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之二——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课堂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6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写作指导教案第一章:并列式结构概述1.1 并列式结构的定义解释并列式结构在议论文中的应用强调并列式结构对于文章逻辑性和条理性的重要性1.2 并列式结构的特点介绍并列式结构的基本特点,如各部分平等、相互独立等通过示例说明并列式结构的具体应用和效果第二章:并列式结构的基本形式2.1 两个分论点的并列解释两个分论点的并列形式提供实例,展示如何将两个分论点有效地并列起来2.2 多个分论点的并列介绍多个分论点的并列形式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多个分论点,使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第三章: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技巧3.1 选择合适的并列连接词介绍常用的并列连接词及其用法强调选择合适的连接词对于并列式结构的重要性3.2 保持并列部分的平衡和协调指导学生如何在并列式结构中保持各部分的平衡和协调提供实例,分析平衡和协调的重要性第四章:并列式结构的实践操作4.1 提出论点和分论点指导学生如何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提供实例,展示如何将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相匹配4.2 构建并列式结构的文章框架指导学生如何构建文章框架,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提供实例,展示如何将并列式结构应用于文章的各个部分第五章:并列式结构的修改和润色5.1 检查并列式结构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指导学生如何检查并列式结构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供实例,展示如何对并列式结构进行修改和优化5.2 修改和润色并列式结构的文章指导学生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润色,以提高其表达效果和说服力提供实例,展示修改和润色前后的对比效果第六章:并列式结构的案例分析6.1 分析优秀并列式结构的文章案例提供几个优秀的并列式结构的文章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并列式结构如何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6.2 学生作品的并列式结构评价让学生提交运用并列式结构的作文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指出并列式结构的优点和待改进之处第七章:并列式结构的写作练习7.1 布置并列式结构的写作任务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运用并列式结构提供几个写作prompt,激发学生的思考7.2 学生写作练习的反馈与指导收集学生的写作练习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反馈,提供改进的建议第八章:并列式结构的拓展应用8.1 并列式结构在其他文体的应用介绍并列式结构在其他文体(如报告、论文等)中的应用提供实例,展示并列式结构在不同文体中的效果8.2 并列式结构与其它写作技巧的结合介绍并列式结构如何与其他写作技巧(如比较、对比等)结合提供实例,展示结合运用时的效果第九章:并列式结构写作的常见问题与解答9.1 回答学生关于并列式结构写作的常见问题总结学生写作中关于并列式结构的常见问题提供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并列式结构9.2 学生写作中的并列式结构错误分析分析学生写作中并列式结构常见的错误提供修改方法,帮助学生避免这些错误第十章:总结与复习10.1 并列式结构的要点回顾回顾并列式结构的主要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强调并列式结构在写作中的重要性10.2 并列式结构的复习练习设计复习练习,巩固学生对并列式结构的理解提供练习答案,供学生参考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指导,包括并列式结构的概念、特点、基本形式、写作技巧、实践操作、修改润色、案例分析、写作练习、拓展应用、常见问题与解答以及总结与复习。
如何设置并列式分论点课堂实录【摘要】本文是一篇课堂实录,本文通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分析如何设置并列式分论点课堂实录,文章列举了几个课堂实录和课文,分析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论点、分论点。
教学过程又从通过引入新课、如何设置并列式分论点、常见切割分论点错例、各组探究归纳、课堂训练这几个方面分析了设置并列式分论点。
【关键词】论点分析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b)-0176-01【教学目标】1.明确设置分论点的作用,以及并列式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掌握设置并列式分论点的技巧,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如何有效而明确的确立分论点【教学难点】三个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三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交叉,不重复,不包容,不矛盾并能很好地证明中心论点。
【教学方法】1.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2.讲练结合式教学法。
3.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考场习作品析]1.各小组阅读印发的考场习作《最美的最后》2.讨论其优点和不足,并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5分钟后发言(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朗读,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后讨论。
鼓励各组抢答。
)小组3:审题到位,立意准确。
小组2:点题意识强,中心明确。
小组6:注重开头表明中心、结尾回扣论点。
小组4: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构很乱。
小组5:论述不够深入,论证层次不明,存在论点重复或交叉现象。
小组1:③语言平淡、苍白,缺乏思维张力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来学习设置并列式分论点的技巧。
2.如何设置并列式分论点[典例分析]判断下面分论点是针对哪一方面设置的例文1《“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分论点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分论点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分论点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例文2《我们应该学会去欣赏》分论点①欣赏别人可以给人鼓励;分论点②欣赏自己可以增添自信;分论点③欣赏大自然能愉悦心灵例文3《雕塑自我》分论点①雕塑自我必须因材制宜。
高考议论文四种基本结构写作指导及范文示例议论文结构模式(一)总分式一、写作步骤:“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佳作展示1:诗意地生活湖南考生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
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
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中并列式结构的写作2、使学生在构思作文时有据可依教学方式: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一、导入:(一)由《崇高的理想》和《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的结构为例引出:《崇高的理想》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3、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4、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二)、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最忌“三段式”和“头重脚轻式”),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
(三)、应对这种要求的对策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
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
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
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段落是具体而微的文章,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不仅可以用来谋篇,也可以用来构段。
(四)正式引入所讲内容: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化之一——写规范的并列式议论文二、并列式结构的内涵及类别特点(一)并列式结构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结构形式。
即在论证的思路中,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它们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
并列式结构:论据式并列和论点式并列(二)以“做真正的自己”为题作文例文:做真正的自己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地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以闪烁;这凄婉,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光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
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并列式议论文的写法一、议论文横向并列式结构的基本特征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即横向模式,就是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二、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三、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
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
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四、举例《品读人生》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白开水”会变成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五、提炼分论点的方法我们已经知道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并列分论点组成,那么我们如何提炼分论点呢?1、条件分析法指中心论点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条件”即“因果分析法”。
此种类型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2、横向比较。
在论证中往往少不了横向的比较,或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或进行同龄人之间的比较;或进行各国之间对同一个事情采用不同方法得到不同结果的比较……从而有力地论证作者自己提出的论点。
并列式议论⽂分论点的拟写技巧并列式议论⽂分论点的拟写技巧⼀.拟分论点的要求:1、分论点是与中⼼论点相对⽽⾔的,它从属于中⼼论点,为论证中⼼论点服务。
2、⼀篇⽂章围绕中⼼论点,⼀般要分解出⾄少两个分论点,最好是三到四个。
3、分论点的语⾔要精练,⼀般控制在15字。
4、分论点的句⼦结构要⼀致,使中间⼏段构成排⽐段。
正⽂每段开头⽤同样句式的话,让⼈⼀⽬了然。
即使不能⽤相同句式,也可⽤⾸先、其次、再次等。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段都扣题。
⼆.议论⽂分论点的提炼⽅法:1、概念分析法\2、因果分析法并列分解3、条件分析法/4、辩证分析法——对⽐分解5、层层推进法——递进分解三.并列分解(并列式结构)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横向展开来分解中⼼论点。
历来我们都将议论⽂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从不同侧⾯来展开。
1、并列分解“是什么” ,即概念分析法2、并列分解“为什么”,即因果分析法3、并列分解“怎么样”,即条件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是什么⾓度)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论点进⾏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
例:中⼼论点:“奋⽃是理想的阶梯《理想的阶梯》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3、迎难⽽上,是理想的阶梯。
你来试试:如要证明“勇敢”,请列出分论点。
a.勇敢是b.勇敢是c.勇敢是(⼆)、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度)这⾥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论点。
在确⽴了中⼼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例:《勤有三益》中⼼论点:“为⼈当勤劳”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创财)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
(健体)1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主要是从原因这个⾓度来设⽴分论点,通过⽤“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你来试试:如要证明“选择适当的对⼿”,请列出分论点。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写作指导教案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列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并列式结构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列式结构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
章节二: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构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正确运用并列式结构进行写作。
教学内容:介绍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观点句、论据句和结论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章节三: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步骤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并列式结构的写作。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章节四:并列式结构的注意事项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并列式结构写作的注意事项,避免常见错误。
教学内容:介绍并列式结构写作的注意事项,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等。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例法。
章节五:并列式结构写作实践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并列式结构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并列式结构写作实践。
教学方法:指导法,评价法。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写作指导教案章节六:并列式结构的进阶技巧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并列式结构的进阶技巧,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使用转折、递进、对比等技巧丰富并列式结构。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章节七:并列式结构在复杂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并列式结构处理复杂议题,增强写作的逻辑性。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在处理多个观点或论题时,有效地运用并列式结构。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写作练习法。
章节八:并列式结构写作的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教学目标:使学生识别并列式结构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并学会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并列式结构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如论据不充分、逻辑不清晰等),并提供解决策略。
教学方法:问题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写作反馈法。
章节九:优秀范文解析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优秀范文,理解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技巧。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列式结构在议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并列式结构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并列式结构的定义及特点2. 并列式结构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3. 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篇采用并列式结构的优秀范文,引发学生对并列式结构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并列式结构的定义、特点及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3. 示范:以一个具体的话题为例,展示如何运用并列式结构进行写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并列式结构写作,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列式结构的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技巧。
3.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并列式结构,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五、教学资源:1. 优秀范文示例2. 写作练习话题3. 写作指导资料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并列式结构在其他文体的应用。
2. 对比分析并列式结构与其它结构(如总分式、总分总式等)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要求运用并列式结构。
2. 学生互相评改,给出建设性意见。
3. 教师总结学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
2. 作业提交后,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课程回顾与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并列式结构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写作练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强调并列式结构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加运用。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在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
2. 根据学生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理解并列式结构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该结构进行写作。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二——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课堂实录教学设想: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组织还比拟陌生,我们已经上过一堂议论文中心论点提炼课,在此根底上,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分论点的拟写。
本堂课以训练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为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趣味抢答、实战演练等环节,将议论文分论点拟写生活化、形象化,最终让学生掌握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内容提要和事例分析,了解分论点常见形式与并列式分论点的四种拟写技巧。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并区分四种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
3,通过引导深入思考,掌握分论点的表述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4,通过实战训练,掌握拟写并列式分论点技巧。
教学重点:1,理解并区分四种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2,掌握分论点的表述要求。
教学难点:掌握拟写并列式分论点技巧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例句,总结四种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
2,、歌词引导法:处处有论点,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印象深刻。
3、小组讨论法:通过合作讨论,拨开迷雾看到本质。
4、激思法:通过引导,层层深入悟规律。
课时计划:一课时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好!作文成功之路之议论文写作指导今天又要开讲啦!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是并列式分论点要如何写。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议论文有哪些结构特点?生:开始是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师:对啦,这个我们又俗称“凤头、猪肚、豹尾〞为什么要叫“猪肚〞呢?能不能推想一下?生:内容很充实。
师:非常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论点就是这个“猪肚〞里面的一位领导者。
你有很多的论据很多的素材,却没有方法领导它;就像一盘散沙的士兵没有将军领导。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论点如何写。
什么是分论点呢?〔出示幻灯片〕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何设置并列式分论点课堂实录本文将介绍如何设置并列式分论点课堂实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
本文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堂总结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前准备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需要提前选定课堂实录的主要内容。
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是课堂实录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设定相应的分论点和副论点。
通过设定分论点和副论点,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
最后,选定实录的格式和模板。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实录的形式,如表格形式、思维导图形式等。
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严格按照事先设定的分论点和副论点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注意控制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分论点和副论点都能够充分讲解。
同时,教师还需要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花时间对课堂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总结可以体现课堂实录的主要特点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三、课堂总结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课堂实录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解释和说明。
教师可以将课堂实录作为一个模板,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实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后续教学的规划和安排,适时修订课堂实录,使其更加完善和易于理解。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设置并列式分论点课堂实录的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2.设定分论点和副论点3.选定实录的格式和模板4.严格按照分论点和副论点进行教学5.灵活应对学生问题和意见6.课堂结束后对课堂进行回顾和总结7.向学生展示实录内容,并加以解释和说明8.适时修订课堂实录,使其更加完善和易于理解。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
同时,课堂实录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满意度。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二——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课堂实录教学设想: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组织还比较陌生,我们已经上过一堂议论文中心论点提炼课,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分论点的拟写。
本堂课以训练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为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趣味抢答、实战演练等环节,将议论文分论点拟写生活化、形象化,最终让学生掌握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内容提要和事例分析,了解分论点常见形式及并列式分论点的四种拟写技巧。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并区分四种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
3,通过引导深入思考,掌握分论点的表述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4,通过实战训练,掌握拟写并列式分论点技巧。
教学重点:1,理解并区分四种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2,掌握分论点的表述要求。
教学难点:掌握拟写并列式分论点技巧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例句,总结四种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
2,、歌词引导法:处处有论点,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印象深刻。
3、小组讨论法:通过合作讨论,拨开迷雾看到本质。
4、激思法:通过引导,层层深入悟规律。
课时计划:一课时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好!作文成功之路之议论文写作指导今天又要开讲啦!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是并列式分论点要如何写。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议论文有哪些结构特点?生:开始是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师:对啦,这个我们又俗称“凤头、猪肚、豹尾”为什么要叫“猪肚”呢?能不能推想一下?生:内容很充实。
师:非常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论点就是这个“猪肚”里面的一位领导者。
你有很多的论据很多的素材,却没有办法领导它;就像一盘散沙的士兵没有将军领导。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论点如何写。
什么是分论点呢?(出示幻灯片)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师:举个例子更生动一点,假如一个男生向一个女生求婚,他说:“让我爱你一生一世!”结果那位女生甩头就走,没理他。
另外一位男生去了,他诚恳地说道:“让我爱你一生一世!我会包容你的缺点!我会尊重你的家人!我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会变得更努力!”你想象一下,前一个男生和后一个男生,哪一个结果更好?为什么呢?生:后一个!生1:因为他活比较多!生2:因为他说得更具体!生3:因为他更会用甜言蜜语打动女生!师:没错,“我会爱你一生一世”作为一个中心论点,后面的那些话就是它的分论点,可以让中心论点更生动更具体。
阅卷老师就是这位你要追求的女生,想要抓住他的心,你就要把这个分论点写好啦!师:分论点其实是有一些形式的,常见的有三种,在试卷中有,请你把它画起来。
(出示幻灯片)分论点设置的常见形式(1)并列式分论点;(2)递进式分论点;(3)对比式分论点。
师:我们今天就重点来学习并列式分论点。
并列式分论点的结构模式是怎样的呢?(出示幻灯片)并列式分论点结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 + 论据(事例)+分析论证本论:论证分论点2 + 论据(事例)+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 + 论据(事例)+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师:并列式分论点的特点就是分论点之间的是并列关系。
那我们要如何来写并列式分论点呢?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出示幻灯片)A、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常用格式:……是……的前提/基础/奠基石/关键/根本/催化剂/航海灯/保证/源泉等。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这个格式造个句子?生1:挫折是成功的基石。
生2:周嘉文是个男生。
(哈哈)师:非常好!“周嘉文是个男生”的确是个判断句,但是你要拿它来作为一个论点似乎不是很好吧!那么下面老师这里有一些高考题,请大家来读一读!(出示幻灯片)例1:话题:谈骨气。
提炼: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心论点),再对“骨气”是什么作阐释,(1)骨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2)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3)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师:这句话里骨气是什么呢?它从哪些方面来谈?生:品质、人格、气节。
师:所以它是引用了谁的话呢?生1:孟子生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师:大家的初中知识都掌握的很好嘛!当然,这三个论点也有相应的素材为之服务:文天祥宁死不屈,拒绝高官厚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闻一多面对国民党手枪,拍案而起。
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以“类”的形式,围绕“诚信”这个话题造个句子。
生1:诚信是一种美德。
生2:诚信是一种社会准则。
生3:诚信是一种责任。
师:答案有很多种,关键是看你有哪些材料为之服务,所以论点可以多写一些,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取舍。
好,是什么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种。
(出示幻灯片)B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常用格式:所有因果关联词。
师:你可以想到哪些关联词?生1:因为…所以…生2:因此师:“虽然…但是…”是不是呢?生:不是,因为它是表转折关系。
师:很好。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北京的高考题《说“安”》,这个“安”字需要你自己去扩展。
(出示幻灯片)例1:2005年高考作文题以“安”为题材,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
生:安宁、安定、安静、安逸、安全,安乐…。
师:当然不是安乐死。
(出示幻灯片)提炼: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围绕“安全”这个话题,将中心论点扩展为“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师:这里作者是选了安全。
中心论点是“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这个时候问一个“为什么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呢”?生1:因为安全是生产的一个必要准备。
生2:因为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都不能有疏漏,都需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生3:因为生产过程中还有劳动者,稍有差错就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师: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很深刻!当然如果从长远利益来看,安全也是长期盈利的一个保障。
这里我们把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概括得很清楚了,所以论点可以怎么设置呢?生:(思考中…。
)师:有点难度哦!我们看看一位考生的答案。
(出示幻灯片)如: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1)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2)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3)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的目标无法实现。
师:同学们这里有没有疑问?或者有没有同学发现一些特殊的角度?生1:作者不是按照因为所以的模式。
生2:作者是从假设没有安全会怎样的角度来分析,其实也是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师:非常好,所以归纳“因”的分论点时,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注意一些重复的关联词可以删去。
下面请大家围绕“宽容”这个话题,从“为什么”的角度列一列分论点。
(同学们在试卷上自己填写)师:大家都在奋笔疾书啊,有没有同学能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邱海瑜:因为宽容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宽容能平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为宽容能为人们架起沟通的桥梁。
师:非常好!海瑜分别从拉近距离、平复矛盾、架起桥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但是如果第一句和第二句能够调换一下位置是不是更好呢?生:是,更有层层递进的感觉。
师:非常聪明,一点就通。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设置分论点了。
(出示幻灯片)C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
师:这里的分论点就是解释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达到中心论点,之前我们写过一篇“带着梦想前进”,‘我们要如何带着梦想前进呢?我们要……’这就是法的写法。
常用模式:……就……,……要……,如果……就……,只要……就……。
师:同学们能不能用上面的模式造个句子?生1:如果要报效祖国,就要努力学习。
生2:如果要做音乐状元,我们就要勤奋练琴勤奋唱歌。
(出示幻灯片)例1:06年湖南高考,题目“谈意气”提炼:先把题目“谈意气”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然后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师:那我们来训练一下,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按照法的要求那我们要如何社设置分论点呢?胡俊峰:学会欣赏别人就要接受别人的缺点;学会欣赏别人就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
吴芊滢:学会欣赏别人就要有一双明眼,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就要有一颗常心,宽容别人的不足。
师:这两位同学都是从自己应该如何做的角度分析的,当然欣赏别人是一种个人态度,也是一种相互的姿态。
下面我们看看第四种分析方法。
(出示幻灯片)D归纳对象内容法: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列举对象)。
例1:05年江西高考,话题“脸”提炼:将话题扩展为一个句子:三国戏是一部“脸”戏(中心论点),再对谓语“脸”戏,内涵和外延,进行具体分分解,即得到三个分论点:⑴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的戏;⑵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诸葛亮的“脸”的戏;⑶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的戏。
师:高考题目,这里的中心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你能不能推测一下这里的脸会跟谁有关?分别是什么脸戏呢?生1:曹操,奸雄生2:诸葛亮,聪明生3:关羽,忠诚、义气生4:刘备……师:非常好,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很丰富嘛!同学们在选择人物时一定要明白他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师;好,学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并列式分论点的模式可以从那些方面来?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对归纳象法生:简称为“类、因、法、对象”师:其实作文学习也可以融入到生活中的。
我们是音乐生,那现在就让大家来发挥一下特长,看看谁是K歌王。
我们来唱一唱,从歌词里面来感受一下“法类因”。
下面进行小组抢答,我说开始,你们小组就可以集体站起来了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开始!第四组、第五组一同站起来了。
师:我看到的是第四组抢先!有请!第四组集体:话题“我怀念的”(演唱)歌词: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我怀念的是一起做梦我怀念的是争吵以后还是想要爱你的冲动师:好听!掌声!当然我们说唱完了就要对这首歌负责!生:哈哈哈!(掌声雷动)师:这是从哪方面归纳?陈瑞文:追问对象内容。
师:有没有不同答案?黄晓晴:追问“类”。
因为是什么是什么的形式。
师:非常棒!来下一首,有没有人会唱!又是第四组抢先!有请!罗芷欣:话题“太委屈”(演唱)歌词:太委屈连分手也是让我最后得到消息太委屈爱着你你却把别人拥在怀里戴莹:追问“因”。
师:为什么我太委屈呢?李泳宜:因为分手了也是让我最后一个得到消息,因为爱着你你却把别人拥在怀里,我看到了好伤心。
师:下一个话题:“爱情”,你们会想到那首歌?第五组集体站起:因为爱情师:第五组终于抢到了,你们要男女对唱吗?生:哈哈哈!第五组集体:话题“因为爱情”(演唱)歌词: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摸样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因为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所以我么还是年轻的摸样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师:哎呀,太感动了!显而易见这首歌是追问?集体:追问“因”师:很好!还有一首,慢慢来啊!这一首“幸福就是”,有没有人会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