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铆焊设备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铆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员应熟悉铆焊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进行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3. 操作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具备操作铆焊设备的技能和经验。
4.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专注,不得与他人闲聊或做其他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5.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和接地是否正常,确保设备的接地条件良好。
6. 在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如电源开关、按钮、阀门等。
7. 在操作时,应保持设备的周围环境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碍事。
8. 操作员必须随时关注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维修人员。
9.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擅自拆卸设备的任何部件或更换零部件,如需维修应由专业人员操作。
10. 在操作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二、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1.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有违章操作行为。
2. 在操作前,必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3. 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危险信号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报告。
4. 发生火灾或爆炸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确保人员安全。
5. 如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急救,同时通知上级领导和医务人员。
6. 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7. 设备维修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程进行,不得有违章操作行为。
8. 在维修过程中,应确保设备的电源已切断,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9. 维修完成后,应进行设备的测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
三、设备日常维护1. 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各个部件正常运行,如发现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
2. 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的灰尘和杂物,保持设备的整洁。
3. 检查电源和电气线路的连接是否紧固可靠,如发现松动应立即进行处理。
工贸企业铆工安全操作规程铆工是指使用铆接工艺将金属材料固定在一起的操作过程。
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方法,铆接工艺在工贸企业中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连接,如钢板、铝板、合金板等。
然而,由于铆接过程中涉及到高温、高压、声音和振动等危险因素,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对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的风险。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工贸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铆工安全操作规程,以下是一个参考范例。
一、铆工前的准备工作1. 铆工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新员工在进行铆工操作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证书。
2. 在操作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提供明亮的照明设备。
3.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和防滑鞋等。
4. 做好设备和工具的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二、铆工操作要求1. 在进行铆接工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一步骤的正确执行。
2. 不得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进行高难度的铆接工作。
必要时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3.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警觉,并充分利用各种安全设备。
如使用隔音耳罩等防护设备降低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4. 铆接进行时,不得有其他人员靠近操作区域,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5. 确保操作区域清洁整齐,防止跌倒和滑倒事故的发生。
三、应急处置和事故报告1.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检查和维修。
2.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同时清理现场,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 对于发生的事故应及时进行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铆工设备维护保养1. 铆工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达到安全标准。
2. 严禁未经授权擅自拆卸、修复或改装设备。
3. 每次使用设备后,操作人员应清洁设备和工作区域,并妥善保管设备和工具。
五、培训和参考资料1. 每年对铆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工贸铆焊设备通用安全操作规程前言为了确保工贸铆焊设备的安全使用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制定本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使用工贸铆焊设备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中的规定。
一、安全控制措施1.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2.在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松动、腐蚀等情况。
如有异常必须及时报修或更换零部件。
3.操作前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必备工作服装。
4.禁止在不具备操作资格的人员的陪同下进行设备操作。
5.在操作设备时,必须注意周围的安全,防止设备失控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6.设备操作时,必须符合所在地的安全法规标准,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二、设备操作规程1.在进行铆焊操作前,必须首先接通电源并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个控制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得进行试控、乱操作等行为。
3.在操作设备时,必须先将材料放置好,并调整焊接角度和力度,保证焊接的质量和效果。
4.铆焊过程中,必须保持专注,注意观察焊接情况,及时调整焊接筒角度和力度,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铆焊操作完成后,必须关闭设备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三、应急处理方法1.在设备操作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者设备出现异常声响等问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采取应急措施。
2.停止设备操作后,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检查和修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发现设备故障后,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四、以上是工贸铆焊设备通用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遵守本规程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和避免工作中的事故造成的损失。
工贸企业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规程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贸企业铆工作业的安全性,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在铆工作业中,工人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规程,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铆工作业的工人和相关人员。
涉及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贸企业的车间、仓库等。
三、安全操作规程1. 在进行铆工作业之前,所有工人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护眼镜、耳塞、防护靴等。
2. 工作场所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堆积和摆放正确的工具。
3. 铆工作业前,必须检查铆钉和铆枪的状态是否良好,如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4.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铆钉和铆枪的使用方法,并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操作。
5. 在进行铆工作业时,必须确保工作台稳固,不得使用不稳定的支撑物。
6. 操作时,必须保持身体平衡,双脚稳定站立,并使用正确的体位进行作业。
7. 铆钉和铆枪的操作必须专注并小心,避免分心和马虎操作引发事故。
8. 在进行铆工作业时,禁止同时进行其他操作或与他人交谈,以免分散注意力。
9. 所有工人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规范操作铆钉和铆枪,不得随意使用、玩弄或进行违规操作。
10. 在铆工作业时,必须注意周围的环境和其他工人的安全,不得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
11. 铆钉和铆枪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及时归位,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清洁和保养。
12. 如果发现铆钉或铆枪有故障或问题,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或交由专业人员维修。
13. 在进行铆工作业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和工具,不得使用劣质或过期产品。
14. 所有工人必须遵守工贸企业的各项安全制度和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规操作。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如果发生铆工作业事故,所有工人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必须做好现场保护,确保其他工人和场地的安全。
3. 伤者的紧急救治必须得到优先保障,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铆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操作前的准备1. 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铆焊操作前,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护面罩、耳塞或者耳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确保所有个人防护装备完好且适合使用。
2. 设备检查在使用铆焊设备之前,需要进行设备检查。
确保设备的电源线、接地线和其他电气部件没有损坏或松动现象。
同时检查焊钳、焊枪等组件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清洁。
3. 工作场所准备铆焊操作应该在指定的工作场所进行。
确保工作场所干燥、通风良好,并远离易燃物品。
工作台面上应该保持整齐,没有杂物,以免影响操作。
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确定焊接材料在进行焊接之前,必须确认要焊接的材料种类和规格,并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和焊接材料。
不得随意进行无控制的焊接操作。
2. 控制电流和电压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必须通过严格控制电流和电压来确保焊接质量。
不得超过设备规定的焊接参数范围,以免引起设备过热或者损坏。
3. 焊接区域的安全焊接操作时,要保持焊接区域周围的安全。
必须确保焊接区域没有易燃或易爆物品,以免引发事故。
其他人员应保持距离焊接区域,并在必要时佩戴防护面罩。
4. 防止火花或溅射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火花和溅射物。
为防止火花引发火灾,必须在焊接周围设置隔离屏,并保持隔离屏的稳定性。
同时,在进行高温焊接时,必须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如使用焊接垫片或其他防护罩,以防止溅射物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5.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进行连续焊接操作时,必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避免设备过热引发故障。
建议每60分钟进行一次喘息时间,以便设备冷却和休息。
6. 注意热保护在高温焊接操作中,设备会产生很高的热量,容易引起烧伤。
因此,操作人员必须注意热保护,避免接触设备热表面。
如需要更换焊接材料时,必须等设备冷却后才能进行。
7. 防止电击铆焊操作是一项高压电流工作,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禁止随意触碰设备的电源线和焊接电极,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铆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铆焊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性能,制定并执行铆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是每个企业应当重视的重要任务。
本规程适用于使用铆焊设备的操作人员,包括设备操作、运输、维护和清洁等方面的操作内容和安全要求。
二、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操作知识。
2.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和企业的相关规定,服从以上级安排和监督。
3. 操作人员必须特别注意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操作手册中的相关要求。
4.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铆焊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铆焊设备的操作安全要求1. 确保设备周围区域的平整,无杂物、无油污和无易燃易爆物。
2. 手动铆焊设备使用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3. 设备的电源必须与操作员隔离,使用专用电器插头插座,确保电路的正常和安全。
4.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动设备的工作参数。
5. 操作人员必须确保设备的铆头、电极等部件的完好性和合理间隙,如有损坏或间隙不合理,必须及时更换或调整。
6. 现场操作时,操作人员要注意周围的人员安全,并与周围人员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7. 操作人员使用设备时,不得长时间单独操作,必须有其他人员在旁协助。
8. 操作人员不得在设备工作模式下伸手或碰触设备的动作部件。
9. 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停机,并报告上级领导或维修人员。
10. 操作人员使用完设备后,必须切断电源,清理设备表面和周围环境,确保设备的清洁和安全。
四、设备维护和保养要求1. 每天使用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电源和操作开关是否正常,设备接地是否安全可靠。
2. 每周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包括对设备的外观、操作部件、电器元件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清洁。
3.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对设备的润滑、调整、更换部件等方面进行维护。
铆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一、通用规定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方可操作铆焊设备。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铆焊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3.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
4. 在操作铆焊设备时,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防止杂物堆放造成安全隐患。
二、设备操作规程1. 在操作铆焊设备前,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
2. 在操作铆焊设备前,应确认工件是否固定牢固,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移动或倾斜。
3.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遵守操作规程中的各项要求。
4.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修。
5. 在进行更换钳口或其他设备部件时,应先停机,并确认设备已完全停止运行后,方可进行更换。
三、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 禁止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将手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钳口或工件接触区域,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2. 禁止操作人员将杂物或其他不相关的物品放入设备工作区域,防止杂物影响设备运行或引发故障。
3. 在操作设备时,应防止发生火花或电弧,以防引发火灾。
4. 禁止操作人员在设备右侧或后侧堆放物品,以防堆放物品倒塌或碰倒设备。
5.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调节设备的电气参数或机械参数,如需调整,应由具备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1. 设备每日启动前应进行设备检查,包括电源线是否有磨损、电气接头是否松动等。
2. 设备每日使用后应进行清洁,包括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杂物等。
3. 设备每周应进行一次润滑维护,包括添加润滑油和清洁润滑部位。
4. 设备每月应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包括检查设备各部位的紧固情况和电气接线是否正常。
5.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或设备突发故障,应立即停机处理,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
2.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迅速撤离现场。
铆焊设备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铆焊设备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操作人员在使用铆焊设备之前,应当熟悉并严格遵守本规程。
2. 设备准备2.1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请立即通知维修人员。
2.2 检查所需钳子、铆接钉等辅助工具是否完整,如有缺失或损坏,请及时更换。
2.3 检查电源是否接地良好,确保安全使用。
2.4 确认所需铆接材料是否准备充分,如铆接钉、铆钉销等。
2.5 将设备周围清理干净,并保持通风良好。
3. 操作流程3.1 打开设备电源,并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根据具体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
3.2 将要铆接的材料放置在设备工作台上,并根据需要进行定位与固定。
3.3 打开所需钳子,并将钳子安装在设备上,确保钳子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适当。
3.4 将铆接钉或铆钉销安装在钳子中的合适位置,并确保铆接部位与工件对齐。
3.5 调整设备的工作速度和力度,根据具体工艺要求进行调试,确保铆接效果良好。
3.6 使用铆钉枪或脚踏开关进行铆接操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连续铆接或单次铆接。
3.7 铆接完成后,将工件从设备上取出,注意避免烫伤或其他安全事故。
3.8 停止设备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理及保养工作。
4. 安全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应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4.2 遵循设备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操作设备或进行非法改装。
4.3 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环境,确保没有其他人员或障碍物影响操作。
4.4 使用设备时请注意避免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接触设备移动部件,以防发生伤害。
4.5 禁止在设备工作过程中将杂物或非铆接材料放入设备内。
4.6 铆接材料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避免使用损坏的铆接材料。
5. 维护保养5.1 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杂物。
5.2 检查设备连接是否松动,如有问题请及时修复。
5.3 定期检查设备电源线是否有损坏,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铆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铆焊设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铆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应该熟悉铆焊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并学会正确使用设备。
2. 确保铆焊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损坏或需要维修。
3. 安全防护措施:戴上劳保用品,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等。
4.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5. 将操作区域清理干净,确保没有杂物阻碍操作。
三、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1. 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沾有油污的衣物操作。
2. 操作人员不得佩戴金属饰品,以免触电或发生意外。
3. 操作人员应该保持专注,不得擅离岗位。
4.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防止因废气积聚而引发意外。
5. 操作人员应该根据焊接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和时间。
6. 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
7. 在焊接过程中,宜采用间歇工作制,避免因长时间连续操作而出现疲劳。
8. 操作人员应该保持专注,避免因操作不慎引发他人伤害。
9. 在自动焊接设备中,应注意设备的稳定性和焊接的连续性,及时进行调整和维护。
10. 操作人员应在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保持工作场所整洁。
四、操作后的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铆焊设备,切断电源。
2. 清理工作台和周围区域,清除焊接产生的废料和杂物。
3. 对设备进行常规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存放焊接材料和工具时,应将其正确归类,防止混乱和交叉污染。
5. 及时上报设备故障,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6. 配合上级领导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
五、事故处理和应急措施1. 一旦发生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及时报警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3. 面对事故,应该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4. 保护现场,留下相关证据,以便事后处理和处理。
工贸企业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工贸企业铆工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保障员工的身体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工贸企业进行铆工操作的所有环节和人员,包括铆工操作人员、监理人员、质检人员等。
第三条铆工操作人员应经过正规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方可从事铆工作业。
第四条工贸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铆工操作管理机制,配备完善的铆工设备和工具,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二章铆工操作流程第五条铆工操作前,应对所需使用的钉子、铆枪、铆钉等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第六条铆工作业前应预先选取合适的铆接方式和工艺参数,根据工艺要求和铆接材料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
第七条铆工作业应先进行试铆,以确保铆接质量和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同时避免铆接失效带来的安全隐患。
第八条在进行铆工作业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顺序进行,确保各个步骤的正确性和连贯性。
第九条铆工作业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避免因工具磨损或铆接材料的飞溅而导致伤害。
第十条铆工操作前,应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确保无杂物、无易燃物,并保持通风良好。
第三章安全操作要求第十一条铆工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酗酒、吸烟等影响工作安全的行为。
第十二条铆工作业应立足于自身工种特点,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身心健康,尽量避免疲劳作业。
第十三条铆工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严禁未经培训和资质认证者操作。
第十四条铆工作业的铆钉、铆枪等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洗,避免因工具损坏而引发事故。
第十五条在铆工作业中,应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搭配,确保铆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十六条铆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超负荷、超时工作,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引发事故。
第十七条铆工作业中发现问题或存在隐患时,应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配合解决问题,确保安全。
第十八条铆工操作结束后,应清理现场,整理工具设备,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引发滑倒、跌落等事故。
工贸企业铆焊设备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者必须接受培训和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对机床进行维护保养,以保持安全操作条件,必须熟悉设备的一般结构及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铆焊。
非本设备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严禁开动。
2.焊工须经培训考试,并持有操作证者方能独立操作,未经专门培训和考试不得单独操作。
3.动火作业操作前办理动火手续,准备好消防器材,必须配戴劳保用品,戴好电焊手套、穿好绝缘鞋;同时裤脚应罩住鞋子开口处、衣服钮扣要扣严。
4.操作前要穿工作服,戴好防护帽,袖口扣紧,上衣下摆不能敞开,女工辫子应放入帽内,不得穿裙子、拖鞋。
电焊作业配备好相应的劳保用品。
5.剪板、折弯、卷板等设备设备开动前检查各部位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如机床长时间未开动,可先采用手动方式向各部分供油润滑,按设备润滑规定加油,检查油标油量,油质情况。
经试运转确认各部状态良好后,方可开始工作。
6.工作前要进行设备点检,作好记录检查各操作手柄,限位,等是否在正确位置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符合安全规定,检查油标油量,油路是否畅通,润滑是否良好,试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确信无疑才能正常工作。
7.对设备电源进行点检、检查接地装置接线处的接触是否良好;检
查加热元件是否有损坏的地方,各连接处的接触是否良好,是否有与设备壳体接触的裸露线路。
8.检查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断相、短路或裸线等情况。
检查温控系统是否有不正常的现象。
9.对气割设备进行点检,检查气瓶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均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
检查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
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10.应定期检查氧、乙炔胶管是否有裂纹、老化等现象,应及时更换氧、乙炔胶管。
11.乙炔必须有防回火装置,氧气、天然气等单向止回阀,定期检查回火防止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根据不同种类的焊机,应遵守不同焊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各种气瓶的安全使用应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
13进行登高作业时应遵守登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4.电焊设备的检查电焊机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放置平稳。
检查焊接面罩应无漏光、破损。
焊接人员和辅助人员应穿戴好规定的劳保防护用品,并设置挡光屏隔离焊件发出的辐射热。
15.电焊机、焊钳、电源线以及各接头部位要联结可靠,绝缘良好,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可靠,不允许接线处发生过热现象,电源接线端头不得外露,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16.电焊机与焊钳间导线长度不得超过20m,如特殊需要时,也不
得超过30m长。
导线有受潮、断股现象应立即更换。
17.焊工遵守电焊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十不焊割”规定。
根据焊接任务检查场地情况,按场地要求进行整理现场场地面积不小于4时。
18.进行氩弧焊作业操作者必须穿戴好防护衣,氩弧焊工作场地必须空气流通。
工作中应开动通风排毒设备。
通风装置失效时,应停止工作。
钍钨棒应存放于铅盒内,避免由于大量钍钨棒集中在一起时,其放射性剂量超出安全规定而致伤人。
19.工作时必须站在安全合适的位置,禁止隔着机床运动部位传递或拿取物件,清理污物应用专用工具,机床导轨面上不准放物件,运动行程处不准有妨碍物。
20.调整机床速度,行程,装夹,工件,测量工件尺寸及擦试机床时要停机进行。
21.要正确使用机床附件,不准超负荷,超范围使用,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进行。
22.吊装工件时必须遵守“行车安全操作规程和十不吊”严禁在吊物下工作或行走。
行车运行,听从起重人员的地面指挥。
23.机床开动中突然停电时,必须迅速切断设备电源,再进行其它操作,来电后再按顺序开启。
24.机床操作结束后,切断电源,清除铁肩,擦试机床整理现场,工卡量具妥善保管好,填好交接班记录。
25.电焊结束后。
应切断焊机电源,将焊接设备收起放置指定位置;检查操作地点,确定没有明火后,交回焊接工具等,方可离开工作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