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2-1化学反应的方向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8
(第二课时)【题1】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D )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ΔS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 为正值D.如果ΔH 和ΔS 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可能自发进行【解析】大多数放热反应可自发进行,但有些放热反应需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引发反应,如炭的燃烧等,故A 错。
ΔS 为正值,即熵值增加的变化,不一定是自发反应,如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B 错。
反应前后物质的量是否改变与熵值增加与否无必然关系,故C 错。
而对D 选项,当ΔH 和ΔS 均为正值时,温度越高则T ΔS 越大,故ΔH -T ΔS 可能小于零,所以反应可能自发进行。
【题2】反应CH 3OH(l)+NH 3(g)=CH 3NH 2(g)+H 2O(g)在某温度自发向右进行,若其 |ΔH|=17kJ •mol –1,|ΔH -T ΔS|=17kJ •mol –1,则下列正确的是(A)A. ΔH > 0,ΔH -T ΔS < 0B. ΔH < 0,ΔH -T ΔS > 0C. ΔH > 0,ΔH -T ΔS >0D. ΔH < 0,ΔH -T ΔS < 0【解析】当此反应在某温度下自发向右进行时,ΔH -T ΔS < 0,即ΔH -T ΔS <-17kJ •mol –1,因此排除B 、C ,由于正反应方向是熵增加的反应,即ΔS > 0,故只有ΔH > 0时,才可能满足条件。
【题3】下列反应中,ΔS 最大的是(A )A.CaCO 3(s)=CaO(s)+CO 2(g)B.2SO 2(g)+O 2(g)=2SO 3(g)C.N 2(g)+3H 2(g)=2NH 3(g)D.CuSO 4(s)+5H 2O(l)=CuSO 4•5H 2O(s)【解析】对同一物质来说,S(g)>S(l)>S(s),B 、C 、D 均为熵减少的反应,即ΔS 均小于零;只有A 是熵增加的反应,故选A 。
鲁科版选修四《化学反应的方向》评课稿一、引言《化学反应的方向》是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中的一篇重要的教材内容,它以化学反应的方向性为核心,通过探讨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率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化学反应方向的基础。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详细评价,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二、教材内容分析1. 知识点涵盖全面该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涵盖了化学反应方向的各个关键知识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平衡常数等。
这些知识点在高中化学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知识层次分明教材在知识传授上,根据难度逐步推进,层层递进。
例如,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基本概念,然后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熵的概念,最后讲解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平衡常数。
通过这样的层次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和深化对化学反应方向性的理解。
3. 实例丰富生动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化学反应方向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例的引入,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并且能够将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三、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化学反应的方向》这一教材,学生应该能够熟悉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反应方向的相关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化学反应方向的热力学原理,并能够利用热力学数值计算判断反应的方向性。
同时,学生还应该能够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的平衡位置。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化学反应的方向》,学生应该能够培养对化学反应方向性问题的兴趣和敏感度,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式分析1. 讲授结合实践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对化学反应方向的认识。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1.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S(s)>S(l)>S(g) B .S(l)>S(s)>S(g) C. S(g)>S(l)>S(s) D .S(g)>S(s)>S(l) 2.下列变化过程中,ΔH<0、ΔS>0的是( ) A .2SO 3⇌Δ2SO 2+O 2B .2C 2H 6(g)+7O 2(g)―→4CO 2(g)+6H 2O(g)C .NH 4NO 3(s)===NH +4(aq)+NO -3(aq)D .Cl 2===2Cl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铁生锈和氢燃烧均为自发放热过程 B .冰融化的过程中,熵值增加 C .无热效应的自发过程是不存在的 D .同一物质固态时熵值最小4.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 A .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5.在298 K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6 g。
如将1 mol NaCl溶解在1 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如何变化( )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6.向平底烧瓶中放入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和氯化铵晶体,塞紧瓶塞。
在木板上滴少量水,如图2-1-1所示。
一会儿,就会发现瓶内固态物质变成液体,图2-1-1瓶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冻结而被烧瓶粘住,这时打开瓶塞,出来的气体有氨味。
这是自发地发生了反应:Ba(OH)2·8H2O (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B.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C.吸热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D.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9.反应FeO(s)+C(s)=Fe(s)+CO(g) ΔH>0,ΔS<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温下自发进行,高温下非自发进行B.高温下自发进行,低温下非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进行10. 某反应2AB(g) ⇌ 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A.ΔH>0,ΔS<0 B.ΔH<0,ΔS<0C.ΔH<0,ΔS>0 D.ΔH>0,ΔS>011.如图2-1-3所示,在图(a)中A、B两容器里分别收集着两种互不作用的理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