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脏术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摘要】目的:分析心脏术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心脏术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8例,均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变化。
结果:18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12例存活,救治率66.7%(12/18),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指标相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脏术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需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脏手术;急性肾功能衰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护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作为当前心脏病患者常用治疗方法,对控制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可发挥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体外循环术下所带来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成为影响大多患者身心健康的问题,如较为明显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这就要求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如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将就心脏术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与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例心脏术后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8例进行回顾分析,男12例,女6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5.5±5.5)岁,均为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做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1.2方法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做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中在器械、置换液合理选用下,采用前/后稀释方式进行输入,控制为3-4L/h流量,同时保持200-250ml/min血流量,治疗中每6-8h需进行一次血滤器更换。
每日控制位8-12h治疗时间,且为30L以上置换液量,必要时可给予无肝素止血、低分子肝素抗凝。
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急性肾衰竭(Acute kidney injury,简称AKI)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其发展迅速、危害大。
在护理工作中,对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逆转病因、保持水电解负荷平衡、预防感染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介绍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
逆转病因针对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并积极采取逆转措施。
在患者的既往病史、病情变化等方面进行充分了解后,及时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或手术干预。
同时,要加强对药物过敏、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宣教工作,以减少可能对肾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保持水电解负荷平衡保持水电解负荷平衡是急性肾衰竭护理中的关键环节。
护士在监测病情的同时应重点关注患者的尿量,及时记录与报告异常情况。
对于尿量减少或机体容量过负担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天体重、体征、腹胀等指标,并调整液体管理策略。
同时,鼓励患者适当增加口服液体摄入,保证水分需求。
除了水分管理外,电解质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指标之一。
尤其是钠、钾、钙等电解质浓度的波动会对患者产生重要影响。
护士应密切监测并随时调整电解质平衡治疗计划。
此外,还要关注酸碱平衡状态,及时纠正酸中毒或碱中毒。
预防感染急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出现感染并发症。
因此,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首先是做好手卫生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每次处理涉及到肾脏的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
其次,在给予药物和液体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污染引入。
另外,定期更换导尿管和留置导管等器械,并注意阴道和口腔卫生清洁。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尿液改变或局部感染征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心理支持急性肾衰竭患者除面临身体上的不适外,心理上也常常存在着焦虑、恐惧等情绪。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其积极有效的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首先要尊重患者的个人需求和意愿,关注他们日常生活和家庭情况,并提供相关帮助。
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刘 平 杨 毅 萧明第X摘要 目的:总结两组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的治疗经验,提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早期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方法:17例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以入院先后分为两组。
第1组8例,第2组9例。
回顾第1组病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经验,总结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优缺点。
在第2组病例治疗中,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为前题,早期开始腹膜透析。
同时,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结果:第1组病例均死亡。
第2组病例,7例存活(78%)。
结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早期肾功能替代疗法,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腹膜透析简便易行,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开始腹膜透析,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并以此作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肾功能替代疗法。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Management of Acute Renal Failure After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OperationL iu P ing,Yang Yi,X iao M ingdi.Depart ment of ICU,Cardio vascular Inst itiute a nd Fu W aiHo spit al,CAM S and PU M C,Beijing(100037)Abstract Objective:T o summar ize the therapeutic ex perience o f car diov ascular pa tients w it h post-o per ative acut e renal failur e(AR F)for giving the char acter istics,t he ear ly dig no stic criteria,the mo nito ring index and the pr inciples of pr eventio n a nd management o f A RF. M ethods:Sev enteen cases of car diov ascular patients w ith po st-o per ative A RF w er e sepa rated int o tw o g ro ups accor ding to the chr nolog ical or der.T he t herapeutic ex per ience o f the fir st gr oup(n=8)was rev iew ed,the adv antages and disadvantag e of per ito neal dialysis,hemo dily sis and hemofiltr ation w ere compar ed.In the2nd gr o up(n=9),an early per ito neal dialysis w as perfo rmed as the ear ly digno sis ha d been made.T he impor tance of combined tr eatment w as also em phasized. Result s:A ll patients died in t he fir st g r oup,7o ut o f9patients(78%)sur vived in the seco nd gr oup. Conclusio n:T he key t o the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car dio vascular pat ients w ith post-o per ative A RF lies in the early diagno sis and ear ly subsititutive treat ment o f r ena l function.T he peritoneal dialysis is easy to per fo rm and gives a go od effect if tr eated ear ly.It is sug gested t hat the early peritoneal dialysis is the fir st cho ice o f the substitutive tr eatment of r ena l function in cardio vascular patient s w it h post-op-erat ive A RF.Key words Car diov ascular surg er y; A cute r enal failuer; Per ito neal dialysis(Chinese Cir culatio n Jo urnal,1997,12:375.) 导致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可以有多种。
CRRT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的护理CRRT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的护理论文关键词:CRRT,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护理急性肾衰竭( ARF)是心脏外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各文献报道的发病率高,预后较差,死亡率高。
我院ICU自2005年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先后对21例心脏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CVVH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20~68岁,平均(51±4)岁,瓣膜置换1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室缺修补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术中均为体外循环。
患者大多表现为术后2~5天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BUN(34.5±1.1)mmol/L,SCr(601.8±99.6)μmol/L。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CVVH治疗。
1.2材料应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Diapact CRRT机,采用CVVH 疗法。
该机具输液泵、超滤泵、血泵于一体,具有自动液体平衡系统、自动预冲功能,操作相对简单。
并有完善的报警系统,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1.3方法建立血管通路,本组中均行股静脉插管,血流量控制在100~150ml/min,超滤率控制在100~500ml/h。
CVVH者全部采用后稀释法,置换液流量一般1800~2000ml/h。
置换液或透析液基础配方采用每组0.9%NS 3000ml+5%GS 1000ml+25%MgSO4 3.2ml+10%KCl 10ml+10%葡萄糖酸钙30ml(A液部分)与5%NaHCO3 250ml(B液部分)同一通道同步输入,但B液不加入A液,以免钙离子沉淀。
或根据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适当调整置换液或透析液成分。
抗凝:肝素常用量首剂0.4~0.6mg/kg,追加2~5mg/h,使APTT延长至基础值的两倍以内;有出血倾向者减少肝素用量或不用肝素。
1.4结果通过对21例患者CVVH治疗1~17天,经临床监测和实验室检查,在CRRT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血BUN、SCr、血钾的清除率较满意。
关于急性肾衰竭的急救护理急性肾衰竭(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急剧下降、肾功能障碍的一种急性疾病。
该病因素复杂,常见于外伤、手术、药物中毒以及重症感染等因素的危重患者。
急性肾衰竭时间短,但病情进展快,患者需要紧急抢救和护理,本文主要介绍急救护理。
1、早期评估: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以及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和病情进展情况等。
对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估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最好的帮助。
2、积极控制原发病:AKI的发生往往与原发病密切相关,如肾小球肾炎、恶性高血压等。
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积极控制并治疗原发病,降低其对肾功能的影响,从根本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控制水、电解质平衡:由于肾脏的功能受损,患者通常会出现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导致肌肉无力、食欲不振、心率不齐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及时检测患者的水和电解质,掌握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4、合理应用药物:药物是治疗AKI的重要手段,但是应用不当可能反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规定剂量给予患者。
对于有肾毒性的药物要尽量避免或降低用药量,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变化,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出现AKI时,其生命体征容易失调,如低血压、呼吸困难等,因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应及时纠正低血压、低氧血症,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恢复体力的机会。
6、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确保患者能够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手段。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适当补充营养,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心脏手术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护理体会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很容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此类患者心功能较差,若再合并肾功能衰竭,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间我科25例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急性肾衰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以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水平。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5例患者中男16例,女9例,42~72岁,平均58岁。
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5例,单一瓣膜置換术后患者2例,多瓣膜置换术后患者3例,搭桥合并瓣膜置换术后患者6例,大血管病变及其他心脏手术术后患者9例。
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制品容量支持、抗生素控制感染等心外科术后常规处理,其中3例危重患者采用IABP支持。
所有患者术前尿素氮、肌酐均正常,无肾脏病病史,其中糖尿病患者6例。
方法:所有患者术后均进入监护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少尿或血肌酐每日增高超过44.2μmol/L,并排除肾后性梗阻所致,予扩容利尿等处理后若尿量仍少或血肌酐进行性增高者,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采用股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置换量根据情况设置为2~3L/小时,均采用无肝素抗凝方式,血流量180~200ml/分不等,超滤量根据患者出入量情况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设定,治疗时间8~24小时不等。
患者整体情况稳定后若肾功能仍未恢复采用普通血液透析(HD)或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4小时。
结果21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例患者出院时肾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2例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
护理心理护理:患者病情较重,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指导,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尤其是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后,更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工作,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配合,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常规护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应设专人护理,动态评估患者意识状况、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参数变化,及时记录,以提供必要的数据,及时反映病情的动态变化。
心脏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标签:心脏移植;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可靠方法,移植术后产生多种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症之一。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笔者所在科室施行4例心脏移植,其中3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静脉超滤(CVVH)后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1,男,28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Ⅲ级,术后第一天给予甲强龙、兔抗静脉点滴,术后第4天口服骁悉KF506,术后第5天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立即行CVVH治疗,共14 d,因消化道出血而死亡。
1.2病例2,男18岁,诊断为限制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B超显示大量腹水、瘀血肝,术后第1天口服骁悉、环孢素A,术后4 h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肌酐19
2.9 μmol/L,尿素氮22.7 mmol/L,立即行CVVH治疗14 d,尿量增加,肾功能逐渐恢复,痊愈出院,现健在。
1.3病例3,男,39岁,诊断为肥厚型非梗阻型心肌病、心率失常,术后6 h 行双侧股动脉取栓术,术后36 h尿量减少到无尿,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CVVH 治疗,第3天服骁悉,进行CVVH治疗,共18 d,尿量增加,肾功能逐渐恢复,痊愈出院,现健在。
2护理
2.1保证有效肾脏灌注
2.1.1心脏移植术应持续监测心排血量、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有创血压及氧饱和度,随时调整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及立其丁的泵入速度及浓度,并增加利水,以保持CVP在15 cm H2O以下,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2.1.2在利尿降压时更应密切观察CVP及血压变化,防止因血压下降过低引起肾灌注不足,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2肾功能监测
2.2.1每小时倾倒尿液一次,并记录尿量,每8 h小结出入量,保持液体出入平衡,每小时少于40 ml时应查找原因,有效循环血量足够时,应警惕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2.2.2及时抽取血标本,以监测血电解质、肌酐、尿素氮、血气情况。
2.3持续静脉血液超滤护理
2.3.1严格无菌操作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抵抗力弱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3例患者均在无菌病房进行治疗。
操作必须遵守无菌原则,深静脉置管处每8 h更换敷料换1次。
2.3.2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电解质的监测
2.3.2.1生命监护仪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每15~30 min记录1次,根据血压调整超滤参数,血压偏低应考虑是否超滤过多过快、有无渗血、出血情况;血压过高考虑是否超滤太少太慢,应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达到预期超滤目标。
2.3.2.2电解质监测。
因治疗时输入大量置换液,可导致医源性内环境乱,故应每2 h测血糖、钾、纳,及时调整电解质用量,保证内环境稳定。
2.3.2.3观察药物清除情况,根据免疫抑制剂在血液中峰谷浓度值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减少对肾脏的毒作用。
2.3.2.4准确记录置换液滤出量及超滤量,每8 h小结,24 h总结,保持出入量平衡。
2.3.2.5出血的观察和护理,由于抗凝剂使用增加出血的危险,有出血倾向时应减少使用抗凝剂,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皮肤黏膜。
本组有1例在进行CVVH治疗3 d后,出现伤口渗血,伤口加压包扎,减少抗凝剂,14 d 因消化道出血、心包填塞死亡。
2.4心理护理心脏移植手术后患者本身有盲目乐观、异物感,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机会建立在别人的死亡之上[1],有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由于肾功能衰竭后毒物的堆积,患者会出现烦躁,护士应陪护在身边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活动,做好解释工作,并尽量满足需求,如按摩四肢、调节卧位。
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予患者支持,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有1例患者幻视,经镇静、催眠及家属的陪伴、安慰支持治疗第5天恢复正常。
2.5出院健康指导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优质蛋白,指导协助功能锻炼、药物的用法,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药浓度,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整心态,使患者怀着积极稳定的情绪迎接新生活。
参考文献
[1]于鲁欣,张炜秋.心脏移植患者心理护理初探.当代护士杂志,2003,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