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第7周限时训练(无答案) 鲁科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424.50 KB
- 文档页数:2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一化学(必修2):01第1周限时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 请比较题中前后两个数值的相对大小:188O和168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2. 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任何原子的核内均含质子和中子(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D)质量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一元素的微粒4. 下列各对物质, 互为同位素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 (B)H2O和D2O (C)11H2和21H2 (D)126C和136C (E) NO2和NO (F) 235U 和238U5. (a)NH3、(b)CH4、(c)H2O,各个分子中电子数的关系是()A、a=b=cB、a>b>cC、a<b<cD、a>c>b6. 4018Ar、4019K、4020Ca三种原子, 它们具有相同的(A)电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量数7.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 则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是(A)18 (B)4 (C)12 (D)208.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原子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9. 下列微粒中,①18O;②12C;③26Mg;④40K;⑤40Ca,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的是( )A.①②B.②⑤C.只有④D.③④10. 某元素的离子R n-核有X个电子,该元素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里的中子数为A、 A-X-nB、 A+X+nC、 A-X+nD、 A+X-n11. 某元素可用符号A Z X表示, 则构成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基本微粒总数是(A)Z (B)A (C)A+Z (D)A-Z二、填空题1. 填写下表中的空格:微粒符号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1)4019K(2) 18 40(3) 16 18 32*2. 填写下表中的空格: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39K19Al3+27 10S2-16 1612 6 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C、发现元素周期律D、提出电离学说2、下列各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原子不相同的是( ) A.S2-B.Ca2+ C.F- D.Cl-3、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IIA族元素C、一定是过渡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4、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 )A、2、4、6B、19、20、21C、1、3、5D、8、16、185、下列微粒中,电子数目最多的是 ( ) A.H2O B.NH3C.Na+D.Al6、某元素M2+核外电子数为10,该元素是下列原子中的( )A.Cr B.Mg C.Fe D.Ti7、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序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Be、C、BB、Li、O、ClC、Al、Si、SD、C、S、Mg8、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目比K层电子数目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A、+5B、+6C、+7D、无最高正化合价9、某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该元素的离子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NaF B、K2S C、MgO D、MgS10、按粒子的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Cl、P、SB、N、O、FC、Al、Mg、NaD、K、Na、Li二、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1个或二个答案,)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地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12、下列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增大的是( )A、Al、Si、P、ClB、C、N、O、F C、Si、P、S、SeD、Si、Al、Mg、Na13.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和X2Y2,又知Y的原子序数小于X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19 B.18 C.16 D.914.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C.N、O、F B.K、Mg、C.S C.F、Cl、Br、I D.Li、N A.K、Rb15.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A.12-3n B.3n-12 C.3n-10 D.6-3n16.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17.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A.r(K+)/r(K) B.r(Ca)/r(Mg) C.r(P)/r(S) D.r(Cl)/r(Cl-)18.A.B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A.n+4 B.n+6 C.n+8 D.n+1019.已知A n+、B(n-1)+、C(n+1)+、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B>A B.A>B>C>D C.B>A>C>D D.A>B>D>C20.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A.KCl B.Na2S C.Na2O D.K2S三、填空(50分)21.(2分)在Na、K、O、N、C、Li、F、H中,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22.(5分)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___________的递增,而呈_______性变化的规律,这里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练习.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退色的是()A. 乙烯B. 二氧化硫C.丁烯D.丙烷2、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
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属于纯净物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D. 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3.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下层几乎呈无色的是()A. 氯水B. 苯C. CCl4D. KI4.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5H20B.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 是共价化合物D. 是纯净物5.下列各组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是()A.乙烷B.甲烷C. 苯D. 乙烯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混合气体一定没有甲烷B. 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 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D.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7、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可依次将其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A.澄清石灰水,浓H2SO4B.溴水,浓H2SO4C. 无水硫酸铜,浓H2SO4D. 浓H2SO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8、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
2.24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L二氧化碳(气体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和3.6g水。
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A.CH4和C3H8B.CH4和C3H4C. C2H4和C3H4D. C2H4和C2H69、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 天然气的产量D. 汽油的产量10、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1︰1,由此可得出结论是()A.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3B.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C. 该有机物中必含氧元素D. 该有机物中必定不含氧元素11.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1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式C2H4B.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苯的分子式13.关于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是1825年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B.苯与乙烯一样,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消毒剂、有机溶剂、洗涤剂C.苯的分子式中碳原子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D.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的独特的键,苯既不能发生取代反应也不能发生加成反应14.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A.3mol B.4mol C.5mol D.6mol15.下列液体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且操作时水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来的一组是()A.苯和水 B.酒精和水 C.溴苯和水 D.硝基苯和水16.下列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的是()A.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B.乙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C.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17.若1 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A.x=2,y=2 B.x=2,y=4 C.x=3,y=6 D.x=3,y=818.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苯分别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理论上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1:3 D.1:419.乙烷和乙烯都属于()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烃 D.同素异形体2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所指物质的作用不同的是()A.KClO3加热制取O2用的MnO2B.苯和硝酸反应时的浓硫酸C.苯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气D.N2和H2反应用到的Fe二、非选择题21、最近国外研究出一种高效的水果长期保鲜新技术:在3℃潮湿条件下的水果保鲜室中用一种特制的低压水银灯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使水果贮存过程中缓缓释放的催熟剂转化为没有催熟作用的有机物。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练习一、课标解读:1、理解原电池原理2、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3、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二、知识再现1、原电池构成条件:2、电极名称及确定:负极:正极:3、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1)酸性溶液:(2)弱酸或中性:(3)较不活泼金属盐: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吸氧腐蚀:条件负极:正极:析氢腐蚀:条件负极:正极:三、典题解悟例1、银器皿日久表面逐渐变黑色,这是由于生成硫代银,有人设计用原电池原理加以除去,其处理方法为: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
试回答:在此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发生的反应为;正极发生的反应为;反应过程中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解析:由题意“黑色褪去而银不会损失”发生变化Ag 2S→Ag,显然这是考察原电池的正极反应:Ag2S+2e-=2Ag+S2-,负极反应为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Al-3e-=Al3+。
正极生成的S2-和负极生成的Al3+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2Al3++3S2-+6H2O=2Al(OH)3↓+3H2S↑。
答案:Al-2e-=Al3+ Ag2S+2e-=2Ag+S2-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四、夯实双基1、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2和O2分别通入电池,穿过浸入20%~40%的KOH溶液的多孔碳电极,其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和1/2O2+H2O+2e-=2OH-,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H2的一极是正极,通O2的一极是负极B、通O2的一极是正极,通H2的一极是负极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pH增大D、工作时负极区附近pH减小2、将锌片和银片接触放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氯化铝B、硫酸铜C、硝酸银D、稀硫酸3、在空气中,钢铁与食盐水接触,发生电化腐蚀,在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Fe-2e- Fe2+B、2H+2e- H2↑C、Na++e- NaD、2H2O+O2+4e- 4OH-4、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轻、容量大而受到重视。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 终结性测评试题(90分钟 共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 23、Mg 24、S 32、 Cl 35.5、Ca 40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答对者给3分,错选、多选、不选者都不得分,也不扣分。
共54分)1、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 4+Cl 2 CH 3Cl+HClB 、2C 2H 6+7O 2 4CO 2+6H 2O C 、CH 2=CH 2+H 2O CH 3-CH 2OHD 、CH 3-CH 2Cl+H 2O CH 3-CH 2OH+HCl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3、下列条件改变能增大反应CaCO 3+2HCl==CaCl 2+H 2O+CO 2↑的反应速率的是( ) A 、降低温度 B 、增大压强C 、加水稀释D 、用CaCO 3粉末代替块状CaCO 3 4、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C 、电子数不同D 、质量数不同 5、下列元素的单质中,最易跟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是( ) A 、硫 B 、氮 C 、氟 D 、氯 6、以下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乙烷和丙烷 B 、正丁烷和异丁烷 C 、乙烷和乙烯 D 、O 2和O 3 7、下列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 、乙醇B 、乙酸C 、乙酸乙酯D 、葡萄糖 8、食用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 )A 、氨基酸B 、蛋白质C 、油脂D 、糖 光点燃 催化剂 碱 A 、 B 、C 、D 、9、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 2SO3的速率如下,其中最快的是()A、V(SO2)=4mol/(L·min)B、V(O2)=2mol/(L·min)C、V(SO3)=0.1mol/(L·min)D、V(SO3)=0.1mol/(L·S)10、下列化合物中,碳元素呈-3价的是()A、COB、CH2=CH2C、CH3-CH3D、HCHO11、铊是某高温超导体的组成元素之一。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认识有机物习题(第一课时)1.下列物质中不是有机物的是()A.CO(NH2)2 B.KSCN C.CHCl3 D.CH42.若2g甲烷含有m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m/16B. 16mC. 32mD. 8m3.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该有机物()A.分子中C、H、O的个数比为1:2:3B.分子中C和H的个数比为1:2C.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原子D. 分子中肯定含有氧原子4.不属于有机物特点的是()A.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有机物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较慢C.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而且不易燃烧D.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
5.有机物中的烃是()A.只含有碳 B.只含有碳与氢C.含有碳与氢 D.燃烧后生成CO2与H2O6.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克/升,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6 B.28 C.30 D.327.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反应B.氯气与甲烷反应C.次氯酸分解D.甲烷与氧气反应8、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品种最多的是()A.过渡元素的化合物B.第二主族的化合物C.第三主族的化合物D.第四主族的化合物9、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A.CH3Cl只有一种空间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B. CH4是非极性分子C. CH4中的四个键的键角和键长都相等D. CH2Cl2只有一种空间结构10、光照下,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氯气充分反应,得到的产物最多的是()A. CH3ClB. CH2Cl2C. CCl4D. HCl11、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甲烷燃烧B.由甲烷制氯仿C.甲烷的制取D.有甲烷制碳黑12、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
∆ 第一课时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g) 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L -1降到0.8 mol·L-1需要20 s ,那么反应物浓度再由0.8 mol·L -1降到0.2 mol·L -1所需要的时间为 ( )A 等于10 sB 大于10 sC 小于10 sD 无法判断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产生吸热反应的是 ( )A .生石灰B .固体NaOHC .浓硫酸D .固体NH 4NO 3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 .灼热的木炭与COz 反应C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的反应4.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
A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 .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 .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 .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5.下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 )A .用Zn 与稀HCl 反应制H 2B .用Na 2O 2与H 2O 反应制O 2C .用Cu 与稀HNO 3反应制NOD .用MnO 2与浓HCl 反应制Cl 26.实验室里可按右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R ,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 为( )A .SO 2B .NH 3C .CH 4D .HCl7.下列物质中,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A .N 2B .SO 2C .CO 2D .CO 8.在3S +6KOH 2K 2S +K 2SO 3+3H 2O 中,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元素质量比( )A .1︰1B .1︰2C .1︰3D .2︰39.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干燥SO 2的是( )A .浓硫酸B .碱石灰C .氢氧化钠固体D .生石灰10.下列物质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 .氢硫酸B .SO 2C .活性碳D .氯气11.下列反应中,SO 2被还原的是( )A .SO 2+H 2O==H 2SO 3B .2H 2S +SO 2==3S ↓+2H 2OC .2SO 2+O 2∆ 催化剂 2SO 3D .S O 2+2H 2O +Br 2===H 2SO 4+2HBr12.能够用于鉴别SO 2和CO 2的溶液是( )A .澄清石灰水B .品红溶液C .紫色石蕊试液D .氯化钡溶液13.浓硫酸能使有机化合物(如蔗糖)炭化,这是由于它具有( )A .氧化性B .酸性C .吸水性D .脱水性1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Na 2S 、Na 2SO 3、Na 2CO 3、Na 2SO 4的是( )A .BaCl 2溶液B .盐酸C .品红溶液D .NH 4Cl15.在由Na 2S 、Na 2SO 3、Na 2SO 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已知S 的质量分数为25.6% ,则氧的质量分数为A .36.8%B .37.6%C .51.2%D .无法计算16.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回顾性课堂练习\1.在250C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C.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 D.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2.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为()。
(A)1.0×10-7mol·L-1 (B)1.0×10-6mol·L-1 (C)1.0×10-2mol·L-1 (D)1.0×10-12mol·L-1 3.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A)12 (B)7 (C)6 (D)24.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常数为1.6×10-15 若用定义pH一样来规定pD=-lg[D+],则在该温度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的重水中,pD=7(B)1 L溶解有0.01 mol DC1的重水溶液,其pD=2(C)1 L溶解有0.01 mol 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2(D)纯净的重水中, [D+ ][OD-]>1.0×10-1 45.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 ][OH- ]乘积不变(B)pH增大了(C)[OH- ]降低了(D)水电离出的[H+ ]增加了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
A)pH=4 (B)[H+]=1×10-3mol·L-1 (C)[OH-]=1×10-11mol·L-1 (D)[H+] ·[OH-]= 1×10-14 7.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8.常温下, 某溶液中水的电离度a=10-10/55.5(%), 该溶液的pH可能是()。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和能量》单元测试B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分子内只有共价键的是()A. BaCl2B. NaOHC. (NH4)2SO4D. H2SO42. 当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后,通18O2气体后再次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A.SO3,O3中B. SO2,SO3中C. SO2,SO3,O2中D. SO2,O2中3. 关于如图所示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4.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和氯化氢时,可用于检验瓶中是否已充满又可区别两种气体的是()A.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B.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C.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5. 将8.7gMnO2与含HCl 14.6g的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可制得Cl2质量m为()A. m=7.1gB. 7.1g<m<14.2gC. m<7.1gD. m>14.26.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储着大量的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7.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A.在含铁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负极被氧化B.任何化学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C.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均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而改变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只要条件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就不再改变9.等质量的固体硫和硫蒸汽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A.前者多 B.后者多 C.二者相等 D.无法比较10.下列过程中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二、选择题(1个或二个答案,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B. 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 由相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D. 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13. 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5、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成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氧化钠溶于水A. ①④B. ②③C. ①④⑤D. ②④16、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A. I2升华B. NaCl颗粒被粉碎C. HCl溶于水得到盐酸D. 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17.两种金属A与B组成原电池时,A是正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K—39 P—31 S—32 Cl—35.5 Fe—56A卷(基础巩固)一、选择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2.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C.减小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3.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如果反应是放热的,则不需要加热反应既会发生B.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使原来不能发生的反应变成可发生的反应C.对于反应2NO 2N2O4,当压强不再变化时,就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对于反应2SO2+O22SO3,2体积SO2与足量O2反应,能生成2体积SO34.不同条件下,在4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下列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2mol•L-1•min-1 B.v(N2)=0.2mol•L-1•min-1C.v(N2)=0.02mol•L-1•s-1D.v(H2)=0.04mol•L-1•s-15.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2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至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时,所需反应时间为()。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巩固练习A卷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或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min)2.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够说明可逆反应A(g)+3B(g) 2 C(g)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A.C生成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消耗n molA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反应进行了3min3.要使煤在煤炉中充分燃烧,下列措施不行的是()A、向炉内吹入过量的空气B、把煤块碾成粉末C、把炉建高一点D、提供煤和氧气反应的载体使其充分接触4.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A.温度 B.压强 C.浓度 D.催化剂5.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B.催化剂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反应物的浓度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完的电池可以随意地丢弃B.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以降低尾气中CO的含量C.无论加入正催化剂还是加入负催化剂都能大大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把煤粉碎了再燃烧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7.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A.表示面粉厂不欢迎吸烟者 B.防止污染面粉 C.吸烟有害健康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8.可逆反应2SO 2+O22SO3,如果υ(O2)=0.05 mol/(L·min),先用一定量的SO2和O2在容积为a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A.1 mo1/L B.0.9 mol/L C.0.2mol/L D.0.1mol/L9.在反应:C+CO 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 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压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10.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该用浓硫酸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片改成Al粉11.对A + 3B 2C +2D来说,下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0.15 mol/(L·min) B.υ(B)= 0.6 mol/(L·min)C.υ(C)= 0.4 mol/(L·min) D.υ(D)= 0.45 mol/(L·min)12.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① 2C(焦炭)+O2(空气)=2CO;②Fe 2O 3+3CO =2Fe +3CO 2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要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其主要原因是( )A .CO 过量B .CO 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C .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D .CO 与Fe 2O 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13.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开始时为8mol/L ,反应之后为3mol/L ,反应时间为2min ,则该反应物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自我测试(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K—39 P—31 S—32 Cl—35.5 Fe—56A卷(基础巩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近几年来,不断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A.甲醇 B.乙二醇 C.乙酸乙酯 D.乙酸2.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A.CuSO4·5H2O B.CuSO4 C.金属钠 D.浓硫酸3.下列选项中,能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B.乙酸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不是一元酸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5.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6.下列关于羟基和氢氧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羟基比氢氧根少一个电子 B.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C.羟基不带电,氢氧根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D.羟基比氢氧根性质稳定7.乙醇可以发生下列化学反应,在反应里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的是()。
A.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 B.乙醇与金属钠反应C.乙醇与浓硫酸发生酯化反应 D.在Cu的催化下乙醇被氧化成乙醛8.2006年1月1日,“苏北五市”决定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
、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某元素原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最外层差一个电子即达稳定结构,该元素是( ) A .Na B .Cl C .F D .H 2.可能呈+2价的金属元素是( )A .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B .质量数为35,中子数为18的元素C .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元素D .M 层比L 层电子数少6个电子的元素 3.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K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 B .L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C .L 层电子数为偶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 D .M 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相等4.在原子的第n 电子层中,当它属于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与(n-1)层相同,当它属于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多容纳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是( ) A .K 层 B .L 层 C .M 层 D .N 层5.某微粒用 A Z Q n+,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含质子数= A-nB 、所含中子数=A-ZC 、所含电子数=Z+nD 、质量数=Z+A6.与OH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NH 3B 、HFC 、NH 2—D 、F7.已知A n+离子有m 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 ,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 、、、A+m-n8.有五种微粒 、 、 、 2+、 它们属于几种元素( ) A 、2 B 、3 C 、4 D 、59.短周期元素X 、Y 、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 最外 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Z 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B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 .1molX 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D .Y 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 的氢化物稳定性10.已知X 、Y 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 、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和X 2Y 2,又知Y 的原子序数小于X 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 .19 B .18 C .16 D .9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1个或二个答案,) 11.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 ) A.两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B.两种不同的离子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D.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12.氡(Rn )是放射性元素,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氡,人居住其中健康将受到危害。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提高训练I 卷(40分)1.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2.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3.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4.某有机化合物X,经过下列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
则有机物X是()A.C2H5OH B.C2H4C.CH3CHO D.CH3COOH5.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③蛋壳能否溶于酸④白酒中是否含甲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A.CH3CH2OH B.H2CO3C.CH3COOH D.CH3COOC2H57.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8.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A.CH3CH2OH B.H2CO3C.CH3COOH D.CH3COOC2H59.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10.辨别固体石蜡和脂肪的方法是()A.加热熔化后,滴入有酚酞的烧碱溶液共煮B.加热熔化后,加入碳酸钠溶液共煮C.加热熔化后,加入稀H2SO4共煮D.加热熔化后,滴加溴水11.有机物在反应中,常有下列原子间的共价键全部或部分断裂,如C—H、C—C、C=C、C)12.工业上为使95.6%乙醇变为100%绝对乙醇,常加入一种物质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蒸馏,得到99.5%的无水乙醇,然后再加入另一种物质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蒸馏得到绝对乙醇,这两种物质分别是()A.无水硫酸铜,生石灰 B.无水氯化钙,金属钠C.生石灰,金属镁 D.浓硫酸,金属镁13.将W1 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W2 g。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一化学(必修2):02第2周限时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 氯元素的天同位素有3517Cl和3717Cl.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则天然氯元素中, 3517Cl和3717Cl的原子数目之比约为(A)3:1 (B)1:3 (C)3:2 (D)4:12. 关于M电子层,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是最外层时, 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 (B)是最外层时, 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C)M层上电子的能量比L层上电子的能量低 (D)不同原子的M层上, 电子数可能不同3.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LiB. NaC. FD. Cl4. 关于主族元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族序数(B)元素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C)最低负价数的绝对值等于原子最外层变稳定结构时所需电子数(D)都既有正化合价、又有负化合价6. 下列气态氢化物, 热稳定性由弱到强排列的是(A)H2S、HCl、HF (B)PH3、NH3、H2O (C)HF、HCl、H2S (D)H2O、H2S、H2Se7. 下列各组元素, 按非金属性增强顺序排列的是(A)Cl、Si、S、P (B)O、S、Se、Te (C)B、C、N、O (D)Al、Mg、Ca、K8. 下列各组中的三种酸, 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H2SiO3、H2CO3、HNO3 (B)H2SO4、HClO4、HBrO4(C)HNO3、H3PO4、H4SiO4 (D)H2SO4、H3PO4、H3AlO39. 元素的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B)电子层数的周期性变化(C)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D)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10. 主族元素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RO3, 则其氢化物的化学式是(A)HR (B)H2R (C)RH3 (D)RH411. 下列氧化物, 不属于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是(A)P2O5 (B)SO3 (C)CO (D)Cl2O712.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A.+5 B.+6 C.+7 D.无最高正化合价13. M层有2个价电子的元素A和L层有5个价电子的元素B,组成稳定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式量为A.88 B.40 C.100 D.7214.有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得到2个电子就达到稳定结构,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A.ABC3B.ABC2 C.ABC4D.A2BC315.硒(Se)为第四周期VI A族的元素, 根据它在周期表上的位置推测, 硒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通常条件下, 单质硒是固体 (B)H2Se比H2S稳定(C)Se是白色晶体 (D)Se的氧化性比O2强二、填空题4.按要求画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甲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________;乙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 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_____________;丙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和M层电子数之和:_____________; 丁原子的负2价阴离子, 核外共有10个电子:_________________.5.在周期表的前三周期中(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1)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2)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七)教材回归2·物理性质: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羧基是由羰基和羟基组成,这两个基团相互影响,结果不再是两个单独的官能团,而成为一个整体。
思维天地指出现象并完成相关离子方程式①醋酸溶液中滴几滴石蕊试液②醋酸溶液中加少量镁粉③醋酸溶液中加Na2CO3粉末(1)弱酸性:回顾实验在试管中加入3mL乙醇、2mL冰醋酸,再慢慢加入40滴浓硫酸,加入少许碎瓷片;要注意小火加热。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Na2CO3表面有______________生成,它是乙酸乙酯。
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2)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教师点拨①实验中为何要加入碎瓷片?②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③为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注: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反应过程:酸脱羟基、醇脱氢。
③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便于闻乙酸乙酯的气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④导气管不能伸入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加热不匀,液体倒吸。
思维天地乙酸与乙醇反应时可能的脱水方式有几种?如何证明反应机理二、酯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式:RCOOR/根据乙酸与乙醇的反应现象,推断出酯的物理性质。
3·物理性质:低级酯______气味、密度比水_____、_____溶于水。
回顾实验4·水解反应:强调断键位置和反应条件。
RCOOR/ + NaOH→ RCOONa + R/OH思维天地加碱为什么水解程度大?常见的水解反应(1)酯与油酯的水解(2)卤代烃的水解(3)二糖及多糖的水解(4)蛋白质的水解三、羧酸1·定义2·按羧基数目分:一元酸(如乙酸)、二元酸(如乙二酸又叫草酸HOOC-COOH)和多元酸分类按烃基类别分:脂肪酸(如乙酸)、芳香酸(苯甲酸C6H5OH)按含C多少分:低级脂肪酸(如丙酸)、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3·饱和一元酸:(1)通式:C n H2n+1COOH 或C n H2n O2、R—COOH(2)性质:弱酸性、能发生酯化反应。
新教材高中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基态Mg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B.过氧化氢电子式:H+[··O ······O ······]2-H + C.As 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4s 24p 3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818O 2.AB 型化合物形成的晶体结构多种多样。
下图所示的几种结构所表示的物质最有可能是分子晶体的是( )A.①③B.②⑤C.⑤⑥D.③④⑥3.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 ) A.NH 4ClNH 3↑+HCl ↑B.NH 3+CO 2+H 2O NH 4HCO 3C.2NaOH+Cl 2NaCl+NaClO+H 2OD.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1s 2表示1s 能级有两个轨道 B.共价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C.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D.sp 2杂化轨道模型为5.下列对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熔点:Li<Na<KB.导电性:Ag>Cu>Al>FeC.密度:Na>Mg>AlD.空间利用率:体心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A.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B.HF易溶于水C.SbH3的沸点比PH3高D.溶解度: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7.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碳化硅B.MgO>H2O>O2>Br2C.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8.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3周期Ⅷ族,p区B.第3周期ⅤB族,ds区C.第4周期Ⅷ族,d区D.第4周期Ⅴ族,f区9.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 .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3.Na 2S 2O 3溶液跟稀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a S O H S O N a S O S O S H O 223242422+=++↓+。
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中最先变浑浊的是
反应 反 应 物
H 2O 温度 Na 2S 2O 3 H 2SO 4
V
℃ V(ml) C(mol ⋅L -1
) V(ml) C(mol ⋅L -1
) (ml ) A 10 5 0.1 10 0.1 5 B 10 5 0.1 5 0.1 10 C 30 5 0.1 5 0.1 10 D
30
5
0.2
5
0.2
10
4.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 2
A .全部
B .①②⑤
C .②
D .②③
5.反应4N H ()5O ()4N O ()6H O ()322
气气气气+=+在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 3减少了0.12mol ,则平均每秒钟变化正确的是 A .NO :0.001m o l L 1
·- B .H 2O :0.002m o l L 1
·-
C .NH 3:0.002m o l L 1·-
D .O 2:0.00125m o l L 1
·-
6.在N 2 + 3H 2
2NH 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 3的浓度增加了0.6m o l L 1
·- ,在此时间内用NH 3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0m o l L 1
·-·S -1。
则此一段时间是: A .1秒
B .2秒
C .0.44秒
D .1.33秒
7.在其它条件不变时,10℃时以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m o l L m i n 1
1
··-- ,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则温度为50℃时,该反应的速率为:
A .48m o l L 1
·- ·S
-1
B .36m
o l L 1
·- ·S -1
C .24m o l L
1
·- ·S -1
D .12m o l L
1
·- ·S -1
8.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9.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b ,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 2SO 4,同时向a 中加入少量的CuSO 4溶液,下列图表示产生H 2的体积(V )与时间(t )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1. 在2N 2O 5 == 4NO 2 + O 2反应中,N 2O 5的起始浓度为
2.1m o l L 1
·-,经100秒钟后,N 2O 5的溶液为1.95m o l L 1
·-,则反应速率:v N O 25=
2.某反应的速率,当温度每升高10℃增快为原来的2倍,如果温度由100℃降到50℃,则该反应的速率约为原来的
倍。
*3.在某一密闭容器中有A 、B 两种气体, 开始时浓度分别为a m o l L 1
·-、b m o l L 1
·-, A 跟B 反应生成C , 反应方程式为: A + 2B 3C t 秒末时, 用C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d m
o l L 1
·-·S -1
,则此时B 的浓度为
m o l L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