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7章相似第2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机构专用)

第27章相似第2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机构专用)

第27章相似第2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机构专用)
第27章相似第2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机构专用)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题精选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 题精选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B.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心都在三角形内部 C.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 2.给出下列说法: ①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②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③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 ④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 A.21 B.20 C.19 D.18 4. 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AC是⊙O的直径,连结AB、BC、OP, 则与∠PAB相等的角(不包括∠PAB本身)有 ( ) A.1个 B.2个C.3个 D.4个 4题图 5题图 6题图 5.如图,已知△ABC的内切圆⊙O与各边相切于点D、E、F,则点O是△DEF的(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A.21 B.20 C.19 D.18 二、填空题 6.如图,⊙I是△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点D、E、F,若∠DEF=52o, 则∠A的度为 ________. 6题图 7题图 8题图 7.如图,一圆内切于四边形ABCD,且AB=16,CD=10,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__. 8.如图,已知⊙O是△ABC的内切圆,∠BAC=50o,则∠BOC为____________度.

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证明(二) 一 两个三角形有关公理与定理: 1。.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个形全等(SSS ) 2。.公理: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个形全等(SAS ) 3。.公理: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个形全等(ASA ) 4。公理:全等三个形的对应角相等及对应边相等 5。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个形全等(AAS )。 二 一个三角形有关公理与定理: 1。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述:等边对等角) 2。推论: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线,将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等于30o,这它所对的直角边必然等于斜边的一半。 4。有一个角等于60o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上的中线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上的高相等。 6。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首先要想的定理有: ①勾股定理:2 22c b a =+(注意区分斜边与直角边)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有一个内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此定理将在第三章出现) 7。垂直平分线.....是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 。(注意着重号的意义) <直线与射线有垂线,但无垂直平分线> 8。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9。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0。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 示,AO=BO=CO ,点o 叫外心) 1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12。角平分线逆定理:在角内部的,如果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则它在该角的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3。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交点o 即为三角形的内心。 (如图2所示,OD=OE=OF ) A C B O 图1 图2 O A C B D E F

(完整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证明(二)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线,将等边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等于30o,这它所对的直角边必然等于斜边的一半。 ※有一个角等于60o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首先要想的定理有: ①勾股定理:2 22c b a =+(注意区分斜边与直角边)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有一个内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此定理将在第三章出现) ※垂直平分线.....是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注意着重号的意义) <直线与射线有垂线,但无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 AO=BO=CO )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逆定理:在角内部的,如果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则它在该角的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到三边距离相等,交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 (如图2所示,OD=OE=OF)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02 =++c bx ax (a 、b 、c 为 常数,a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 ※把02 =++c bx ax (a 、b 、c 为常数,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①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0)(2 =+m x 的形式> ②公式法 a ac b b x 242-±-= (注意在找ab c 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 (主要包括“提公因式”和“十字相乘”) A C B O 图1 图2 O A C B D E F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切线长定理》教案

第3课时切线长定理 【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切线长的概念和切线长定理,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利用圆的轴对称性帮助探求切线长的特征.结合求证三角形内面积最大的圆的问题,掌握三角形内切圆和内心的概念. 【情感态度】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内切圆、内心的概念及运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探究如图,纸上有一⊙O,PA为⊙O的一条切线,沿着直线PO对折,设圆上与点A重合的点为B,回答下列问题:(1)OB是⊙O半径吗?(2)PB是⊙O的切线吗?(3)PA、PB是什么关系?(4)∠APO和∠BPO有何关系?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后,教师抽取几位学生回答问题. 分析:OB与OA重合,OA是半径,∴OB也是半径.根据折叠前后的角不变,∴∠PBO=∠PAO=90°(即PB⊥OB),PA=PB,∠POA=∠POB;∠APO=∠BPO.而PB 经过半径OB的外端点,∴PB是⊙O的切线.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切线长的定义及性质 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我们知道圆的切线是直线,而切线长是一条线段长,不是直线. 如右图中,PA、PB是⊙O的两条切线,∴OA⊥PA,OB⊥PB.又OA=OB,OP=OP,∴Rt△AOP≌Rt△BOP,∴PA=PB,∠AOP=∠BOP,∠APO=∠BPO. 由此我们得到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教学说明】这个定理要让学生分清题设和结论.题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结论:①过圆外的这一点可作该圆的两条切线.②两条切线长相等.③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猜想:在上图中连接AB,则OP与AB有怎样的关系? 分析:∵P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PA=PB,∠OPA=∠OPB,∴OP ⊥AB,且OP平分AB. 2.三角形的内切圆 思考如图是一张三角形的铁皮,如何在它上面截下一块圆形的用料,并且使圆的面积尽可能大呢?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分析作图的关键,假设圆已经作出,圆心应满足什么条件,怎样根据这些条件确定圆心?圆心确定后,如何确定半径?教师引导,学生要互相讨

人教版 九年级 数学 公式

人教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知识讲解(基础)

切线长定理—知识讲解(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切线长定义;理解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定义; 2.掌握切线长定理;利用切线长定理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要点梳理】 要点一、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要点诠释: 切线的判定方法: (1)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这条直线就是圆的切线; (2)定理: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切线的判定定理中强调两点:一是直线与圆有一个交点,二是直线与过交点的半径垂直,缺一不可). 2.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要点诠释: 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要点二、切线长定理 1.切线长: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要点诠释: 切线长是指圆外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不是“切线的长”的简称.切线是直线,而非线段. 2.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要点诠释: 切线长定理包含两个结论:线段相等和角相等. 3.圆外切四边形的性质: 圆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之和相等. 要点三、三角形的内切圆 1.三角形的内切圆: 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2.三角形的内心:

九年级数学定理汇总

(1) S长=ab (2)S正=aa (3)S三=ah÷2 (4)S平=ah (5)S梯=(a+b)h÷2 (6)S圆=3.14rr (7)C长=(a+b)×2 (8)C正=4a (9)C圆=3.14d或2×3.14×r (10)V长=abh (11)V立=aaa (12)V圆柱=Sh或3.14×r×r×h (13)V圆锥=Sh÷3 (14)S圆柱的侧面积=Ch (15)加法交换律:a+b=b+a (16)加法结合律:(a+b)+c=a+(b+c) (17)乘法交换律:a×b=b×a (18)乘法结合律:(a×b)×c=a×(b×c) (19)乘法分配律:ac+bc=(a+b)×c (20)减法的性质:a-b-c=a-(b+c) (2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2)3.14×2=6.28 (23) 3.14×3=9.42 (24) 3.14×4=12.56 (25) 3.14×5=15.7 (26) 3.14×6=18.84 (27) 3.14×7=21.98 (28) 3.14×8=25.12 (29) 3.14×9=28.26 (30) 3.14×15=706.5 (31) 3.14×16=50.24 (32) 3.14×25=78.5 (33) 3.14×36=113.04

(2)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九年级数学常见的公式与定理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与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初三数学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人教版

初三数学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 一. 本周教学内容: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 二. 重点、难点: 1. [例 BP [例 证明: 作DN ∥EC ,交MF 于N ,则∠1=∠2,∠C=∠4 由弦切角定理得:∠3=∠1 ∴ ∠2=∠3 ∴ DN=DF 由切割线定理,CB CA CE ?=2 DA DB DF ?=2 ∵ AC=DB ∴ CB=DA ∴ 2 2 DF CE = CE=DF ∴ CE=DN 又 ∵ ∠5=∠6 ∴ DNM CEM ???(AAS ) ∴ CM=MD [例3] 已知PT 切⊙O 于T ,PBA 为割线,交OC 于D ,CT 为直径,若OC=BD=4cm ,AD=3cm ,求PB 长。 解:

设TD=x ,BP=y ,由相交弦定理得:TD CD DB AD ?=? 即x x )8(43-=? 61=x ,22=x (舍) 由切割线定理,BP AP PT ?=2 由勾股定理,222TD PT PD += ∴ 22TD BP AP PD +?= ∴ )7(6)4(2 2 ++=+y y y ∴ y =[例4] F ,若BC=9,解: 连AB ,∴ ∠1=∴ EF CE =由切割线定理得:1441692 =?=?=CF CB AC ∴ AC=12 [例5] P 为弦AB 上一点,C 在圆O 上,OP ⊥PC ,求证: (1)PB PA PC ?=2 (2)若证明: (1)延长CP

解: (2)易知32 1 == OC PM ,设x AP =,y MB = 由相交弦定理,MN CM MB AM ?=?,即27)63(3)3(=+?=+y x ① 由垂径定理,CP=PD ,故在CPO Rt ?中有20462 2 2 =-=PC ∴ 由(1)结论,20)3(=+y x ② 由①—②得:37+ =x y 代②得,0203 162=-+x x ∴ 0601632 =-+x x ,3 61 28±-= x (舍负) ∴ AP 长为 3 61 28+- [例6] 如图,AB 切⊙O 于B ,OB 交割线ACD 于E ,AC=CE=3,OE= 2 5 ,求AB 长。 解: 设⊙O 半径为r ,DE=a ,延长BO 交⊙O 于K 由相交弦定理,ED CE BE EK ?=?,故a r r 3)2 5)(25(=-+ ① 由AB 切⊙O 于B 知BE AB ⊥,故AD AC EB AE AB ?=-=2 2 2 ∴ )6(3)2 5(62 2 a r +=-- ② 由②—①得:018522 =--r r ,2 9 1= r ,22-=r (舍) ∴ 32)2 529(62 22=--=AB ,AB=24 [例7] 如图,⊙O 中直径AE ⊥BF ,M 为OE 中点,BM 延长交⊙O 于C ,连AC ,求ABC ?中三个内角的正切值。 解:易知?=∠= ∠452 1 BOA C ∴ 145tan tan =?=C 连CF 、CE ∵ BF 为直径 ∴ ?=∠90BCF 又 ∵ ?=∠90BOM ∴ BCF BOM ??~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1、直线 ①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平行线性质 ①同位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同旁内角互补 3、平行线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同旁内角互补 4、三角形边关系 ①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角关系 ①三个内角和等于180°②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③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④n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n边形外角和等于360° 6、全等三角形性质: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7、全等三角形判定 ①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 ②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③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 ④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⑤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8、角平分线的性质 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9、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0、等腰三角形性质 ①两条边(腰)相等 ②两个底角相等 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11、等腰三角形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12、等边三角形性质 ①三条边都相等②三个内角都等于60° ③每个内角的平分线、对边上的中线和对边上的高都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13、等边三角形判定 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即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 ③有一内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 14、直角三角形性质 ①两个锐角互余 ②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③30°直角三角形,短边、长边、斜边比例分别为1 ④45°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斜边比例分别为1:1 ⑤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⑥斜边上的高=直×直÷斜 15、直角三角形判定 ①有一个角为直角②有两个角互余 ③三边长a、b、c满足222 a b c +=(满组(勾股定理逆定理) 16、平行四边形性质 ①对角相等②对边平行且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平分 17、平行四边形判定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⑤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18、矩形性质(除平行四边形已有的外) ①四个角是直角②对角线相等 19、矩形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0、菱形性质(除平行四边形已有的外) ①四条边都相等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③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1、菱形判定

切线长定理专题

1 《切线长定理》专题 班级 姓名 (一)温故知新: 1.直线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如图所示,已知⊙O 及圆外一点P ,过点P 作⊙O 的切线,可以作几条? ☆ 从⊙O 外一点P 可以引⊙O 的 条切线, ☆ 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与 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 。 问题:如图,已知⊙O 及圆外一点P ,PA 、PB 是⊙O 的切线,A 、B 是切点,连接PO ,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相等的角?为什么? 总结归纳: ☆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 两条切线的夹角. 用符号语言表示定理: (三)学以致用: 1.填空: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 (1)若PB=12,PO=13,则AO=___. (2)若PO=10,AO=6,则PB=___; (3)若PA=4,AO=3,则PO=___; 例 1 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PO PA=4cm,PD=2cm. 求半径OA 的长.⑵如果∠APB=50°,C 是⊙O 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求∠ACB 的度数? P P

探究二:如图,是一块三角形铁皮,怎样才能从中剪裁一个“最大的圆”? 作法: 总结归纳: ☆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到的距离相等 1.已知: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E、F,图中共有几对相等线段? ⑴若AD=4,BC=5,CF=2,则△ABC的周长是__;⑵如果∠A=70°,则∠BOC= ; ⑶若AB=4,BC=5,AC=6,求AD,BE,CF的长? 例2 如图,⊙I是Rt△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E、F,已知∠C=90°,AC=3,BC=4,求⊙I的半径?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习题课 A 2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律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切线长定理》习题.docx

《切线长定理》习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A.21 B.20 C.19 D.18 2.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AC是⊙O的直径,连结AB、BC、OP,则与∠PAB相等的角(不包括∠PAB本身)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已知△ABC的内切圆⊙O与各边相切于点D、E、F,则点O是△DEF的()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4.△ABC中,AB=AC,∠A为锐角,CD为AB边上的高,I为△ACD的内切圆圆心,则∠AIB的度数是()A.120° B.125° C.135° D.150° 5.一个钢管放在V形架内,右图是其截面图,O为钢管的圆心.如果钢管的半径为25cm,∠MPN=60 ,则OP =() A.50cm B.253cm C. 33 50 cm D.503cm 6.如图,PA、PB分别切圆O于A、B两点,C为劣弧AB上一点,∠APB=30°,则∠ACB=().

B A C P O A.60° B.75° C.105° D.120° 7.如图,在△ABC中,5cm AB AC = =,cosB 3 5 =.如果⊙O的半径为10cm,且经过点B、C,那么线段AO =__________cm. 8.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点E是⊙O上一点,且 60 = ∠AEB,则= ∠P_____度.9.如图,AE、AD、BC分别切⊙O于点E、D、F,若AD=20,求△ABC的周长. 10.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AD、BC、CD为⊙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A、B、E,则有一下结论:(1)CO ⊥DO;(2)四边形OFEG是矩形.试说明理由. G F E C B 初中数学试卷

初中数学基本性质和定理

初中数学基本性质和定理 一、直线、射线和线段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二、垂线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 段最短. 三、平行线 1.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 (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四、角 1.对顶角相等.

2.同角的补角相等. 3.同角的余角相等. 五、三角形 1.定理1: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定理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全等三角形 (1)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判定: ①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角边角定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⑤斜边、直角边定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 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初中数学公理和定理大全

阳光家教网 https://www.doczj.com/doc/3717573849.html,中国最大找家教、做家教平台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概况公理和定理 一、线与角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3. 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4.对顶角相等 5. 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 (1)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7.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8. 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的直线互相平行. 9. 平行线的特征: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0.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二、三角形、多边形 12. 三角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 (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③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13.多边形中的有关公理、定理: (1)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180°. (2)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360°. 14.(1)如果图形关于某一直线对称,那么连结对应点的线段被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切线长定理》导学案

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切线长定理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情景:如图,纸上有一个⊙O, PA为⊙O的一条切线,沿着直线PO将纸对折,设与点A重合的点为B. 问题1:OB是⊙O的半径吗?PB是⊙O的切线吗? 问题2:猜一猜图中的PA与PB有什么关系?∠APO与∠BPO有什么关系?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圆的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圆的切线长,能叙述并证明切线长定理. (2)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知道三角形内心的含义和性质. (3)能用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内心的性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3.学习重、难点: 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运用. 难点:切线长定理的应用及如何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99页“思考”之前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完成探究提纲. (4)探究提纲: ①过⊙O外一点P画⊙O的切线.动手画图,看看这样的切线能作几条?能作两条. ②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如图的线段PA与线段PB的长就是点P到⊙O的切线长. ③PA与PB,∠APO与∠BPO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它们成立吗? PA=PB,∠APO=∠BPO.可利用HL证明Rt△AOP≌Rt△BOP,进而得出结论.

④分别用文字语言和几何语言写出切线长定理. 文字语言: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几何语言:∵PA切⊙O于点A,PB切⊙O于点B. ∴PA = PB,OP平分∠APB . 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看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定理的证明.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确定指导方案.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 4.强化: (1)切线长定理及它的证明. (2)交流:在提纲④的几何图形中,若连接AB交OP于点C,则图中有哪些垂直关系?哪些全等三角形?若设线段OP与⊙O的交点为D,且PA=4,PD=2,你能求出⊙O的半径长吗? 解:AB⊥OP,OA⊥AP,OB⊥BP;△OAC≌△OBC,△OAP≌△OBP,△ACP≌△BCP.设⊙O的半径为r,则OP=OD+PD=r+2,在Rt△OAP中,OA2+AP2=OP2,即r2+42=(r+2)2. 解得r=3. 即⊙O的半径长为3.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99页“思考”到第100页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阅读,画图,推理,猜想.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如图,作与△ABC的三边都相切的⊙I. 因为⊙I与BA,BC都相切,所以点I在∠ABC的平分线上; 因为⊙I与CA,CB都相切,所以点I在∠ACB的平分线上; 所以点I是∠ABC与∠ACB平分线的交点. a.作∠ABC的平分线,∠ACB的平分线,交于点I; b.过I作ID⊥BC于D,以I 为圆心,ID为半径画圆,则⊙I即为所求.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题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 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九年级切线长定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B.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心都在三角形内部 C.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 2.给出下列说法: ①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②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③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 ④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 A.21 B.20 C.19 D.18 4. 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AC是⊙O的直径,连结AB、BC、OP, 则与∠PAB相等的角(不包括∠PAB本身)有 ( ) A.1个 B.2个C.3个 D.4个4题图5题图 6题图5.如图,已知△ABC的内切圆⊙O与各边相切于点D、E、F,则点O是△DEF的 (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8,内切圆半径为1,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 A.21 B.20 C.19 D.18 二、填空题

P B A O 6.如图,⊙I 是△ABC 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点D 、E 、F ,若∠DEF=52o , 则∠A 的度为________. 6题图 7题图 8题图 7.如图,一圆内切于四边形ABCD ,且AB=16,CD=10,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________. 8.如图,已知⊙O 是△ABC 的内切圆,∠BAC=50o ,则∠BOC 为____________度. 三、解答题 9. 如图,AE 、AD 、BC 分别切⊙O 于点E 、D 、F ,若AD=20,求△ABC 的周长. 10. 如图,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点 A 、 B ,若 直径AC= 12,∠P=60o ,求弦AB 的长. 11. 如图,PA 、PB 是⊙O 的切线,A 、B 为切点,∠OAB = 30°. (1)求∠APB 的度数; (2)当OA =3时,求AP 的长. 12.已知:如图,⊙O 内切于△ABC ,∠BOC =105°,∠ACB =90°,AB =20cm .求BC 、AC 的 长. 13.已知:如图,△ABC 三边BC =a ,CA =b ,AB =c , 它的内 切圆O 的半径长为r .求△ABC 的面积S . 14. 如图,在△ABC 中,已知∠ABC=90o ,在AB 上取一点E ,以BE 为直径的⊙O 恰与AC 相切于点D ,若AE=2 cm , AD=4 cm . (1)求⊙O 的直径BE 的长; (2)计算△ABC 的面积. 15.已知:如图,⊙O 是Rt △ABC 的内切圆,∠C =90°. (1)若AC =12cm ,BC =9cm ,求⊙O 的半径r ; (2)若AC =b ,BC =a ,AB =c ,求⊙O 的半径r . 四、体验中考 16.(2011年安徽)△ABC 中,AB =AC ,∠A 为锐角,CD 为AB 边上的高,I 为△ACD 的内切圆圆心,则∠AIB 的度数是( )

初中数学定理、性质大全(人教版)

初中数学定理、性质大全(人教版)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