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值的滴定
- 格式:docx
- 大小:157.35 KB
- 文档页数:1
胺值测量一、试剂0.1 mol/L高氯酸的醋酸溶液:称取14.5 g高氯酸,用滴管边搅拌边滴加入1000mL冰醋酸中,充分混匀。
滴定前用邻苯二甲酸氢钾醋酸溶液标定。
1.5 mol/L乙酰丙酮的DMF溶液:将15 mL 的乙酰丙酮溶解在90 mL DMF 中。
0.5 mol/L 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将15 g 氢氧化钾加入到500 mL 异丙醇中,充分溶解,并将溶液暴露在二氧化碳充足的空气中若干天,转移上方清夜用于滴定。
滴定前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水溶液标定。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二、实验步骤2.1 总胺V1准确称取0.3 g 左右的样品,加入24 mL 冰醋酸、6 mL乙腈,溶解后,用高氯酸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其计算公式:56.1*V1*C1/M2.2 叔胺V2准确称取0.3 g 左右的样品,加入15 mL 冰醋酸,溶解后加入15 mL 乙酸酐,室温下反应30 min。
再加入10 mL冰醋酸、5 mL 乙腈,用高氯酸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其计算公式:56.1*V2*C1/M2.3 伯胺2.3.1 空白V3准确量取5 mL 1.5 mol/L乙酰丙酮的DMF溶液,加入30 mL DMF、5 mL 乙腈,混合均匀后,用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2.3.2 样品测试V4准确称取0.3 g 左右的样品,加入5 mL(需准确量取)1.5 mol/L乙酰丙酮的DMF溶液,水浴40℃反应30 min。
再加入30 mL DMF、5 mL 乙腈,混合均匀后,用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其计算公式:56.1*(V3-V4)*C2/M三、相关结果。
酸碱滴定法是目前测定胺类固化剂胺值的通用方法。
胺类固化剂(伯胺、仲胺、叔胺)都是电子给予体,是碱性化合物,在两性或酸性溶剂中呈碱性反应。
因此可利用其碱性,用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来测定其含量,通常采用以下2种方法。
二、总胺值的测定方法(酸碱滴定法)1、盐酸-乙醇(或异丙醇等)滴定法此方法适用于碱性较大的脂肪胺,其原理为:RNH2+HCl→RNH3+Cl-R2NH+HCl→R2NH2+Cl-R3N+HCl→R3NH+Cl-2、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对于芳香胺、改性胺等碱性较弱的胺,在醇溶液中滴定时,终点变色不敏锐,滴定误差较大。
采用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则可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其原理为:RNH2+HClO4→RNH3+ClO4-R2NH+HClO4→R2NH2+ClO4-R3N+HClO4→R3NH+ClO4-从上述酸碱滴定原理可知,所测出的是胺类同化剂中所含伯胺、仲胺和叔胺的总胺值。
它没有反应出所含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相对含量,因此无法依据此胺值求出胺中的活泼氢当量。
显然,若能分别测出混胺中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含量,就能求出混胺的活泼氢当量及其理论用量。
此外还可根据伯胺值的变化来控制改性反应的终点,而能保证改性胺质量的稳定性。
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它主要包括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三、伯氨基含量的测定方法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1、与羰基反应的测定方法伯胺与醛或酮反应生成西弗碱和水,而仲胺和叔胺不发生此反应。
测定生成的水量或所消耗的醛或酮的量,即可求出伯氨基的含量。
RNH2+R'CHO→RN=CHR’+H2O伯胺醛西弗碱(醛缩胺)水再用甲醇钠的吡啶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水杨醛,求出伯氨基耗用的水杨醛量,进而算出伯氨基的含量。
也可将试样溶解于乙酸和二唔烷混和溶剂后,用2-乙基己醛的二恶烷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高氯酸非水滴定法胺值测定方法设计者:袁梓栋设计时间:2014.09.15所需药品:待测样品、冰醋酸、纯苯、高氯酸-乙酸溶液(0.2N)操作方法:使用电子称称取0.3~0.5g(精确到0.0001)待测样品加入到250ml锥形瓶中,再使用移液管加入15ml冰醋酸和5ml纯苯,摇匀,使待测样品充分溶解到溶剂当中。
加入1~2滴结晶紫作为指示剂,用已经标定好的高氯酸-乙酸溶液(0.2N)滴定。
当锥形瓶内溶液从紫色变成蓝色时,到达滴定终点,记录高氯酸-乙酸溶液消耗体积V。
计算方法:X=(56.1*C*V)/MX---待测样品的胺值;C---高氯酸-乙酸溶液的浓度;V---消耗的高氯酸-乙酸溶液体积;M---称取的待测样品质量。
附:高氯酸-乙酸溶液的配制及滴定方法。
1.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冰醋酸,再加入8.6ml 70%HClO4溶液,用玻璃棒搅匀后倒入500ml棕色容量瓶中;2.继续在250ml烧杯中加入约150ml冰醋酸,并向其中分三次加入醋酸酐,每次2.5ml,边加醋酸酐边搅拌溶液,倒入500ml棕色容量瓶;3.最后用冰醋酸清洗烧杯和玻璃棒并倒进500ml棕色容量瓶,使瓶中液面达到刻度线;4.将配制好的高氯酸-乙酸溶液放置在阴暗避光处,一天后进行滴定;5.使用电子称称取0.3~0.5g(精确到0.0001)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加入到250ml锤形瓶中,作三个样品,之后使用移液管加入20ml冰醋酸,摇匀;6.取一个250ml锤形瓶,加入20ml冰醋酸,作为空白试验;7.在四个锤形瓶中各加入1~2滴结晶紫作为指示剂,用配制好的高氯酸-乙酸溶液进行滴定,待锥形瓶中溶液从紫色变成蓝色,达到滴定终点,停止滴定;8.空白试验的锥形瓶所消耗溶液体积记录为V0,其它按编号记录为V1、V2、V3。
计算方法:C x=M x/[(V x-V0)*0.2042]C=(C1+C2+C3)/3M x---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的称取量;C---高氯酸-乙酸溶液最终的浓度;V x---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所消耗的高氯酸-乙酸溶液的体积;V0---空白试验所消耗的高氯酸-乙酸溶液的体积;反应原理:RNH2 + HClO4 === RNH3 + ClO4-R2NH + HClO4 === R2NH2 + ClO4-R3N + HClO4 === R3NH + ClO4-备注:高氯酸非水滴定法较之盐酸乙醇法更适用于聚酰胺的胺值滴定,而盐酸乙法则适用于脂肪胺的胺值滴定。
胺值的测定方法
1、原理
每克胺中和所需的酸,以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之值。
2、试剂和试液
a. 盐酸标准溶液
b.溴酚兰指示液
c.中性乙醇:
3、试验步骤
称取1-2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50mL中性乙醇(c),溶解后加5滴溴酚兰指示液(b),用盐酸标准溶液(b)滴至黄色,10秒不褪色为终点。
4、结果计算
胺值X1(mgKOH/g)按式(1)计算:
c·V×56.1
X1= ━━━━━━ (1)
m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m——试样质量,g。
注意点:
1、称样重量读数要准确
2、体积读数要准确。
为减少误差,可将初始刻度调至整数。
3、终点判断要准确。
在颜色有变化迹象时要放慢滴加速度。
每加入一滴震荡几秒后再加第二滴,直到变色。
4、牢记实验步骤和计算结果。
国家标准胺值测定胺值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它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胺值是指食品中游离氨基氮和游离氨氮的总和,是评价食品新鲜度和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准确测定胺值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胺值测定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盐酸蒸馏-滴定法、蒸馏-中和滴定法和蒸馏-酚酞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
在进行胺值测定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准备样品。
样品的准备是胺值测定的第一步,样品的选择和处理对测定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样品应当代表性,同时需要避免样品在采集、保存和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和变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有着具体的处理方法和要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
其次,进行测定操作。
根据所选用的测定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
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最后,处理测定结果。
在完成测定操作后,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计算出样品的胺值,并进行结果的评定和比较。
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样品,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总之,胺值测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对胺值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以满足不同食品样品的测定需求,为食品安全和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酸碱滴定法是目前测定胺类固化剂胺值的通用方法。
胺类固化剂(伯胺、仲胺、叔胺)都是电子给予体,是碱性化合物,在两性或酸性溶剂中呈碱性反应。
因此可利用其碱性,用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来测定其含量,通常采用以下2种方法。
二、总胺值的测定方法(酸碱滴定法)1、盐酸-乙醇(或异丙醇等)滴定法此方法适用于碱性较大的脂肪胺,其原理为:RNH2+HCl→RNH3+Cl-R2NH+HCl→R2NH2+Cl-R3N+HCl→R3NH+Cl-2、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对于芳香胺、改性胺等碱性较弱的胺,在醇溶液中滴定时,终点变色不敏锐,滴定误差较大。
采用高氯酸-乙酸滴定法则可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其原理为:RNH2+HClO4→RNH3+ClO4-R2NH+HClO4→R2NH2+ClO4-R3N+HClO4→R3NH+ClO4-从上述酸碱滴定原理可知,所测出的是胺类同化剂中所含伯胺、仲胺和叔胺的总胺值。
它没有反应出所含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相对含量,因此无法依据此胺值求出胺中的活泼氢当量。
显然,若能分别测出混胺中的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的含量,就能求出混胺的活泼氢当量及其理论用量。
此外还可根据伯胺值的变化来控制改性反应的终点,而能保证改性胺质量的稳定性。
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它主要包括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三、伯氨基含量的测定方法用于定量测定伯胺的方法中,主要是基于伯氨基与羰基的反应或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1、与羰基反应的测定方法伯胺与醛或酮反应生成西弗碱和水,而仲胺和叔胺不发生此反应。
测定生成的水量或所消耗的醛或酮的量,即可求出伯氨基的含量。
RNH2+R'CHO→RN=CHR’+H2O伯胺醛西弗碱(醛缩胺)水再用甲醇钠的吡啶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水杨醛,求出伯氨基耗用的水杨醛量,进而算出伯氨基的含量。
也可将试样溶解于乙酸和二唔烷混和溶剂后,用2-乙基己醛的二恶烷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胺值的测定1. 1 仪器和试剂烘箱、分析天平(万分之一)、量筒(100 mL、10 mL)、锥形瓶(250 mL)、酸式滴定管、l实验部分1.1仪器和试剂烘箱、分析天平(万分之一)、量筒(100 mL、10 mL)、锥形瓶(250 mL)、酸式滴定管、干燥器。
36%盐酸(分析纯)、纯水、无水碳酸钠(基准物),甲基黄-次甲基蓝混合指示液、酚酞(指示剂)。
1. 2 配制溶液指示剂:0.1%甲基黄-次甲基蓝混合指示液(2+1)。
指示剂:0.1%酚酞乙酸溶液。
溶剂:无水乙醇1. 3 标准溶液的配制量取36%的盐酸45 mL,溶于1000 mL纯水中,摇动至混合均匀,放置过夜,即为[C(HCl)=0.5 mol/L(0.1N)]盐酸标准溶液。
1. 4 标定称取0.5~0.6 g己于105~llO℃烘至恒质量的基准无水碳酸钠,准确至0.0001 g,置于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50 mL纯水,温热溶解,加入5滴甲基黄-次甲基蓝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盐酸标准溶液[c(HCl)=0.5 mol/L] 滴定至颜色由绿色变为棕色。
即为终点。
1. 5 计算c(HCl)=m/(V×0.05299) 式中:c(HCl)—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V--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0.05299--与1.00 mL盐酸标准溶液[c(HCl)=1 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无水碳酸钠的质量。
注:本溶液使用前标定。
标定盐酸标准溶液时的温度应与使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时的温度相同。
1. 6 测定方法精确称取适量的样品,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约30 mL纯水,摇动至完全溶解后,加入酚酞指示剂3~4滴,用[c(HCl)=0.5 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即为终点。
1.7 计算AN(mgHCL/g)=(cV×36.5)/m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M--样品的质量,g;36.5--每摩尔盐酸的质量。
胺值的测定1。
1 仪器与试剂➢异丙醇;➢0。
5摩尔/升的标准盐酸溶液;➢天平,精确度0.001g;➢烧杯,250mL;➢磁力搅拌器;➢50mL滴定管,精确度0.1mL;➢蒸馏水;➢精密式pH计1。
2 测试步骤如下1)取2~3克的样品到烧杯中,同时记录实际重量,精确度至0。
001g;2)继续往烧杯里加入90g±3g异丙醇的水溶液(异丙醇:蒸馏水质量比=75:25);3)放入磁力搅拌转子,将烧杯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充分溶解。
4)用pH=7和pH=4的标准溶液,标定pH计;5)往滴定管(50mL,精度0。
1mL)里加入0.5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缓慢扭动阀门,消除气泡后记录下盐酸溶液的初始刻度读数。
6)将pH计电极头放入溶液中,观测pH计显示读数。
7)缓慢地往烧杯里滴定加入0.5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同时观测pH计显示读数,当读数接近3。
5时,逐滴地加入标准盐酸溶液,直到使pH值读数稳定在3.48~3。
52之间。
记录终点的滴定管读数。
初始刻度读数减去结束时读数为标准盐酸溶液的用量。
1。
3 胺值计算用以下的公式计算胺值胺值=(V x N x 56.1)/M式中:胺值单位:mg KOH /g;N———————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滴定消耗的盐酸体积,单位为毫升( mL);M———--—添加剂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1。
4 允许误差总胺值两次测定平行误差≤0。
5 mgKOH/g,取平均值。
胺值测量一、试剂0.1 mol/L高氯酸的醋酸溶液:称取14.5 g高氯酸,用滴管边搅拌边滴加入1000mL冰醋酸中,充分混匀。
滴定前用邻苯二甲酸氢钾醋酸溶液标定。
1.5 mol/L乙酰丙酮的DMF溶液:将15 mL 的乙酰丙酮溶解在90 mL DMF 中。
0.5 mol/L 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将15 g 氢氧化钾加入到500 mL 异丙醇中,充分溶解,并将溶液暴露在二氧化碳充足的空气中若干天,转移上方清夜用于滴定。
滴定前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水溶液标定。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二、实验步骤2.1 总胺V1准确称取0.3 g 左右的样品,加入24 mL 冰醋酸、6 mL乙腈,溶解后,用高氯酸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其计算公式:56.1*V1*C1/M2.2 叔胺V2准确称取0.3 g 左右的样品,加入15 mL 冰醋酸,溶解后加入15 mL 乙酸酐,室温下反应30 min。
再加入10 mL冰醋酸、5 mL 乙腈,用高氯酸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其计算公式:56.1*V2*C1/M2.3 伯胺2.3.1 空白V3准确量取5 mL 1.5 mol/L乙酰丙酮的DMF溶液,加入30 mL DMF、5 mL 乙腈,混合均匀后,用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2.3.2 样品测试V4准确称取0.3 g 左右的样品,加入5 mL(需准确量取)1.5 mol/L乙酰丙酮的DMF溶液,水浴40℃反应30 min。
再加入30 mL DMF、5 mL 乙腈,混合均匀后,用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其计算公式:56.1*(V3-V4)*C2/M三、相关结果。
.1仪器和试剂烘箱、分析天平(万分之一)、量筒(100mL、10mL)、锥形瓶(250mL)、酸式滴定管、干燥器。
70%高氯酸(分析纯)、冰乙酸(分析纯)、纯苯(分析纯)、醋酸酐(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甲基紫(指示剂)。
1.2配制溶液指示剂:0.1%甲基紫冰乙酸溶液。
溶剂:冰乙酸:纯苯=2:l1.3标准溶液的配制量取70%高氯酸溶液4.3mL,溶于500mL分析纯冰乙酸中,然后再取分析纯醋酸酐7.5mL,分数次加入,摇动至混合均匀,放置过夜,使与高氯酸中含的水分反应,转变为醋酸,即为[c(HCl04)=0.1mol/L(0.1N)]高氯酸标准溶液。
1.4标定称取0.2~0.3g己于105~llO℃烘至恒质量的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准确至0.0001g,置于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冰乙酸,温热溶解,加入3~4滴甲基紫指示剂,用配制好的高氯酸标准溶液[c(HCl04)=0.1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1.5计算c(HCl04)=m/(V×0.2042)式中:c(HCl04)——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V——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mL;0.2042——与1.00mL高氯酸标准溶液[c(HCl04)=0.1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注:本溶液使用前标定。
标定高氯酸标准溶液时的温度应与使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时的温度相同。
1.6测定方法精确称取适量的样品(聚酰胺树脂),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约25mL冰乙酸一纯苯溶剂,摇动至完全溶解后,(如样品不容易溶解时,可稍微加热然后让它冷却到室温),加入甲基紫指示剂3~4滴,用[c(HCl04)=0.1mol/L]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转变成纯蓝色,即为终点。
1.7计算AN(mgKOH/g)=(cV×56.1)/m式中:C——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体积,mL:M——样品的质量,g;56.1——每摩尔氢氧化钾的质量。
高氯酸滴定法(中英文版)1.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设备和仪器1) Automatic Titer自动效价2) System Manager系统管理器3) Wide mouth beaker 100 ml 宽口烧杯100ml4) Messcylinder 50 ml 量筒50 ml5) Injector 2 ml (with rubber stopper) 注射器2ml(带胶塞)6) Electronic Chemical Balance电子化学天平2. Reagents试剂1) Acetonitrile solution (Acetic acid special grade 20 ml/ 3L)乙腈溶液(醋酸专用级20ml / 3L)2) Acetic acid (Special grade)乙酸(特级)3) 0.1 mol/L, Perchloric acid solution (Acetic acid solution: HClO439 ml/ 3L)0.1 mol/L高氯酸溶液(醋酸溶液:HClO4 39 ml/3L)4) Indicator : Crystal violet solution (1g/L Acetic acid solution)指示剂:结晶紫溶液(1g/L醋酸溶液)3. Procedure过程1) Take a 17ml of acetonitrile soln. into a beaker ( 100 ml), previously washed and dried.取17ml乙腈溶液到100ml烧杯中,先洗净、烘干。
2) Measure the weight of the injector (2 ml) previously washed and dried, with rubber stopper containing a 0.5g of the sample, down to a place of decimals (0.1 mg).测量之前清洗和干燥的注射器(2ml)的重量,和橡胶塞含0.5g样品,精确到小数点(0.1 mg)。
一、药品及仪器 1.锥形瓶(250ml ) 2. 移液管(20ml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3. 溴酚蓝指示剂.
4. 乙二醇乙醚(分析纯)
5.HCL 标准溶液(0.1mol/L )
6. 加热装置
7.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8. 酸式滴定装置一套
二.测定步骤:
1.准确称取试样0.5g 左右(具体样品称取量详见半成品技术指标)于锥形瓶中,精确至0.0001g
2.用20ml 移液管吸取20ml 乙二醇乙醚于锥形瓶中,在50℃左右水浴中充分溶解.切忌温度过高.
3.冷却后,加入溴酚蓝指示剂2-3滴,以0.1 mol/L HCL 标准溶液滴定,以蓝(绿)变化至淡黄色为终点,记录所消耗的0.1 mol/L HCL 标准溶液体积,精确至0.01ml
三.计算方法:
胺基值(mgKOH/g )=
S *W 56.1**l HC C V
式中: V ———滴定标准液的体积(ml )
C HCl ——滴定液当量浓度(mol/L )
56.1——每毫摩尔胺基相当于KOH 的毫克数
W ———试样质量(g )
S ———试样固体份(参照半成品技术指标中理论固体份)
四.注意事项:
1.相同方法,做平行试验。
2.平行检测相对误差不超过2%,否则重新测定。
3.用移液管对试样加入溶剂时,严禁将移液管插入到锥形瓶液面以下,应斜靠锥形瓶内壁,让溶剂缓缓流下,溶解溶质时,应注意振荡速度,避免溶剂飞出。
4.。
相对胺值测定方法
1.定义
相对胺值:检测样与标准样对比,每克样品消耗等浓度盐酸溶液的体积比
2.方法原理
试样溶解于无水乙醇中,以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盐酸溶液滴定
3.试剂
测定方法中,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3.1盐酸溶液:盐酸(分析纯):水=1:25,(体积比)
3.2无水乙醇
3.3溴甲酚绿指示剂:0.5%(质量分数)无水乙醇溶液
4.仪器
4.1锥形瓶:250mL
4.2酸式滴定管:分度值为0.1mL
4.3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
5.测定步骤
5.1将50ml无水乙醇加入锥形瓶中,置于电子天平托盘,归零。
5.2往锥形瓶中加入1.0±0.1g检测样,记录质量m1加完后,迅速塞上橡胶塞,并将
待测样溶解混匀。
5.3加入5滴溴甲酚绿指示剂,混匀。
5.4用盐酸溶液滴定至锥形瓶中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即为终点,记录体积V1。
5.5用5.1~5.4同样方法测试标准样。
6.测定结果计算与判定
N=m1v0/m0v1
式中:N------ 相对胺值
m0 ------ 标准样质量,g
v0 ------ 滴定标准液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
m1 ------ 检测样质量,g
v1 ------ 滴定标准液消耗盐酸体积,mL
结果判定:0.98≤N≤1.02检测样为合格
制定:审核:。
胺值的计算方法胺值是指胺类化合物中氨基的含量,它在很多化学和工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呢。
胺值的计算呀,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小公式哦。
一般来说,胺值是通过酸碱滴定的方法来确定的。
我们用已知浓度的酸去滴定含有胺类物质的溶液。
假设酸的浓度是C (单位是mol/L),滴定所消耗的酸的体积是V(单位是L),而被滴定的胺类样品的质量是m(单位是g)。
那胺值的计算公式就是:胺值 =(C×V×56.1)/m 。
这里的56.1呢,是一个换算系数,就像是一个小魔法数字,专门为了把计算结果转化成我们通常说的胺值的单位(mg KOH/g)。
打个小比方吧,就好像我们在做一个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游戏。
酸就像是一个小侦探,它要去寻找胺类物质里氨基的踪迹。
每一滴酸滴下去,就像是小侦探在做一个小标记。
当我们看到那个滴定的终点,就像小侦探完成了他的任务。
然后我们根据这些小标记(也就是消耗酸的体积),再加上样品的质量这个小参数,就能算出胺值啦。
不过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呀,还有一些小细节要注意呢。
比如说,要确保滴定的准确性,那就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就像给小侦探一个明确的信号,告诉他什么时候任务完成了。
如果指示剂选得不好,那就像小侦探看错了信号,结果就会不准确啦。
还有哦,样品的预处理也很重要。
如果样品里有一些杂质,就像在小实验里混进了小捣乱分子,也会影响到胺值的准确计算呢。
胺值的计算虽然看起来有点小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小公式,再注意那些小细节,就像玩游戏通关一样,也能轻松搞定的哦。
而且呀,算出准确的胺值,就能更好地了解胺类物质的性质,在很多化学合成、材料生产之类的领域里发挥大作用呢。
胺值的测定方法
一、原理
胺值:与1g胺类样品相当的,以氢氧化钾毫克数值表示的样品的碱性。
二、仪器与试剂
1.0.2mol/l的盐酸95%乙醇标准溶液。
移取16.6ml浓盐酸,用95%乙醇稀释至1000ml.
2.0.2%溴酚蓝指示剂。
称取0.2g溴酚蓝,溶于100ml乙醇中。
3.锥形瓶250ml.
4.分析天平感量0.1mg.
5.量筒50ml.
6.酸式滴定管50ml.
7.无水碳酸钠。
三、测定步骤
1.称取1~4g样品于250ml锥瓶中(如果样品均匀,应在水浴上加热溶解,搅匀后再称),准确至0.0001g。
2.加入50ml乙醇(95%)溶解样品(如果有游离氨,应煮沸1min,以除去游离的氨)
3.加入溴酚蓝指示剂5滴,用0.2mol/l的盐酸95%乙醇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边摇动变滴定,至黄色为终点。
四、胺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A=56.1·V·C/M
式中:即56.1*0.2*量程/重量。
胺值的滴定可以采用酸碱滴定法来进行测定。
以下是具体步骤:
准备相关试剂,例如0.15mol/L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
和0.15mol/L高氯酸冰醋酸标准溶液的滴定剂等。
配置高氯酸滴定剂,将13mL高氯酸溶于500mL冰醋酸中,缓慢滴加入30mL醋酐,用冰醋酸稀释到1000mL,摇匀。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如0.08g左右),将其溶于50mL
冰醋酸溶液中,搅拌待样品溶解后移入滴定杯置于滴定台上。
设置好仪器滴定方法及计算公式,用标定好的滴定剂进行滴定分析。
在分析结束后得到结果,通过计算公式计算胺值。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因实验条件和样品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在实验前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