做完这件事,就开始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识字正音1.一共四节诗,请四个人读。
相机正音。
2.再来挑战读词语。
强调“场”的字音是第二声。
3.让我们开上小汽车去农家,念出车上的生字吧。
4.字音终极关:挑战读句子:关注两个多音字。
三、欣赏春景,感受农村之美1.让我们先去看看田家的春季有多么迷人吧。
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画出春季有哪些景物?2.有什么小动物?蝴蝶。
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优秀3篇】壶知道为您带来了3篇《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田家四季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了解田家四季农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学生谈自己喜爱的季节,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指导认识、书写“季”。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识字学词,指导方法1.思考:用什么方法记住“季”字。
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指正读音。
4.认读带拼音的生词、语句。
5.认识象形字“桑”,读准带有“桑”的词、句。
6.巩固认读带生字的词、句。
7.巩固认读单个生字。
8.对“季、苗、肥、蝴、辛、苦、肥、粒”这些生字,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字的结构,利用加一加等方法来巩固记忆。
9.创编儿歌,帮助学生学习多音字“场”和“了”,练习读带有多音字的句子。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遵循语文学习规律,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拼音识字、字理识字、按字的机构加一加识字、儿歌识字、联系生活经验识字等,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积累识字的方法。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读课文,思考:儿歌共有几小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学习第一小节(1)指生读第一小节,结合图片巩固识字,理解课文。
(2)拓展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在感悟春天生机的同时,继续巩固识字。
(3)拍手读儿歌,感受农家春天的生机勃勃。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拓展词语和诗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春天的生机;让生字在新的语境中复现,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
]3.学习第二小节(1)生小声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思考:夏天农民在忙些什么?(2)借助图片了解农事活动,体会农民们夏日的忙碌。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田家四季歌》的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技巧。
学会用适当的词语和句子描述四季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时光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田家四季歌》原文及注释。
2. 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3. 诗歌所描绘的四季景象及特点。
4.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诗歌的基本节奏和韵律,提高朗读技巧。
2. 教学难点:诗歌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讨论等方式,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四季的美景,引导学生回顾四季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诗歌的理解,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提示和解答。
4. 诗歌解析:教师针对诗歌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节奏和韵律。
学生分组练习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技巧。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师点评,总结诗歌的主旨。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田家四季歌》2. 诗歌原文及注释3. 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4. 诗歌所描绘的四季景象及特点5.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并背诵诗歌,用自己的话描述四季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课《田家四季歌》。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四季景象的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面和农村的美丽景色。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精神,培养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表达。
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描绘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插图,以及相关的生僻词语的解释。
同时,也会准备一些练习题和朗读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向学生们提问,引出农村四季的变化和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激发学生们对诗歌的兴趣。
2. 阅读理解:我会带领学生们朗读诗歌,解释其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帮助学生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分析讲解:我会逐句讲解诗歌,让学生们理解每一句的描述和意境,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表达。
4. 朗读练习: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朗读练习,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和对诗歌的理解。
5. 应用拓展:我会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思考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诗歌的《田家四季歌》,并标注出每一句的关键词语和意境,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背诵诗歌《田家四季歌》。
2.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的意义和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观察到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朗读练习中,学生们能够更加流利地朗读,并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应用拓展环节,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思考和解答。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们到农村去亲身感受四季的变化和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4 田家四季歌教学目标:认识本课15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字,在语境中正确认读“场”两个多音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正确书写“戴”等生字,理解“田家”“采桑”“插秧”等词语。
在多层次多角度朗读基础上,积累课文语言。
教学难点:戴的书写,及与“带”的区别。
对一些农事活动的了解。
第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写“农”“季”“戴”等词语,读准“麦苗儿”“桑叶儿”“稻上场”等词,并结合插图了解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儿歌内容。
3.读好春夏田家之乐。
教学过程:一、看图猜字,学习“农”1.先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游戏:看图猜字。
依次出示古文字图:田,木,林,(什么字?对,田)这个呢?(正确,是木)再来一个(对了,林)2.拿来农具,种田植树,这又是什么字?出示:农,强调“农”的读音(小朋友跟着老师念,读准鼻音,农)。
3指导书写“农”,跟着笔顺练儿歌。
小手拿出来,跟着笔顺一起写一写:小小秃宝盖,长撇要舒展,竖提挺直腰,短撇捺长长。
4.看图用“农”说词。
农可以和许多字交朋友,如,这个干活人叫农民。
这幅图里就藏着许多带有“农”的词,看一看,找一找。
田里的庄稼,叫农作物,种庄稼的田,叫农田;手里干活的工具,叫农具;农民伯伯拿着农具干的活,叫农活,也就是农事。
以种田为生的人家,叫农家或者田家。
小朋友把这些词再读一遍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季”1.读好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江南田家有关的儿歌,读:田家四季歌。
2.学习“季”。
季是生字,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禾+子=季。
有人姓季,什么季?“禾子季”的季。
3.田家四季会有怎样的景色,人们会在每季里做什么事?4.听范读。
小朋友端正坐好静静听。
5.再自读课文。
(这么好听的歌,小朋友自己读一读吧。
记住:大声读,读准确。
难读字,看拼音。
)三、检查初读,整体感知1.看图读词,关注两个多音字。
(小朋友静静读书的样子真好看,奖励你们读一组词。
)(ppt)第一组:花开草长稻上场(1)读(2)学习“场”。
这个字大多数情况下读“chang”(场),表示地方,能适应某种需要的较大的地方。
如:操场,球场,广场,菜场,农场。
这里读第二声。
专门指“平坦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
如:打场,还有课文中的“稻上场”。
再读一组。
(ppt)第二组:采了蚕桑一年农事了(再读一组)(1)理解“蚕桑”(采了蚕桑,是什么意思呢?小朋友看看图,对了,就是采桑叶养蚕)(2)关注两个“了”的读音。
(ppt)一年农事了。
了,表示农事结束。
(3)学习“农事”一词你知道哪些农事呢?悄悄提醒你,课文24页写得清清楚楚呢,小朋友读一读(ppt)。
这些农事,有的你在生活中见过,有的可能从来没有看见过,来吧,我们一起跟着图片,来了解这些农事吧。
播种,耕田,除草,插秧,采桑,割麦,打谷,积肥课间游戏(ppt):小朋友坐累了吧,站起身,我们照着农民伯伯的样子,一起干农活吧。
准备好了吗?开始喽。
春天,春天——播种,种子撒进泥土里夏天夏天——插秧低头弯腰插一行秋天秋天——打谷嘿呦嘿呦,加油干冬天冬天——积肥装满一车又一车2.读文。
农活干完,我们得安心读书了。
小朋友双手捧书稍外斜,再读读田家四季歌。
你们读,我也读,读着读着,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和你分享。
你听,肥,长,他们的韵母都是‘ei’,忙、秧、光,都是ang,场,香,洋,都是ang,晴、轻、盈,都是ing,每段押韵,难怪这么好听。
我们读的时候,这些字稍微读长一点,就特别动听。
来,我们一起试试。
3.再读文,借助数字33755(ppt),发现课文里秘密。
课文里还藏着一个数字秘密,你发现了吗?原来每一段句式相同,长长短短的句子,错落有致,很有节奏。
小朋友跟着老师打节拍读一读。
4.读着读着,小朋友一定发现田家四季歌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ppt)我们先去到春季的田家看一看。
你读一读吧。
四、品读春天和夏天两段,学习“肥”“戴”等生字1.读第一小段,读准“麦苗儿”“桑叶儿“,强调不是儿化韵。
2. 借助图画读好这两个词!这两个词读得真好,奖励你看嫩嫩的麦苗儿,肥肥的桑叶儿。
嫩嫩的麦苗长大了就成了麦子。
3.学习“肥”。
肥,说明桑叶长得很好,叶子大大的,叶肉厚厚的,不是肥胖,而是肥美。
4.春风一吹,万物生长,蝴蝶起舞,处处充满勃勃生机,小朋友想想你看到的春景,再读一读第一段。
(配乐读)5.读夏天的片段。
春去夏来,夏天的田家又在忙些什么呢?听老师读。
小朋友,什么叫“戴月光”,你能看图说说吗?(ppt:是呀,就是早上早早出去,晚上回来的时候,月光已经洒在农民伯伯身上)。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早出晚归,披星戴月。
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这个成语:披星戴月。
6.学习“戴”。
我们前面还学过一个“带”,他们的用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用组词来比较吧。
戴可以组(1)“戴”与“带”比较小朋友每天要戴红领巾,爱美的妈妈戴着项链,还有,戴围巾,戴手表,戴面具。
像这样,把东西戴在头上,脸上,脖子等身体上,就用这个“戴”。
如果是随身带着什么,就用“带”。
如;顺带,捎带。
(ppt)(2)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学会了,请读一读,选一选。
①戴②带妈妈()上心爱的珍珠项链,()着行李,去度假了。
农民伯伯()着农具,披星()月地在田间劳作。
你对了吗?(3)根据笔顺写。
戴的笔画特别多,我们跟着笔顺先写一写吧。
再补充一个小儿歌,帮助记忆:小十加长横,田共下面藏。
共向左下逃,斜钩在站岗。
撇要向左移,点儿戴头上。
五:复习巩固,写字这节课,我们还在读书中认识了一些生字,来,做个小游戏。
1.游戏:给花儿浇浇水。
你读对了,花就开了。
2.会读,还要会写。
提笔先练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先看“戴”。
聚焦“农”“季”“戴”三个字的字形,重点指导写好关键笔画。
“戴”中“戈”斜勾起笔高,收笔低,比较长。
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写至“共”下侧。
在书上24页描一个写一个。
“农”“冖”在横中线上侧,长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第四笔竖提的提尖过竖中线,捺从长撇中部起笔,与短撇相接。
在书上端端正正描一个写一个。
“季”禾“稍窄”,“子”稍宽,“禾”居上半格,竖在竖中线线上,末笔横最长。
请描一个写一个。
课后作业:1.写好三个生字,并各组两个词。
2.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第2课时教学目标:1.归类正确书写“辛、苦、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
2.读好秋的收获,冬的静美。
背诵全篇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试着根据提示,接下句(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接下去吗?试试看吧)春季里,________,花开草长________。
麦苗儿多嫩,________。
夏季里,________,采桑养蚕________。
早起勤耕作,________。
二、品读秋之收获春天万物生长,夏天农事忙碌,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1.指名读第3小节。
小朋友边读边想,秋天农家在干什么?2.原来,他们在收稻、打谷……(出示相应的图片)课件出示:3.农民在田间干农活,头顶太阳火辣辣地晒着,一干就是一天,真辛苦啊!(出示词语:辛苦)读读这个词。
“辛”怎么写呢?对,上面一个“立”,下面一个“十”。
“苦”上面是“草字头”,原指一种味道很苦的植物。
4.明明辛苦,为什么喜洋洋呢?(学生录音:农民伯伯们劳有所获,稻谷丰收,所以脸上笑盈盈,心里喜洋洋。
)(谷是什么呀?出示“谷”字及图片,是指稻谷。
你看,金黄的谷粒,粒粒饱满,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成熟的香味,多么讨人喜欢。
身体劳累,内心欢喜,再读一读这段吧。
三、品读冬之静美1.转眼到了冬季,请读读第4小节。
(出示课文及插图)2.雪后初晴,农民围坐一起可能会聊点什么呢?(1.学生录音:他们可能会说一年的农活做完了,粮仓里粮食满满,就等着欢欢喜喜过年了!他们也可能说地里的活都做完了,终于可以安心在家为孩子们赶制过年的新衣服咯。
他们还可能说瑞雪兆丰年,来年一定又是个丰收年!)3.是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正是这份喜悦和满足让大家“笑盈盈”。
我们笑盈盈地读一读。
四、熟读成诵,拓展提升1.一年四季,农民辛勤劳动,忙忙碌碌,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配乐)。
春天,柳绿花红,草长莺飞,麦苗儿嫩,桑叶儿肥。
(小朋友读第一小节)夏天,养蚕插秧,起早贪黑,农事繁忙。
(小朋友读第2小节)秋天,稻谷金黄,丰收在望。
(小朋友读第3小节)冬天,冰天雪地,瑞雪兆丰年。
(小朋友读第4小节)2.背诵。
合上书,小朋友会说吗。
课件出示:秋季里,________,谷像黄金________,身体虽辛苦,________。
冬季里,________,新制棉衣________。
一年农事了,________。
3.自由读儿歌,想一想:田家四季分别给你什么印象?田家春天给我的感觉是“长”,那么田家“夏”“秋”“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
(忙香轻)等等都可以。
(学生录音:夏天我用“忙”,刚刚采完了蚕桑,又要忙着插秧。
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忙忙碌碌;秋天,丰收的季节,谷粒饱满,瓜果飘香。
到处都是丰收的喜悦与芬芳;冬天,农活全部结束,人们在家轻松自在。
)4.结构梳理。
春季花开草长田家四季歌夏季农事忙碌秋季稻谷飘香冬季轻松温暖是呀,田家四季歌按照春夏秋冬(ppt)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
春天,万物萌发与生长(ppt长);夏天,田家早出晚归,忙碌不停ppt;秋天,稻谷飘香,田家虽苦犹甜ppt;冬天,农事了,田家在家轻松自在。
Ppt写字时间又到了,小朋友姿势放放好。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吹、肥、忙、归”(1)指名读,分别组词。
先看这4个字,读一读,你能分别组一个词吗。
吹,吹风;肥,肥美;忙,农忙;归,早出晚归。
(2)仔细观察,这四个字书写时有什么共同点?(左窄右宽)(3)重点笔画指导。
(见ppt)描一个,写一个。
(每个字关注重点部分提示)(4)在书上再写一写。
2.出示“事、辛、苦”。
(1)学习“事”。
事的笔顺,我们来看一看:横口手竖钩。
(2)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书写时要注意都有个一个长横。
补充:单脚独立的字,都需要一个长横来保持平衡。
我们来一个一个地写。
(3)跟着笔顺说书写要点。
事:注意结构紧凑,末笔和竖钩稍长。
辛:“立”字宽而扁,“十”字窄又长。
苦:草头扁,“古”稍大,上横短,下横长。
(4)学生练习写字。
六、课后作业生字每个写4遍,组词2遍。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