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段 战略态势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对峙,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
争霸 苏 赫鲁晓夫“平起平坐”,苏美共同主宰世界 政策 美艾森豪威尔“软化”政策、肯尼迪“和平战 苏
经斯大林时期的建设,苏实力增强。 原因 美 美在政治\经济\军事对比中,占优势。 1)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戴维营精神 ——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 重大事件 2)1960年苏联击落美国U-2飞机 3)1961年柏林墙的修筑 4)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3)美、英对待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苏联的对华政策有何特点?
第四单元
含义: 存在时间: 雅 雅尔塔体系 背景:1、2、3、4 尔 内容:1、2、3 塔 评价:1、2、3 体 含义: 系 下 战:1、2 的 冷战 原因 冷:1、2 美国 苏联 冷 揭开序幕的标志: 战 政治 与 美苏应对的策略 经济 和 平 美苏争霸 军事
1962年10月28日,赫鲁晓夫在广播 讲话中公开答复肯尼迪,苏联政府下 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并加以
包装运回苏联”。
美国海陆空对古巴 肯尼迪总统发表电视讲话 进行武装封锁
美国高空拍摄的建设中古巴导弹基地 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
时间段 战略态势
争霸 苏 政策 美 原因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走向缓和,苏攻美守,优势在苏 勃列日涅夫“霸权主义” 尼克松”均势外交”
雅 尔 塔 体 系美苏 下 的 争霸 冷 战 表现 与 和 影响 平 启示
根本: 美苏……和……矛盾加剧 原因 直接: 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 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突 重点区域: 欧洲 美苏争夺……,推行……。 实质:
时间段 战略态势 苏 争霸政策 美 苏 原因 美 重大事件
时间段 战略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