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动模板加工工艺卡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1
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7.1 杆类零件的加工导柱的加工在模具中,大多数导柱都是轴类圆柱形表面,一般根据其尺寸和材料的要求,可直接采用热轧圆钢作为毛坯料。
各种导柱按照使用要求的不同,考虑制造成本的因素,采用的材料也不同,常用的材料一般为20钢或T8,T9工具钢。
导柱的工作性质对材料的要求是:较好的耐磨性、一定的抗冲击韧性。
热处理HRC50-55.1、导柱的加工方案备料-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光整加工。
(如图6-1注塑模标准导柱)2、导柱的制造工艺规程(表6-1)导柱的加工工序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不同的生产类型、结构形式和尺寸精度、工厂设备情况,其工序的划分和工艺方法也就不同。
3、导柱加工过程中的定位一般采用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的原则,在两端加工中心孔,以两中心孔轴线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中心孔的形状和精度对导柱的加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确保精加工时的精确定位作用,中心孔在热处理后必须进行对研和修整。
对研中心孔一般采用锥形砂轮或梅花顶尖:4、导柱的研磨一般对于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导柱,都要安排研磨工序,以提高表面质量和降低粗糙度。
二、模柄与顶杆的加工模柄的设计已标准化,常用的模柄有:压入式、旋入式、凸缘式、槽形式和浮动式等,和顶杆一样都属于台阶轴类零件,材料选用45钢,热处理HRC40-45,这类零件一般也是采用中心孔作为精加工的定位基准,终加工采用精磨工艺并靠磨端面,保证端面跳动要求。
7.2 套类零件的加工模具中的套类零件主要有:导套、护套和套类凸模等。
导套的材料和导柱一样,一般采用圆钢下料,热处理要求为HRC58-62,制造工艺也不是固定的。
导套的加工方案:备料-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光整加工。
7.3 板类零件的加工一、板类零件加工质量的要求模具中各种板类零件较多,如:模座、垫板、固定板、卸料板、推件板等等。
虽然形状、材料、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要求各不相同,但都是有平面和孔系组成,这类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平行度和垂直度要求,一般均按GB1184-80的规定,具体公差执行冷冲模和塑料模的有关国家标准。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是根据零件的工艺要求和加工顺序编制的一种工作文件。
它主要描述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包括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工装夹具、工艺手段以及工艺规程等内容。
该卡片是工序卡片的上层次,对于机械加工车间而言,是指导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文档。
1.零件加工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顺序。
包括粗加工、精加工、合理的工序布置等内容。
2.工艺参数:描述了加工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
这些参数是确定工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3.工装夹具:指导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夹具选择和使用。
包括夹具类型、夹具位置和夹具调整等内容。
4.工艺手段:描述了机械加工中所具备的各种工艺手段,如车削、铣削、钻削等。
并根据具体的工件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手段进行加工。
5.工艺规程:详细描述了机械加工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包括加工精度要求、刀具选择、刀具切削角度以及刀具切削顺序等内容。
1.指导生产:工艺过程卡片能够对加工过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和布置加工过程,避免生产中的重复操作和浪费,提高加工效率和生产能力。
3.保证加工质量:工艺过程卡片详细描述了加工过程中的参数和要求,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加工中的问题,确保零件的生产质量。
4.节约成本:通过合理设置工艺参数和工装夹具,可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工序卡片工序卡片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记录和指导工具。
它是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细化和补充,更加具体地描述了每个工序的加工方法、操作顺序和操作要点等内容。
工序卡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序顺序:描述了每个工序的顺序和次序。
2.加工设备:说明了该工序需要使用的设备和机床。
3.刀具选择:选择适合于该工序的刀具,并给出刀具的尺寸和规格。
4.工装夹具:描述该工序中使用的夹具类型和夹具的调整方法。
第1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1.1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编制的基本概念1.1.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制造模具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成为成品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
具体地讲,模具制造是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改变模具材料的形状、尺寸和性质,使之成为符合设计要求的模具零件,再经装配、试模和修整而得到整副模具产品的过程。
广义的模具生产制造过程还应包括生产技术准备、模具零件加工和模具装配等阶段。
(1)生产技术准备生产技术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模具图样,制订工艺规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设计和制造工装夹具;制定生产计划,制定并实施工具、材料、标准件等外购和零件外协加工计划。
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如生产中原材料、半成品和工具的供应、运输、保管以及产品的包装和发运等。
(2)模具零件加工在模具零件加工中,加工的工艺方法非常多,基本可以概括为:1)传统的切削加工,如车、钳、刨、铣、磨等;2)非切削加工,如电加工加工、冷挤压、铸造等;3)数控加工,如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等;4)焊接、热处理和其它表面处理等。
根据模具零件的分类加工对象可以分为两种:1)非成形零件加工,结构零件类零件加工。
这些零件大多具有国家或行业标准,部分实现了标准化批量生产。
在模具工艺规划中,根据设计的实际要求和企业的生产实际可选择外购或由本企业加工。
2)成形零件加工,型腔类零件的加工。
如注射模具的成形零件一般结构比较复杂,精度要求高,有些模具型腔表面要求有纹饰图案。
其加工过程主要由成形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加工等环节构成。
特种加工、数控加工在模具成形零件加工中应用非常普遍。
(3)模具装配模具装配是根据模具装配图样要求的质量和精度,将加工好的零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副完整模具的过程。
除此之外,装配阶段的任务还有清洗、修配模具零件,试模及修整等。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模具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为了便于组织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模具工业的发展趋势是自动化、专业化生产。
模具装配工艺过程注塑模具是一种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模具,通常由上模板、下模板、活动模板、蓝牙座、导柱、导套等组成。
注塑模具的装配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配件准备:首先,要对所需的配件进行准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活动模板、蓝牙座、导柱、导套等。
对每个配件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无损。
2.上模板加工:上模板一般是注塑模具的主要承载部分,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加工过程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工序。
其中,开料是通过铣床将上模板的轮廓切割出来;铣底是在开料的基础上,对模板的底面进行加工;钻孔是为了安装螺丝等零部件;镟平是为了保证模板安装时的平整度;磨底则是为了提高模板的精度。
3.下模板加工:下模板同样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
下模板的加工过程与上模板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内部需要加工出塑料制品的壁厚、孔洞等结构。
4.活动模板加工:活动模板一般用于开启模具,方便模具脱模。
活动模板的加工工序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
活动模板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与上下模板的配合度,确保开合顺畅。
5.蓝牙座加工:蓝牙座用于固定上模板和下模板,一般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加工过程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工序。
蓝牙座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其与模板的配合度,确保装配时的精度。
6.导柱、导套加工:导柱和导套用于模具的定位和导向,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加工过程包括开料、铣底、钻孔、镟平、磨底等工序。
导柱和导套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尺寸的精度和光洁度,以确保模具的准确定位和导向。
7.模具装配:在进行模具装配之前,还需要清洗和涂抹模具表面,以便于模具的装配和操作。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将模具各个配件组装起来,修整配合面,调整配合精度,确保模具的功能正常。
通过以上的步骤,就完成了注塑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工艺的质量和精度对于注塑成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和精度。
模具加工工艺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模具加工工艺标准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证模具制作加工工艺的合理性、一致性,优化加工工艺,提高模具制作的进度,特制定本标准。
2.模具加工工艺标准工艺员编工艺卡时要在工艺卡中详细注明加工预留量、预留量的方位、粗糙度要求及注意事项。
加工工艺流程卡编写原则:在能保证精度、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加工效率高的设备。
铣床、CNC、磨床的加工效率比线切割、电脉冲要快,尤其是电脉冲加工效率最慢。
图纸上的尺寸不能随意更改(只有技术员能改),加工预留量原则:需要热处理加工的工件,热处理前外形备料尺寸单边加0.25mm的磨床余量,模仁、镶件需要CNC粗加工的部分,单边预留余量0.2mm,钳工铣床粗铣外形单边预留余量-0.5mm,线割后需要磨床加工的工件,成型部位单边预留0.05mm,外形开粗单边预留0.1mm的磨削余量; CNC精加工、电脉冲后要镜面抛光,单边留0.03mm的抛光余量。
加工精度要求:模具尺寸的制造精度应在~0.02mm范围内;垂直度要求在~0.02mm范围内;同轴度要求在~0.03mm范围内;动、定模分型面的上、下两平面的平行度要求在~0.03mm范围内。
合模后,分型面之间的间隙小于所成型塑料的溢边值。
其余模板配合面的平行度要求在~0.02mm范围内;固定部分的配合精度一般选用~0.02mm范围内;小芯子如果无对插要求或对尺寸影响不大可取双边~0.02mm的间隙配合;滑动部分的配合精度一般选用H7/e6、H7/f7、H7/g6三种。
注意:镜面上如有做了挂靠台阶的镶件,配合不能太紧,否则在镶件从正面往后退敲打时,用来敲打的工具易碰坏镜面,如不影响产品尺寸,可取双边~0.02mm的间隙配合。
CNC拆电极的原则:模具型腔型芯应先拆外观主体电极,再拆其他主体电极,最后拆局部电极;定模外观电极要考虑整体加工,对CNC清角不到的地方,采用线切割清角,以便定模外观面完整,无接痕;动模深度相差不大的加强筋、筋片、柱子能一起加工的尽量做在一个电极上;比较深的筋片要做镶件,要单独做电极侧打,以防电脉冲时积碳;动模电极尽量不要CNC铣好之后还要线切割清角,如要,应将电极分解拆开或直接采用线切割;动模的筋部和筋位或者柱子的间隔超过35mm,应当分开做,节约铜料。
产品工艺流程卡模板引言产品工艺流程卡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文档,用于指导整个生产过程。
它记录了产品的详细制造流程、工艺参数和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通用的产品工艺流程卡模板,帮助制造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生产流程。
1. 流程卡基本信息在工艺流程卡的顶部,应该包含一些基本信息,以便更好地识别和跟踪不同流程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本信息:•产品名称:填写产品的名称或代号。
•流程卡编号:每个流程卡应该有唯一的编号,便于区分和管理。
•生效日期:记录流程卡开始生效的日期。
•版本号:每次对流程卡进行更新时,应该更新版本号。
•编制人员:填写编制流程卡的人员姓名。
•审核人员:填写审核流程卡的人员姓名。
2. 产品信息在工艺流程卡中,需要详细描述所制造产品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产品规格:描述产品的尺寸、重量、形状等规格信息。
•材料:记录产品所使用的材料类型和规格。
•零部件信息:如果产品由多个零部件组成,需要详细列出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包括名称、零件编号和数量。
3. 制造工艺流程制造工艺流程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部分,它描述了产品从原材料加工到最终成品的制造过程。
每个制造工艺步骤都应该在流程卡中详细记录,包括以下内容:•步骤编号:为每个制造工艺步骤分配唯一的编号,便于识别和跟踪。
•步骤描述: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和要求,确保所有操作员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工时和工序时间:记录每个步骤的工时和工序时间,以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质量检验点:在合适的步骤中添加质量检验点,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避免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4. 工艺参数对于一些特殊的工艺步骤,可能需要记录一些特定的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制造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艺参数:•温度:记录需要控制的温度范围。
•压力:记录需要控制的压力范围。
•时间:记录需要持续保持的时间长度。
•涂层厚度:记录需要达到的涂层厚度要求。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模具制造工艺理论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与扩充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所学的知识, 加深对模具零部件制造基本方法与模具装配技术的理解, 掌握制订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方法。
2、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 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包括设计能力、绘图能力、技术分析与决策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撰写技术论文能力等等。
3.养成严肃、认真、细微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给定冲模、注塑模的各类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规程。
三、制订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分析模具零件和工艺性(1)熟悉零件图和装配图着重了解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装配关系和各项技术要求。
(2)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与工艺审查①图纸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视图正确完整, 尺寸标注齐全、合理。
②零件选材与技术要求的合理性: 材料选用合理。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热处理及其它技术要求合理、齐全。
③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结构形式和外观尺寸可能采用标准;b.有便于在机床上装夹的定位基准和夹紧表面;c.零件有足够的刚度, 减小加工时的变形并有利于装配;d.形状简单, 尽量减少加工面积, 尽量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装夹次数和走刀次数, 保证刀具正常工作(如具有退刀等必要的结构);e.必要时采用镶拼结构。
2.选择零件的毛坯(1)毛坯种类的决定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各类有铸件、锻件、各种型材及焊接件等。
铸件毛坯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 如上、下模座等。
锻造毛坯适合于制造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要求高但形状不复杂的零件, 如中、小型凸、凹模等。
型材常用于零件形状与某种型材相近之毛坯。
焊接件多用于某些结构件类型的零件的毛坯。
(2)毛坯尺寸的确定毛坯尺寸应根据模具零件尺寸加上适当的加工余量来确定。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工序卡片模板一、工艺规划工艺规划是在设计任务和制造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加工工序的流程,具体步骤如下:1.了解产品的使用功能、要求以及材料的特性,确定最佳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
2.绘制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包括加工工序、顺序和设备选择等。
3.制定加工工艺卡,记录每个加工工序的详细信息,包括工具刀具的选择、加工参数等。
二、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包括原材料准备、机床设备准备和工装量具准备等,具体步骤如下:1.检查原材料的规格、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检查机床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准备需要的工装量具,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加工操作加工操作是根据工艺规划和技术准备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操作,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加工工艺卡,按照预定的顺序进行加工工序。
2.调整和选择合适的机床设备,安装和装夹好加工零件。
3.根据加工工艺卡的要求,合理设置机床的工作参数和工装量具的位置。
4.进行切削、剪切、钻孔、磨削等加工操作,确保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四、检验与维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产品质量的检验和设备维护,具体步骤如下:1.进行零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确保零件的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2.检查机床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根据机床设备的维护手册,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般步骤和主要内容。
下面是一个工序卡片的模板,供参考:工序卡片工序名称:(填写工序名称)主要工艺参数:1.切削速度:(填写切削速度,单位)2.进给速度:(填写进给速度,单位)3.切削深度:(填写切削深度,单位)刀具/工具:1.刀具名称:(填写刀具名称)2.刀尖半径:(填写刀尖半径,单位)3.刀具材料:(填写刀具材料)4.工具冷却方式:(填写工具冷却方式)夹具/工装:1.夹具类型:(填写夹具类型)2.夹具安装位置:(填写夹具安装位置)3.工装定位方式:(填写工装定位方式)检验要求:1.尺寸精度:(填写尺寸精度要求)2.表面质量:(填写表面质量要求)3.其他检验要求:(填写其他检验要求)注意事项:1.在操作中注意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
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1.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图纸编号等基本信息。
2.工艺流程:详细描述产品的加工过程,包括零件的加工顺序、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等。
3.工序参数:记录每个工序的加工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4.质量要求:记录每个工序要求的质量标准,包括尺寸、表面质量、材料性能等要求。
5.特殊要求:记录一些特殊的加工要求,如热处理、表面涂装等。
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记录和追溯。
它可以帮助工人了解加工产品的要求和工艺流程,并据此进行生产操作。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产品质量检查和追溯,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查看过程卡片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工序卡是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具体体现,它是在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具体的工序进行记录的卡片。
工序卡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工序编号:标识每个工序的唯一编号。
2.工序名称:描述每个工序的名称。
3.工序内容:详细描述每个工序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4.工时:记录每个工序的预计加工时间。
5.工具设备:记录每个工序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6.检验方法:记录每个工序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7.完工标志:标识每个工序是否已经完成。
工序卡可以用于具体的生产操作,工人可以根据工序卡上的信息进行操作,并在完成后进行标记。
通过工序卡,生产部门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工序的进度和质量情况,及时跟踪和调整生产计划。
综上所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是一种重要的生产管理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生产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便于生产过程的记录和追溯。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使用和管理这些工具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任务二动模板模框的加工【任务目标】1. 学习钻孔加工操作,完成动模板避空孔加工;2. 巩固铣加工操作,完成动模板半精加工和精加工;3. 数控机床操作规范性及安全意识的培养。
(a)动模板模框加工前毛柸(b)动模板模框加工后效果图2-2-1 动模板模框加工效果图【任务描述】在虚拟加工中心完成动模板避空孔加工学习及模框铣加工工艺的巩固与练习,讲解机床操作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及安全意识;四人一组实机操作完成虚拟加工中心所学的知识;课后在虚拟加工中心巩固练习并拓展相关训练。
【任务实施】一、动模框避空孔的加工1.如图2-2-67所示,在动模板上加工模框前需先加工4个Φ16的避空孔,孔深度为28.5mm。
图2-2-67避空孔的加工2.工艺分析1)分析技术要求模框避空孔加工精度要求不高,选用Φ16麻花钻钻孔即可,但由于麻花钻的横刃具有一定的长度,引钻时不易定心,加工时钻头旋转轴线不稳定,因此利用中心钻在平面上先预钻一个凹坑,便于钻头钻入时定心。
2)确定装夹方法动模板尺寸较大为200X230X60,平口钳不易装夹,采用组合压板装夹,工件下用平行垫铁支承并用压板压紧,选择工件上表面中心为工件原点。
3.工量具选择1)量具选择量具选用0.02/0~150 mm游标卡尺。
2)刀具选择加工材料为S50C,加工深度为28.5mm,先选择A3的中心钻点孔,再用Φ16的高速钢麻花钻钻孔。
工、量、刃具清单见表2-2-2。
表2-2-2避空孔加工工、量、刃具清单4.制订工序卡片、编写加工程序清单1)避空孔加工工序卡片见表2-2-3。
表2-2-3 避空孔加工工序卡片4.实施操作1)用组合压板装夹动模板,按如图2-2-68所示步骤进行。
(a)把动模板放在工作台上(b)组合压板(c)安装压板图2-2-68用组合压板装夹动模板注意:安装工件时,如需使用压板,则应在与机床工作台面之间垫上一定厚度的铜板(约5mm)在压板与工作之间垫上薄铜片,以防止机床工作台面和工件表面产生压痕,使用压板时要注意压板及固定螺丝要尽可能低,且压板应摆放在工件加工范围的一定区域以外,以避免压板对刀具及刀柄﹐撞击而造成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