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和书做朋友
- 格式:docx
- 大小:14.94 KB
- 文档页数:7
和书做朋友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书籍的重要性,知道书籍是我们的好朋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翻阅书籍、阅读的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书籍、喜欢阅读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书籍,了解书籍的作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正确翻阅书籍,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类图书、阅读角、小桌椅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阅读图书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参观阅读角,引导幼儿发现图书,激发幼儿对图书的兴趣。
2. 基本环节:a. 教师向幼儿介绍书籍的作用,引导幼儿认识书籍。
b. 教师示范正确翻阅书籍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翻阅书籍。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3. 延伸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书籍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 收集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课程故事:《图书岛上的冒险》2. 活动一:参观图书馆3. 活动二:制作小书签4. 活动三:角色扮演5. 活动四:图书分享会七、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故事《图书岛上的冒险》,引发幼儿对图书的兴趣。
2. 实地观察法:组织幼儿参观图书馆,让幼儿亲身体验图书馆的环境和氛围。
3. 动手操作法:让幼儿制作小书签,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在图书世界中的乐趣。
5. 分享交流法:组织图书分享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八、教学步骤1. 课程故事:《图书岛上的冒险》a.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图书的重要性和乐趣。
b. 邀请幼儿分享故事中最喜欢的人物和情节。
我和图书交朋友大班主题探究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标一、活动背景1.2 通过与图书互动,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
1.3 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2.1 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激发阅读欲望。
2.3 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发展。
2.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三、环境准备3.1 选择一个宽敞、安静的场地作为活动场所。
3.2 布置阅读角,放置舒适的座椅、地毯和足够的图书。
四、材料准备4.1 准备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各类图书,包括故事书、科普书等。
4.2 提供书架或书篮,让幼儿有序地存放和取用图书。
4.3 准备一本故事书,用于集体阅读分享。
第三章:活动流程五、开场活动(5分钟)5.1 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
5.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阅读的经历和感受。
5.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
六、集体阅读(10分钟)6.1 教师选择一本有趣的故事书,与幼儿一起阅读。
6.2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6.3 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七、小组探究(10分钟)7.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图书进行探究。
7.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的封面、插图和文字。
7.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图书的主题和内容,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猜想。
八、创意表达(5分钟)8.1 教师邀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图书的理解和感受。
8.2 幼儿可以绘画、制作小书签或表演故事情节。
8.3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9.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和内容。
十、活动反思(教师)10.1 教师思考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0.2 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阅读效果。
10.3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后续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方法六、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阅读和讨论。
大班社会《和图书做朋友》说课稿《大班社会〈和图书做朋友〉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和图书做朋友》这一主题活动来源于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材内容。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图书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和伙伴。
通过这一主题的教学,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图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这一主题也与幼儿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2.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幼儿能够认识图书的基本结构,包括封面、封底、页码等;了解图书的种类,如故事书、科普书等。
-技能目标:学会正确的拿书、翻书方法,能够爱护图书,如不撕书、不折角等;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能够简单地讲述图书中的故事。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图书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认识图书的基本结构和种类。
这是幼儿与图书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拿出不同种类的图书,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科普书《十万个为什么》等,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的封面、封底、页码等部位,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说出不同图书的特点,像绘本的画面比较生动、色彩鲜艳,科普书有很多文字和科学知识等。
-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
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好奇或者不小心而损坏图书,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重点。
我会通过故事、示范等方式让幼儿明白图书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比如讲述一个图书因为被小朋友撕坏而伤心哭泣的故事,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然后再示范正确的拿书、翻书方法,如双手拿书的两边,轻轻地翻页等。
- 教学难点-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能够简单地讲述图书中的故事。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虽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要完整、清晰地讲述一个故事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我会先选择一些简单的、情节生动的绘本,如《拔萝卜》,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先让幼儿说出画面上有什么,然后再逐步引导幼儿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讲述故事。
和书做朋友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书籍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书籍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书籍:让幼儿观察、触摸各种类型的书籍,了解书籍的组成部分。
2. 书籍的重要性: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到书籍对于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3. 爱护书籍:教育幼儿正确翻阅书籍,不乱涂乱画,不损坏书籍。
5. 合作分享:通过小组阅读、分享阅读心得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各种类型的书籍,引导幼儿发现书籍的特点。
2. 故事法:通过讲述有关书籍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书籍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阅读的过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各种类型的书籍: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绘画等。
2. 阅读环境: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
3. 教学卡片、图片等辅助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书籍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2. 评估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3. 收集幼儿的阅读心得,了解幼儿对书籍的理解和感悟。
4.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幼儿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认识书籍(20分钟):让幼儿观察各种类型的书籍,了解书籍的组成部分。
2. 书籍的重要性(20分钟):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到书籍对于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3. 爱护书籍(15分钟):教育幼儿正确翻阅书籍,不乱涂乱画,不损坏书籍。
5. 合作分享(20分钟):通过小组阅读、分享阅读心得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七、教学活动步骤:1. 步骤一:让幼儿自由翻阅各种类型的书籍,观察书籍的封面、插图、文字等。
2. 步骤二:教师讲述有关书籍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书籍的重要性。
3. 步骤三:教育幼儿正确翻阅书籍,示范如何爱护书籍。
5. 步骤五:组织幼儿进行小组阅读,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大班社会《和图书做朋友》说课稿一、设计意图本活动看似简单的了解爱护图书的方法并能用不同的方法修补图书,却能激发幼儿爱护图书的情感、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不仅在尝试运用的过程中掌握了修补图书的技能,还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以及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社会性发展。
二、说教材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经常接触到图书,但对于保护图书的方法不是很了解。
为了让幼儿感受到保护图书的重要性,精心设计本次活动。
三、说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于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把目标定为:1、了解爱护图书的方法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看书方式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补图书并与同伴交流分享3、感受图书的重要并体验社会活动的乐趣四、说重点难点了解爱护图书的方法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看书方式;把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为: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补图书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五、说教法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采用了提问法、问答法、游戏法、电化教学法等组织教学。
1、提问法:提出与活动紧密相关的问题,激发幼儿对保护图书的兴趣2、问答法:通过提问幼儿,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游戏法:组织幼儿在游戏的轻松氛围中实际操作,感受保护图书的方法4、电化教学法:教师运用视频及音频等教具辅助教学,让幼儿动态感知六、说学法让幼儿在活动中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并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幼儿掌握本次活动。
1、多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幼儿积极性2、合作交流法:组织幼儿交流已知的保护图书的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不同的方法七、说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是整个活动的核心和关键,教师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四个环节。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找朋友》2、教师出示“好朋友”图书: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和图书做朋友咯,快快跟着老师一起出发吧。
本环节通过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自然引出活动主题,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大班社会《和图书做朋友》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展示的是大班社会活动《和图书做朋友》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和图书做朋友》是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的一节重要课程,选自《幼儿社会情感教育活动指导》。
本节课旨在引导孩子们理解图书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他们爱护图书、正确阅读的习惯,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和尊重,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图书的作用与价值,知道如何正确翻阅和保护图书。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正确的图书借阅、翻页、整理等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图书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珍惜图书、尊重知识的良好品质。
三、说重难点重点:使幼儿理解和认识到图书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图书使用和保管方法。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内化成自觉的爱护图书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互动交流法,结合实物展示、故事讲述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学法: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实践、讨论等方式,体验与图书做朋友的乐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说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类儿童图书、图书借阅记录卡、书架、护书工具(如书签、书套)等。
2.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和图书接触经历。
六、说活动过程1. 引入部分:通过故事《图书的好朋友》,引发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和关注。
2. 主体部分:- “图书的故事”:介绍图书的制作过程和作用,让孩子感受图书的魅力。
- “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模拟图书角场景,幼儿亲身参与图书的借阅、翻阅、归还等活动,体验正确使用图书的过程。
- “我和图书做朋友”:引导幼儿讨论如何爱护图书,共同制定“图书公约”,并进行承诺仪式。
3. 结束部分: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深化对图书的理解和喜爱。
七、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设立“图书日”,鼓励幼儿定期分享自己阅读的图书,并将其应用到家庭环境中,倡导亲子共读,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我和图书交朋友大班主题探究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标一、活动背景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知道图书的制作过程。
2. 学会尊重他人,爱护图书。
3. 能够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体验交流的乐趣。
第二章: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1. 各种类型的图书若干本。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二、环境创设1. 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
2. 设置读书角,摆放适量桌椅。
3. 悬挂与图书相关的装饰物,增加活动氛围。
第三章: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图书。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带来的图书,让幼儿互相介绍图书内容。
二、主体部分(10分钟)1. 观察图书: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图书的封面、、插图等,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
2. 制作图书:教师指导幼儿使用手工工具制作简单的图书,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图书分享: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图书,让幼儿互相交流阅读心得。
三、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收获,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图书的认识。
第四章:活动延伸一、家庭延伸:教师鼓励家长陪伴幼儿阅读,引导幼儿分享阅读心得。
二、环境延伸:在班级阅读角摆放更多类型的图书,供幼儿自由阅读。
三、区域延伸:在幼儿园其他区域设置阅读角,鼓励幼儿在不同场所阅读。
第五章:教学评价一、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
二、成果评价:评价幼儿制作的图书质量,以及幼儿在图书分享环节的表现。
三、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活动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活动效果。
第六章:活动步骤详解六、活动准备(10分钟)1. 提前一周通知家长,让家长协助幼儿准备自己喜欢的图书。
2. 教师收集各种类型的图书,确保图书内容适合幼儿阅读。
3. 准备制作图书所需的手工工具和材料。
七、活动实施(20分钟)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图书,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幼儿园大班社会《和图书做朋友》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孩子与阅读材料建立友谊,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与图书建立好的友谊,积极主动接触阅读材料,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2.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阅读中了解并理解事物的基本属性,观察、感受和思考。
4.帮助孩子学习正确阅读的方法,使用各种“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准备1.《和图书做朋友》的绘本。
2.“读书角”、“故事屋”、安静的阅读环境和合理分配的阅读时间。
3.海报、图片、各种图书展示。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介绍阅读活动的背景,鼓励孩子大声朗读,像小演员一样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师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帮助孩子理解阅读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用朗读、歌唱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 主体活动教师介绍绘本《和图书做朋友》并展示绘本封面,并询问孩子:“你们喜欢图书吗?你们有没有与图书建立友谊?” 孩子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孩子与绘本建立好的友谊,并让孩子思考如何与绘本建立好的友谊。
教师让孩子在“读书角”、“故事屋”里自由选择爱看的书目,孩子可以和好友一起看书、交流感受、分享想法,也可以独自享受阅读的快乐。
同时教师还将提供多样化的阅读环境和展示,引导孩子尝试不同种类的书籍。
3. 结束活动一个班级的孩子们分享阅读过程中的 joy 和 learn,在分享中,孩子们会更加肯定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教师会要求孩子从构成完整的小组开始分享。
教师过程当中还将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阅读习惯,多读好书,从而提高口语表达和语言能力。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互动形式,让孩子们跟随教师了解图书的好处,允许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
同时还在让孩子充分参与让分享环节和身临其境式分析,以此达到教育培养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
我和图书交朋友大班主题探究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的1.1 活动背景1.2 活动目的第二章:图书的种类与特点2.1 图书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图书,如故事书、科普书、绘本等,让孩子们了解图书的多样性。
2.2 图书的特点讲解图书的特点,如图文并茂、信息丰富等,让孩子们认识到图书的独特之处。
第三章:正确使用图书3.1 图书的选取与借阅3.2 图书的阅读与保护指导孩子们如何正确阅读图书,如保持书籍整洁、不乱涂乱画等,培养孩子们的图书保护意识。
第四章:图书与友谊4.1 图书分享组织孩子们进行图书分享活动,让他们通过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4.2 图书交流5.2 反思与展望鼓励孩子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章:图书角色扮演6.1 选择图书中的角色教师与孩子们一起选择一本图书,共同讨论图书中的角色,让孩子们了解角色的特点和性格。
6.2 角色扮演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图书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七章:图书故事改编7.1 故事讨论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图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改编故事。
7.2 故事改编孩子们分组进行故事改编,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图书故事的理解和创新。
第八章:图书制作与展示8.1 制作图书教师指导孩子们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图书,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8.2 图书展示孩子们向同伴展示自己制作的图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喜悦和收获。
第九章:图书主题辩论9.1 选择主题教师与孩子们一起选择一个与图书相关的主题,如阅读的重要性、图书的角色等。
9.2 辩论准备孩子们分组进行辩论准备,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为辩论活动做好准备。
9.3 辩论活动孩子们进行辩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0.2 反思与展望教师引导孩子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和书做朋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在图书馆的看书)
二、激发兴趣,了解课题
1.师:小朋友想不想去图书馆看书?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出示图书馆图片,请小朋友一起去看书。
2.师:为什么打不开门?
(因为小朋友还没有学会怎么看书?不知道要怎么爱惜书本)
3.出示图片,学习看书的方法。
①看书应该坐端正。
②看书要和同伴分享,不能抢书。
③看完之后要将书放回原位。
④图书损坏要及时修补。
4.请小朋友再次闭上眼睛,出示图书馆图片,再次请小朋友一起去看书。
师:为什么图书宝宝会哭?
(因为有人损坏了图书)
师:那我们来看看那些人对图书宝宝做了什么?我们千万不能做。
)
①把书角卷起来。
②在书上乱涂乱画。
③边吃东西边看书。
小结:看书时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三、现场看书,课堂反馈
1.请小朋友有秩序的去拿图书看。
2.老师在小朋友看书时,现场抓拍小朋友看书表现。
(好的与不好的都要)
3.结束看书,一起观看照片,看看大家是怎么看书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四、活动延伸
1.学习儿歌《阅读歌》
2.活动结束。
大班社会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和书做
朋友
教育目标:1、学习看书和爱护书本的方法。
2、养成看书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瞧,这是?(书)你喜欢和书
做朋友吗?(喜欢)这些都是新书,你们想不想看?(想)那到时候我们把新书放到阅读区角。
看到这些新书你感觉怎么样?(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看到新书的感觉)看到这些书你觉得怎样?(出示旧书、烂书) 教师小结:书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惜书本。
二、引导幼儿讨论正确的看书方法。
1、幼儿自由看书,教师观察幼儿看书时候的一些表现,如:坐姿、是否一页一页读懂内容。
教师:这儿有一些图书,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本来看看。
刚才我让每个
小朋友都看了一会书,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样看书的?(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给大家看)。
谁来说
说你看的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三、通过看大挂图,让每位小朋友了解看书和爱书的方法。
1、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挂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看书的。
2、谁来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看书和爱护书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看到了他们是一页一页看的,还有的小朋友看到他们会用透明胶把破的书修好。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一页一页轻轻翻,书破了,我们要用透明胶把破的地方黏上,我们不能边吃东西边看书,也不能在树上乱涂乱画,看书的时候,眼睛要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看久了要转动我们的眼珠,这样我们的眼睛才不会疲劳。
3、现在请小朋友按照老师刚才教你们的方法来看书,看看哪些小朋友做得最好。
四、引导幼儿了解修补图书的方法,并学习修补图书。
1、教师出示破旧的图书。
教师:这些书怎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修补吗?
我们应该怎么样爱护我们的书籍呢?
2、让幼儿讨论修补和爱护书籍的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在平时看书的时候,要轻轻翻看,如果发现图书有破损的地方,可以及时把图书修补好,这样我们下次看图书的时候,我们才能完整欣赏图书中的内容。
效果分析:
教育目标:1、学习看书和爱护书本的方法。
2、养成看书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瞧,这是?(书)你喜欢和书
做朋友吗?(喜欢)这些都是新书,你们想不想看?(想)那到时候我们把新书放到阅读区角。
看到这些新书你感觉怎么样?(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看到新书的感觉)看到这些书你觉得怎样?(出示旧书、烂书) 教师小结:书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惜书本。
二、引导幼儿讨论正确的看书方法。
1、幼儿自由看书,教师观察幼儿看书时候的一
些表现,如:坐姿、是否一页一页读懂内容。
教师:这儿有一些图书,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本来看看。
刚才我让每个
小朋友都看了一会书,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样看书的?(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给大家看)。
谁来说说你看的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三、通过看大挂图,让每位小朋友了解看书和爱书的方法。
1、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挂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看书的。
2、谁来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看书和爱护书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看到了他们是一页一页看的,还有的小朋友看到他们会用透明胶把破的书修好。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一页一页轻轻翻,书破了,我们要用透明胶把破的地方黏上,我们不能边吃东西边看书,也不能在树上乱涂乱画,看书的时候,眼睛要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看久了要转动我们的眼珠,这样我们的眼睛才不会疲劳。
3、现在请小朋友按照老师刚才教你们的方法来
看书,看看哪些小朋友做得最好。
四、引导幼儿了解修补图书的方法,并学习修补图书。
1、教师出示破旧的图书。
教师:这些书怎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修补吗?我们应该怎么样爱护我们的书籍呢?
2、让幼儿讨论修补和爱护书籍的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在平时看书的时候,要轻轻翻看,如果发现图书有破损的地方,可以及时把图书修补好,这样我们下次看图书的时候,我们才能完整欣赏图书中的内容。
效果分析:
教育目标:1、学习看书和爱护书本的方法。
2、养成看书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瞧,这是?(书)你喜欢和书
做朋友吗?(喜欢)这些都是新书,你们想不想看?(想)那到时候我们把新书放到阅读区角。
看到这些新书你感觉怎么样?(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看到新
书的感觉)看到这些书你觉得怎样?(出示旧书、烂书) 教师小结:书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惜书本。
二、引导幼儿讨论正确的看书方法。
1、幼儿自由看书,教师观察幼儿看书时候的一些表现,如:坐姿、是否一页一页读懂内容。
教师:这儿有一些图书,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一本来看看。
刚才我让每个
小朋友都看了一会书,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样看书的?(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给大家看)。
谁来说说你看的书讲的是什么内容。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
三、通过看大挂图,让每位小朋友了解看书和爱书的方法。
1、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挂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看书的。
2、谁来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看书和爱护书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看到了他们是一页一页看的,还有的小朋友看到他们会用透明胶把破的书修好。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一页一页轻轻翻,书
破了,我们要用透明胶把破的地方黏上,我们不能边吃东西边看书,也不能在树上乱涂乱画,看书的时候,眼睛要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书看久了要转动我们的眼珠,这样我们的眼睛才不会疲劳。
3、现在请小朋友按照老师刚才教你们的方法来看书,看看哪些小朋友做得最好。
四、引导幼儿了解修补图书的方法,并学习修补图书。
1、教师出示破旧的图书。
教师:这些书怎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修补吗?我们应该怎么样爱护我们的书籍呢?
2、让幼儿讨论修补和爱护书籍的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在平时看书的时候,要轻轻翻看,如果发现图书有破损的地方,可以及时把图书修补好,这样我们下次看图书的时候,我们才能完整欣赏图书中的内容。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