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1.风向的判定 (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判断气压高低,并按垂直于 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 水平气压梯度力(画成虚线)。 (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方向,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 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定的角度;若是高空,风 向与等压线平行。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绘成实线箭头)。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一
二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2.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差异
类型 高空风 图示 (北半 球) F1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F2 地 F1 水平气压梯度力、F2 地转偏向 转偏向力 力和 F3 摩擦力 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受力 近地面风
一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气压高低与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高压区等压面向高空弯曲,低压区等 压面向地面弯曲。 (4)图中A处与D处的气压哪处高?为什么? 提示:A处气压高于D处,因为在垂直方向上越到近地面,气压越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合等压 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题1】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 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图1、图2 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图1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 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D.6时至18时 解析:第(1)题,①④两地分别位于近洋面与近地面,气温应高于高 空的②③两地;由此时的海陆环流图得出④处气温高于①处。第(2) 题,面向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说明近地面此时盛行由 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即海洋气温要低于陆地,依据图中海洋和陆地 气温曲线可判断,一天中大约8时至16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答案:(1)D (2)B
简化:气压比较
水平方向:高压 > 低压 垂直方向:下面 > 上面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山谷风。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城市热岛环流。
由于市区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 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 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 环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可简单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 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 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气压高低的判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无论是低空还是高空,高压处等压面都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 面都向下凹陷。 (2)近地面受热,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如A。近地面冷 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如B、C,即PB>PA,PC>PA。 (3)水平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如B→A,E→F。 (4)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PA>PE。 (5)图中高低压比较,如气压数值上PB>PA>PE>PF。
第2课时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 大气的水平运动
情 景 导 入
学 习 目 标 1.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 常见的热力环流。 2.结合图示,理解热力环流中 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3.说出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掌握高空和近地面风的受力 状况及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 关系。 4.掌握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力 大小及风向的方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二等压线图中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定 问题导引 材料: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结合材料探究: (1)N地为什么风向? 提示:东北风。 (2)图中M、N、P、Q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哪里?为什么? 提示:Q地。Q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二
思考讨论 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 提示: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大,水平气 压梯度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处,水平气压梯度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 小。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一热力环流 问题导引 材料:热力环流示意图。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结合材料探究: (1)空气垂直运动对上图中三地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有何影响?近 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会发生怎样的弯曲? 提示:A地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B、C两地相反。 表现在等压面图上,A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凸,高空向上凸,B、C两 地相反。 (2)图中气流的方向是否都从高压流向低压? 提示:不是,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上却从低 压流向高压。
现代城市被科学家称之为 “气候 岛 ”,主要有 “五岛效应 ”,即 “热岛效 应 ”“雾岛效应 ”“雨岛效应 ”“干岛 效应 ”“混浊岛效应 ”,其中城市 “热 岛效应 ”最为著名 ,为什么城市 “热 岛效应 ”明显 ?“热岛效应 ”对城市 有何影响 ?
一
二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 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3.近地面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4.气流与气压的关系:垂直方向上上升气流对应的地面为低压,高空 为高压,下沉气流对应的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水平方向上气 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思考讨论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吗? 提示:比较气压值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同 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