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精)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44
《发酵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fermentation process)课程编号:学分:2.0学时:44 (其中: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学后续课程: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开课部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发酵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一门较重要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了发酵工业菌种、工业培养基设计、发酵工艺的无菌技术、发酵动力学、发酵中氧的供需、发酵的过程控制等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本课程以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涉及的工程知识为教学内容,融合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解决食品加工中遇到的生物技术关键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知识点]1.发酵工程的定义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2.发酵工程的发展史;3.发酵工业的特点及其范围;4.工业发酵的类型与流程;5.发酵工程展望及应用前景。
[重点]1.发酵及发酵工程的概念;2.工业发酵的类型和流程;3.发酵工业的应用范围及发展前景。
[难点]工业发酵的类型和流程。
[基本要求]1.掌握发酵及发酵工程的概念,了解发酵工程的地位和发酵工程发展史;2.掌握发酵工业的特点及其范围、工业发酵的类型与流程;3.了解发酵工程展望及应用前景。
[实践与练习]发酵工业的特点有哪些?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4学时)[知识点]1.常用的工业微生物;2.发酵工业菌种筛选的原则与基本技术;3.发酵工业菌种改良;4.发酵工业菌种保藏。
[重点]菌种改良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难点]菌种改良的方法。
[基本要求]1.了解微生物分离筛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2.掌握菌种改良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方法。
发酵工程复习题第一章绪论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集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
二简答题1. 简述发酵工业的特点2。
简述发酵的一般工艺流程(菌种制备、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接种、控制发酵条件、产物的提取与精制、回收处理三废物质)。
3.上游技术:优良种株的选育和保藏(包括菌种筛选、改造,菌种代谢路径改造等).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上游生物技术)中游技术:发酵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发酵条件的调控,无菌环境的控制,过程分析和控制等下游技术:分离和纯化产品。
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细胞破壁技术、产物纯化技术,以及产品检验和包装技术等4.发酵工程的发展1) 1900年前,自然发酵阶段。
2)1900-1940年,纯培养技术的建立—第一转折点3) 1940年后,深层液体通气搅拌纯种培养—第二转折点4)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第三转折点5)开拓发酵原料,发展发酵放大技术6) 采用基因工程菌生产新产物5.发酵工业的研究范畴:发酵食品,微生物菌体,酶制剂,微生物特殊机能利用,代谢产物,生物转化.6.工业发酵的类型对氧的需求:需氧发酵,厌氧发酵,兼性厌氧发酵培养基物理性状:液体发酵,固体发酵(浅盘固体发酵和深层固体发酵)发酵的工艺流程: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连续发酵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要求一名词解释菌落,芽孢,荚膜,鞭毛,富集培养,比生长速率,连续培养,诱变育种,菌种退化,菌种的复壮.二简答题1。
简述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2。
菌种分离筛选步骤。
一名词解释菌落芽孢荚膜鞭毛富集培养比生长速率:单位菌体在单位时间内生长所增加的菌体量。
连续培养诱变育种菌种退化菌种的复壮:在菌种的生产性能未衰退前,有意识的进行纯种的分离和性能的测定,以期菌种的性能逐步提高;方法:1、纯种分离;2、在宿主体内生长进行复壮;3、淘汰衰退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