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总结全解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48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怀古诗【—第一天语文总结之怀古诗】,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旧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吟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歌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旅行诗与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告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怀古诗分析
怀古诗分析
怀古诗的特点是有感于某一历史遗迹,凡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的作品就属于“怀古”一类。
张养浩在潼关道上行进,望西都而兴感,这就是“潼关怀古”的命题所在。
这支曲子题为怀古,实际上重在伤今。
潼关:古代关名,最古称桃林塞,后汉时置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
关城雄踞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之要冲,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唐到明清,为了潼关的.安全,沿禁沟两岸夯筑方形土台十二个,是防御性的军事堡垒,与潼关城相连接,故称十二连城。
西都:指陕西长安。
东汉时建都洛阳,逐以长安为西都。
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怀古诗解析一、什么是怀古诗怀古诗又称怀古咏史诗,它一般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抨击社会现实,或抒发沧桑变化的人生感慨。
风格一般雄浑壮阔。
1、咏史怀古诗的类别:A、咏古迹——怀想与该古迹有关的人、事B、怀古人——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C、忆古事——借古讽今借古伤今2、咏史怀古诗思想内容:A、感慨盛衰(世事)无常B、感慨国运衰微C、抒发爱国情怀D、评价历史是非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抑郁不得志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3、咏史怀古诗常用手法:对比,用典二、高考怀古诗常见题型(一)、从情感角度:“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答案】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二)、从手法角度:“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答案】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怀古诗的思想感情怀古诗顾名思义就是怀念古时候的诗歌,它一般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怀古诗的思想感情,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怀古诗的思想感情(一)怀古伤今讽今、爱国忧国伤时类:缅怀古人之情,人事沧桑、昔盛今衰之叹,建功立业之志,壮志未酬之感,劝谏或讽刺统治者,同情人民疾苦怀古诗的思想感情(二)借古讽今(运用衬托,讽刺君王或朝廷的腐败等)另一种是单纯的怀古,通常是诗人到古迹游览,感叹过去繁华不再,盛衰无常)(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怀古诗大全1、《苏台览古》唐·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2、《越中览古》唐·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3、《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台城》唐·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7、《江南》唐·杜牧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怀古诗及其思想感情怀古诗是古代汉族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怀古诗集,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怀古诗集(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一作:人间;尊通:樽)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
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
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
"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
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
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
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
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
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
"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
"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
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
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
怀古诗的思想感情总结怀古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怀旧古人的思想感情为主题,传达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这种怀古诗,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回顾和追忆,更是一种对过去时光和人物的赞颂与致敬。
它通过对过去的思考和反思,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现状,并在对古人的怀疑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怀古诗的思想感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怀古诗表达出诗人对过去人文的向往和敬仰。
在怀古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们对古代文明的推崇和敬畏之心。
他们对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英雄豪杰、忠臣义士等人物的描写,既表现了他们对古代人物的崇高评价,也表达出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秉承之志。
他们赞颂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同时也反思自己在当下社会的渺小和匮乏。
通过怀古诗,诗人希望汲取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以此激励自己在当下追求更高境界和更崇高理想。
其次,怀古诗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变迁和历史轨迹的思考和感慨。
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怀古诗以历史为切入点,通过对曾经繁荣和辉煌的时代的回忆,勾起我们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
诗人们用文字描绘出曾经的繁华和景象,再反思当下社会的变化和衰落,让人们重新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和发展的不可逆转性。
这种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激发了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和社会的发展。
此外,怀古诗还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触动。
在人们的一生中,总会有很多无奈和遗憾,生活的曲折和变迁使我们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怀古诗通过对古人人生的追忆和吟咏,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无常和短暂,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价值观的审视。
诗人们透过古人的人生经历和境遇,以此审视自己在当下的处境和舍弃,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哲学。
通过对古人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更能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面对和处理人生中的困境和选择。
综上所述,怀古诗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和跨越历史时空的特点,传递出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
它表达了对古人文明的向往和敬仰,反映了对社会变迁和历史轨迹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存在意义的思考和触动。
怀古诗赏析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怀古诗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
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咏史诗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典型咏史怀古地点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写法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写人物,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内容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艺术特征(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怀古诗特点总结
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怀古诗这玩意儿。
你知道吗?怀古诗就
像是时光的穿梭机,能把咱们一下子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比如说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
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诗不就是杜牧站在那赤壁的古战场上,看
着那还没完全锈蚀的断戟,思绪一下子就飞到了三国时期嘛!他感叹
要是东风没给周瑜帮忙,那大乔小乔不就得被曹操锁在铜雀台啦?这
多像咱们有时候看着老物件,就想起过去的事儿呀!
再比如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只有那
西斜的夕阳。
当年王导、谢安屋檐下的燕子,如今都飞到普通百姓家
里去了。
这不就是通过眼前的景,怀念过去的繁华嘛!就好比咱们回
到小时候住的老街,发现已经大变样,心里能不感慨?
怀古诗还有个特点,就是常常借古讽今。
像李商隐的,“宣室求贤
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
帝在宣室召见被贬的贾谊,贾谊才华超绝。
可惜文帝半夜里虚席向前,不是问天下苍生,而是问鬼神之事。
这难道不是李商隐在借古人的事儿,讽刺当时的统治者不重视民生吗?这就好像咱们看到有人做事本
末倒置,能不摇头叹息?
在我看来呀,怀古诗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是他们对历史的思索和感慨。
通过这些诗,咱们能看到过去的兴衰,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你说是不是?。
怀古诗鉴赏怀古诗鉴赏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怀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诗词鉴赏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味。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
古人读诗主张“以意逆志”,即用读者的“意”,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志”。
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
写作特点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