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课 辉煌灿烂的
- 格式:ppt
- 大小:868.00 KB
- 文档页数:36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古代文学作品中,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 《史记》B. 《楚辞》C. 《诗经》D. 《汉书》2、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这一主张反映了哪种文学观念?A. 文以载道B. 文以载史C. 文以达意D. 文以抒情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以下关于《诗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全部为四言诗B. 以抒情诗为主,叙事诗较少C. 以七言诗为主,兼有五言D. 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民间生活4、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创作理念强调:A. 文学创作要关注时代背景B. 诗歌创作要注重形式美C. 文学作品要体现个人情感D. 文学风格要多样化5、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资治通鉴》6、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白居易7、下列哪个作品不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A.《琵琶行》B.《长恨歌》C.《将进酒》D.《赋得古原草送别》8、下列哪位不是“初唐四杰”之一?A.王勃B.杨炯D.杜甫9、下列哪位诗人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 10、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唐诗之冠”,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A. 《琵琶行》B. 《杜甫诗选》C. 《诗经》D. 《红楼梦》11、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不属于《唐诗三百首》?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苏轼12、《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母是谁?A. 贾母B. 王熙凤C. 贾政夫人D. 贾元春13、以下哪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B.《楚辞》C.《乐府诗集》D.《唐诗三百首》14、下列哪位诗人的诗作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最为著名?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之涣15、以下哪位作家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16、以下哪部作品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A. 《诗经》B. 《楚辞》C. 《史记》D. 《唐诗三百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选择题1、(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2、(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7)许多古人的名与字有一定联系,“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如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诸葛亮字孔明,据此判断,三国人物黄盖的字是A.子龙 B.翼德 C.公瑾 D.公覆3、(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4、(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011年题组(无)2010年题组5.(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6.(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
该作品是( )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骚》2、下列对《诗经》描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包括风、雅、颂三部分C.主要收集了春秋战国的诗歌D.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3、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这是下列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A.楚辞B.汉赋C.乐府诗D.宋词4、有学者说,汉赋多以宫室台榭、田猎、祭祀、乐等题材为主,这些题材无不与君主的举止进退有关,体现着“君德”“君威”。
这表明汉赋( )A.体现了仁政理念B.宣扬了礼治思想C.继承了楚辞艺术D.蕴含了批判精神5、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和诗篇发现: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梦为王佐;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
这体现出唐诗( )A.实现了三教合一B.服务于儒学主流地位C.风格多元化D.具有极强的世俗性6、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7、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实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做法,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可以用于历史研究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C.唐诗是原始的直接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D.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夸张想象,不能用作历史研究8、关于宋词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词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城市市民阶层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B.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C.词起源于宋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D.其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代表作之一9、南宋词人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里说:“公所作,大声鞺鞳(鼓声),小声铿鍧(声音洪亮状),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必修III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班级:组别:姓名:等级:第9 课辉煌灿烂的文学【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1)《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考点梳理】(一)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1.《诗经》(1)地位:我国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2)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4)特点:以为主,多,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5)影响:奠定中国的基础。
2.楚辞:(1)起源:战国时期,屈原以为基础而创作新的诗歌体裁。
(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
(3)成就:《》(浪漫主义抒情长诗)3.汉赋:(1)起源:汉朝时,文学家以为基础,创造出的综合文体。
(2)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时的恢宏文化气度。
(3)成就:西汉司马相如《》《》,东汉张衡《》。
4.唐诗(1)兴盛原因:。
(2)成就:初唐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边塞诗高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岑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山水诗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人):“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飞思经纶”。
“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三吏”“三别”。
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5.宋词(1)原因:①两宋,城市繁荣(物质基础)。
②市民数量增加,词更能适应的需要。
③两宋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情感。
(2)成就:婉约派北宋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宋之交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豪放派北宋苏轼:宋词豪放派的开拓者。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南宋辛弃疾:作品以豪放为主,婉约词也很出色。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2课辉煌灿烂的文学(2课时)一、《诗经》和楚辞1.《诗经》2.屈原和《离骚》二、汉赋和唐诗1.汉赋2.唐诗三、宋词和元曲1.宋词2.元曲四、明清小说1.小说的由来2.明清的空前繁荣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认识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反映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属于文学史的内容,其主要名篇和文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能都多有涉及,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引用和回忆已学过的历代名篇,在整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资源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把握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水平,加强文学修养并陶冶其情操。
【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面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解的局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光要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更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
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其后漫长的社会里,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主要的文学形式。
简要地说,就是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从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让我们再去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哀婉。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诗经》和楚辞1.《诗经》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