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子吟古诗教学课件(精选7篇)
- 格式:docx
- 大小:25.51 KB
- 文档页数:15
2024年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具体章节为《古诗文吟诵》。
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该诗描绘了游子离家远行,母亲为其缝制衣裳的情景,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游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熟练背诵《游子吟》,理解诗意,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学会吟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基本韵律和节奏。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我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熟练背诵《游子吟》,学会吟诵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挂图、录音机。
2. 学具:古诗学习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实践情景,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为新课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新课展示: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播放课件,展示古诗《游子吟》的全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吟诵古诗。
3. 逐句解析:教师逐句讲解诗意,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韵律的古诗,进行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吟诵《游子吟》,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韵律错误。
六、板书设计1. 《游子吟》2. 内容:逐句呈现《游子吟》的诗句,标注重点字词和韵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并默写《游子吟》。
2. 答案: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母爱的古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逐句解析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熟练背诵《游子吟》,学会吟诵古诗,而难点则在于理解诗意,体会母爱的伟大。
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游子吟》这首古诗。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幼儿大班语文》第三单元“诗歌天地”的第8课。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游子吟》的全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孟郊的生平。
3. 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和基本句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游子吟》的全文,并能正确书写和背诵。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理解诗中表达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寓意和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学习《游子吟》的全文,掌握生字词和基本句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挂图、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游子离家背景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场景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游子吟》,让学生熟悉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b. 讲解诗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和认识。
c. 分析诗句,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寓意和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a. 出示一句诗,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和含义。
b. 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随堂练习。
4. 课堂互动:a.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诗句,体验诗中的情感。
b.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游子吟2. 板书内容:a. 古诗全文b. 生字词c. 句子结构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游子吟》全文,并背诵。
b. 解释诗中寓意,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c. 仿写一首关于母爱的古诗。
2. 答案:a. 《游子吟》全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寓意着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c. 示例:亲情似海深,母爱重于山。
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古诗》,主要教学内容为古诗《游子吟》。
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郊,全诗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全诗的朗读和背诵,理解诗中表达的母爱之情,分析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游子吟》。
2. 使学生理解古诗中慈母对游子的关爱,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
3. 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韵律分析,理解诗中的寓意。
2. 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感悟母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古诗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实践情景,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游子吟》。
3. 朗读古诗: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纠正发音和韵律。
4. 理解诗意:讲解诗中慈母为游子缝衣的情景,引导学生感悟母爱之情。
5. 分析古诗:讲解古诗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6. 例题讲解: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古诗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关于母爱的诗句。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古诗《游子吟》全文2. 黑板右侧:诗的韵律特点、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游子吟》为蓝本,创作一首表达母爱的诗句。
示例答案:母爱如阳光,温暖我心房。
临行密密语,牵挂万里长。
寸草难报恩,三春暖阳光。
2. 作业要求:诗句要符合古诗的韵律特点,表达出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其他关于母爱的诗句或故事,与同学分享,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诗的韵律分析,理解诗中的寓意。
2.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理解诗意、分析古诗、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2024年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标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中《游子吟》这首古诗作为教学内容。
《游子吟》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笔下,描绘游子离家远行情景,表达对母亲依恋和感恩之情。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古诗欣赏》第三节《亲情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游子吟》诗意,理解古诗背景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亲情意识,懂得感恩和珍惜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意境理解和诗歌韵律感受。
教学重点:《游子吟》词句解析和亲情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古诗挂图、音频播放设备。
学具:学生用书、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描绘母爱歌曲,让学生感受母爱伟大,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游子吟》。
2. 诗词朗读与解析(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游子吟》,感受古诗韵律美。
(2)逐句解析诗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例,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寓意,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对诗句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是诗句原文,二是诗句解析。
以直观、简洁方式呈现,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游子吟》诗意,写一篇关于亲情短文。
2. 答案示例:通过分析诗句,以自己与家人亲情故事为例,表达对家人感恩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古诗,如《静夜思》、《登高》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古典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家人,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关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诗词朗读与解析3. 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二、诗词朗读与解析诗词朗读与解析环节是本节课核心部分。
在朗读过程中,我注重指导学生把握古诗韵律美,强调诗句平仄和抑扬顿挫。
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以游子离家为主题,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
详细内容包括对古诗的朗读、解析、背诵以及对其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游子吟》的朗读、理解和背诵。
2.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游子吟背后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诗的解析,尤其是对游子吟中意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游子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游子离家求学的实际情景,引发学生对游子吟的兴趣。
2. 朗读:让学生跟读,注意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逐句解析古诗,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4. 例题讲解:讲解古诗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解析古诗中的其他句子,分享自己的理解。
6. 背诵:组织学生集体背诵《游子吟》,培养记忆力。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游子吟》全文2. 黑板右侧:古诗解析、关键词汇、句子3. 黑板下方:课后作业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游子吟》的主题和意境。
答案:游子吟以游子离家为主题,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展现了游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
2.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游子吟》中的一个关键词汇或句子,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话通过对比寸草和春天的阳光,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如推荐其他相关古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
2024年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课件一、教学内容《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描绘了游子离家远行的情景。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首古诗,所选教材为幼儿园大班课本第四章《古诗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游子吟》。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古诗,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的朗读与背诵,理解诗意。
难点:古诗的意境及文化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古诗挂图、游子吟音频。
学具:画纸、彩笔、古诗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游子吟音频,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新课:展示PPT课件,介绍作者及古诗背景。
逐句解读诗意,分析词句。
3. 例题讲解:以古诗中的重点词语为例,解释其含义。
4. 课堂互动: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节奏和语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画纸上描绘古诗中的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作者:孟郊2. 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将《游子吟》背诵给家长听,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含义。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古诗,如《静夜思》、《登高》等,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组织一次古诗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
2. 课堂互动中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朗读。
3. 作业设计中学生对古诗的背诵和解释。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古诗推荐和朗诵比赛。
一、例题讲解1. 慈母:指充满爱心的母亲。
2. 游子:离家在外求学或谋生的人。
3. 寸草心: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孝心。
通过具体示例和情景描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
二、课堂互动1. 在朗读古诗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节奏。
幼儿园大班古诗《游子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幼儿古诗精选》第三章《亲情篇》,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游子吟》的字面意义,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母爱。
2. 学会正确朗读《游子吟》,并能背诵。
3. 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家庭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挂图、母爱相关的图片。
2. 学具:古诗教材、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游子吟》。
2. 新课展示:出示古诗挂图,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游子吟》,讲解诗句的含义,让幼儿体会母爱的伟大。
3. 例题讲解:以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例,讲解诗句的意义,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回报母爱。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母爱的理解,并进行小组讨论。
5. 巩固环节: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跟读《游子吟》,并尝试背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句《游子吟》。
2. 在诗句下方展示母爱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诗句含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母爱的伟大,并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母爱的诗。
答案示例:母爱如阳光,温暖我心房;母爱如雨露,滋润我成长。
2. 课后反思:让幼儿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感恩母爱”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游子吟》的含义,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家庭观念。
3. 例题讲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义讲解。
4. 作业设计: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母爱的伟大,并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母爱的诗。
幼儿园游子吟古诗教学课件(精选7篇)幼儿园游子吟古诗教学课件 1活动目标1.欣赏古诗《游子吟》,并能随音乐诵读表演。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懂得感恩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古诗《游子吟》,并能随音乐诵读表演。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游子吟》、录音磁带配乐古诗《游子吟》,视频韵律操《游子吟》。
活动过程一、听古诗《游子吟》1.教师:小朋友,爸爸妈妈爱你们吗?(爱!)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诗人的妈妈也很爱这位诗人,有一次这位诗人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官了,听听看他妈妈是怎样做的?2. 教师播发录音磁带配乐古诗《游子吟》,连续播发两遍。
幼儿一边听教师播放古诗《游子吟》,一边翻阅幼儿用书《游子吟》。
3. 讨论。
教师:这首诗好听吗?书上的这幅画已表达出了这首诗的意思,请你们想一想,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幼儿讲自己看到的图画)二、欣赏古诗《游子吟》1. 教师给幼儿解释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2. 让幼儿再听一遍古诗《游子吟》的录音。
3. 请个别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古诗《游子吟》。
4. 请幼儿说一说父母做的`一些关爱自己的事情。
5.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爱父母,引导幼儿懂得感恩。
三、演一演1. 教师播发事前准备好的视频韵律操《游子吟》,和幼儿一起学唱表演,教师指导。
2. 请部分学得好的幼儿尝试上台表演。
附录《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幼儿园游子吟古诗教学课件 2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母亲博大的爱,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 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3.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4.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语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课前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呀,母亲的爱,是神圣而伟大的,古今中外,好多诗人都满怀真情,写出好多赞美、讴歌母爱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游子吟》。
二.学习《游子吟》1、教师范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写的这首《游子吟》。
2、今天请同学们按――“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附自学提示:步骤要求方法(1)朗读读全诗注意读音(2)细读懂词义看注解(3)译读直译每行诗意(4)通读串诗意意会、串讲全诗(5)品读悟情境品评、领悟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3、好,自学到这里。
①指名读;生齐声朗读全诗,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②结合齐读情况,指导读准字音、停顿和重音。
4、学生讨论对诗中词意的理解:5、把上述词意带入诗中,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同桌互说互听,再指名说给大家听。
)6、指名朗读全诗并说说全诗大意。
小组讨论全诗意思,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说,注意词序的变通、句意的完整、过渡衔接和语气的把握。
7、总结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① 通过读这首诗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吗?② 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③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古诗赏析,相信你会对作者及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8、练习诵读全诗、齐声背诵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同学们,古往今来,母亲对孩子的心,对孩子无私的爱都是一样的。
你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通过一两件细小的事体会到母亲深沉的爱呢?五.布置作业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家为妈妈背诵《游子吟》这首古诗,并告诉她,感谢母亲给予你的博大的爱。
六.板书设计: 《游子吟》母亲线缝游子衣归幼儿园游子吟古诗教学课件 3教学理念:歌曲《游子吟》是一首亲切真挚的人性美颂歌,抒发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
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深深拨动着天下儿女的心弦。
于是我以亲身感受母子情,向学生介绍作为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的经历为切入点,整堂课以母子情深为依托,让学生在听赏、感受、吟诵、演唱、表现等活动中将音乐本身、音乐画面、音乐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感受母子情,表现母子情的目的。
教师的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听赏时跟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通过表演充分感受与表现爱妈妈的朴实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游子吟》,怀着对母亲的赞赏之情演唱,通过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就应体贴父母,孝敬父母。
3、引导学生参与感受、表现、体验音乐,使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
学生的教学目标:1、能在听赏时跟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表现爱妈妈的朴实情感。
2、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3、复习和巩固附点音符,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前倚音。
学习任务:任务一:听赏与跟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任务二:学唱歌曲《游子吟》。
检测工具:分组展示、比赛。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看到你们一个个活泼可爱的样子,老师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因为我的孩子和你们的年龄差不多。
在学校,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在家里,我也是一位很称职的妈妈,因为我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在我的呵护下长大的。
记得我的孩子出生后不久,每天晚上我都会给他唱一首歌曲叫《摇篮曲》,摇篮曲是在婴儿入睡时演唱的歌曲,是妈妈唱给孩子的。
每次他都会在这首充满母爱的歌声当中甜甜地入睡。
大家想听这首歌吗?那么,请大家都趴在桌上闭上眼睛,来感受妈妈对孩子深切的爱吧!(师自弹自唱《摇篮曲》)(二)明确目标:1、听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2、学唱歌曲《游子吟》(三)预期效果:通过听赏、感受、演唱和表现,使同学们感受母子情深。
二、民主导学(一)任务呈现:任务一,听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师:好,请同学们睁开眼睛坐好,一位小朋友听到老师的演唱,说我也要唱摇篮曲,是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为什么他要给妈妈唱摇篮曲呢?听完这首歌曲我们就知道答案了。
(课件显示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自主学习:1、听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放录音)师:听完这首歌曲我们知道答案了吧!对,这首歌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爱。
我们的妈妈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很辛苦,工作回来还要操持许多家务,并且还要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妈妈太累了,不知不觉伏在桌上睡着了,孩子看到后,悄悄地为自己的妈妈披上了小花袄。
这说明我们不仅要得到妈妈的爱,同时也要关心和爱我们的妈妈。
2、感受《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师:下面,我们再一次感受这首歌曲的意境。
在宁静的夜晚,妈妈不知不觉伏在桌上睡着了,孩子悄悄地为自己的妈妈唱起了摇篮曲。
好,我们同桌分角色,一个演妈妈,一个演孩子,并试着用亲切柔美的声音随着音乐轻声哼唱。
3、跟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师:大家的表演很到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让我们用歌声表达对妈妈深切的爱,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遍。
任务二:学唱歌曲《游子吟》1、熟悉歌词师: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的孩子都是无私的爱。
今天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为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请你说一说这张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课件出示图片)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课件出示诗歌) (1) 教师朗读古诗《游子吟》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写得好不好,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生答) (2)学生齐声朗读古诗《游子吟》师:母亲为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是多么伟大,多么可亲可敬啊!好,那就让我们带上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的把这首古诗朗读一次,来感受一下母子情吧!2、学唱歌曲师:看来大家都被这首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
有一位作曲家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表达母子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游子吟》大家用心来听一听。
(课件出示歌曲)(1)初听歌曲(放录音)(2)学习和巩固附点音符师;:大家发现了没有,歌谱中的许多地方出现了我们在二年级《粗心的小画家》一课中学过的音符——附点音符,请大家找一找,并仔细观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对,歌曲的开头就出现了附点音符2..3(板书),而且在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对,三次。
接着我们再看第二小节也有 6.2(板书),也出现了三次,接着看第三小节4.5(板书),也出现了三次,他们的不同点是什么?对,一个是附点四分音符,一个是附点八分音符,好,让我们共同唱一唱。
(课件出示歌曲)(3)学习前倚音师:歌谱中除了附点音符,还有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音符,请大家找一找,对,在这首歌曲当中有多处出现了这个音符,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它的形状就好像妈妈紧紧地拉着孩子的手,害怕他离开自己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它的名字叫前倚音。
(板书)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将这两个音符连起来唱,就像妈妈和她的孩子紧紧连在一起,我们来按顺序唱一唱。
(课件出示歌曲) (4)教师范唱歌曲师:认识了前倚音,我们也了解了它的作用是体现了深厚的母子情,好,请同学们完整地听老师把这首歌曲唱一次,来感受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自主学习:1、教师伴奏生轻声哼唱师:下面大家随着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旋律,来再一次感受母子情。
2、师生接龙演唱歌曲师:大家感受到了吗?歌曲的每一句旋律都表达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现在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我来唱前半句,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请你们接后半句。
3、生生接龙演唱歌曲师:同学们真聪明,那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妈妈呼唤孩子的游戏吧!我们分成母子两组,母亲一组唱前半句,孩子唱后半句。
4、完整地演唱歌曲师:动人的旋律已经让我们出发感受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这样一首感人的歌曲,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对,深情地,现在让我们深情地把这首歌曲唱一次,来感受孟郊对母亲深深的爱。
展示交流:师:听了大家深情地演唱,老师非常感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表达情感,我们来分组合作,一位同学演妈妈,一位同学演孩子,其他同学演唱歌曲,我们看哪组表演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