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整组备课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围绕“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海上日出》表现了喷薄而出的朝阳。
《暴风雨》介绍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让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壮美河川。
古诗《江南春》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语文乐园让学生体会描写时间的词语和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积累语言,学习朗读方法。
习作以《我喜欢的季节》为题,请学生写出最喜欢的季节和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之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那些写得生动、形象、优美的句子的表达方法。
4、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感受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
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感受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
单元课时安排:1 海上日出 2课时2 暴风雨 2课时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课时诗词诵读江南春 1课时语文乐园(一) 5课时【习作范文】我爱最美丽的秋天秋天到了,一阵风吹过,路边的树便落下第一片叶子,它告诉我们:“秋天到了。
”是的,秋姑娘来了,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了。
它飞过果园,洒下了累累硕果,它飞过农田,播下了丰收的喜悦,它吹响了收获的号角,给天空擦去了夏日的暑气,带来了点点的白云……秋天是什么颜色的?看,田里的稻子昂起它金灿灿的笑脸。
秋风吹来,稻浪滚滚,一层又一层的涌过来。
错了,秋天应该是红色的。
看,枫叶是那么红,那么艳,充满生机,就像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散发出光和热。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堂作业习题集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堂作业习题集(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少年一、语段阅读少年——像六七点钟的太阳,红彤彤冒出山冈。
1.“六七点钟的太阳”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2.作者把“少年”比做,突出了少年的特点。
3.我觉得“少年”还像。
第2课小松树一、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虽然……但是……只有……才能……不但……而且……(1)( )长得更高,()望得更远。
(2)小松树看到了这些,()很高兴,()并不满足。
(3)()小松树不想看更远的地方,它()不会长得那么快。
(4)小松树()看到了四周的树,()看到了更远的森林。
二、拓展运用小松树明白了“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你明白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第3课小溪流的歌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
缩句:2.小溪流不分早晚地向前奔流。
改成反问句:3.小溪流向前流去。
改成拟人句:古诗诵读游园不值基础巩固1.根据内容填空。
《游园不值》作者是的。
“应怜屐齿印苍苔”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小扣柴扉久不开”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春色满园关不住”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一枝红杏出墙来”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写出下列各句中带点词的意思。
(1)应怜屐齿印苍苔。
()这个小女孩真可怜。
()(2)小扣柴扉久不开。
()起风了,你把衣服扣上就会暖和些。
()拓展运用一、古诗中有不少名句都包含着哲理。
读读下面的诗句,看看从中你能读出什么道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请课外搜集有关描写“杏花”的诗句写一写。
语文乐园(一)1.成语接龙有趣味,想想说说你也会。
兴致勃勃→()→()→()鹏程万里→()→()→()2.修改病句。
(1)《小溪流的歌》的作者是严文井写的。
(2)小溪流明白了“只有不断前进,永不停步,才能成长壮大”的做法。
教学设计科目:鄂教版语文第十册姓名:鄂教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整册备课一、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新课标对本年段的教学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要求学会240个字。
2.养成一定书写习惯,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养成默读习惯。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三)口语交际本册安排了4次,以话题为纽带,把交际双方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有“有意思的地名”,“我喜欢的书中人物”,“感动我们的人和事”,“请帮帮我”等。
1.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四)习作“习作”在本册教科书中安排了8次,主题分别是“我喜欢的季节”,“我开的小店”,“饭桌上的故事”,“看图作文”,“给老师‘画像’”,“难忘的礼物”,“我的研究报告”和“我成功了”体裁和题材多样化既增添了学生习作训练的丰富性、新鲜感,又能使学生品尝到多种习作成功的幸福感,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学会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五)综合性学习本册教科书还编排了两次“探究与实践”。
第一次是在“神奇的宇宙”这一单元,以“月亮”为话题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
第二次是“戏剧与电影”单元安排了排练,并演出课本剧。
三、全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24篇课文,分为八个单元,单元话题分别是“自然之景”、“读书生活”、“爱国情怀”、“神奇的宇宙”、“童年往事”、“人与动物”、“戏剧电影”、“和平友爱”。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三篇课文、诗词诵读和和语文乐园,所有内容都是围绕单元的话题合理安排的。
2 长眼睛的小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和别人友好相处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多种形式呈现生字,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2.创设情境,加强朗读读指导,注意语言的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到梅花鹿乐于助人的精神,愿意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到梅花鹿乐于助人的精神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朗读中初步体会爱护小动物,和别人友好相处的情感。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就题设疑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树?学生说自己认识的或者见过的树。
2.师:那你们见过长眼睛的小树吗?(板书课题:长眼睛的小树),学生认读“眼”,再读课题(注意“眼睛”的“睛”读轻声)3.学生围绕课题自由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教师加以归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朗读课文:(课件出示2)(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出示生字词(课件出示3、4)yìnɡ chū yì kē chànɡ wán fēi chánɡ dǎn xiǎo qiāo qiāo huó po 映出一棵唱完非常胆小悄悄活泼xiǎo lù tãnɡ yâ chí tánɡ shù chā piāo zhe zhá yǎn piào liɑnɡ小鹿藤叶池塘树杈飘着眨眼漂亮1.指名领读,正音。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课花脸》小学语文-有答案- 同步练习卷一、解答题(共13小题,满分0分)1.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2. 请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3.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欣赏观赏玩赏(1)当我敲门进去的时候,他正在________一幅书法作品。
(2)我正在________刚买的遥控飞机,妈妈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听见。
4. 精挑细选。
破折号常见用法:A 表示声音的停顿或延续。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解释说明。
(1)“今天好热呀!﹣﹣﹣你的东西准备好了吗?”小李对刚进门的小刘说。
________(2)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________(3)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________5. 读句子,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这花脸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
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挂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
我竟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从对花脸的描写中,表现了作者对花脸的________之情;而对作者的动作、语言描写,则表现了作者________之情。
6. 我能补充词语。
7. 我会积累。
写一句惜时的名言警句:________8. 我能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9. 根据课文《花脸》回答问题。
为什么在花花绿绿几十种花脸中,“我”惟独喜欢这个“大红脸”?(找文中语句并加以说明)10. 《杨柳》节选作者:丰子恺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
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
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
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èwù);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
幸福——告诉我们的孩子【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读出感情,理解诗歌大意。
2.体会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联想、修辞的手法和精练的语言。
3.领悟诗歌内涵,把握诗人情感,体会生活中的幸福。
【重点难点】体会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联想、修辞的手法和精练的语言。
领悟诗歌内涵,把握诗人情感,体会生活中的幸福。
问题记录【导学流程】一、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李瑛,生于1926年,现代诗人。
河北丰润人。
少年时代家境贫苦。
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
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
2、相关知识:(1) 关于阅读和欣赏诗歌阅读和欣赏诗歌,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诗歌抒发感情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直抒情志,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借物抒情。
欣赏诗歌必须先找到诗中的意象(即写到的事物),欣赏诗中的意象,透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体会诗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诗人通过联想、想象描写出的形象再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体会这些艺术形象所形成的意境。
(2)关于朗诵诗歌诗歌朗诵与其他文体的朗读在掌握重音、停顿、语调等方面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诗歌的特点出发,尤其要注意:要朗诵好诗歌,最重要的是理解诗歌,其关键在于深刻领会诗的意境,深入诗文的意境,在朗诵时要用富有感情色彩的优美的语言,把听众带人意境,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受到教育。
二、基础感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诗歌共6小节一小节就写到一幅画面,想一想:诗人借助了哪几幅画面来表达自己对“幸福”的感受?请以小标题(尽量用4个字)的形式概括每节诗歌的内容。
例如:第1节:丰收小酌2.3.4.5.6.告诉孩子:幸福与痛苦相伴三、深入学习“我想到幸福”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几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四、迁移运用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学了这首诗,你认为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结合对诗歌最后一节中“在苦涩中长大的幸福和痛苦一样近,一样寂静”“无论结晶成盐或结晶成糖”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请谈谈你的看法。
本文将详细分析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的教学方法与评价,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等方面。
通过分析教案的优点和不足点,为五年级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课程目标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的课程目标是:1、能够朗读、写出《敕勒歌》的全部内容;2、理解《敕勒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3、能够熟练运用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由此可见,该教案的课程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读、写、理解。
这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也符合教学的层次和要求。
二、教学策略1、通过课前导入、启发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等方式开启课堂气氛,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2、重点教学敕勒歌和相关知识敕勒歌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理解,并且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生字、句式、修辞手法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3、加强练习和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安排练习环节,让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
通过多种方式,如填空、连词成句,让学生加深对生字、句式等语言点的理解和掌握。
4、多元评价和反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课堂练习、作业、小测验等,同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不足点进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三、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
而教学评估的方法、内容和标准决定了教学评估的有效性。
1、方法教学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考试评估、课堂观察、作业评估等。
其中,考试评估为传统评估方式,注重结果,而课堂观察和作业评估则是向过程、反应教学质量全面情况的评估。
2、内容教学评估的内容主要是对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学习差异和教学效果。
3、标准教学评估的标准需要满足实际教育教学需求,同时也需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鄂教版XX三年级语文下册1, 2, 3单元词语复习第一单元课内:理想飘带威武风铃模样玉雕清香满意水兵帽白茫茫白生生美滋滋甜丝丝香喷喷漫山遍野清脆悦耳翩翩起舞越飞越高瑞雪初降不甘示弱香气扑鼻清亮清亮勃勃的生机鲜绿的新衣艳丽的衣裳美妙的舞姿芬芳的花朵清澈的小溪无边的大海翻滚的波浪瑞雪初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苦涩疑惑奇异柔软憎恨蕴藏伸缩起伏粗细得失胜负昼夜课外:春风习习、春风拂面、鸟语花香、春暖花开、春雨绵绵桃红柳绿、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绿茵遍地、生机勃勃、百花齐放姊紫嫣红关于理想的句子:1)理想,能给天下不幸者以快乐!一一高尔基2)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一一苏格拉底3)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左拉第二单元课内:歇脚茂盛恍如惊醒滋润忧伤狂奔假若笑吟吟汗涔涔娓娓动听炊烟袅袅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恭恭敬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受益无穷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聪明机敏课外:形容老师的词语。
温和慈祥苦口婆心和颜悦色呕心沥血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语重心长宽以待人和蔼可亲谆谆zhun教导。
有关“惜时”的谚语:百事宜早不宜迟。
花开在春天,学习在少年。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鄂教版XX三年级语文下册1, 2, 3单元词语复习。
清晨不起误一天,少年不学误一生。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关于骄傲的格言警句:骄傲来自菲薄,狂妄出自无知。
骄傲是胜利的敌人,谦虚是成功的朋友鄂教版XX三年级语文下册1, 2 , 3单元词语复习。
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第三单元课内:珍藏宁静旅行蕴藏从容光晕创造奇迹温润托浮保持絮语七手八脚波涛澎湃窃窃私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起伏荡漾扑通扑通五颜六色变幻多彩软软的细沙雪白的浪花神秘的大海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苦涩、奇异、柔软、疑惑、憎恨、蕴藏、温暖、炎热、肥胖、缓慢、甜蜜由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语:前后、生死、深浅、取舍、出入、伸缩、起伏、粗细、得失、胜负、昼夜课外:有关大海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1 滋味(第1课时)导学提纲鄂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滋味(第1课时)导学提纲鄂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1 滋味(第1课时)导学提纲鄂教版的全部内容。
滋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认清思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2.合作、探究了解文章重要内容。
3.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提出问题,进一步挖掘文章内涵。
【重点难点】1.合作、探究了解文章重要内容。
2。
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提出问题,进一步挖掘文章内涵。
3.从两件事得到的不同滋味中去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深意。
问题记录【导学流程】知识链接作者介绍:张抗抗,当代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出生.1972年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作品《夏》获得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主要代表作《情爱画廊》《作女》《请带我走》。
一、基础感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蒙.()眬.()嚅.()动蹿.()腾瞌.( )睡嘟.()哝.( )咀.()嚼.()二、深入学习1.文章写了那两件“同感觉有关的”事?你觉得它们各有什么“滋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概述“我”半夜吃杨梅的过程。
鄂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 久之,目似瞑;又数刀毙之B . 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蜀之鄙有二僧C . 吾欲之南海,何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 . 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2.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深入不毛(草木)百废具兴(荒废)圣人非所与熙(开玩笑)B . 持汤沃灌(汤汁)猛浪若奔(奔马)何苦而不平(愁)C . 两股战战(大腿)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D . 或尽粟一石(或者)皆朝于齐(到)时而献焉(代词,指蛇)3. (2分)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 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 . 万钟于我何加焉子墨子闻之,起于鲁4. (2分)与“佣者笑而应曰”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广起,夺而杀尉B . 溪深而鱼肥C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 . 其余,则熙熙而乐5. (2分)“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 . 公将鼓之B . 吾妻之美我也C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D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二、填空题 (共5题;共25分)6. (4分)判断句中“而”字的用法A.并列B.承接 C.转折 D.修饰①黑质而白章________ ②吾恂恂而起________③得而腊之以为饵________ ④余闻而愈悲________⑤则驰然而卧________ ⑥而乡邻之生日蹙________7. (5分)解释下列“之”的不同含义。
①宋之丁氏________ ②有闻而传之者________③国人道之________ ④闻之于宋君________⑤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________ ⑥得一人之使________8. (4分)辨析面的多义词,分别作解释。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画“——”。(8′)
1、张强模(mï mú)仿猩猩的动作,那有趣的模(mï mú)样逗得(de dã)我们哈哈大笑。
2、肖(xiāo xiào)丽丽属龙,你还知道其他同学的生肖(xiāo xiào)吗?
3、老师正在学校(xiào jiào)认真地校(xiào jiào)对试卷。
4、小驴吃力地推着石磨(mï mî),主人在旁边磨(mï mî)面。
5、坏人的恐吓(xià hâ)把胆小的他吓(xià hâ)坏了。
6、我在花园里踱(dù duï)着步,发现蓓(bâi pãi)蕾(lěi lãi )绽(dìng zhàn)放,绚(xuàn xún)
丽的花朵令我陶醉。
二、词语接龙。(5′)
1、意气风发——( )——( )——( )
2、人才辈出——( )——( )——( )
3、( )——( )——( )——( )
三、读拼音写汉字。(27′)
diū shī wâi lái xiá cháng dāo rân liáo kuî pí juàn yǎng yang
( ) ( ) ( ) ( ) ( ) ( ) ( )
yuâ lái yuâ yuǎn mï dāo chōng zhuàng zhēng qí dîu yàn piāo fú
( ) ( ) ( ) ( ) ( )
fǔ mō rǔ hǔ kǎo lǜ luǎn shí mï gū fēi xiáng nân lǜ wán shuǎ
( ) ( ) ( ) ( ) ( ) ( ) ( ) ( )
jī liâ zhîu yâ ǎi xiǎo yuán quán yīng xiù zhuï zhuàng xún sī
( ) ( ) ( ) ( ) ( ) ( ) ( )
四、四字词语填空。(11′)
( )奇( )艳 五( )六( ) 不分( )( ) ( )( )充沛
不知( )( ) ( )( )蓬勃 人才( )( ) ( )( )过人
( )( )生机 ( )( )万里 遮( )蔽( )
五、课内阅读。(27′)
1、元代的关汉卿曾经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 )。”晋代的陶
渊明也说:“( ),( )。”俗话也说得好:“一日( ),
一年( )。”我还知道这句话也是告诉我们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 )。”
2、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 )代诗人( )写的《 》,其中诗句
“( ),( )”令我感受到了园子主人对园内春景的爱惜之情,
千古名句“( ),( )”仿佛让我看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3、我会背诵《少年》这首诗,作者把少年比作成( )、( )、
( )、( )、( )、( )。我还能仿写一节诗:
4、学习了《小松树》一文,我和小松树一样,明白了一个道理:“( ),
( )。”这句话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
( )。
六、课外阅读。(22′)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树。
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
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
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
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
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的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
次吃杨梅太多,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太
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我爱故乡的杨梅。
1、 写反义词:柔软——( ) 细腻——( ) 新鲜——( )
2、在第二自然段,作者运用了( )的手法描写杨梅树,在表现其动作的词下画“△”。
3、短文的3——5自然段从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杨梅,其写作顺序是先写( ),再写
( ),最后写( )。
4、请为短文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