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的结合
- 格式:docx
- 大小:9.36 KB
- 文档页数:4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
艺术鉴赏探析中国画与陶瓷绘画的关系苏燕菁(德化县金燕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泉州362500)摘要:中国画和陶瓷绘画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两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们各具特色,又互为渗透、相互借鉴、相辅相成,共同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中国画;陶瓷绘画;共性;区别;影响;继承和创新中图分类号:J527;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0-0031-01中国画和陶瓷绘画是两项有着历史文脉关系的艺术形式。
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颇深,是陶瓷绘画的基础,但随着时代发展,陶瓷绘画的创新也促进了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
一、中国画和陶瓷绘画的共性1.意境上的共性。
新石器时期出现的彩陶是中国最为古老的绘画艺术,也是陶瓷与绘画最早的结合。
中国画艺术和陶瓷绘画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并在实践中相互交融发展,两者遵循着共同的美学思维,在精神意境上存在着共同性。
当艺术作品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意境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意境是心灵与景物共融的结晶,可以极大的展现艺术美感。
中国画与陶瓷绘画的相通意境,便是将现实生活的美体现在艺术作品上,来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
2.气韵上的共性。
气韵在中国画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强的艺术地位,“气韵生动”被认为是最高的传统绘画审美标准,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基石。
无论汉唐,还是宋元,中国画对气势的推崇都被运用得尽善尽美,以静气、逸气体现宁静优雅成为绘画的主流。
而陶瓷绘画虽然在工艺上和用笔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并不影响它所表现出的气韵。
此外,陶瓷绘画带有民间世俗的娱乐情趣,画面中的物象都能给观者产生无限趣味和遐想,体现着气韵生动的审美情结。
3.笔墨线描上的共性。
中国画依靠笔墨语言来表现自然神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画在笔墨上讲究古朴淡雅和自然空灵的趣味。
陶瓷绘画在用料用彩的技巧上与中国画的笔墨用法大致相同,我们可以从画面上感受到中国画般的笔墨味道;因此,可以说陶瓷绘画是中国画艺术的延续和转变,是将中国画丰富的笔墨表现力与陶瓷装饰艺术结合起来所开创出来的一片崭新的艺术领域,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重要影响。
谈谈绘画艺术讲述和承载的中华文化----以国囲和瓷_为话题李彩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中华民族创立的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永远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中华儿女用各种形式记录和讲述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让这些记录又成为了中华文化。
艺术是记录和讲述中华文化的形式之一,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有音乐、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
本文仅从绘画艺术这一角度谈谈中华文化是中国艺术的源泉,谈谈绘画艺术讲述和承载的中华文化。
一、国画讲述和承载的文化内涵南朝齐、梁时期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著写了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古画品录》,他在序文中指出:“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
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著写了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他在“卷一 •叙画之源流”中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并载:“曹植有言曰:‘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异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具;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臣死难,莫不抗节;见放臣逐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
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
’”我们从《古画品录》和《历代名画记》中可以知悉,中国画的产生是为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这种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创作导向,使得中国画具有了社会教育功能,拥有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画有三科:人物、山水、花鸟。
1、人物画最早出现,最早成熟,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画科。
“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较充分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意识。
”如周代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战国、秦、汉有记录现实生活和再现神话故事中人物活动的帛画,三国有随佛教、玄学之风应运而生的佛画,魏晋南北朝有为政教服务的人物长卷绢画,五代、唐、宋、元、明、清有服务于皇家政治纪实、军事记事、文化娱乐等宫廷活动的宫廷绘画和记录百姓现实生活画作。
水墨艺术在陶瓷绘画装饰中的体现□余晓霞摘要:该文首先分析了水墨艺术在陶瓷绘画装饰中体现的特点,然后从色彩和布局这两个方面着手,研究了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装饰融合的方法。
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促进陶瓷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水墨艺术陶瓷绘画装饰体现美术时空A R T EDUCATION RESEARCH对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装饰融合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水墨艺术在陶瓷绘画领域的发展,并进一步提升陶瓷绘画 的装饰水平。
_、水墨艺术在陶瓷绘画装饰中体现的特点从内容和技巧的层面看,陶瓷绘画装饰所釆用的水墨画其实 依旧使用的是水墨绘画技法。
经由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陶瓷绘 画成为水墨画的新载体,而水墨画也成了陶瓷绘画装饰的新方 法,两者关系十分紧密。
从风格角度看,陶瓷绘画装饰中的水墨 画完整地体现出了我国水墨画的技巧和点、线、面元素,并采用流 畅的线条,彰显出了传统画法的笔触和气韵。
陶瓷绘画装饰中的 水墨画将陶瓷作为媒介,把瓷釉当作颜料,将其精髓和谐地融入 了陶瓷绘画装饰。
水墨画和工笔画有所不同,其可以利用动态的笔势体现出自 由、洒脱的风格。
工笔画重在写“形”,而水墨画重在写“意”。
正 是因为水墨画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受到广大美术师的喜爱,而 也正因为美术师运用了陶瓷绘画装饰方式,才可以淋漓尽致地表 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陶瓷绘画装饰可以传达给观者一种缥缈 空灵的意境,提高人们欣赏、收藏的兴趣。
将水墨画融入陶瓷绘 画装饰,使用瓷器替代画纸,用釉替代水墨,使水墨画在瓷器上生 动地呈现出来。
二、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装饰的融合方法1.色彩的运用与融合人们通常认为水墨画呈现的是黑白的世界。
但美术师并不 会把水墨画看作单纯的黑白画。
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所谓“墨分 五色”,水墨的色彩也可分为焦、浓、重、淡、清。
焦黑的制作需要 先研磨墨汁,然后让墨汁在砚池里挥发几个小时。
在绘画的时 候,将焦黑运用在极为深重且突出的位置,同时确保其成为整个 画面中最黑的部分。
设计·技艺文 赵东来空山灵水 瓷上画魂山水画有很多流派,作品的画风与所蕴含的意境各不相同。
在诸多画风之中,笔者对“空灵”二字所得的体会最多。
所谓“空灵”,指的是在画中通过特殊的布景和绘画手法,表现出一种不加修饰、透明澄澈却又难以捉摸的意境,表现作者不落尘俗、大彻大悟、超然于物外的思想和精神。
在此仅对这种意境的表现方式进行一些探讨。
一、心境的培养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世界,即便是同一景色,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大不相同。
要想在笔下描绘出“空灵”的景色,需要在作画时保持一种“空灵”的心境。
所谓空灵心境的培养,古代艺术大师们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元代山水画派多存空寂之感,这种“空寂”虽与空灵类似,但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空寂多是静态的,描绘的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旷寂寥,是一种“真的空”,一切都是静止的,唯有作画者漫步其间,虽然自由,但却少了回应和互动,限制了想象的空间。
空寂之景,本质是作画者所构想的躲避现实纷扰的角落,是一种较为消极的避世态度的体现。
而空灵则不同,空灵是“动态的空”,虽然表面上是“空的”,但内中却存在着无尽的想象与参与的空间,空灵的本质是作者的想象力拓展到超越现实层面上的结果,通过留白的形式给阅者留出想象的空间,达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目的。
可以说,这种“空灵”心境的培养是作画的心理基础,也是成就一幅好画的最本质因素。
二、意象的选择有了一定的心理基础,还需要对所描绘的意象做一定的选择。
在山水画中,不同的意象代表着作画者不同的情感思维。
“空灵”之境之所以成为山水画中独有的一种风格,是因为“山”与“水”的配合最适合对其进行表现。
具体来说,往往是“空山”配“灵水”,即用浓墨绘制深色调的山,来表现空阔幽静的环境,用淡墨或者留白的方式描绘水,在山中加入流动的韵律和灵动的美感。
这里所说的水并不仅仅是山间的溪流、瀑布,也包括萦绕于山顶林间的云雾之气。
山是静的,沉稳、肃穆、庄严、亘古不变,水是动的,流淌、飞泻、翻滚、日日常新。
探讨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传统陶瓷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还蕴含了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义。
在现代设计中,传统陶瓷文化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通过创新与融合,传统陶瓷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现代设计注入了浓厚的中国特色。
一、传统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有着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湛的工艺:传统陶瓷工艺历经千年,独具特色。
如宋代汝窑的窑变技法、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工艺等,都展现了匠人们卓越的工艺水平。
2. 丰富的图案:传统陶瓷文化以花草鸟兽等自然图案为主,精致而细腻,形象生动。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常常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精神追求。
3. 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陶瓷作品往往融合了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等多重文化元素,通过形象和意象的组合,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陶瓷文化的创新与现代设计在现代设计中,传统陶瓷文化得以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材质与技法的创新:传统陶瓷注重制作工艺和原材料的选择,现代设计通过引入新材料和新技术,使陶瓷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如诺伊曼陶瓷采用了高分子材料,使陶瓷砖在外观上更加多样化,真石漆陶瓷涂料使陶瓷具有涂装的特性。
2. 设计理念的创新:传统陶瓷设计注重纹饰的表达和装饰效果,现代设计注重功能性、实用性和人性化,将传统陶瓷的审美意义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
如把陶瓷纹饰运用到家具的设计中,使家具既具有艺术性,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3. 风格与形式的创新:传统陶瓷形式以器物为主,现代设计除了延续了传统陶瓷的形式特点外,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和革新。
如“水墨陶瓷”将传统的笔墨艺术与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三、传统陶瓷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设计中,传统陶瓷文化得以广泛应用,涉及到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艺品制作等多个方面。
现代瓷器绘画中的水墨语言探索作者:刘慧旎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6期[摘要]中国瓷器是一项精美的陶瓷艺术,瓷器上的装饰和绘画也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一项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
瓷器向来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称,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众多的艺术形式,陶瓷装饰艺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现代瓷器绘画艺术中的水墨画以其画面精美、色彩丰富、工艺独特、创意奇特以及观念的创新,为传统的瓷器绘画增添了新的内涵,以独特的工艺和出色的绘画使陶瓷文化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
本文从瓷器水墨画设计的特点着手,深入探讨了水墨设计风格在现代瓷器绘画中的应用价值及范围,并遥望了一下现代瓷器绘画中的水墨设计未来之发展。
[关键词]现代瓷器水墨设计绘画[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97-01一、现代瓷器绘画中水墨画的应用特点陶瓷绘画水墨画装饰就其内容和技巧来看,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画中水墨画的画法。
两者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水墨画为陶瓷绘画提供技法和内容;相反,陶瓷绘画又给水墨画提供了新的载体。
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和发展。
风格上,水墨画的点线面的特征和画法技巧都在陶瓷绘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论是气韵还是笔法,都一一借鉴了过来,流畅的线条、飞动的笔势还有水分莹澈和淋漓酣畅的艺术效果都在瓷器绘画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应。
形式和风格上,瓷器绘画以瓷器为载体、瓷釉为颜料,技法和风格完全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
水墨画因为笔墨的动态,形成了洒脱豪放的风格,这也正是水墨画与工笔画的不同之处,以水墨的写意代替工笔的写形。
由于水墨画的写意特点,所以画家们更喜欢这种绘画方式,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
而也正是由于画家的这种写意画法,更能体现绘画所表达的思想,更能体现出一种飘然的意境,所以水墨画也成为大家争相欣赏收藏的对象。
现代瓷绘即以瓷器本身作为画纸,以釉为水墨,并加入传统的青花等国画颜料作为点缀。
瓷器釉彩和宣纸水墨的相似,所以造就了瓷器绘画这种艺术形式。
115水墨技法在当代粉彩山水瓷画中的运用摘要:粉彩山水瓷画自清代雍正时期兴起以来,水墨技法即在创作中得到运用,并在各个时期形成不同的发展状况。
水墨技法在当代粉彩山水瓷画中的运用仍非常普遍,除了传统水墨技法的运用表现以外,创作者还将水墨技法与写实技法、没骨技法和综合材料结合起来进行运用。
水墨技法在当代粉彩山水瓷画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社会需求意义和变革创新意义。
关键词:粉彩山水瓷画;水墨技法;运用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08—115—(03)The Application of Ink and Wash Techniques in Contemporary Pink Landscape Porcelain Painting0引言 粉彩瓷画产生于清代康熙晚期,而粉彩山水瓷画则兴起于清代雍正时期,此后,历经数百年的发展而不衰,至今依然保持着繁荣发展的局面,成为我国山水瓷画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粉彩山水瓷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与借鉴其他艺术元素以寻求发展,而这其中即包括了水墨技法。
中国水墨画在我国美术发展史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成为众多其他艺术门类效仿的对象。
一直以来,粉彩山水瓷画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着效法中国水墨山水画的传统,创作者积极地借鉴各种水墨技法并运用到创作当中,以提升作品的审美品位与技艺水平。
当代粉彩山水瓷画创作者同样高度重视水墨技法的运用,与传统粉彩山水瓷画相比,有了进一步地创新与变革,呈现出了新的艺术面貌和表现形式,对于推动当代粉彩山水瓷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水墨技法在粉彩山水瓷画中运用的历史脉络 粉彩瓷画萌生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在珐琅彩瓷画与五彩瓷画共同影响下而产生的。
粉彩瓷画出现以后很快即成为中国釉上彩瓷画的主流。
清代康熙时期的粉彩瓷以花鸟题材为主,还没有出现山水题材,粉彩山水瓷画的兴起是在清代雍正时期。
清代雍正时期的粉彩山水瓷画数量并不多,以人物和花鸟题材为多。
43陶瓷绘画中的“留白”的艺术性张 静收稿日期:2013-03-07传统水墨画的构图思想与意境,对陶瓷绘画设计有着积极的影响,它所讲究的构图方面的主次分明、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等都可以被陶瓷绘画所吸收借鉴。
一、写意的追求“写真”的要点,在于物象具体而又真实的表现。
“写意”的要点,在于形象以外的抽象表现。
中国的传统绘画,“写意”往往比“写真”来得更重要。
之所以中国人画画,不叫画画,而称之为“写画”。
“写”比起“画”,重点不在细节,而在于意的传达。
中国古人说“写画”原因有二。
首先,传统绘画用的毛笔和纸张,与中国书法所用的相通,而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本来就是图像,是“画”出来的,引证了“书画同源”的概念。
其次受尊重的传统国画和书法的作者都是古代有才学之士,二者的创作都是艺术的表现。
对于这群有学之士来说,写画与写书法一样,有了特定的主题和内容之后,重点不在细节,而是意的传达,一种气质与神髓的展现。
二、“留白”的美学意义中国画中的“留白”,或说是“布白”,是要艺术性与审美性有机结合才可使画作达到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至高境界。
以虚衬实是从审美的需要出发,有意识的将主体物象设置与画面中心位置,并以虚白巧设空景,使实景更加突出。
李方鹰有画题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独有三两枝”,这大概就是鉴于其艺术形式与审美取向而显示出关于“取”与“舍”的心理定向。
“取”的两三枝为“实”;而“舍”的千万朵便是“虚”的“空白”了。
这种“舍”的有意,是十分符合中国人“含蓄”心理特征的,这也是一种由广范如精微的审美上的高明的表述。
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如见竹林桃花便想有茅屋草舍不远于前;见蜂蝶逐马之蹄腿便想是为踏花归来;……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中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
”如此“高”与“远”之境,当由“留白”之法予以实现。
画中之白处,自当使人尽观睹妙想于幽远山水景致之间。
谈陶瓷绘画艺术中水墨技法的运用
王乐华
【期刊名称】《南昌高专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水墨画技法,与当今陶瓷界绘画情况,探讨了当今陶瓷绘画艺术的创作技法,解剖了当今水墨形式瓷画特点,指出了其创作范围、发展的思路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总页数】2页(P48,50)
【作者】王乐华
【作者单位】景德镇雕塑瓷厂,江西,景德镇,3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7
【相关文献】
1.浅谈中国画技法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 [J], 陆军;李志红
2.谈陶瓷绘画中的“水墨”韵味的体现与发展 [J], 彭东
3.浅谈工笔画技法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兼谈瓷上构图需依器型而变 [J], 王静;赵志兵
4.谈以水墨泼彩技法创作釉上山水瓷画的体会——从泼墨技法的产生说起 [J], 何
秀
5.浇染技法在陶瓷绘画艺术中的应用 [J], 江虢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的结合
我国古代人民以其精湛的智慧在大量的实践生活中,创造出了具有东方文化气息的中国画以及具有中华民族独特蕴含的陶瓷艺术,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篇水墨语境下陶瓷绘画艺术探究的,欢迎阅读借鉴。
前言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艺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即艺术的发展逐步打
破了传统艺术的范围束缚,各种文化艺术不断融合、重组,推动现代艺术的快速发展。
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国画艺术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就包括水墨画和陶瓷绘画,大量的创作艺术家有效的将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总体来讲我
国绘画艺术已经全面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在中国的陶瓷之都---景德镇有许多的陶瓷
艺术家在深厚功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在陶瓷绘画中开拓创新,有效的将水墨画的创造理念、创造形式深深的融入进了陶瓷绘画艺术中,这可以称得上是陶瓷绘画艺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与创新,这一创新势必会把我国陶瓷
艺术推向更高的艺术水平,陶瓷艺术在新时代发展下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成就。
对此,我
们作为与之相关的研究者、工作者,应该将在传统陶瓷绘画艺术基础上与水墨艺术相结合,实现创新与发展,使其与时代发展产生共鸣的问题真正重视起来,为我国文化的发展与
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陶瓷绘画艺术的概述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我国古代人民以其精湛的智慧在大量的实践生活中创造出了具有东方文化气息的中国画以及具有中华民族独特蕴含的陶瓷艺术,二者可谓是同根
同源,相生相伴,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成就。
而从陶瓷艺术的角度来看,陶瓷绘画是陶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
陶瓷的外表面进行美化,来提高陶瓷的艺术美感,而陶瓷绘画中最具影响的因素就是绘画所选取的图案,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将绘画中的线条、色彩搭配、水墨颜色等充分的应用到陶瓷绘画创作中,来讲陶瓷的艺术形象、艺术韵味以及中国独特的发展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陶瓷工艺的发展,陶瓷绘画艺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载体,并且和中国画的发展水平不相上下,但是,陶瓷绘画与纯粹的国画相比又存在一定的不同,因为陶瓷绘画是陶瓷工艺与国画结合的产物,通过陶瓷的工艺生产过程将陶瓷绘画的艺术美展现出来,达到质地美、造型美和装饰美的协调与统一。
2 水墨语境下现代陶瓷绘画的发展
(1)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的艺术表现
我们知道,水墨画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创造风格上、艺术造型上、创作工具上、表现技巧上都存在自身的特殊性。
其具
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
第一,国画的创作是借助文房四宝等工具来完成的,即在纸上面通过笔墨、色彩等展现的一目了然的艺术形象,而陶瓷绘画艺术是在陶瓷工艺生产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其是通过画笔、釉料的装饰装潢来完成的,并且陶瓷绘画需要高温的考验,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创作形式、创作理念截然不同。
其次,中国画艺术是一种平面艺术,而陶瓷绘画艺术是立体艺术,在创作过程中需
要与陶瓷的整体外形、质地相互联系,来形成立体的美感,同时,陶瓷绘画不能仅仅将中国画的艺术元素机械地移植,必须在融会贯通和领悟掌握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视觉层次的主体安排和空间表达,才能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2)水墨语境下陶瓷绘画艺术的表现技巧及表现手法
我们知道,陶瓷绘画艺术的形成是在充分借鉴中国画艺术的表现技巧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当代陶瓷绘画创作中,也只有将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相结合才能形成陶瓷绘画艺术的新风格、新风貌,推动陶瓷绘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其中在陶瓷绘画艺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水墨画中的青花分水,青花分水与中国画中的无色具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所指的就是通过对色彩浓淡变化规律的应用,将色彩表现成为由浅到深、由薄到厚、有简单到复杂,充分体现出色彩的层次感,来达到色彩艺术的独特效果。
而
从空间的布局来看,其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具有明确的空间层次,将空间美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3)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水墨画精神所在
我们知道,水墨画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山、水的艺术形象的创作,通过创作技巧、创作手法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让人的精神愉快、放松,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作者
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和手法传达作者的精神感悟、自身修养和内心情感,所以水墨之中皆是意蕴和精神的共同体现。
具有较高水平的陶瓷艺术也是如此,首先,陶瓷绘画艺术的
素材和动力源泉都来源于真切实际的生活,在客观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家的情感加工、审美体悟、精神意识等主观因素的糅合和丰富,形成具有主观思想色彩的艺术形式,表现独特意蕴,提升作品价值。
其次,陶瓷绘画通过艺术家的知识积累、技巧训练、学识修
养体现陶瓷作品的灵性和逸气,描绘作者的精神世界,表达身修养,从这个角度讲,陶瓷绘画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文化。
3 水墨语境下陶瓷绘画创作对水墨的应用
(1)现代陶瓷绘画中"水墨"的艺术性应用
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文明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总是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时
代特点,体现时代背景。
所以现代陶瓷绘画要借鉴水墨画的艺术表达,表现当代中国的
地域风情、文化风貌、审美情趣和智慧思维。
悠久的陶瓷绘画创作历史深深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格和骨气,具有东方文化和民族气息的历史烙印,陶瓷的历史就是中华文明的发迹史,就是中华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长卷。
从这些角度都说明,陶瓷绘画和水墨画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代陶瓷绘画的艺术创作也要充分利用两者的历史渊源和艺术联系,广泛运用水墨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通过釉料、色彩和布局的合理运用,通过营造具有"水墨"特点的艺术情境和画面效果,充分表现中国画的水墨韵味,表达陶瓷素雅、宁静、沉着的美学价值。
(2)现代陶瓷绘画中"水墨"的创新性应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陶瓷绘画也不例外,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生活特点、生活方式、生活规则,艺术发展的根源和动力在于其不断变化的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的艺术表达和不断丰富的艺术境界。
当今时代的特点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求和审美观念
发生了变化,陶瓷绘画也要不断创新艺术形式和艺术创作的观念,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加入时代元素和现代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形成具有独创性和
反映时代发展、时代主题的艺术作品。
同时,陶瓷绘画创作的根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
陶瓷绘画创作的精髓还在于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取向。
作为一种现在还在流传的艺术形态,陶瓷绘画的启示和方向是现代艺术元素和当代艺术特征的合理运用,所以,从事陶瓷绘画的艺术家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时代特点、合理汲取时代营养的基础上,才能将"水墨"的创新
性应用在现代陶瓷绘画创作中。
(3)现代陶瓷绘画中"水墨"的科技性应用
陶瓷绘画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必须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扬。
但我们纵观当代的艺术传承现状,许多艺术形式都有青黄不接的危险,其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形式没有和当代科技进行有效结合,传统的陶瓷绘画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没有得到创新,这也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新技术流程和新工艺
材料的发展要求。
在目前的陶瓷绘画创作中往往不能将陶瓷的工艺流程和艺术设计很好
地融会贯通,也就难以产生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水墨陶瓷法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
了这一个矛盾的问题,使当代陶瓷绘画的艺术创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不仅是技
术工艺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也说明了当代" 水墨" 的科技性应用在陶瓷绘画中有很好
的体现,陶瓷绘画的发展也没有放弃对水墨韵味的一贯追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虽然是两种艺术形式,但是在具体的艺术表达中、表现手法中、鉴赏方式上有着异曲同工的奇妙之处。
本文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绘画实践工
作经验提出了以上看法,希望给广大同行业者提供资料参考和经验借鉴。
:
[1]姜强 .论陶瓷绘画艺术语言[J]. 社会科学家,2011(08)。
[2]董小明 ,严善 ?,陈君,高千惠,邓海超。
水墨空间--"第七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对水墨艺术的探讨[J].美术,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