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青铜时代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70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3、形式法则的创造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铜时代是什么时期引言人类的历史可以被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阶段。
其中一个重要的时期是青铜时代,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青铜时代凝聚着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文化,为现代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青铜时代的定义、历史背景、特征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青铜时代的定义青铜时代是指在青铜器被广泛使用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1200年。
这个时期蕴含着人类文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标志着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的过渡。
青铜器是当时最先进的工艺品,由铜和锡的合金制成。
它们的制造速度和质量远远超过石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历史背景青铜时代的出现与农业的兴起密切相关。
随着农业和定居生活的发展,人类开始培育农作物和饲养家畜,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
这种改变催生了社会的分工和贸易的发展,人们开始生产和交换物品。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人们寻找更好的工具和武器。
铜和锡的发现和运用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了青铜时代的到来。
三、青铜时代的特征1. 青铜器的广泛使用:青铜器在青铜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农业用具和武器,青铜器还用于装饰、礼仪和宗教仪式等方面,成为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青铜器的制造技术和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多样化和精美的风格。
2. 社会组织的发展:青铜时代见证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人们逐渐从原始部落过渡到城市化的社会结构。
城市的出现促进了工匠和商人的兴起,社会分工更加细化。
同时,城市也成为政治、宗教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3. 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加强:随着城市和贸易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增加了。
人们开始进行长途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的传播、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融合。
这些交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打下了基础。
四、青铜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技术和工艺的进步:青铜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各种技术和工艺的革新。
青铜器的制造过程需要熔炼和铸造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冶金学的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3、形式法则的创造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青铜艺术(3学时)(约公元前21世纪——476 年BC)[知识点提示]:(一)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二)青铜器装饰纹样;(三)青铜雕塑;(四)青铜铭文;(五)甲骨文。
[重、难点提示]:重点阐述我国奴隶制社会对造型艺术发展的影响,介绍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
第一节青铜时代与青铜艺术概况一、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夏代:约BC 21世纪—BC 16世纪先秦商代:BC 16世纪—BC 11世纪西周:约BC 11世纪—BC 771年周代春秋:约BC 770年—BC 476年东周战国:BC 475年—BC 221年二、青铜器在奴隶社会美术中的主导地位:先秦时代各类美术尚未充分展开,代表这一时代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集中地反映在青铜艺术上。
青铜艺术是继原始时代的彩陶、黑陶之后,出现在我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三、青铜艺术的社会功能:1、青铜器和青铜艺术▲青铜艺术即是指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青铜器的各种造型及装饰纹样所形成的艺术特色。
●青铜器主要指商、周、春秋和战国时期铜、锡或铜、锡、铅合金铸造的器物。
●青铜艺术:从青铜的造型、纹样和铸造技术看,是雕塑、绘画、图案等工艺美术和书法艺术等的综合美术体。
●青铜礼器:又称“彝器”,西周奴隶主阶级用于祭祀、丧葬、朝聘、饮宴、征伐、婚冠的青铜器皿。
指青铜器中的鼎、簋(guǐ)、觚(gū)、豆、钟、镈(bó)等,反映了一套等级差别的礼制,即所谓“藏礼于器”。
●青铜器铭文:也称金文,钟鼎文。
指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
铭文字体,商代近似甲骨文,西周前期风格雄健,中后期趋向规整。
春秋战国时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鸟篆等艺术字体,列国文字甚不一致。
至秦代始归于统一。
2.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①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yuè)、镞(zú)(箭头)、铲、凿等;②食器:鼎、鬲(lì)、簋(guǐ)(毁)、豆等;③酒器:爵、角、斝(jiǎ)、觚(gū)、觯(zhì)、尊、卣(yǒu)、盉(hé)、壶、觥(gōng)、罍(léi)、彝和造型作各种鸟兽形者等;④水器:盘、盂等,壶亦用于盛水;⑤乐器:钲(zhēng)、铙(náo)、钟、鼓等;⑥附饰:车饰、马饰、衣带饰等。
2023年《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2023年《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1,这本书会使你知道以前历史是怎么样的。
这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第二章是:灿烂的青铜时代。
第三章是:战乱的春秋战国。
第四章是:天下一统的秦汉。
第五章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这写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春秋战国时候的事情,例如:晋文公退避三舍、弦高献牛就郑国、孙武演习带兵……。
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孙武演习带兵。
这讲的是吴王让孙武训练一团女兵,吴王让他的两个妃子当队长。
而训练的时候两个队长总在嘻嘻哈哈,孙武说她们后,她们还是照样,孙武就杀了她们。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认为孙武不会因为那两个妃子是吴王最爱的而不回去杀了他,他敢杀了她们就表明他并不害怕吴王,否则,他也没那个胆去杀死那两个队长。
从书中我知道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也从故事里面知道了一些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好的东西,也让我拥有了更多的智慧。
这本书确实很好,希望大家会喜欢,它会带给你更多更好的东西!2023年《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2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许多书。
每读完一本,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读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我更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原本对中国历史根本不了解的我,现在也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一直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英雄豪杰万万千。
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中华民族历经了数不清的战争、统一、盛世、衰败、灭亡的历程。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四百多个小故事中。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神农尝百草》和《秦灭六国》,《神农尝百草》主要讲述了:上古时候,百姓们分不清五谷和药物,所以只好饿肚子。
这被神农氏的部落首领看到了。
他决心尝遍所有的花草,看看它们在肚子里的变化。
于是他带着臣民,白天尝草,晚上分类。
不顾生命,不辞辛苦。
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使人们病有所医。
并教人们农业耕作,老百姓饿了有吃的。
从此以后,人类的生活就安定了。
我觉得神农氏善于观察,胆大心细,而且经过差点被毒死后,依然能坚持尝草,而且是尝一座山,一座山的草,尝遍了那一带的崇山峻岭。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3、形式法则的创造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的过渡。
在青铜时代,人类开始掌握和利用青铜这种合金,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地区的青铜时代发展、青铜器的制作与用途以及青铜时代的社会变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青铜时代的发展青铜时代的发展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在中国,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到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末年代结束。
而在欧洲,青铜时代大致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到公元前800年左右的铁器时代开始。
在中东地区,青铜时代则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
这些不同地区的青铜时代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二、青铜器的制作与用途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重要产物,它们的制作与用途多种多样。
青铜器的制作需要熔炼和铸造技术,这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
青铜器的用途广泛,既可以作为礼器、祭器,也可以作为武器、工具。
例如,中国的青铜器中有大量的鼎、觚、簋等礼器,这些器物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
而在欧洲,青铜器也是各种形状和用途的,如剑、斧、钺等武器,以及饰品、装饰品等。
三、青铜时代的社会变革青铜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青铜的制作使得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的分工和交流也日益加强。
在中国,青铜时代的社会结构逐渐由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演变,出现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封建制度。
而在欧洲,青铜时代的社会结构则以部落为基础,形成了以首领为核心的部落联盟。
青铜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进步,也为后来的铁器时代和革命时代奠定了基础。
青铜时代的青铜器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们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也成为后世的学习和研究对象。
总结起来,世界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它不仅标志着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的过渡,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进步。
考古学中的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考古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从而开启了文明的新篇章。
本文将介绍青铜时代的背景、发展和遗物等相关内容。
一、青铜时代的背景青铜时代一般指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
青铜时代以熔炼青铜为特征,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具、武器和装饰品等方面。
青铜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金属时代,这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青铜时代的发展1. 青铜时代的初期青铜时代的初期主要以发源于中东地区的苏美尔文明为代表。
苏美尔人是早期人类冶炼青铜的先驱者,他们在冶炼技术和工艺上有着很高的造诣。
苏美尔人利用青铜制作各种工具和武器,使其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外,苏美尔人还建立了城市,开展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
2. 青铜时代的中期青铜时代的中期主要以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为代表。
在埃及,青铜时代标志着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古埃及人运用青铜开创了伟大的文明。
他们建造了金字塔和众多宏伟的建筑物,制作了大量的艺术品和工具。
古希腊人则在青铜时代进一步发展了城市文明和文化艺术,为后世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基础。
3. 青铜时代的晚期青铜时代的晚期主要是指青铜时代的终结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文明逐渐衰落,青铜的使用也逐渐减少。
这部分时间跨越了欧洲和亚洲的转变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原因可能与气候变化、战争和新技术的出现有关。
三、青铜时代的遗物青铜时代的遗物是研究该时期文化和技术的重要依据。
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代表性遗物之一,它们包括各种工具、器皿和装饰品等。
青铜器的造型多样,既有实用性的工具,也有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此外,青铜器上的文字和图案也是研究青铜时代文化的重要线索。
除了青铜器,青铜时代的遗址、墓葬和遗迹等也为考古学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