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 我长大了 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课题内容1、我长大了课时 2 主备人教学目标1、让学生寻找自己的成长轨迹,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树立自信心,产生成长的喜悦感。
2、让学生回顾成长过程中谁给过自己帮助和鼓励,引导孩子认识到成长离不开家人、同学等众多人的帮助。
3、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在长大。
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知道自己的成长和众人的帮助鼓励分不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寻找自己的成长轨迹,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树立自信心,产生成长的喜悦感。
2、让学生回顾成长过程中谁给过自己帮助和鼓励,引导孩子认识到成长离不开家人、同学等众多人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在长大。
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知道自己的成长和众人的帮助鼓励分不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过程研修修改教学过程:一、展示台:1、导入:教师投影展示一幅刚出生的婴儿图片师:同学们,你知道图片上的是谁吗?他就是XX同学小时候的照片。
为什么XX同学现在看起来和图片上不一样了呢?对,因为他长大了。
提出并板书课题:我长大了2、师:同学们都长大了。
长大了,不仅是年龄不一样了,从很过地方都可以看出来。
老师课前让同学们寻找的长大了的证据,你们都带来了吗?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展示自己长大了的证据。
教师巡视,请部分证据比较典型的同学上讲台展示。
3、师:从大家准备的一件件物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长大了。
长大了,身高、体重都不一样了。
下面请大家打开教材,填写一下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再算一算,长高了多少,变重了多少。
学生填写和计算,教师巡视。
二、分享会:1、师:刚刚我们从身体的变化中发现自己长大了。
那么,在爸爸妈妈眼中,我们成为小学生后,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变化呢?请学生发言,全班同学讨论。
2、师:(出示家长来信)这是我们班XX同学妈妈的分享信,让我们来看看在妈妈眼中,XX同学有哪些变化。
(教师读信)请学生发言,全班同学讨论。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下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第一篇: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下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下册《我长大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长大了》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下册“愉快的收获”主题单元的第一个主题。
本活动主题由“我长高了”“我懂事了”“我的学习进步了”三部分组成。
“我长高了”关注学生身体的成长,“我懂事了”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我的学习进步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获得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主题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知道长大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成长。
【设计理念】本活动的设计坚持以人为本、以活动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培养道德意识,形成道德品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
引导孩子体验家长的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2.激发孩子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产生成长的喜悦感。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成长。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知道自己愉快的成长和父母分不开。
【教材处理】指导学生课前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教师自制课件,使活动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它们都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使活动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1.师:准备西瓜、布娃娃、本领树、成长标志、双面胶和课件。
2.生:搜集能证明自己长大的证据,如衣服、照片、出生证等。
【课时安排】建议授课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在课前引领学生做了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如1.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搜集能证明自己长大的证据,如衣服、照片、出生证等。
2018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我长大了》教学设计1我长大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树立自心,产生成长的喜悦感。
2.让学生回顾成长过程中谁给过自己帮助和鼓励,引导孩子认识到成长离不开家人、邻居、同学等众多人的帮助。
3.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在长大。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知道自己的成长和众人的帮助鼓励分不开。
【教学准备】1.师:请部分家长录制小视频,说说孩子近两年来的变化。
2.生:搜集小时候穿的衣服、出生证、脚模、胎笔、相册等物品。
【课时安排】建议授课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展示台1、【导入】教师投影展示一幅刚出生的婴儿图片【谈话】同学们,你知道图片上这一位是谁吗?……他就是XX同学小时候……为什么XX同学目前看起来与图片上不一样了呢?……对,因为他长大了。
【揭示课题】1我长大了2、【谈话】同学们都长大了。
长大了,不但是年龄不一样了,从良多地方都能够看出来。
老师课前让同学们寻找的长大了的证据,你们都带来了吗?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学生活动】在四人研究小组内展示自己长大了的证据。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巡视的结果,指名部分准备的证据比较典型的同学上讲台展示。
比如:小时候穿的衣服、出生证、脚模、胎笔、相册……3、【谈话】从大家准备的一件件物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长大了。
长大了,身高、体重都不一样了。
请打开教材,填写一下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再算一算,长高了多少,长重了多少。
【学生活动】填写和计算。
4、【谈话】同学们长大了,我们的爸爸都看在眼里,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学生活动】学生看视频。
二、加油站1【谈话】同学们不仅长高了,长重了,还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取得了各种各样的进步。
比如,学会扫地了,会写观察日记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自己在生活和研究方面取得的进步,填写在教材第三页百步坡上。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1我长大了|苏教版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卷尺及班级获奖奖状。
学生准备:一年级时的作业本、成绩册、奖状及衣物等。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寻找成长的足迹1.体验活动,导入新课(1)出示学生一年级穿过,但现在穿小了的衣服和鞋子。
(2)请两名学生分别试穿。
(3)提问:这不过是一年前同学们穿过的衣服和鞋子,为什么现在不能穿了?(4)小结:其实每个同学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突然发现自己的衣服、鞋子都小了,不能穿了。
这说明我们长大了,我们在成长。
2.现场测身高、体重。
提问:和一年级时的身高体重相比,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长身体)3.学生交流研讨:除了身体的变化,你们还从哪些地方发现了自己的成长变化?(1)教师出示:学生一年级的作业本和现在的作业本。
(2)提问:对比这些作业本,你有什么想法吗?(板书:长知识)(3)提问:在学习方面,你们发现自己还有哪些成长和变化?比如在体育锻炼、动手能力、回答问题的胆量等方面?(板书:长本领我们长大了)(4)小结: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个子长高了,学习进步了,学会了很多新本领,这些都说明我们长大了。
【设计意图:从体验活动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
】活动二分享成长的快乐1.体验成长的快乐(1)[播放动画:成长的快乐](2)小组讨论: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快乐难忘的事情?让我们共同来分享。
(板书:长能力)2.学生活动——将自己的成绩单、作业本、奖状制作成《成长记录袋》并展示交流。
(1)学生活动:布置自己的展示台。
(2)参观:学生互相交流、参观。
(3)教师提供记录卡:请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把自己看到的同学的变化记录下来。
(4)夸一夸:你看到了哪个同学的哪些进步,夸一夸他。
3.学生活动:制作成长卡(1)选择自己最大的变化,取得的进步、成绩,增长的本领,制作自己的成长卡。
(2)方式:写、画、贴等。
(3)回去后可以把自己的成长卡送给家人,也可以把它挂在自己的房间里,用它激励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优秀3篇《我长大了》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增强自我意识,体验成长的快乐。
2、引导幼儿学习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幼儿感受一年来的变化。
难点是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
活动过程:听音乐《长高了,变矮了》,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长大一岁了,你觉得你有什麽变化?谈话活动:新年过去了,小朋友又长大一岁,现在实际岁了?今年你有那些变化?小朋友会做哪些事情了?老师总结今年一年幼儿的变化和进步:如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会唱歌了,会自己穿衣服、会自己吃饭了。
3、欣赏儿歌《长大一岁了》,提问:布娃娃长大一岁了,还让人抱好不好?小朋友长大一岁了,你应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4、学习朗诵儿歌。
5、游戏《好宝宝才艺展示》幼儿即兴表演一年来自己进步较大的地方,如会自己穿脱衣服,会背儿歌讲故事。
生活活动:提供多材料,让幼儿给娃娃家的娃娃们过新年。
环境创设:师生共同布置教室。
家长工作:引导孩子过年期间用不同方式给观爱他的人送去新年祝福。
活动反思:1)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进步,初步学习掌握了儿歌内容。
2)支持关注每个幼儿每一滴进步,并及时鼓励表扬,使幼儿在快乐中再接再厉。
3)通过儿歌,幼儿的自我意识增强了。
2游戏教案:妈妈说我长大了游戏目标:初步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请进、谢谢、再见等,培养幼儿与妈妈之间的亲情,知道自己长大了。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对娃娃家游戏的兴趣活动准备:幼儿做的美工作品、娃娃家的常用玩具活动难点:初步学习简单礼貌用语,请进、谢谢等,并能吐字清楚。
活动指导:本次游戏是一个情景游戏,通过爷爷、外婆等亲人来做客,幼儿与他们之间的交流构成一个能体现幼儿懂礼貌、尊敬长辈的情景游戏。
1、妈妈与幼儿在一家装饰美丽的`家。
2、妈妈出去买菜,爷爷、外婆分别来到家里做客,并送给幼儿们礼物"六一"儿童节了,幼儿们有礼貌的招待了客人。
3、妈妈回家后,知道此事表扬了他们。
2018年最新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江苏凤凰出版社)1、我长大了教学目标:1. 认识到自己身体、学习、生活上的成长改变2. 制定下一阶段成长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关键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成长中的变化,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下一阶段成长目标。
教法通过自我反思并与大家共享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并自主制定新目标。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发言展示同学们,新学期来了,这一假期我们一定有许多成长,无论是身体上体重身高或是学习成绩又或是学会新技能都是一种成长,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踊跃发言,与我们分享你的成长。
二、知恩知报我们的成长少不了父母的支持,老师的帮助和朋友的鼓励。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想感谢谁。
想好后写一封感谢信并交给他。
三、迈向新台阶无论我们之间的成长过程是顺利还是坎坷,我们都要勇敢的继续成长,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我们的新目标!板书设计我长大了!2 我在变变变教学目标1. 认识到自身的缺点需要改正的毛病2. 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及关键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毛病,并乐于改正。
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控制情绪的方法教法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指出急需更改的地方后通过自我反思自我纠正。
老师介绍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让学生一一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
教学用具葡萄干等解压物品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小组讨论两学期的相处下来,同学们之间都相互认识了,也都互相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了。
有些小朋友有些缺点但自己并不能发现,所以现在请小组内互相讨论指出对方的优缺点,帮助同学改正。
二、学生发言讨论过后大家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生说明自己是否想改正,如何改正,老师提出意见。
三、做情绪的主人当自己想发怒想生气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 当要生气的时候,先不要说话,把想说的话。
想发的牢骚在自己心里先给自己说一遍2. 当自己生气时。
想抱怨时先想想自己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后果会怎样?3. 当情绪想要发作的时候,请深呼吸,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4. 当情绪想发作的时候,请抬头看看天空。
二下品德与生活《我长大了》教学设计黄文静一、教学目标:态度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体验成长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知道长大的含义,除了身体有变化,学到了许多本领、知识等都是长大的表现。
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二、教学准备:1. 小宝宝的衣物、奶嘴、玩具等,小手卡片,PPT课件。
2. 课前布置学生画自己的手印并剪下来。
三、活动过程:(一)揭题1. 老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小宝宝的衣物、奶瓶、玩具等,让学生认一认。
2. 现在你还会用这些东西吗?为什么?3. 揭示课题《我长大了》,读课题。
(二)说一说,写一写。
1. 我们长大了,和小时候相比,我们的变化可真不小,说说你的变化吧。
2. (教师出示宝宝的小手印)瞧,这是我们小时候的手印,老师知道你们课前也画了自己现在的手印,拿出来比一比。
(和学生的手印比较)这只小手慢慢变大了,能做的事也越来越多了,说说你的小手现在能做那些事?3. 孩子们,你们真能干,会做的事还真不少,想一想,这么多的事情当中,你最拿手的是那几样,把你最拿手的5件事写在你的小手卡上吧。
4. 全班交流,将几个孩子的小手卡贴在黑板上。
(三)赛一赛。
1. 说到不如做到,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干。
选6名学生参加一分钟整理书包、穿衣服比赛。
2. 评出最佳小能手。
3. 长大真好,瞧,长大后你们变得这么能干,让我们都来动动自己的小手。
读儿歌《长大真好》。
(四)评一评。
1. 长大真好,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长大了呢?让我们一起当当小评判,看看下面这几位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
2.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判断图中小朋友的行为,并说说理由。
(五)演一演。
1. 看来你们都是公正的小评判,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做呢?2. 课件出示四个情景:情景一:妈妈工作了一天,傍晚回到家里……情景二:爸爸妈妈吵架了,谁也不理谁……情景三:下雨天,奶奶到校门口来接你回家……情景四:经过小店,看到好吃的零食,爷爷掏钱要给你买……小组合作,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情景进行表演,也可以自己创设情景表演。
1、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他们感恩父母和他人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与别人的帮助下才能不断成长与进步,并学会给自己制定成长目标。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和物品,课上充分交流与分享,采用对比的方法自主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学会欣赏,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他们感恩父母和他人的情感。
2、使学生知道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与别人的帮助下才能不断成长与进步,并学会给自己制定成长目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和物品,课上充分交流与分享,采用对比的方法自主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学会欣赏,学会感恩。
教学时间:2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他们感恩父母和他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过程:
一、展示活动:我长大了
1、同学们,你们成为小学生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你们觉得自己的
身体有变化吗?
2、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物品进行展示、试穿。
3、通过试穿我们发现自己幼儿园时穿的衣服、鞋子现在都嫌小了。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究竟长
了多少呢?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大班成长手册和上学期的成长手册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数据,再算一算自己变化了多少,把结果告诉同桌。
4、全班交流,发现数据的变化。
5、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这些都说明什么呢?
二、分享活动:父母眼中的我
1、刚刚从我们身体的变化中发现自己长大了。
那么在爸爸妈妈的眼中我们成为小学生后在其
他方面还有哪些变化呢?
2、指名交流。
3、(出示一位家长的来信)这是我们班王晨阳同学的妈妈分享的王晨阳的变化,让我们来看
看在妈妈的眼里王晨阳有哪些变化。
4、指名交流。
5、正如同学们所发现的那样,王晨阳的妈妈夸了王晨阳在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取得的进步。
老
师也来采访一下王晨阳同学:“你觉得自己有哪些进步?”
6、让我们把掌声送给王晨阳,为他点赞、加油!
三、反思活动:我的成长进步
1、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像王晨阳一样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取得了进步。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回顾
自己的成长,把最明显的进步写在教材第3页“加油站”的台阶上。
2、学生思考,留白处进行填写。
3、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取得的进步成果。
4、老师为每位同学取得的进步感到骄傲,你们真了不起!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取得这
么多、这么大的进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寻找进步的原因。
5、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我们能进步,最关键的是靠自己的努力。
有这样一句名言,大家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7、学生进行交流。
8、同学们的进步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那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下节课
我们再进行交流。
四、活动总结
1、学生谈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2、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我们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家人和他人的帮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知道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与别人的帮助下才能不断成长与进步,并学会给自己制定成长目标。
2、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和物品,课上充分交流与分享,采用对比的方法自主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学会欣赏,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
一、交流活动:我的成长故事
1、上节课很多同学提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家人的帮助。
这两位同学分享自己成长中的
故事,你们发现他们得到了家人什么样的帮助?
2、学生交流。
3、能说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家人安慰、鼓励、帮助的故事吗?
4、全班交流分享。
5、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像这两位同学一样得到别人肯定和夸奖的故事呢?
6、全班交流分享。
7、我们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四人小组讨论。
8、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9、正如大家所说,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是表明我们长大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验活动:我想感谢你
1、我们的成长除了离不开家人的帮助,还离不开哪些人的帮助?
2、学生交流。
3、看来帮助过我们的人太多了。
你能选择其中一位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
真情实感写下自己对他的谢意吗?
4、学生在教材第5页的留白处填写,全班交流。
5、学会感恩,也表明我们长大了。
三、反思活动:我的新目标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很多的进步,也有一定的不足。
你
觉得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2、学生交流。
3、在父母、老师、同学眼中,你们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请大家翻着自己的小学成长手
册认真读一读他们对你的评语,找出自己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4、学生阅读成长手册,进行自我反思。
5、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下一步你打算怎样还进?
6、全班交流。
7、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的目标,这也是我们长大了的标志。
四、活动总结
1、学生谈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教师总结
一个长大的孩子,不仅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他还应该能发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不
足,能为自己不断制定新的目标、更好地成长。
同时他更应该是一个懂事、会感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