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 陕西师范大学金泰丝路花城学校
- 格式:doc
- 大小:572.00 KB
- 文档页数:127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倍数、因数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我要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我能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学法指导:1、自学教材第1-3页,尝试完成例1、“议一议”,并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2、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并总结规律方法。
3、针对预习中存在的疑惑点,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例1):1、观察教材第1页的主题图。
写一写从图上看到的内容:图上有()行士兵,每行()个,一共有()个。
列式:()或者()4和9是36的()。
36是4的(),也是()的倍数。
2、还可以怎样排并填空。
)36=2×(×()36=3×(()×9我知道:36的因素有的(的最大因数是(),36最小因数是()。
3、观察下列算式,跟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5×2=30 24×3=72 50×7=350 120×5=600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探:24的因数有哪些汇报讨论结果,并说一说求因数的方法。
24的因数有、、、、、。
24的最大因数是(),24最小因数是(也可以这样表示:2、完成教材第3页课堂活动“想一想、说一说”。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①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的。
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的。
三、达标测评:快乐闯关。
第一关:找因数15的因数有(),15最小的因数是(),15最大的因数是()15是()的倍数。
2024年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章)2. 分数乘法与除法(第2章)3. 方程与不等式(第3章)4. 长方体和正方体(第4章)5. 图形的运动(第5章)6. 可能性的大小(第6章)7. 统计(第7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2.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圆规。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如分水果、分蛋糕等,激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配合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布置分数运算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延伸:布置方程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题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6. 知识拓展: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7. 课堂练习:布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空间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 内容:(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分数乘法与除法(3)方程与不等式(4)长方体和正方体(5)图形的运动(6)可能性的大小(7)统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加减法运算:5道题目(2)分数乘除法运算:5道题目(3)方程与不等式应用题:3道题目(4)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4道题目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单元:分数分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母、分子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生活中分数的广泛用途,会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中秋节到了,小华家买了很多月饼,分月饼的任务当然就落到小华的身上了。
你看,小华一会儿就把这几块月饼分好了。
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些月饼的阴影部分占一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等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理解单位“1”师:第二天,小华的爸爸又买回一盒月饼共8个,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月饼的要求。
课件演示:爸爸对小华说:小华,你把这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吧。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小圆代替月饼,帮小华分一分吗?等学生分好后,抽一个学生分的小圆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师:这时,小华的爸爸又提出了问题。
课件演示:爸爸对小华说:每个人得的月饼是这8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引导学生理解把8个月饼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8个月饼的14。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刚才小华分出了1个月饼的1/4,这儿又分出了8个月饼的1/4,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1/4表示的月饼数量一样吗?多媒体课件演示下面的月饼图:引导学生理解两个1/4代表的数量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引导学生说出前一个1/4是1个月饼的1/4,而后一个1/4是8个月饼的1/4。
课件中随学生的回答在图形下出现相应的文字。
师:对。
前一个1/4是以1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而后一个1/4是以8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
平均分的整体不一样,对分出来的每份数量有影响吗?让学生意识到,整体“1”的变化对每份的数量是有影响的。
以1个月饼为整体“1”,每份就是1/4个月饼;以8个月饼为整体“1”,每份就是2个月饼。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7)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第1单元倍数与因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会找2、3、5的倍数特征;在找因数的基础上认识质数和合数,找公因数;在找倍数的基础上找公倍数。
在倍数和因数的学习中,教材在揭示其概念时,先用乘法的情境中列乘法算式再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
而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时,也是利用乘除法来找的。
在认识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后,教材才安排在找因数的基础上,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来区分成质数和合数。
并在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中认识公因数。
在学会了找倍数的基础上,通过找两个数的倍数中公有的倍数而认识公倍数。
而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后面的约分和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基础。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和整数的概念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列举的过程中发现2,3,5的倍数的特点,总结和把握2,3,5的倍数的判断规律。
2.运用分类和综合对比的方法:对于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这两给概念,可以在分类教学的同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清楚时表达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和掌握数的规律。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6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第2单元分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整理与复习这6个部分。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活动,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分数的应用价值。
2.通过自学加引导的形式来理解本节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在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学习和掌握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6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2024年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2.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3. 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4.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5. 简单的数据分析6.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小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与分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简单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数据解读与应用的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2. 教学重点:分数与小数的概念、三角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数据分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三角板、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分数和小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讲解:以购物找零为例,讲解分数与小数的转换。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相关题目。
2.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的意义,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例题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分数运算的相关题目。
3.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数的意义,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例题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小数运算的相关题目。
4. 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例题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册上三角形相关题目。
5.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与面积计算方法。
例题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册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题目。
6. 简单的数据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例题讲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册上数据分析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概念与运算2. 小数的概念与运算3. 三角形的性质与面积计算4.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性质与面积计算5.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各5道题。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Introduction】本文将介绍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掌握这些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读者将了解五年级下册数学各个单元的核心知识。
【Unit 1:三角形】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学生将学会辨别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学习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Unit 2:小数乘法】本单元着重讲解小数的乘法运算。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小数乘法计算,并学会将小数与整数进行乘法运算。
通过练习,他们将更好地掌握小数运算的技巧。
【Unit 3:四位数的除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四位数的除法运算。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四位数的整除和带余除法运算,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Unit 4: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本单元介绍了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包括表格、折线图和柱状图的制作与应用。
学生将学会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灵活运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Unit 5:公式计算】本单元讲解了一些基础的数学公式,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给定信息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Unit 6:几何图形的属性】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断准则。
学生将学习判断图形的对称性、平行性、重合性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几何图形的问题。
【Unit 7:分数的加减】本单元重点介绍分数的加减运算。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掌握不同分母分数的通分方法,并能将分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
【Unit 8:大数加减和排序】本单元主要讲解大数的加减运算和大小比较。
学生将学会灵活运用列竖式进行大数的加减计算,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多个大数进行排序。
【Unit 9:时间的表示和计算】本单元介绍了时间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技巧,包括年、月、日的换算,时间的加减运算等。
学生将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分数乘法(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5332 =-7253 =+3285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学生列出算式3×51=,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1:3×51=515151++=53;学生2:3×51=515151++=5111++=513⨯=53……)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 三、巩固练习: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73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分数乘法3×51=515151++=53 3×51=515151++=5111++=513⨯=5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完整版)陕旅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
结
陕旅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陕旅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回顾和复相关内容。
单元一:整数和分数
-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 分数的四则运算
单元二:小数和百分数
-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小数的比较和排序
- 小数的四则运算
- 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百分数与小数的转换
单元三:图形和尺规作图
- 点、线、线段、射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定
- 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 利用尺规作图绘制指定图形
单元四:数据处理和统计
- 图表和统计的概念
- 直方图和折线图的读取和绘制
- 数据的整理和归类
- 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计算
- 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单元五:长方体和容量
- 长方体的概念和性质
- 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 升、分升、毫升的单位换算
- 的容量计算
- 问题解决与实际应用
单元六:数学逻辑和应用
- 命题和命题的合取、析取、否定等关系
- 推理和证明方法的基本规则
-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应用技巧
以上是陕旅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复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分数乘法(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5332 =-7253 =+3285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学生列出算式3×51=,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1:3×51=515151++=53;学生2:3×51=515151++=5111++=513⨯=53……)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73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分数乘法3×51=515151++=53 3×51=515151++=5111++=513⨯=53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分数乘法(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341 4×72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学生列出算式3×51=,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1:3×51=515151++=53;学生2:3×51=515151++=5111++=513⨯=53……)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73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分数乘法3×51=515151++=53 3×51=515151++=5111++=513⨯=53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分数乘法(二)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二、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 12169⨯= 21×145=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21;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31,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1:6×21=个)(3216=⨯;学生2:6×31=(个)2316=⨯……)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41 和61分别是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二)6×21=个)(3216=⨯ 6×31=(个)2316=⨯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分数乘法(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341⨯ 4×=41 12×41=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二)480× 83180(千克) 180×65=150(千克)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分数乘法(三)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 12169⨯= 21×145=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21,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21。
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21,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2121?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21,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21,那就是2121的。
也就是2121⨯ 教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41,让学生从2121⨯=41中思考,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
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则:让学生折纸验证=⨯4143?,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 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三、巩固练习:做课本8页试一试,3241⨯ 9253⨯ 14587⨯ 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来进行计算。
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如:14587⨯中的7和14先约分。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三)2121⨯=41 2121⨯=2211⨯⨯=41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教学反思:第六课时 分数乘法(三)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7331 =⨯9452 107×145=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
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