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古朴的陶罐》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古朴的陶罐》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古朴的陶罐》精选5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2.培养学生对古朴陶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制作陶罐,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陶瓷示范品、彩色陶泥、陶瓷刀、工具、铅笔、纸、水、拓印泥等。
2.学生准备:学生台、彩色陶泥、水刷、抹布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陶瓷示范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对这些古朴的陶罐有什么感觉?你们喜欢它们的哪个部分?喜欢它们的什么样的形状?2.感受材料教师向学生展示陶瓷制作的工艺和材料,让学生用手摸摸陶泥的质地,感受它的光滑和凉爽。
3.形状设计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形状示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并用铅笔在纸上画出。
画好后,把纸上的形状转移到陶泥上。
4.制作陶罐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在陶泥上慢慢切割、雕琢,加工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5.上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色陶泥给陶罐上色。
可以使用刷子或手指轻轻涂抹,也可以用拓印泥印制图案。
6.修整和烘干学生用陶瓷刀修整陶罐的边缘和表面,然后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7.评价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陶罐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欣赏、评价。
四、教学延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题材,设计和制作更多的陶瓷作品。
可以尝试不同的造型、颜色和图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古朴的陶罐》精选5篇(二)课程名称:吐泡泡年级水平:小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体验吐泡泡的过程。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吐泡泡液体。
2. 各种颜色的食用染料。
3. 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4. 奖励贴纸。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问幼儿有没有吹过泡泡,引导幼儿回忆吐泡泡的过程和感觉。
2. 准备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泡液体和吹泡泡工具,向幼儿展示。
活动步骤:1. 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气泡液体,并倒入容器中。
小班美术教案《古朴的陶罐》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陶罐的基本特点和造型,培养幼儿对陶罐的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学习陶罐的绘画技巧,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陶罐的基本特点和造型。
2. 陶罐的绘画技巧。
3. 创作自己的陶罐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陶罐的图片或实物,供幼儿观察。
2. 准备绘画材料,如水彩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陶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说一说陶罐的特点和造型。
2. 讲解陶罐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的搭配等。
3. 示范绘制一个陶罐作品,让幼儿跟随步骤进行绘制。
4.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陶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对幼儿的陶罐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
2. 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拓展:1. 让幼儿了解陶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引导幼儿探索陶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陶瓷工艺品、日用品等。
3. 组织幼儿参观陶瓷展览或陶瓷制作过程,加深幼儿对陶罐的了解。
七、教学活动:1. 组织一次陶罐绘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举办一次陶罐作品展示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家长和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资源:1. 收集更多关于陶罐的图片、书籍、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 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优秀的陶罐绘画教程,供教师参考。
3. 整理幼儿的绘画作品,建立作品档案。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3.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古朴的陶罐》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朴的陶罐,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了解陶罐的制作工艺和特点;3. 培养学生探索、观察和创造的能力;4. 发展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古朴的陶罐的外形和特点;2. 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和造型表现陶罐的纹饰;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不同的线条和造型表现陶罐的纹饰;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 陶罐的图片和模型;2. 绘画纸、颜料、丙烯画笔等绘画工具;3. 纸板和剪刀。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陶罐的图片和模型,向学生简单介绍古朴的陶罐的来源和特点,并引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Step 2:观察和分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陶罐的外形、纹饰和材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将陶罐分成不同的形状和特点。
Step 3:绘制草图(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到的陶罐特点,用铅笔在绘画纸上绘制自己设计的陶罐草图。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线条和造型表现陶罐的纹饰。
Step 4:绘制陶罐(2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草图,用丙烯颜料和画笔在绘画纸上绘制自己设计的陶罐。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注意色彩搭配和纹饰的表现。
Step 5:创作展示(10分钟)学生完成绘制后,教师安排学生互相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Step 6:总结和延伸(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认识陶瓷艺术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对陶罐进行创作和研究。
Step 7: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和收集陶罐的信息,准备一份关于陶罐的学习报告,并继续进行陶罐的绘画创作。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陶罐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会用废旧物品制作美观的陶罐。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陶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的陶罐作品。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废旧瓶子、彩纸、颜料、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古朴的陶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陶罐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纹饰等。
2. 讲解:教师讲解陶罐的制作过程和方法,示范如何用废旧瓶子制作陶罐。
3. 创作: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陶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完成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有创意的陶罐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废旧瓶子的切割、粘贴等动作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对于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个性化表现,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创作出古朴、美观的陶罐作品,表现出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幼儿能够描述陶罐的特点和制作过程,表现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够遵循环保理念,充分利用废旧物品。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陶罐作品展览,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师生参观,提高幼儿的成就感。
2. 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制作比赛,鼓励幼儿将废旧物品制作成其他有趣的作品。
3. 带领幼儿参观陶瓷博物馆,了解陶瓷的历史和制作技艺,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制作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食或受伤。
2.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安全,防止幼儿接触到剪刀、胶水等尖锐物品。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罐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陶罐的基本概念:介绍陶罐的定义、用途和特点。
2. 陶罐的制作方法:讲解陶罐的制作过程,包括制坯、晾晒、修坯、上釉、窑烧等。
3. 陶罐的分类:介绍不同种类的陶罐,如民间陶罐、陶瓷罐等。
4. 欣赏陶罐作品:展示不同风格的陶罐作品,让学生感受陶罐的美。
5. 创作陶罐:学生动手制作陶罐,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陶罐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难点:掌握陶罐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陶罐实物或图片、制作陶罐的材料(如陶土、釉料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制作陶罐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陶罐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陶罐的特点和美。
2. 讲解:讲解陶罐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分类。
3. 欣赏:展示不同风格的陶罐作品,让学生感受陶罐的美。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陶罐,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描述陶罐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地制作出具有古朴风格的陶罐作品。
3. 学生对陶罐制作过程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创新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展示陶罐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陶罐的特点和美。
2. 讲解陶罐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分类。
3. 欣赏不同风格的陶罐作品,让学生感受陶罐的美。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陶罐制作的想法和创意。
5. 学生动手制作陶罐,教师巡回指导。
6. 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陶罐制作方法时,可以邀请陶艺家进行实地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2. 在学生动手制作陶罐时,鼓励他们发挥个人创意,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古朴的陶罐》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传统的陶瓷文化;
2.培养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艺术兴趣;
3.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陶瓷陶罐图片或实物;
2.陶土;
3.彩绘工具:颜料、刷子、海绵等。
教学过程
1. 感受艺术品
首先,老师可以给幼儿展示一些陶瓷陶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感受传统的陶瓷文化。
可以请幼儿说出他们的感受,了解幼儿对艺术品的认知和兴趣。
2. 了解陶罐的特点
介绍陶罐的特点,让幼儿认识到陶罐的形态、线条、纹饰等。
可以画出简单的陶罐示意图,引导幼儿观察和对比。
3. 制作陶罐
1.准备陶土,让幼儿把陶土揉成团,放在案板上;
2.引导幼儿用双手按压、拉扯,将陶土慢慢塑形成陶罐的形状;
3.用扇子等工具,刻画出陶罐的线条、纹饰;
4.放置陶罐自然干燥。
4. 彩绘陶罐
当陶罐干燥后,让幼儿用颜料、刷子等彩绘自己的陶罐,创造出个性化的陶罐作品。
教学总结
通过制作陶罐的过程,幼儿了解了传统的陶瓷文化,并能够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发展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兴趣。
同时,这个过程也为幼儿开启了一扇了解艺术的大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小班美术教案《古朴的陶罐》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陶罐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古朴风格的陶罐作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对陶罐的认识和创作能力。
运用简单的绘画技巧和材料,培养学生创作出具有古朴风格的陶罐作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陶艺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选择与古朴陶罐相关的图片、图书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素材。
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触摸陶罐,增加对陶罐的认识。
2.2 学生学情分析:小班学生对色彩、线条有基本的认知,但陶罐相关知识较为陌生。
通过简单的引导和讲解,学生能够理解陶罐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陶罐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古朴风格的陶罐作品。
3.2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出古朴风格的陶罐作品。
掌握陶罐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物质准备:准备一些陶罐实物或图片、图书、视频资料。
准备绘画材料,如水彩、画纸、画笔等。
4.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宽敞、明亮、舒适的绘画环境,让学生能够专注地进行创作。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展示一些陶罐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陶罐的特征和风格。
通过简单的提问,激发学生对陶罐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讲解与示范:简单讲解陶罐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古朴风格的陶罐作品。
5.3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示范和讲解,开始创作自己的古朴陶罐作品。
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克服创作中的困难。
5.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相互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指出作品的优点和改进的方向。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学生对陶罐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古朴的陶罐》小班教案《古朴的陶罐》小班教案《古朴的陶罐》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初步感受陶罐造型的丰富和色彩的古朴。
2、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陶罐,并运用三种以上的颜色调出灰旧的色彩表现陶罐的古朴之美。
3、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和操作材料,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欣赏过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特点。
2、课件:各种陶罐的图片。
3、水粉笔,各色颜料(白色多),调色盘,抹布,桌布等。
活动过程:1、迁移已有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陶罐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陶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欣赏陶罐图片,感受陶罐造型的丰富和色彩的古朴。
(1)欣赏陶罐图片,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师:陶罐的感觉和青花瓷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个?它是什么样子的?(2)有序观察,并进行比较和归纳。
教师:我们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来仔细地看一看陶罐与青花瓷到底有哪些不同,罐口有什么不同。
(大小、平直)①教师:罐颈有什么不同?(粗细、长短、歪正)②教师:罐身有什么不同?(胖瘦)③教师:罐子上还有什么?(耳朵)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在罐子的什么地方?(3)欣赏、交流罐子上的各种图案。
教师:罐子上还有什么?(装饰花纹)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花纹画在陶罐的什么地方?用了哪些颜色?(4)教师小结:陶罐上的线条和花纹大多是粗粗的。
图案大多画在罐身上,罐门、罐颈或罐底也会有小小的装饰。
陶罐的颜色灰灰旧1日的,给人古朴的感觉。
要点提示:①欣赏陶罐之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先欣赏一些青花瓷的实物或图片,这样再欣赏陶罐,幼儿就能够通过比较发现陶罐的特点了。
②教师在指导幼儿创作时需要注意陶罐的造型和瓶子的区别。
③在调色的时候若发现颜色较深需要加点白色。
3、幼儿创作。
(1)教师: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陶罐?(从外形和装饰花纹这两点来引导)(2)教师:在调颜色的时侯要注意什么?怎样调出陶罐那种灰灰的颜色?(三种以上的颜色调在一起)发现自己调出的颜色比较深怎么办?(加白)(3)重点:表现各种各样的陶罐造型。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古朴的陶罐》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陶器的制作工艺和风格;2.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罐的欣赏和鉴赏能力;3.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的手工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了解古代陶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学习古代陶器的制作方法;3.通过手工制作,体验制作陶罐的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陶土、陶轮和陶具材料、陶器图片或实物等;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自己的素描本、彩色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各种古代陶罐,并引导学生发现陶罐的特点和美感。
2.引导学生思考:古代陶罐是如何制作的?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风格和用途?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多媒体或板书的形式,简要介绍古代陶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介绍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陶器风格,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
Step 3 制作陶罐(30分钟)1.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块陶土。
2.教师示范陶土的处理方法,如揉捏、抻拉、喷压等。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以陶罐为原型,进行手工制作。
4.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陶土的湿度和柔韧性,并帮助他们处理可能的问题。
Step 4 陶罐的装饰(20分钟)1.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参考陶器的风格和图案,进行陶罐的装饰。
2.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纸、颜料、画笔等材料,进行陶罐的彩绘、贴纸等装饰。
Step 5 评价与分享(10分钟)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制作的陶罐,讲解自己的创意和设计思路。
2.教师根据作品的创意、造型、装饰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Step 6 游戏与拓展(1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陶罐的展览和评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通过陶罐展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陶器的美感和价值。
Step 7 总结(5分钟)1.通过学习,学生对古代陶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手工制作和创造力。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制作的陶罐和古代陶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小班美术教案《古朴的陶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罐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古朴陶罐的喜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各种各样的陶罐,了解陶罐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2. 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和构图等。
3. 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古朴陶罐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陶罐的特点和制作过程,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绘画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陶罐的图片或实物,供学生欣赏和观察。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 准备教案、课件和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陶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陶罐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2. 讲解:讲解陶罐的特点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陶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 示范:展示如何绘制一幅古朴的陶罐画,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绘制自己的古朴陶罐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六、教学延伸:1. 邀请陶艺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陶罐的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
2.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陶艺工作室,亲身感受陶艺的魅力。
3. 开展陶罐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陶罐作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2.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陶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敢于创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幼儿教育:________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古朴的陶罐》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古朴的陶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初步感受陶罐造型的丰富和色彩的古朴。
2、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陶罐,并运用三种以上的颜色调出灰旧的色彩表现陶罐的古朴之美。
3、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和操作材料,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特点。
2、课件:各种陶罐的图片。
3、水粉笔,各色颜料(白色多),调色盘,抹布,桌布等。
活动过程:
1、迁移已有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陶罐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陶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欣赏陶罐图片,感受陶罐造型的丰富和色彩的古朴。
(l)欣赏陶罐图片,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师:陶罐的感觉和青花瓷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个?它是什么样子的?
(2)有序观察,并进行比较和归纳。
教师:我们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来仔细地看一看陶罐与青花瓷到底有哪些不同,罐口有什么不同。
(大小、平直)
①教师:罐颈有什么不同?(粗细、长短、歪正)
第 2 页共 5 页
②教师:罐身有什么不同?(胖瘦)
③教师:罐子上还有什么?(耳朵)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在罐子的什么地方?
欣赏、交流罐子上的各种图案。
教师:罐子上还有什么?(装饰花纹)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花纹画在陶罐的什么地方?用了哪些颜色?
教师小结:陶罐上的线条和花纹大多是粗粗的。
图案大多画在罐身上,罐门、罐颈或罐底也会有小小的装饰。
陶罐的颜色灰灰旧1日的,给人古朴的感觉。
要点提示:
1)欣赏陶罐之前,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先欣赏一些青花瓷的实物或图片,这样再欣赏陶罐,幼儿就能够通过比较发现陶罐的特点了。
2)教师在指导幼儿创作时需要注意陶罐的造型和瓶子的区别。
3)在调色的时候若发现颜色较深需要加点白色。
3、幼儿创作。
(1)教师: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陶罐?(从外形和装饰花纹这两点来引导)
(2)教师:在调颜色的时侯要注意什么?怎样调出陶罐那种灰灰的颜色?(三种以上的颜色调在一起)发现自己调出的颜色比较深怎么办?(加白)
重点:表现各种各样的陶罐造型。
难点:用三种以上的颜色调出复色。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用了什么颜色表现陶罐古朴的感觉?你是怎么调出这样的
第 3 页共 5 页
颜色的?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继续学习用灰暗的复色进行绘画创作。
☆日常活动讨论怎么样才能调出好看的复色。
☆家园共育带幼儿去博物馆欣赏各种各样的陶制品,感受陶器的古朴粗犷之美。
【评析】
本次活动选择了中国特有的陶器让幼儿欣赏。
由于陶罐本身特有的古朴风格主要体现在陶罐的质地和色彩上,因此对幼儿学习调色是一种拓展,而且陶罐多种多样的粗犷造型也很适合幼儿进行表现。
第 4 页共 5 页
幼儿教育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