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快速作文并列式议论文写作指导
- 格式:pdf
- 大小:25.13 KB
- 文档页数:18
一、认识并列式结构1.什么是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的特点是论证的各部分之间并列平行,分别独立又围绕同一个中心。
这种结构在议论文中常见。
2.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阐述,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注意:各分论点必须具有与中心论点有内容的独立性、类属的同一性、句型的一致性。
3.并列式结构模式围绕中心论点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论点并列式),也可以在一段中,论据并列证明论点(论据并列式)。
结构模式:▲开头:或引述材料,或用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或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
▲主体:分论点一+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分论点二+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分论点三+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出(用一个基本相同的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分论点或分论据) ▲结尾:或从“为什么”或“怎么办”的角度深化论点;或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重申观点……4.“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所谓“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是就作文的篇章结构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观点,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全文一般分为五个(也可以更多)自然段: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段,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论点进行展开论证,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段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观点;还要用几句精辟的话进行分析议论,以显深刻。
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第一层:①(示例)一谓身体之强。
【身体健康,人生之福;体魄强健,强者之基。
强者的第一重境界,肉体的强健是基石。
这是自然境界。
】第二层:②(示例)二谓意志之强。
【强者之谓,躯体乃为表面,意志方为深层。
强者的第二重境界,肉体强健之上的意志顽强,是强者的硬度。
这是社会境界。
】第三层:③(示例)三谓道德之强。
议论文是高考考场最常见文体之一,构思好分论点,快速行文,结构清晰,避免思路太绕而影响得分。
以下分享的分论点:含递进式、正反对比式、并列式。
仅参考示例,并非死记硬背。
希望大家能灵活使用,模仿借鉴,写出更精彩的分论点。
01递进式分论点递进式的分论点,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结构,也就是围绕中心论点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递进式的分论点可以使文章显得思路缜密,内容充实,形成一种力量逐渐强化的层次感。
1.主题词:骨气骨气,是富国不能淫的品质。
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主题词:学不可以已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学习可以弥补不足,增长见识。
学习可以培养耐心,专心专注。
3.主题词:自立自强自立自强,方能锻造优秀人才。
自立自强,方能成就伟大企业。
自立自强,方能富强中华民族。
4.主题词:要做大写的人做大写的人,要有敢于正视的勇气。
做大写的人,要有接纳开放的心态。
做大写的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5.主题词:品读人生品读人生,先要学会品读他人。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
品读人生,还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
6.主题词:规矩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7.主题词:赏识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硬你的双腿。
02对比式分论点几乎所有的议论文都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
对比式结构的议论文,可以使文章的论证更充分,更全面。
1.主题词:敢于担当正面:勇于担当,于己于国,善莫大焉。
反面:不敢担当,既误人又害己。
总结:勇于担当,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2.主题词:面对挫折反面:遭遇挫折,放大痛苦,结果将不堪设想。
正面: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总结:遭遇挫折,笑对痛苦3.主题词:忧患、危机中心论点:我们要忧患长思奋发,成功不忘危机。
正: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没有在忧患中倒下,而是在忧患中崛起。
议论文系列教程之第7讲:学会并列式结构的写法一、并列式结构的内涵及类别特点(一)并列式结构的内涵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结构形式。
即在论证的思路中,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它们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
(二)并列式结构的类别论点式并列和论据式并列,前者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
A.论点式并列:在确立中心论点后,首先从道理或逻辑上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然后再考虑如何论证分论点,既可以用事例论证,也可以用因果分析、假设推理或比喻说理等方式展开论证;B.论据的并列: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首先展开联想,寻找恰当的论据,然后再考虑如何通过对论据的分析议论去扣题点题。
二、分论点使用的三个要求例: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使用并列式结构(一)扣得住例一:《读书》1、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2、读书要有正确的方法;3、读书要有良好的习惯。
(二)分得开例二:《读书乐》1、读书可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可开拓视野,丰富情感,二乐;3、读书可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三)排得顺例三:《读书乐》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三、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1、时间阶段:本思考角度指思考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历史进程、人生的时间、一年的更替等)比如高考优秀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是这样推进的:(1)春天,我想握住你的手(2)夏天,我想握住你的手(3)秋天,我想握住你的手(4)冬天,我想握住你的手2、空间场合:本角度可以是生活的每个具体角落(家庭、学校、医院等),人物活动的每个场所,也可以是国内、国外的大空间,活动的不同场合(正式与非正式、庄重与随意等)有一篇高考作文《我们必须注重和谐》是这样构思的:(1)在家庭我们要和谐;(2)在单位我们要和谐;(3)在社会我们也要注意和谐。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三)五、文章结构议论文的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观点和材料的组织安排。
典范议论文应该结构严密,逻辑性强,结构完整,合乎规范模式。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
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
文章尤其议论文的思路必需清晰明了,思路清晰了,结构才能顺畅。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如下四种,一定要分辨清楚并能熟练运用。
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列出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几个层次的联系是平等并列关系。
总分式: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根据中心论点中提到的几方面内容,逐项展开论述;或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在逐步论述分论点的基础上(先分说),再总说,即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概括。
对照式: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事物(或意思)。
层进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一)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
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
善设分论点,多角度论证中心。
任何事物存在的条件都是多方面的,任何观点存在的理由也不只有一个,我们写作议论文时,就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找寻理由,一条一条分析,一条一条论证,最终使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
(1)并列分解——“是什么”(2)并列分解——“为什么”(3)并列分解——“怎么样”以“愿景”为题.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从内涵的角度展开分论点(1)愿景的内涵是什么?愿景是对人生未来状态的一种期待愿景是对事业发展前景的一种向往愿景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憧憬从外延的角度展开分论点(2)愿景的外延是什么?愿景是普通人的人生追求愿景是企业家的发展蓝图愿景是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再如,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议论文基础结构模式——并列式结构【知识概述1】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基本构思模式:(1)定点:确立中心论点,也就是作者的看法和态度;(2)辐射:想好分论点,准备从哪几个不同角度或侧面或层次或阶段展开;(3)添加:举例引用,准备为分论点举哪个典型事例或引哪些切合的名言;(4)完善:提炼开头结尾。
结构——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议论文的结构就是分析事实,论证道理所遵循的思维规律。
结构要求: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知识概述2】并列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
即在论证的过程中,将论点分成并列(平行)的几个方面,从同一个议论向度的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一、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 +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2 +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结尾呼吁号召、升华主题、首尾呼应【佳作品析】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总论点)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起兴,亮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
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学会使议论文结构严谨一、”议”的层次布局方式之一:并列式并列式是一种并列地组织分论点或若干论据的结构布局方式。
在论证时,并列的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它们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
并列式结构的好处在于论证全面,眉目清楚,有条有理,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容易把握考生作文的思路。
运用并列式布局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分论点并列式即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它论证中心论点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
那么如何提炼分论点呢?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样做)。
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1——是什么,主要分析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2——为什么,主要分析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3——怎么样,主要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2004年北京卷作文题“包容”为例:角度1:有位考生以谈自己对包容的看法为主,从“是什么”的角度构思,归纳出三个并列的分论点:分论点①“包容是一种境界”;分论点②“包容是一种精神”;分论点③“包容亦是一种力量”。
角度2:有位考生开篇就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会包容,就成就了一种伟大”,论证的主体部分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构思,确立了三个分论点:分论点①“包容观点,成就思想的伟大”(以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的兼收并蓄、包容各类学者及思想为例);分论点②“包容他人,成就人格的伟大”(以蔺相如包容廉颇对自己的羞辱为例);分论点③“包容力量,成就团结的伟大”(以中国共产党邀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为例)。
角度3:有位考生的中心论点为“人应拥有包容之心”,于是从“怎样做”的角度构思出三个分论点:分论点①“包容,意味着大度”(以齐桓公对管仲的包容,诸葛亮对孟获的包容为例);分论点②“包容,代表着接纳”(以“二战”时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人民包容接纳面临危险的法国士兵为例);分论点③“包容,有时也需要忍受”(以伽利略忍受误解、嘲笑、挫折暗中继续自己的研究为例)。
作文指导:并列式议论文写法指导并列式议论文写法指导一般议论文是由“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构成。
一般情况下,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分层展开论述。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论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的任一角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这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并列式分解有如下三种模式:模式1:从“是什么”的角度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就其内涵而言。
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分解: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2)就其外延而述。
如话题“肩膀”可分解为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是爱情的相守。
模式2:从“为什么”的角度分解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即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在中心论点的前面加一个“为什么”,后面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回答,从而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构成分论点。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③贫困能提升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模式3:从“怎么样”的角度分解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采用并列式结构的文章最大的好处是层次清楚,由于段落中心句多采用相同词语搭配,因此能反复给人以强烈的刺激。
最重要的是,它一般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增减语句,伸缩自如,为那些在作文字数上担忧的同学解除后顾之忧。
二、并列式议论文写作注意事项(1)每个分论点自成段落,意义相对独立,分论点之间结构并列,一般无因果、轻重、主次之分。
(2)注意各个分论点和论据之间内在的联系,以及彼此间的照应、衔接,切忌罗列与分论点无关的论据。
专题03 议论文结构技巧高中作文写作最常用到的文体是议论文,议论文常用的三种结构类型是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本篇将抓住这三种结构类型进行讲解。
除此之外,本文还加了启感式帮助同学们结构布局.一、并列式1.并列式结构的类别论点式并列和论据式并列,前者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
二者的区别在于:分论点并列式在论证过程中,有明显的分论点,论据是证明相应的某个分论点的,论据型并列式所有的论据,直接用来证明中心论点。
A.论点式并列:在确立中心论点后,首先从道理或逻辑上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然后再考虑如何论证分论点,既可以用事例论证,也可以用因果分析、假设推理或比喻说理等方式展开论证;B。
论据的并列: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首先展开联想,寻找恰当的论据,然后再考虑如何通过对论据的分析议论去扣题点题.* 分论点的并列(一)含义:是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首先从道理或逻辑上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然后再考虑如何论证分论点。
例如:说“思”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二)分论点基本要求1、分论点的位置宜在每一部分的开头。
2、分论点的数量两到三个为宜。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5、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构成排比或准排比句.6、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不交叉。
(三)拟写分论点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例1:以“诚实就是财富”为中心论点,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①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②诚实是处事的原则。
③诚实是求知的惟一途径。
例2:以“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为中心论点,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例3: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为中心论点,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①要有挑战时代的理想。
专题08 经典结构模式之并列式—2024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应对策略并列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
即在论证的过程中,将论点分成并列(平行)的几个方面,从同一个议论向度的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方法指导】并列主体段(总体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主体部分通常由两到三个议论文主体段构成。
主体段段首表明论点的议论句,叫做分论点。
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进行论证。
分论点的写作角度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何果”中任选一个展开,要注意的是,并列式结构无论有几个分论点,都是从同一个议论向度出发。
分论点尽量不低于三个(但有时只有两个),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每个分论点的字数应该大致相同,结构大致相似,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观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典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片段展示1】不以贫贱易相知,赤子之心待友朋。
鲍叔牙这份待人以诚的澄澈,让我心仪。
同学们,谁不想拥有一份真知相待、披肝沥胆的友情?高山流水遇知音,管鲍之交情义真。
高考议论文速成模板——5大组句成段模板,写好主体论证段技巧1 五句成段法段落结构模板: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一个标准的论证段,一般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即分论点,紧扣关键词,简明扼要,观点鲜明即可阐释句即对观点进行分析,可以阐释观点的内涵或论点提出的缘由,也可以引言说理材料句即举例,可以是事实或理论论据,可以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多个例子的组合,注意要紧扣中心论点分析句即事例后的具体分析,要结合观点句分析,运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如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等结论句联系实际,浓缩升华,呼应段首观点句,收束全段各句“各司其职”,逻辑严谨,内容充实,是典型的议论段模板。
它适用于拆分论点式论证结构中的“并列式”或“递进式”结构中,往往作为其中的一个层次出现。
【学以致用】话题1 故事的力量讲好故事,传承时代精神。
(观点句)好的故事,字句里,凝聚着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片段中,讲述着为人之理和处世之道,从知事到为事,只有传承好的故事,精神密码才能源流不断。
(阐释句)《典籍里的中国》中,我们用一个个故事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经典永流传》中,我们将赋予华夏古代文明篇章以新的内涵和形式,赓续传唱;《航拍中国》里,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壮美河山背后的一个个温情故事……(材料句)一代代中国人,总是这样听着中华故事,创造中国历史。
(分析句)我们延续传统故事,续写崭新故事,做中国故事的讲述人,做时代精神的传承人!(结论句)(2023年新高考I卷优秀作文《听君故事,馈人佳话》)【敲黑板】阐释句可以通过分析事件的影响、意义、内涵等,论述观点的原因。
话题2 跨越,再跨越人生海海,跨越不停,再跨越,去探寻更灿烂的人生。
(观点句)“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人生是不设休息站的马拉松,每个阶段都有颁奖台却没有终点线,我们都是拼命其中的跑者,奔跑着,为了这一程的胜利,也为了下一程的开始。
(阐释句)霍去病未冠而进剽姚校尉,但不止步于校尉,而后封狼居胥加封骠骑将军;晏殊束发而升奉礼郎,但不止步于太常寺,而后攀升中枢做得太平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