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氢气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712.01 KB
- 文档页数:15
氢气实验室制法化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操作方式2、掌握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实验装置设计和操作步骤3、熟悉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安全操作规范4、了解氢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二、教学大纲1、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2、氢气实验室制法的操作步骤3、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实验装置设计4、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安全操作规范5、氢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内容1、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氢气实验室制法是利用还原剂将水分解产生氢气的方法。
一般采用锌粉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方法。
锌与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可以被收集到试管中。
2、氢气实验室制法的操作步骤(1) 准备材料:锌粉、硫酸、试管等。
(2) 将锌粉加入试管中,数量要适量。
(3) 加入适量的硫酸到试管中,注意要缓慢倾倒。
(4) 用气吸管吸收产生的氢气。
(5) 观察氧化锌产生的现象。
3、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实验装置设计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锌粉、硫酸、试管、氧化锌和气吸管等。
其中,试管用来收集氢气,气吸管则用来吸收氢气。
氧化锌用来观察产生的反应现象,锌粉和硫酸则是参与反应的产生物。
4、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安全操作规范在进行氢气实验室制法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操作规范:(1)实验过程中应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
(2)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必须小心。
(3)锌粉易碎,应谨慎处理。
(4) 氢气是易燃气体,应远离火源。
(5) 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是否完整,并保证通气性良好。
5、氢气的性质及其应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
具有极低的密度,易于收集。
氢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比如在工业上,氢气用于制造氨、硬度合金、有机化合物等。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中,氢气作为燃料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氢气还被用于制造可再生能源,比如燃料电池等。
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授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设计、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氢气实验室制法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安全操作实验的能力。
制备氢气教案初中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制备氢气的方法
2. 掌握制备氢气的实验步骤
3. 理解制备氢气的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
1. 制备氢气的原理
2. 制备氢气的实验步骤
教学难点:
1. 理解制备氢气的化学反应
2. 熟练掌握制备氢气的实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并提出制备氢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备氢气。
二、实验步骤(15分钟)
1. 准备实验器材:锌粉、氢氧化钠溶液、试管、酒精灯、水盆等。
2. 将锌粉倒入试管中,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3. 将试管倾斜放置在水盆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
4. 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氢气被释放出来。
三、化学反应(10分钟)
1. 锌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锌。
2. 化学方程式:Zn + 2NaOH → Zn(OH)2 + H2↑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
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制备氢气的实验步骤和化学反应。
2. 学生可讨论氢气的性质、用途以及其他制备氢气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要求学生复习今天的实验步骤和化学反应。
2. 让学生查找其他制备氢气的方法,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样一份制备氢气的初中化学教案就完成了,希望对老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案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氢气的实验室制法;2.学会氢气的收集和保存方法;3.掌握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1.氢气的实验室制法;2.氢气的收集和保存方法。
教学难点: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过程的安全措施。
教学准备:实验用具和试剂:锌粉、稀盐酸、滴定管、试管、塞子、水槽。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回忆并复习关于氢气的基本知识,包括氢气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Step 2:展示实验操作向学生展示实验操作的流程,并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锌粉和稀盐酸制备氢气。
Step 3:实验操作演示将锌粉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立即用塞子封住试管口。
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这些气泡是氢气。
可以通过引火棒点燃氢气,产生“喀喇”声。
--注意事项:由于氢气是易燃气体,操作时应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并远离明火。
Step 4:学生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每个小组操作一次,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Step 5: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他们应在实验报告中写下锌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实验现象,记录气泡的特点和燃烧现象。
Step 6:回顾总结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总结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过程,并强调安全措施。
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进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探究,并进行小组报告;2.给学生观看氢气的应用场景,如氢气汽车和氢气燃料电池。
教学反馈:1.进行实验检查并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2.与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探究其他实验室制备氢气的方法;2.设计小组项目,了解氢气的用途和未来发展。
思考题:1.请说明锌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为什么氢气是易燃气体?请谈谈安全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1.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2.由于氢气具有低点火点和高燃烧速度,它容易燃烧或爆炸。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氢气的制取方法及其性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氢气的制取方法。
2. 氢气的性质(如:密度、可燃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氢气的制取方法及性质。
2. 教学难点:氢气制备过程中注意事项及氢气性质的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氢气的制取和性质。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等。
2. 实验试剂:稀硫酸、锌粒、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3. 安全设施:灭火器、防护眼镜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解氢气的制取和性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氢气的制取方法(如:锌与稀硫酸反应),并进行实验演示。
3.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氢气制备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操作规范。
4. 性质实验:讲解氢气的性质(如:密度、可燃性),并进行实验演示。
5.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氢气性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氢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1. 复习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2. 查找资料,了解氢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3. 讨论氢能源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事项,防止意外发生。
课后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氢气制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氢气性质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总结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探讨氢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天、交通等。
氢气的制取初中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
2.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3. 氢气的收集和检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气体制取知识,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气体的制取方法?2.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氢气的制取。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10分钟)1. 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金属与酸的反应。
2. 介绍常用的金属和酸,如锌与稀硫酸、铁与稀盐酸等。
三、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10分钟)1. 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如使用启普发生器、试管等。
2. 演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步骤,包括发生器的连接、反应物的加入、气体的收集等。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践操作。
四、氢气的收集和检验(10分钟)1. 讲解氢气的收集方法,如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等。
2. 讲解氢气的检验方法,如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用氢气填充气球等。
3. 学生进行氢气的收集和检验实践操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什么?常用的制取方法有哪些?2. 强调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要强调实验室安全,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初中化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装置。
1.2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3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2.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3.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装置。
1.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难点2.1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取氢气。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氢气制取方法。
2.探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2.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可能反应。
2.2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3.1教师介绍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导气管等。
3.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
4.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1教师演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步骤,讲解注意事项。
4.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氢气实验,注意操作规范。
5.检验氢气纯度5.1教师介绍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包括排水法和排气法。
5.2学生分组进行氢气纯度检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6.1学生分享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心得。
四、作业布置1.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过程,书写实验报告。
2.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氢气的性质。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在检验氢气纯度的环节,学生掌握了排水法和排气法,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注意事项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训练。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初中氢气的制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学会使用适当的实验仪器和收集氢气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氢气的性质和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1.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氢气的收集方法和验纯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导管、气球、铁架台、稀硫酸等。
2. 氢气检测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制取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氢气的制取方法。
2. 提问:氢气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性质?二、探究氢气的制取方法(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可能方法。
2. 教师演示:采用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的方法制取氢气,并介绍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氢气制取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氢气的性质和收集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介绍氢气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2. 学生实验:学生使用氢气检测器检测氢气,并学习氢气的收集方法。
四、氢气的验纯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介绍氢气的验纯方法,如用氢气燃烧法。
2. 学生实验:学生使用氢气燃烧法验纯氢气。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氢气的制取方法、性质和收集方法。
2. 教师反思:教师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制取氢气的方法,如光催化分解水等。
2. 学生可以进行氢气的应用实验,如氢气燃料电池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氢气的制取方法,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学会使用适当的实验仪器和收集氢气的方法。
同时,通过学习氢气的性质和验纯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氢气的制取和相关知识。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教案:氢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内容:氢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氢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2.了解氢气的性质和用途;3.能够进行简单的氢气制取实验。
教学重点:1.氢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2.氢气的性质。
教学难点:1.氢气的性质。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瓶、试管、酸性电解池、导管等;2.实验物品:稀硫酸、锌片、铝粉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教学课题,例如:“大家知道氢气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用途?”Step 2: 授课介绍氢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1.酸性电解制氢:稀硫酸电解制氢是常用的制氢方法。
实验装置包括一个酸性电解池、两根导管和电源。
将稀硫酸倒入电解池,通电后,在负极导管产生氢气。
2.金属与酸反应制氢:金属与酸反应能产生氢气。
例如,将锌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3.金属还原法制氢:以金刚石为催化剂,通过水蒸气与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介绍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轻,易燃。
2.氢气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能源等领域,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
它可以用作燃料,产生水和热能;用于制备氨、甲醇等化工产品;用于氢氧化电池产生电能等。
Step 3: 实验演示进行氢气制取实验,可选择酸性电解制氢或金属与酸反应制氢实验,此处以酸性电解制氢实验为例:实验步骤:1.在一个烧瓶中装入稀硫酸;2.在烧瓶中插入两根导管,使其分别通到烧瓶底部和烧瓶口部的导管中;3.连接电源并通电,观察负极导管产生的气体。
实验现象:负极导管中产生气泡,并向上冒出。
实验解释:通过电解稀硫酸,产生氢气和氧气,其中氢气聚集在负极导管中。
Step 4: 总结归纳总结氢气的制取方法和原理,以及它的性质和用途。
Step 5: 提问和讨论提问学生关于氢气制取和性质方面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解答问题,加深对氢气的理解。
Step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氢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精选5篇(一)教案教学目的:1. 理解氢气的特性和用处;2.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1. 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2.理解氢气的特性和用处。
教学难点:1. 理解氢气的产生原理;2. 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锌片、盛装水的烧瓶、碱液〔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设备:瓶塞、气液分液器、长颈漏斗;3. 实验记录表。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识1. 议论日常生活中使用氢气的场景〔例如气球充气、气体焊接等〕;2. 引导学生考虑:氢气在化学中的特点是什么?Step 2 知识讲解1. 通过课本介绍氢气的特性和用处;2. 说明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原理:利用活泼金属与酸或碱反响制取氢气。
Step 3 实验操作1. 分组进展实验操作;2. 实验步骤:a. 将适量的锌片参加装有水的烧瓶中;b. 快速将瓶塞插入瓶口,并连接气液分液器;c. 在长颈漏斗中参加一定量的碱液;d. 缓慢地将长颈漏斗倾斜使碱液流入烧瓶中;e. 观察气液分液器中气体的搜集情况。
Step 4 结果记录与整理1. 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观察现象和实验数据;2. 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 发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良方法。
Step 5 总结与稳固1.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的观察现象和重要结论;2. 引导学生考虑:为什么要将长颈漏斗倾斜?Step 6 拓展应用1. 利用课本和其他资料,理解氢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氢气在某个领域的应用。
Step 7 作业布置1. 考虑:氢气在哪些领域可能有更广泛的应用?2. 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准备参加课堂讨论和展示。
Step 8 检查与评价1. 检查学生对氢气实验制法的掌握程度;2. 评价学生对氢气特性和用处的理解程度。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精选5篇(二)教学目的:1. 理解氢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九年级化学教案氢气的实验室制法9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教学目的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纯,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及应用。
3、了解原子团的概念,知道SO42-、CO32-、NO3-、OH-教学重点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和操作2、学会氢气检验和验纯教学难点复习提问:1、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程序。
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顺序,本节学习也按着这个顺序进行。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一、制取氢气的药品:(实验)镁铁锌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是氢气,但反应的速度不同、镁最快、铁最慢、只有锌反就应适中:化学反应方程式:Mg+H2SO4 ===MgSO4 +H2 ↑Fe+H2SO4 ===FeSO4 +H2 ↑Zn+H2SO4 ===ZnSO4 +H2 ↑强调反应的速度和制取氢气的药品: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属于哪种化合反应类型。
这也是我们今天又要学习的另一种化学反应类型。
原子团:SO42-、CO32-、NO3-、OH-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当作一个整体。
置换反应:定义:注意: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都有单质存在。
二、反应原理Zn+H2SO4 ===ZnSO4 +H2 ↑三、仪器装置见课本: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与氧气相比)四、收集方法: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五、检验及操作: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六、验纯:七、注意事项: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2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
3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以下。
(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4、点燃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小结: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纯,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置换反应。
原子团:SO42-、CO32-、NO3-、OH-作业:P补充作业:1、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区别:氢气氧气实验室室制取气体的药品[1][2][3][4]下一页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2第三章水氢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并认识原子团;理解置换反应概念;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