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6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6,2012General.No.1302012年第6期(总第130期)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具有几千年的历史。
现代绘画艺术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时代的艺术特征,并融进时代的美术观念和表现意识,使形式更加多样性,画面不受空间、时间限制,重视剪裁和组合,讲究虚实关系,注重意境表达,以及线条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更加适合当代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
艺术家一方面要研究旧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要接受新的东西,艺术要创新,要有时代感。
时代是前进的,要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更要表达出这个时代的内心感触,才能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表明,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的不断抗争与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方式,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心理结构和民族文化结构。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中,把种种自然现象与文化现象加以比对而成为人类认识事物的习惯思维方式,同时也给艺术创造加以莫大想象空间。
以“天人合一”为依据,生发出原始的图腾、文字等诸多符号,成为了华夏民族间情感表现与交流的语言工具,成为构建物质社会和精神社会的基本元素。
“物我为一”的和谐观也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审美取向上,“道乃万物生成的本原”。
一切艺术主题、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必然与“自然之道”相吻合。
并借助于内心感触,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自然表达,赋予形象、语言以新的传达方式,达到“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实现与自然的沟通,获取心灵的慰藉。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各种绘画形式越来越强调个人体验和内在精神的意象表述,凭借一定的艺术形态去叙述内在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
中国传统绘画受“道”、“儒”、“释”三种思想的影响,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天人合一,阴阳相合生万物,弥盖天地,古今传承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中国视觉思维的意象思维习惯。
使这种中国式的意象视觉思维具有一种全息性、中权性和包容性。
浅析蒙德里安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与影响一、蒙德里安的设计艺术核心理念及其发展过程蒙德里安是二十世纪西方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领头人,是抽象主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蒙德里安早年的绘画主要方向是写实的风景画。
1892年,他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蒙德里安的绘画风格开始转变偏向组合构图,画面的用色也逐渐减少到原始色。
1909年蒙德里安加入荷兰通神论协会,这对他的绘画艺术理念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并为他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1911年,蒙德里安深受布拉克和毕加索等立体派作品的影响,逐渐放弃了对自然的描绘,而是转向强调对象的形体结构。
期间在他的代表作品《灰色的树》中,他摒弃了对客观物体的形体刻画,运用线条组合构成的形式,这是他在尝试用一种理性的绘画手法去表达事物的本身。
由于一战的爆发阻挡了他会巴黎的步伐,于是在荷兰躲避战争的日子里,蒙德里安对艺术创作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其绘画风格迎来了巨大的转变。
1917年蒙德里安与、奥特·凡·杜斯堡三人共同创立了DeStijl杂志,蒙德里安在这本杂志中发表了很多随记,通过这些随记,我们可以了解到蒙德里安认为抽象的设计是“现代主义”发展趋势的需求,强调现代设计是一种综合艺术,他追求对客观事物内部的和谐,想要通过基本的几何线条来达到一个事物两个极端的均衡。
施恩马克思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哲学思想认为垂直和水平使构成这个宇宙世界的两大基础,红黄蓝三原色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色。
这对蒙德里安的影响很大。
1940年,蒙德里安移居到纽约,他将一生的矛盾与纠结用直线、垂线以及红黄蓝三原色表达出来,通过巧妙的计算与安排,使画面达到一种平衡的秩序。
这是他绘画艺术理念的最终的转变。
二、蒙德里安的设计艺术理念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与影响蒙德里安认为艺术是完全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追求物体的原始状态,他尝试用一种全新的风格来打破传统束缚和理性压制。
从蒙德里安的经典作品红黄蓝的方块格子构成中可以发现蒙德里安的绘画艺术是非常冷静和理性的来表达自我的精神世界。
美术史从古至今的美术发展历程美术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表达。
从远古时代至今,美术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美术史的重要里程碑,探索美术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带来了世界上各种不同风格和技法的艺术作品。
1. 史前美术:在上万年前的史前时代,人类已经开始进行岩画和壁画的创作。
这些史前美术作品以动物图案和人物形象为主,通过线条和颜料等简单工具表现出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这种原始的美术创作形式直接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知与表达。
2. 古代美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古代文明的兴起也催生了世界各地的古代美术。
在古埃及,壁画和石碑上的浮雕成为了记录神话、宗教和法律的载体。
在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和绘画成为了展示理想化人体和神话故事的方式。
而在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为主题,追求意境和写意的表达。
3. 中世纪美术:进入中世纪时期,以天主教为主导的宗教信仰成为美术创作的中心。
各地的教堂和大教堂上绘满了宗教题材的壁画和镶嵌画。
这些作品以表现虔诚信仰和宗教教义为目的,形成了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
同时,中世纪的书法和装饰手稿也成为了美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精美的插图和装饰元素。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美术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艺术家们开始以人体为中心,追求经典美和逼真再现。
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的杰作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
此外,文艺复兴还推动了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与发展,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5. 现代美术: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印象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视觉表达方式,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艺术流派相继兴起,艺术家们开始追求个人表达和观念创新。
此外,摄影、电影、装置艺术等新兴媒介的出现也为美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简析原始宗教对人类早期美术活动的影响原始宗教对人类早期美术活动的影响在人类早期,人们没有现代文明所提供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相应的,人类的艺术只能通过绘画或者图案来表达自己的信仰,想象力以及观察到的世界。
原始宗教在人类早期的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宗教对人类早期美术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般认为,原始宗教是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个社会现象。
原始宗教的产生是由于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和信仰的影响产生的,它是神秘、崇高的世界观的一个集合。
同时,宗教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那个时代,人们依靠原始宗教获取了一些精神慰藉,也通过信仰得到了一些安全感。
而在这些信仰故事和神话背后,一种特殊的美术活动也开始得到了发展。
原始宗教的信仰体系中,万物皆有灵魂,而人们希望将这些灵魂化为形式。
所以,人类早期的宗教常常和身临其境的图案和雕塑相伴。
比如新几内亚的西法纳普岛上的雕像,索罟尼的祭祀建筑,或者墨西哥的马雅文明奇怪的排列表现等。
这些图案和雕塑不仅提供了宗教历史方面的资料,而且还流传了人类早期的艺术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宗教性和艺术性是密不可分的。
美术活动是人类文明存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人类早期,美术活动是通过文化传承来发展的。
原始宗教提供了精神信仰和精神支持,使这些作品戴上了宗教的绸带。
从宗教立意中,艺术家可以反映出神格、英雄、动物神话和自然现象。
而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也会通过精神和身体活动探索自身的灵性看法。
原始宗教对人类早期美术活动发展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1. 提供了对自然的感知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未知世界对人类充满了吸引力,而原始宗教提供了关于未知世界的认识和探索的途径。
艺术家在表达未知世界时,会通过加强线条的鲜明对比、明暗关系和颜色的运用提高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些形式元素可以达到表现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效果,而艺术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表达自己信念和感受的目的。
西方美术史—原始美术美术品究竟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我们认为它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开发自己的头脑和发达双手,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维持生存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绘画、雕塑和音乐、舞蹈。
人类脱离一般动物的标志是人能够依靠双手劳动来维持生存,最早制造的劳动工具从广义上讲它就属于美术品,因为它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
但是我们现在论及的美术品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塑、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原始人类留存下来的洞窟壁画、岩壁浮雕和各种小雕像谱写了人类最早的美术篇章。
旧石器时代美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品产生于原始社会蓬勃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奥瑞纳文化期。
旧石器时代指公元前100万年到两万年之间,公元3万年前属奥瑞纳文化期,公元2万5千年前属索鲁特文化期,公元2万年前属马格德林文化期。
由于当时冰雪覆盖大地,为避寒原始人类都居住在洞穴中,所以在远古的洞穴中留存下他们的绘画和雕刻创造。
旧石器时代美术的特点: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
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
这些女性雕像强调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
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
《手持角杯的裸女》雕刻艺术是人类生活的形象记录。
看来原始人制作雕像决不可能是有意识的艺术活动,更不可能有明确的审美观念,完全是出于功利的目的:通过制作“母神”形象和吉祥物角器来祈求种族的昌盛。
尽管如此,原始艺术家还是在某种朦胧的审美意识驱使下,出于人类艺术创造的本能和敏感,找到了表达目的的合适手段,把自己的理想通过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把握和结合而传达了出来。
一、对原始艺术的认识原始艺术本质上讲就是活命的艺术。
在很久以前,原始人的生存是很艰难的,随时都有可能被自然淘汰。
在这种境况下,艺术与生存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对生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原始艺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的生活形式以及思维逻辑。
原始艺术的内容包括食物、生殖以及对死亡的恐惧。
当时的人类生活很简单,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食物,有了食物才有能力,继而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因此在原始壁画中大多都是有关于自然的形式。
壁画中常有有动物的存在,随着人类劳动能力的增强,植物和人也逐渐出现在岩画中。
生殖也是重要的方面,原始人在这方面有着强烈的崇拜。
死亡率高是原始社会的一大特点,随时会遇到野兽的袭击、自然灾害以及疾病的困扰,因此对死亡的恐惧感是空前强大的。
由于用物质改变世界很困难,因此原始人企图用精神来改变世界,这就出现了原始巫术。
原始巫术的道具就是大型的原始艺术作品。
巫师是历史上的第一批艺术家,他们用巫术来保护人们不受外界伤害以及解释恐怖的现象。
二、古希腊艺术分期及其特点按照希腊艺术风格的变化,可将古希腊的艺术可分为五个时期:早期、古风、古典、全盛及希腊化时期。
早期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那是希腊文明的酝酿时期,希腊的神话也形成于此时。
古风时期是希腊艺术的形成期。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各个城邦都加强了对外贸易,接触到亚洲、北非等地的文化,在他们的艺术中便融合了一些东方元素,在瓶画、建筑和雕塑方面得到了应用,使得自己的艺术独具特色。
这个时期出现的希腊柱式,确立了雕塑发展的基本特征。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艺术家力求摆脱旧观念的束缚,但还没有彻底改变,艺术风格比较严谨,这是希腊文化的古典时期。
伯利克里统治的黄金时代是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
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民主制度达到了鼎盛时期,希腊艺术家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旧俗观念,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使得艺术走上了最辉煌的时期。
希腊化时期艺术呈现下坡趋势,但他仍旧抨击庄严的古典理想模式,呈现着丰富多样的面貌。
论民间艺术对美术的影响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美术人类学是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美术进行研究,将美术方面的知识与人类文化知识相结合或交叉运用所形成的学科。
它不仅研究美术的概念,行为,表现,也研究与美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具有开阔的全球文化视角和人类学视野的研究方法,对人类美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将会加深我们对人类美术创造。
在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运用美术人类学的理念去指导学生美术创作实践,从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间艺术,创造性地利用地域性的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当地学校美术教学不可多得的校外教育资源。
本文就美术人类学的美术历史观和美术价值观,对现代学校美术教学,如何引用民间艺术做为课程资源进行初步探讨。
一、从美术人类学历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民间艺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中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而艺术则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反映。
生活在地球广袤土地上的各民族的艺术做为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既相关联系,又相互影响。
美术人类学的历史观既尊重各民族的美术发展历程的独立性,也注重其相互影响的普遍性,民族民间艺术是与当地人情风俗密切相关的,并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民间美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的精神素质,反应着质朴的审美观念”。
民族民间艺术长期以来及其特有的方式传承和生生不息的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间民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带有狂热的宗教崇拜而付出毕生精力的民间艺术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精致富丽的银饰,朴实憨厚的泥塑和豪放粗犷的傩戏面具。
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折射出其不同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精神,并与当今社会的创新要求是一致的。
广西少数民族古崖壁画对现代装饰绘画的启示摘要: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随着漫长的社会变迁,各民族之间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逐渐形成了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各种传统风俗,也创造出了悠久灿烂、多姿多彩的地方民族文化。
古崖壁画就是广西少数民族先祖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通过揭开古崖壁画神秘而又真实的面纱,我们发现,这些古崖壁画和我们当今流行的现代装饰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无论是从它的艺术特征,还是从它的表现形式来看,无不折射出古崖壁画和现代装饰绘画之间的联系,这使现代装饰绘画在构成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古崖壁画装饰绘画艺术特征形式美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一广西古崖壁画艺术引发的现代装饰绘画思考从人类伊始,原始人就学会了在露天的岩壁上和在居住的洞窟中涂抹绘制壁画。
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先祖们为了丰富生活、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或记叙事情,常常将自己最熟悉的物象描绘在洞穴和石壁上,这也就形成了独特的广西少数民族古崖壁画。
目前,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崖壁画,主要都集中在左江及其支流沿岸的悬崖绝壁上,横跨宁明、龙州、凭祥、崇左、扶绥、大新、天等七大县市地区。
这些古崖壁画场面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壮观,且数量繁多,地域分布广阔。
这些由广西各民族先祖们在两千多年前所创作的艺术形式,尤如一幅古朴豪放、朦胧迷离、生动肃穆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巨幅历史画卷,这在世界岩画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古崖壁画在绘画形式上同样具有自己突出的艺术特征。
崖壁画作为一种人为的绘画艺术,在体现宗教意识的同时又体现出氏族部落的性格和审美趣味,这种原始绘画不仅意味着当时深刻的社会内涵,而且还包含着人的智慧和情感。
其中,左江流域的广西少数民族古崖壁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主要创作主题,动物、兵器、铜鼓等为辅助元素。
在造型上经过简练、单纯、平面的“图形化”处理,并以一种似像非像的类似“蛙形人”的形象符号,来表达朦胧迷离的情感意念。
艺术设计思想的发展历程艺术设计一直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的原始艺术到现代的高科技设计,艺术设计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时代特征。
1. 原始艺术设计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00万年前,那时人类还处于野蛮状态,生活在山谷和洞穴中,为求生存而不断创造和利用工具。
这些工具也就成为了最早的艺术品。
原始艺术设计主要以动物为主题,又以自然材料为素材,例如兽骨、石头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是为了装饰,更为了传承文化和信仰。
2. 古代艺术设计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演变,艺术设计也经历了从原始到古代的转变。
古代艺术设计主要以宗教、政治和战争为主题。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壁画、中国的宫廷建筑和陶瓷等等。
古代艺术设计除了体现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历史文化,也展现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
3.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设计标志着人类艺术设计发展的新篇章。
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人文主义”和解剖学,并提倡几何学和比例衡量。
这些元素被应用于雕塑、绘画和建筑设计中,体现出艺术设计和科学的联系。
很多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直到今天仍被人们欣赏和研究。
4. 工业革命前的艺术设计工业革命前的艺术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的艺术设计制造过程中使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
艺术设计不再是传统的手工业,开始使用工厂化的生产方式。
这也引起了艺术设计中人工与机械的冲突,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
5. 现代艺术设计20世纪后,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现代艺术设计的进程。
现代艺术设计更加强调视觉效果和有意识的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追求高效、多样和现代感,更注重人文关怀和环保理念。
现代艺术设计的激进和创新成为当今艺术设计的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设计者致力于创新和突破。
总结:艺术设计思想的发展历程反应和刻画出不同时期的文化文明、生产技术和审美趋向。
广西花山岩画的图案借鉴与创新实践研究一、广西花山岩画的文化背景初见广西的花山岩画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法国境内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境内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将花山岩画误以成史前文明的遗迹。
据最近的研究表明花山岩画的创作年代大致在战国至东汉时期,期间跨度约达六百多年。
战国两汉时期中国中原大部分地区的工艺美术,体上说的图案形象突破了商周时期浓厚的神秘色彩,从出土的文物器皿,丝质物品等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人们已经可以由装饰纹样向装饰绘画过渡例如西汉早期的长沙马王堆墓中出土的帛画,已经有相对具象的图像。
这一时期的西方艺术也进入了相对具象的古希腊艺术和古罗马艺术时期。
由于受偏僻地域的影响同一时期的广西花山岩画依旧保留了粗旷拙朴的原始特征。
二、广西花山岩画的绘画特征和艺术特质——原始性广西花山岩画中主体为赭红色颜料平涂而成的剪影式造型图案。
以蛙型人物造型为主。
也有类似太阳(或许为铜鼓)的圆型图像、钮钟型图像、刀和剑型图像、动物以及少量的船型图像。
广西花山岩画创作时并没有所谓的艺术构思,原始部落的人们直接取像,用涂料直接在岩石上表现出来。
在这种原始的直觉思维方式下,描绘的任何自然事物、精神观念和心理感受都会具有形象性、具体性、象征性等特点。
这些特质我统称为原始性。
以是观之这些原始性特征,它们是低级、粗浅、简单、直接和本能的,其表现手法是简单、直接和机械的,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浅陋、单薄、机械,却更加准确地反映和描述了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更能勾起人对原生自然的崇敬对文化根性的思考,因此它也是更加动人的。
这也正是“原始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
三、原始绘画艺术对绘画艺术发展的影响--以花山岩画为例照相技术的发明使致19世纪中叶以来的绘画艺术渐渐偏离了传统的规矩。
画家开始尝试追求更纯粹的艺术表达摆脱学院派的约束,艺术家对艺术根性的思考引发了印象派以及一系列非学院派的新兴画派的出现和发展。
画家回归直觉思维,去描绘自然事物、精神观念和心理感受。
近现代西方绘画艺术对中国近代绘画的影响在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先进的绘画艺术理念和技术成果尤其是对中国近代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绘画艺术逐渐接受和融合了西方新的绘画表现形式和理论思想,也在对外交流中不断推陈出新。
本文将探讨西方绘画对中国近代绘画的影响,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手段上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西方绘画艺术也不断推陈出新,绘画技术手段也在不断革新。
在近代中国,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和材料也被引进和采用。
例如印象派强调彩色光线的重要性,对明亮鲜艳的颜色和色彩交融充满热情,这种理念在中国绘画领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实验绘画被视为一种创新的方式,这种绘画方式在民国时期广泛应用于中国画和油画中,使中国绘画走向更为宽广和多元化。
二、思想观念上的影响西方绘画艺术思想对近代中国的艺术思想转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有关形式、结构和比例的新观念给了大量的启示,追求自然、真实、个性的观念成为了中国绘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此外,现代主义对于“原始、原型和本质”的关注也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关键。
例如莫奈、梵高和卡夫卡等西方大师的作品,他们的绘画体现了对感受和形式内容的深刻理解,这些理念对中国绘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敦促传统的中国绘画形式防止僵化和停滞不前。
三、艺术理论上的影响近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不仅仅是绘画技术上的改进,还包括绘画理论上的改进。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艺术,康有为等一批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提出了“中西合璧”的思想,在理论上强调了中西结合的创造性。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绘画艺术成为中国传统艺术融合的范式。
例如中国画首先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成分,继而演变成独立的现代中国画,并继续发展成为具有深刻哲学和文化内涵的绘画艺术。
四、绘画主题上的影响在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西方绘画对主题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发展了古代艺术品,还出现了近现代艺术品,例如描绘人物和刻画环境的画面。
艺术与文化的历史演变人类的艺术与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的。
从古代的原始艺术到现代的多元文化,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和文化如何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文化的历史演变,并分析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原始艺术的诞生原始艺术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早期人类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崇拜。
原始艺术以洞穴壁画和雕刻为主要表现形式,描绘了狩猎、战争、宗教等生活场景。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早期人类的生活和信仰,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二、古代文明的艺术繁荣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古代文明的兴起带来了艺术的繁荣。
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雕像、中国的瓷器等都是古代文明的杰作。
这些艺术作品展示了古代文明的技术和审美成就,同时也承载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三、文艺复兴的艺术革新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时期,也是艺术与文化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使得艺术重新焕发了活力。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作品成为了文艺复兴艺术的代表。
文艺复兴的艺术革新不仅影响了欧洲,也对整个世界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现代艺术的多元化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进程,现代艺术呈现出了更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从印象派到表现主义,再到抽象艺术和当代艺术,现代艺术的形式和风格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现代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还包括了摄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新兴形式。
这些艺术作品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和个体主义,也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观念和审美标准。
五、艺术与文化的社会影响艺术与文化的演变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变化,它还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的生活。
艺术作品不仅是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反思,也是对人类情感和精神追求的表达。
艺术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进步,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文化的传承。
艺术和文化还可以成为社会凝聚力的象征,通过共同的审美和文化认同,构建起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
.
浅谈原始艺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摘要:原始艺术是艺术史的开端,它的造型语言古老,
朴拙,抽象,充满神秘的魅力,让人们好奇和向往,尤其对
现当代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论从形式语言还是精神
内涵上,原始艺术都给我们现当代艺术创作与发展提供了灵
感和启发,包括野兽派、立体主义,中国画艺术等,他们都
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原始艺术精神。
关键词:原始艺术;现代艺术;岩画;水墨画
随着考古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始艺术呈
现在人们眼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原始艺术是人类最初
的思维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它的艺术特色鲜明,形成了
独有的原始语言,不论从形式还是精神上,对各个时期的艺
术影响都非常巨大。本文将从原始艺术的特点,对现当代艺
术的影响,艺术创作应怎样融入原始艺术精神为切入点进行
探讨。
一.原始艺术的特点
“原始”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一个术语,是19
世纪初至二十世纪末流行的一种艺术趋势。原始艺术形成于
人类早期发展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史前艺术与现代社会文
明程度平行发展,对西方传统艺术的创新起到了革命性的颠
.
.
覆作用。原始艺术普遍具有粗犷,质朴,单纯的特点,充满
了野性和生命力,有着极其简洁的线条和浑然天成的色彩,
不讲究构图和立体,无论哪一个事物,他们都从它最具有特
性的角度去表现,感性的积淀是原始艺术最本质的东西。由
于感性大于理性,精神盖过物质,它便古拙,纯粹。古代和
现代的各种艺术都是在原始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
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其最大的共
性。
二.原始艺术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原始艺术可以称得上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范本”。西方
的艺术自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是亚里士多德提
出的“模仿论”占统治地位,一直到20世纪初,人们开始
把直接表现自然形态转化为通过艺术家的大脑展现艺术形
态。一方面,从各个民族,各种艺术类型相互借鉴;另一方
面,回归历史,学习研究艺术的起源――人类童年的艺术。
原始岩画带给艺术家们新的造型形式语言,打破了传统的三
维空间,抛弃了理性的焦点透视,把富有立体感的画面变成
了一种平面装饰。法国19世纪末出现的“野兽派”就是深
受原始艺术影响的结果。西方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塞尚、高更、
梵高、马蒂斯等均受原始艺术的影响,从中吸取营养,激发
创作灵感。
马蒂斯是19世纪法国野兽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他对
.
.
原始土著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带给他无限的灵感。他曾
经道出了原始艺术的实质,“当手段变得如此精致,而它们
的表现力变得如此贫乏的时候,我们必须返回构成人类语言
的基本原则上去。”也就是回到艺术最初的起点,重新开始
新艺术的历程。在马蒂斯看来,那些简洁的艺术形式中蕴含
了极大的艺术张力。他在造型语言上还受到了非洲雕刻艺术
的影响,那些单纯幼稚的几何化造型样式被运用到后来的作
品中。他的作品摆脱了科学的焦点透视和比例结构,完全反
叛了写实的绘画传统,遵从客观视觉表现出简洁、稚拙、夸
张的儿童画语言形式。马蒂斯作品中线作为重要的绘画语言
之一,用单纯的线条表现复杂的结构,是他作品中原始艺术
的一个重要体现。
马蒂斯的《舞蹈》采用类似于原始岩画的造型样式去表
现人物动态,摆脱了光影结构,风格趋向装饰化,用完全平
面化的手法表现,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彩,体现着色和构
图结合的情趣。人物结构夸张变形,整个画面充满了节奏动
感,仿佛回到远古洪荒时代,人们带着原始的狂野和质朴,
尽情的宣泄着生命的激情。作为野兽派绘画的领导者,马蒂
斯对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另外,不得不提的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毕加索,他的作品
《亚威农少女》的几何人物形象明?@是受非洲雕刻人物造型
的影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原始部落艺术的影子,看到毕加
.
.
索对原始艺术的借鉴。这幅作品不仅是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
中的转折,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没有
这幅画,立体主义也许就不会诞生。所以人们称之为现代艺
术发展的里程碑。
高更是法国后印象主义大师,他的作品深深的受到原始
艺术的影响,认为现代化文明束缚了艺术的生命力。我们看
高更的画,能无时无刻的感受到画面中的土著风,他是凭借
着原始艺术形式颠覆传统艺术的第一位艺术大师,对后来的
现代艺术有着极大的影响。《布道后的幻想》这一作品是高
更原始主义倾向的初露锋芒。作品摆脱了传统绘画中对光影
写实的处理,造型稚拙,色彩平涂,画面简单装饰,充满原
始意味。这件作品成为现代原始主义的开山之作。
原始艺术作为世界艺术史的起源,中国画艺术实际就是
原始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它继承了原始岩画平面化和线条造
型的表现形式。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原始岩画相叠合。“妙
在似与不似之间”,“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一步步形成了中
国画的意象造型,在水墨画中,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性,
重在传达画家的思想感情,按照形式美的法则组织画面中的
点线面、黑白灰,对描绘对象进行夸张,归纳,取舍,把自
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原始艺术中的“拙味”艺术渗透于
中国传统审美理念,表现出对生命、自然的独特感悟。中国
的画家也大都积极借鉴融合原始艺术的形式语言,开创中国
.
.
画的新面貌。
卢沉是20世纪末杰出的人物画家,他的绘画作品中,
对线条的变革最为彻底,不求过于熟练,反求稚拙。这种视
觉感受区别于写实唯美,趋向苍劲质朴的形式感和构成感。
他的一些创作中几何化的造型,平面化的布局也是抽象审美
的表达方式,大量原始艺术中都饱含着这类审美形式。卢沉
的绘画艺术探索正好契合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与原始艺术
相碰撞的地方。
张学智先生也根据自己熟悉的贺兰山岩画素材,创作了
以原始岩画为主题的上百幅绘画作品,率先提出了“中国印
象岩画”这一绘画创作理念,将原始石刻艺术通过炽热的情
感表达转化为现代水墨绘画艺术,追求“似与不似、画着禅
味”的艺术境界,在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探索和创新。
三.水墨画创作对原始艺术的借鉴
岩画是原始先民发自内心的最初的呼声,它们洋溢着未
经雕琢的自然之美,稚拙之美。岩画的造型简练,抽象,但
是对形象基本特征的把握非常经典传神,蕴含着活泼的生命
力,靠结构的合理性与对物象的夸张构筑起形式感十足的画
面。岩画中的抽象图案和象征性符号,可以说是原始艺术的
普遍特征。比如在表现鹿的图式时,往往只突出其枝角,而
对躯干,四肢只做简约的处理,像这种对细节与具有特性部
位进行夸大的表现方式,实际上仍是一种象征的风格,在现
.
.
代水墨画创作中应多借鉴岩画的象征和抽象美,来丰富水墨
画的的形式语言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