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文字规范化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语言文字规范化与当代信息社会摘要】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栖E淖值墓娣痘⒈曜蓟瞧占拔幕逃⒎⒄箍蒲Ъ际酢⑻岣吖ぷ餍实囊幌罨」こ蹋陨缁嶂饕逦镏饰拿鹘ㄉ韬途裎拿鹘ㄉ杈哂兄匾庖澹匦敫韪叨戎厥印?br />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1?H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11-01一、汉字规范化的历史汉字的规范化不是现在才有的。
自从汉字脱离了原始形态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以后,人们就不断对它进行规范。
汉字也正是在一次次规范化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文字工作。
解放初期就成立了专门机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1985年,为适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需要,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并于1986年制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40多年来,这个“专门机构”在整理和简化汉字,制订汉字的各项规范性标准,指导汉字的规范化运用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标准化与现代化当前,世界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自动化和信息化时代。
随着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相互交往的地理障碍越来越小,但在文字使用和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却仍然很大。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字的规范化和语言标准化的工作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化的生产、科研和办公都是以文字的规范化为基础的。
如果文字系统的标准化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计算机的优越性也就无法发挥出来。
因为只有标准化的文字系统,才便于实现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存储、转换、检索等信息处理过程。
我们不仅要有一个标准化的文字系统,还要有一大批能按规范化要求使用汉字和会说普通话的、懂计算机的人才。
因此,规范语言文字,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普及和推广普通话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
文字和普通话的使用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也相当密切。
文字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普通话作为语言交流工具,它是培养和发育市场经济、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摘要:语言文字是人们日常交往的重要辅助性工具。
规范的语言文字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走到了今天,但是现今全社会乃至全球充斥着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这近三千年的优良传统发起挑战,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作为文化继承人的中小学生,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规范他们的语言文字,使得民族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化;现代信息技术;中小学生前言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汉字具有三千年的历史,真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但现在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语言文字规范化面临的挑战(1)网络语言的泛滥大凡语言都可分为口语与书面语,口语一发即逝,有诸多不足;书面语更精确、严密,对口语有规范作用。
没有书面语的语言流传不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书面语经过加工和规范化,就形成文学语言,可以说文学语言是各民族的旗帜!网络语言很特殊,同时可兼用口语、书面语、文学语。
它作为网络世界交流的唯一手段(中学生少有视频音像手段),姿势、表情、声音等缺失,使它的语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中学生所热衷的更多为网络语言中口语方面的内容,经常把那个虚拟世界的口语搬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书面语、文学语里,这当然是语言的倒退!(2)成语“被”谐音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
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利用谐音乱改成语,尤其是在广告语中,如“衣(一)见钟情”、“糖糖(堂堂)正正”、“默默无蚊(闻)”、“鸡(机)不可失”等。
谐音成语虽然促进了商品销售,但负面影响却不小。
首先,它破坏了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其次,严重误导了青少年。
长此以往,青少年熟悉了谐音成语,对正确的成语反而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二、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规范的使用语言文字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措施和成效2023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我们的语言文字工作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成为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实现我们的目标。
一、建设语言文字标准化体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因此,建设统一的语言文字标准化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制定国家统一的语言文字标准、推广普及全国通用的标准语,完善教育体系等一系列工作。
二、加强科技与语言文字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语言文字工作也应当跟上科技的步伐,使其更加现代化。
例如,语音识别技术、机器翻译技术等都可以被应用到语言文字工作之中,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教育培训工作语言文字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培养和训练才能达到规范化要求。
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语言文字水平,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职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和管理能力。
四、严格执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制定标准、推广标准的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执行标准才是关键。
我们需要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监管和管理,对于有规范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惩戒和教育,以保障标准的有效执行。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必将产生一系列规范化建设的效应。
首先,我们能够大大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语言文字的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能够提升语言文字标准的质量和水平,让更多的人使用标准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提高互相理解和协作的效率。
最后,我们也能够大大提高国内民众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和尊重,维护国家文化的完整和传承。
总之,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建设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断提升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标准和质量,让更多的人使用标准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全面建设和谐、强大、富有文化的中国。
现代信息社会呼唤语言文字规范化——祝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诞生于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而正式颁布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在我国社会语言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广大语文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
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经济基础和文化教育基础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使用全国通用的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才能在保证交际顺利,信息、政令畅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规定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则首次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明确规定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且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具和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从而确立了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法律地位和使用范围。
这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开始走上法治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口流动、商品流动、信息流通的范围、规模和频度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候,现代化工业、交通业、农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以及国防事业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推广普及普通话和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明年起我国将开始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4年语言文字规范化总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在不断更新。
2024年,语言文字规范化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旨在促进交流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以下是对2024年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总结。
一、语法规范化2024年,语法规范化的重点是简化句子结构,提高语言的流畅性和易懂性。
不再过分强调长句和复杂从句,而更注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同时,高度推崇主谓宾的基本句式,减少被动语态的使用。
二、词汇规范化在2024年,词汇使用更侧重于准确和简练。
倡导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推广使用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词汇,以减少信息传递的误解和困惑。
三、标点规范化标点符号在2024年的规范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提倡合理、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避免在句子中过度使用标点符号造成意义不明的表达。
同时,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如规定逗号前一定有空格,句号后应有适当间隔等。
四、书写规范化2024年的书写规范化更注重方便快捷和易于阅读。
规范化要求字迹清晰、工整,强调书写的规整和连贯性。
加强对字母和字形的训练,促进文字书写的美观和规范。
五、网络语言规范化网络语言在2024年的规范化中也得到了重视。
鼓励人们在网络上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尽量避免网络词汇的滥用和错误使用。
规范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以免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议。
总之,2024年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旨在提高交流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通过语法简化、词汇准确、标点规范、书写整齐和网络语言规范化的推动,我们可以期望在未来的社会中,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消除语言交流障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样地,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能力。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让我们的交流更加高效和顺畅。
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第一篇: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浅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70多种语言,50多种文字。
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的交往;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定了使用范围。
有利于社会适应,民族之间的交往,国家统一。
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为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的现象,推进语言文字的依法管理提供了基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六万个,常用字6000个。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它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
然而,汉字又不同于英语、俄语等拼音文字,它是一种形、音、义相结合的独特的文字体系。
也就是说,一个汉字不仅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还往往能直接体现一定的意义。
因此,我们说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也有人称意音文字。
从字形上说,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是通过横、竖、撇、点、折等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
从形体上看,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
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字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但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产生了所谓的“现在字”,也就是错别字,这种轻易地“改写”,使得中国文字失去了她原本的韵味。
平时,有很多人为了方便,而把很多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用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意改变了。
比如说:有些地方方言盛行,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没形成风气;社会上存在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的现象;有些企业热衷于取洋名、洋字号,乱造音译词;信息技术产品存在语言文字混乱情况;以及不少出版物、广告、商店招牌、商品包装和说明中滥用外文等。
2024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提高全民的语言文字素养和沟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制定和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规范化工作,促进语言文字纯正、规范、统一,提升整体语言文字水平。
2. 原则:权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服务性原则。
三、主要内容1. 语言文字标准化:制定全国通用字母拼音方案和汉字规范使用方案,推广使用全国通用字母拼音和汉字规范。
2. 语法和词汇规范化:针对常见语法和词汇错误,制定相应的规范,加强相关教育培训,纠正不规范的语法和词汇使用。
3. 汉字书写规范化:推广使用规范的汉字书写规则和字形,加强对于常见字形错误的纠正工作。
4. 口语交流规范化:推广标准普通话,加强各地方言保护与传承,倡导用语言文字表达真实、准确和礼貌。
5. 外语学习规范化:加强外语教育,提高全民的外语水平,推动使用规范的外语表达。
6. 网络语言规范化: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规范管理,引导网民文明交流,减少网络用语的错误和不规范使用。
7. 媒体语言规范化:加强对各种媒体平台的语言文字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宣传文明、科学、理性的用语。
8. 教育培训规范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教育培训的结合,提高语言文字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实施措施1. 国家层面: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相关规范,发布语言文字规范化白皮书。
2. 地方层面:各地区制定具体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案,加强基层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推动规范化工作的落地。
3. 学校教育: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制定相关教学大纲和教材,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4. 社会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5. 信息技术支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语言文字规范化辅助工具,辅助人们进行纠错和规范使用。
最新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介绍资料汇编1. 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遵循规范化的语言文字使用,不仅有助于准确传达信息,还能提高交流效率和避免误解。
本文档汇编了最新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2. 重要原则2.1 清晰简明在书写或口语表达中,应力求语句清晰明了,尽可能用简洁的词汇和结构进行表达,避免冗长和模糊的句子。
2.2 符合语法规则遵守语法规则是保证语言文字正确性的基础。
包括主谓一致、时态一致、人称一致等,通过正确使用语法结构,可以使信息更准确、更易理解。
2.3 文化敏感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注意语言文字的文化敏感性。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歧义或冒犯他人的词汇、表达方式和隐喻,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惯。
2.4 避免口语化在正式场合或正式文档中,应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要使用规范的词汇和语句结构,确保语言文字的正式性和专业性。
3. 常见错误与修正方法3.1 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常见的语言文字错误之一。
为避免拼写错误,可以定期检查拼写、使用拼写检查工具或请他人帮忙校对。
3.2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会导致语句不通顺或无法理解。
要避免语法错误,可以研究语法规则、参考语法书籍或请他人帮忙校对。
3.3 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会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或产生误解。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保证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研究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则来避免错误。
4. 文档规范化要求为了使文档更易读、易理解,建议以下规范化要求:- 使用标准字体和字号,如宋体小四。
- 设置合适的行间距和段落间距,使文档排版整齐。
- 使用标题、段落和列表等结构,使文档结构清晰明了。
- 采用序号或项目符号进行排序和列举。
- 引用他人观点和数据时要注明来源,保证学术诚信。
5.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具推荐- 拼写检查工具:如Microsoft Word、Grammarly等拼写检查软件,可以帮助检查拼写错误。
2024年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言文字规范化成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
在学校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教育的重点之一。
因此,____年,我校积极开展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工作目标:本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目标是建立起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体系,明确学校的语言文字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文字习惯。
具体目标包括:1.营造浓厚的语言文字学习氛围;2.规范学校内的语言文字使用;3.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工作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制定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计划:在学校内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活动,包括制作海报、宣传册等,以提高师生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加强师资培训:组织语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开展专题讲座和研讨会:邀请语文专家、作家等给学生讲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修养。
4.制定语言文字规范化指导文件:学校制定了语言文字规范化指导文件,明确学校对语言文字的要求和标准。
5.开展语言文字竞赛活动:组织举办语文写作、演讲等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和主动性。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给予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四、工作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学校内部形成了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氛围,师生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写作和演讲水平有了显著改善。
3.学生参加的语文比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4.家长们对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五、工作体会:通过这一年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我深刻体会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
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能力。
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统一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的制度。
它的目的是保护和促进语言文字的正确、准确、规范使用,提高信息传达和交流效果。
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是一个社会共识,需要大家的共同遵守和执行。
以下是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的一些建议和要求。
首先,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要求使用者要遵循语法规则,正确运用词性、形态和语序等表达要素。
使用者要对语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等问题。
同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尽量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句子。
其次,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要求使用者要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词义,避免使用繁琐、冗长、模糊或不确切的词语。
使用者要尽量使用简洁、明确、贴切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精准和准确。
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用法和搭配,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词语造成歧义。
再次,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要求使用者要遵循规范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可以分割句子,使句子结构更为清晰,表达更加准确。
使用者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顺序和数量,避免使用错位、多余或缺失的标点符号。
另外,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要求使用者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组织。
文章要有明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段落要有合理的分段,表达要有条理和逻辑。
同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和过渡词,使文章的内容更加连贯和流畅。
最后,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要求使用者要积极参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培训。
语言文字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使用者要保持学习的态度和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和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语言文字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之,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是为了规范和统一语言文字的使用,提高信息传达和交流效果。
使用者需要遵守语法规则,使用正确的词汇和词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文章的结构和组织,积极参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培训。
通过遵守和执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更需强化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李韬(吉林省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吉林德惠130300)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盛大开幕,中国行稳致远的国际地位日益攀升,更多的人工智能产品不断超越人们的想象,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然置身于人机对话不断提高的信息化智能时代。
语言文字现代化与信息化时代同频共振,标准化、规范化是信息化时代对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如果语言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遵循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就难以真正融入信息化社会,就无法更好地在信息化时代生活和发展,也不能享受各种信息服务的便利。
那么,作为“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教师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强化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促进其专业成长呢?下面仅结合本地区典型性问题从规范语音、书写、用语三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规范语音,提升表达品质国家语言能力是整个社会个人语言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只有不断提升国民个人的语言能力,才能最终实现国家语言能力的跃升。
据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讲,我国的56个民族共有80多种彼此不能通话的语言和地区方言,如果没有规范的发音势必会让沟通成为一道鸿沟。
针对本地地方音的发音特点,规范发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重视拼音的教学。
拼音教学是规范发音的基础,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之所以发音不标准,就是因为某些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部位不准确、发音方法不规范,最常见的问题如:平翘舌音不分,韵母“o”“e”的发音混淆,自然难以做到字正腔圆。
2.要强化调值的教学。
众所周知,《汉语拼音方案》里有五个声调,除轻声外还有阴阳上去四声,分别为55调值、35调值、214调值、51调值,阴平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声,调值本应该是最高的,但很多人的发音却偏偏是最低的,发成了11调值。
3.加强诵读训练。
如果说注重拼音和调值是解决了把音读准的问题,那么诵读训练就是解决怎么读的精彩的问题。
声音是表情达意的,诵读训练虽不需要“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那么专业,也一定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训练,这样的表达才能称其为有品质的表达。
2024年语言文字规范化总结摘要:____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国家层面的规范化措施,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影响。
总结表明,____年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一、国家层面的规范化措施在____年,各国纷纷加强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规范化的进程。
首先,各国制定和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目标和原则。
其次,国家加强对语言文字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提高公民的语言文字素养。
此外,各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和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科技的发展在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____年,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文字的校对和翻译工作中。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文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减少了人为错误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此外,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等新兴科技的普及也为语言文字规范化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平台,促使公众更加关注和参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活动。
三、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语言文字规范化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和影响。
在____年,社会更加重视和尊重各种语言文字的多样性,鼓励公众使用符合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
同时,社会也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正确和规范使用,积极弘扬文明用语,抵制低俗、恶意和歧视性的言论。
此外,社会的多元化也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根据不同族群和文化背景的需要,灵活调整和统一语言文字规范。
总结:____年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和移民的推动使语言文字的多样性更加显著,如何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规范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给语言文字规范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规范性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摘要】通过连续两年辅导学生信息技术统考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做题时不是不会做而是因为读不懂题目要求而没办法完成操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信息技术中众多的专业术语不明白。
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严格的规范。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中专业术语很多,如果不注重专业技术术语的学习,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交流时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表达障碍从而阻碍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正常发挥。
所以我在上学期对新接手的初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开始重视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以期改变这种现状。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重视语言表达规范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经常遇到以下的情况:“图片上的那些点(应是控制点)”“我这里怎么没有你刚才那一行?就是他(她)那里那行(用手指着旁边同学的屏幕上应用程序窗口的“常用工具栏”或“格式栏”)““点击前面的小方格打上勾,或者“点前面那个小圆圈(应是单击前面的复选框,或者:单击前面的单选按钮。
)““点击右上角的那个叉(应是:单击标题栏右边的“关闭”按钮)”……在进行辅导信息技术统考练习时的时候,常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主观题答案的表述不正确,他们其实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无法表述,造成词不达意甚至意思与正确答案相距甚远。
所有的一切充分暴露了学生中存在的学科基础薄弱,技术术语匮乏的弊病,学生不知道用什么术语去表达操作,也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不理解老师给他们的口头或文字信息,看不懂书本。
造成了学生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学习。
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语言的规范表达。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素质《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要求,学生要了解信息技术中的术语,信息技术语言表达要规范,如果老师本身对信息技术的术语了解不全面,又如何去规范学生的信息技术语言表达呢?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用不规范的语言来进行教学,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不自觉的把老师不规范的语言记在心里,再用同样的表达方式跟同学交流,甚至会跟本不用信息技术语言表达。
2024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____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一、背景概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推动语言文字发展、繁荣和传承的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决定在____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以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的发展和规范化。
二、目标任务1. 深入研究和总结我国语言文字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制定适应社会需要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方案。
2.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3.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体系。
4. 推动新技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中的应用,提高语言文字处理和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三、主要措施1. 加强研究和规划,制定《____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并细化具体措施和责任部门。
2. 深入开展调研,了解语言文字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3.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素养。
4. 加强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体系,监测语言文字使用的情况并及时处理问题。
5. 推动新技术在语言文字规范化中的应用,研发智能化的语言文字处理工具和平台,提高语言文字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经验,促进国际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发展。
四、工作措施细化1. 制定《____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案》- 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 细化具体措施和责任部门- 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2. 深入开展调研- 了解语言文字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3.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普及活动-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素养4. 加强管理与监督- 建立健全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体系- 监测语言文字使用的情况并及时处理问题5. 推动技术应用- 研发智能化的语言文字处理工具和平台- 提高语言文字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经验- 促进国际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发展五、预期成果1.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素养,增强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和运用能力。
“我与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征文活动参评个人信息表姓名范吉霞性别女民族汉身份证号码91847 组别体育
所在单位寿阳城内小学职务教师职称小一
通信地址寿阳城内小学邮政编码 045400 E-mail:
办公电话
手机
参评文章题目
我谈语言文字规范化――汉字的规范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文字规范化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城内小学范吉霞为更好的开展示范校创建活动,我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地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经验。
一.充分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的
必然性和重要性。
教育的客观发展必然趋势是日趋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信息化。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交通和信息的挑战、劳动和就业的挑战无不在21世纪的教育中充分表现出来。
先进的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发展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把教育的现代技术手段视为参与21世纪竞争的基础条件。
因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则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手段的竞争!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已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
中文信息处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先决条件,普及普通话的用字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益和水平。
反过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必将有力地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高国民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二.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的强大功能为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服务。
学校网站设有“语言文字专栏”,介绍普通话规范知识,汉字规范知识,供师生学习。
发布学校创建示范校活动实施方案及有关要求和安排,宣传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等等。
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通过这一栏目,师生可以从校园网上及时查阅国家语言文字相关的方针政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模拟练习、语言文字知识、测试达标情况等信息,了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新举措,为进一步开拓语言文字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
三.充分利用广播、幻灯、录音等多媒体资源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优化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环境。
1.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定时播放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
2.学校要求教师尽量使用幻灯、投影、录音等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师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3.微机课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语文教师进行字音教学要求尽量使用多媒体。
制做课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利用多媒体的有利条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等进行字音教学。
课文朗诵尽量使用教学录音。
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朗诵示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1.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对网络、广播、电视、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等多媒体使用的不规范语言和不规范汉字进行挑错。
2.利用录像课对师生的语言和文字使用的规范程度进行比较和
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师生,以便加以纠正、改进。
3.提供影像情境,老师为学生设计影视方面的场景,让学生开展配音、影视评说、话剧表演等口语实践,让他们多种才艺得到展示,同时又普及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育。
4.开展拼音和五笔字型输入法比赛,这样既提高了师生文字录入技术,又可使师生掌握语言文字拼音规范和笔画规范。
尽管我们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