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简单机械(2)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28
滑轮知识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和动滑轮1)滑轮:滑轮是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3)滑轮的轴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4)滑轮的实质: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以看做连续旋转的杠杆。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分别使用同一物体在不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使用动滑轮时匀速运动,记录整个过程需要用力的大小,物体移动的距离及动力移动的距离,动力的方向,然后由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器材:钩码两个,滑轮两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等。
实验过程:①按图甲所示测出钩码的重力G。
①按图乙所示安装定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的高度h=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①按图丙所示安装动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的高度h=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①换用数量不同的钩码,重复上面的步骤。
使用简单机械情况拉力大小F/N钩码提升10cm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cm拉力方向不使用简单机械24610上使用定滑轮24610下使用动滑轮12320上交流论证:①对比用甲、乙两图所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使用定滑轮时,拉力F与钩码重力G相等,绳端移动的距离s与钩码升高的高度h相同。
(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力,绳子的重力)①对比用甲、丙两图所作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时,拉力F=1/2G,绳端移动的距离s=2h。
(忽略动滑轮与绳的重力和摩擦力)实验结论:①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①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
注意事项:①弹簧测力计要匀速拉动。
①动力的方向与并排的绳子平行。
①选用质量较小的动滑轮。
①保证滑轮轴间摩擦较小。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①定滑轮可以看成一个变形的杠杆,滑轮的轴相当于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即l1=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可知: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一、填空题1、使用滑轮时,若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 ,若它的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 。
2、使用定滑轮不省 ,但是能改变 ,使用动滑轮能省 ,但是手移动的高度 物体升高的距离,即 。
3、定滑轮实质是个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 的杠杆。
4、除了杠杆、滑轮之外 , 、 、等也是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5、如图示,把重3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 ,若不计摩擦,拉力F = N ,动滑轮重 N 。
6、升旗时,人站在地面向 拉绳子,旗向上运动,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 。
7、简单机械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很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例子。
如图示,吊桥上安装的定滑轮的作用是 ,吊桥相当于一个 ,其中它的支点是 。
8、盘山公路相当于 ,汽车沿盘山公路上山所走的路程大于直通山顶的路程,因此走盘山公路更 一些。
二、选择题9、在旗杆顶上装滑轮,是为了( ) A 缩短手移动的距离 B 省力 C 省力且改变动力方向 D 改变拉力的方向10、如图示,用动滑轮拉重30N 的物体向上运动,物体匀速上升1m ,则拉力F 的大小与拉力作用点上移动的距离分别是( )A15N ,1m B30N ,2mC15N ,2mD30N ,1m11、如图示,是一种有把手的门锁,则门锁的把手实质是一个( )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轮轴 D 斜面12、关于滑轮与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用定滑轮既可以省力,双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②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③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省距离;④使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省一半力A ②③B ①③C ③④D ①④13、一名体重为500N 的举重运动员,最多可举起1200N 的物体,这个人站在地面上,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油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则他能提起最重的物体是( )A500N B1000N C1200N D1700N14、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 的物体,而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 拉力为300N ,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组中至少使用( )A 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B 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C 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D 动定滑轮各两个 三、作图题15、一根绳子最多能承受300N 的拉力,现在要用它吊起820N 的物体,请你据此条件,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教学设计
(4)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重复上述实验,共做3次。
把有关数据填入表内。
实验数据记录表
5.分析与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播放实验视频)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χ动力臂=阻力χ阻力臂F1·l1 = F2·l2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师: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动地球。
”你能用杆杠平衡条件来解释吗?
生:虽然阻力很大,但是只要动力臂够长,那么动力就可以很小。
问题探究一:如图杠杆已平衡
1、若两端去掉相同质量的钩码,杠杆平衡吗?
2、两端钩码向支点移同样的距离,杠杆平衡吗?
杠杆平衡决定因素: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力与力臂的乘积。
问题探究二:如图,将弹簧测力计向哪个方向拉,更省力?为什么?
生:F1方向,因为此时力臂最长,用的力最小。
结合杠杆平衡条件读图:观察下图中所示的杠杆,比较它们的动力臂l1、阻力臂l2、动力
F1、阻力F2的大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等臂杠杆:l1=l2,则F1<F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费力杠杆:l1<l2,则F1<F2费力,省距离
省力杠杆:l1>l2,则F1<F2省力,费距离
思考与讨论:1.如何正确地判断出杠杆是省力的或或费力或等臂杠杆?
2.你能举出一些生活和生产中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的实例吗?
如所示,赛艇上的桨属于哪类杠杆?
四、课堂总结。
彩田学校物理导学案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班级: 姓名:1五、其他简单机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课前检测】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动滑轮实质是一个 杠杆。
2.对于动滑轮,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倍,动力大小只需要阻力大小的 倍。
3.使用定滑轮的好处: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 。
【课堂导学】【学点一】滑轮组(阅读课本70页,完成下列内容)1.思考:如果我们在提升物体的时候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活动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跟据你设计的方案组装滑轮组,匀速拉动测力计,使钩码上升5cm ,读出拉力大小,拉力移动的距离。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由实验可见,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 ,又可以 ,但 。
2.根据组装的滑轮组,数一数钩码由几股绳子承担?弹簧测力计示数又是钩码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是钩码上升距离的几倍?使用滑轮组时,重物由n 股绳子承担,拉力F 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 ,绳端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上升距离的 倍。
即:F= ,S 绳 = S 物。
如果不计动滑轮的重量及绳和轮的摩擦,则F= 。
3.想想议议:通过几种简单机械的学习,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点二】滑轮组的组装1、确定“ ”。
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
2、组装滑轮组。
口诀:“奇动偶定”。
(1)当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 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 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3.注意:最省力的绕法是要使 值最大,一般使绳子的起始点从 滑轮开始。
【学点三】轮轴和斜面(阅读71页 “科学世界”的内容)1、轮轴由一个 和一个 组成。
轮轴是否是省力机械?答: 。
举出哪些物体是轮轴 。
五、其他简单机械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4. 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学习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学习难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学习过程】看书P69漫画,这有什么科学道理?一、定滑轮和动滑轮:活动1:怎样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试着设计两种方案。
1.定滑轮:______________ _ 的滑轮;2.动滑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滑轮。
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两种滑轮?二、探究: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P701.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活动2: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并记录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沿不同的方向用力,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结论:使用定滑轮_______________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活动3: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钩码,拉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并记录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的重力G动=______,比较拉力F与G物、G动的关系: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F=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沿不同的方向用力,F1、F2相同吗?结论: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_____ ,但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在图中画出动力臂、阻力臂。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_杠杆。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_ 杠杆。
四、 滑轮组: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使用动滑轮呢?如果我们在提升物体的时候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该怎么办?讨论并完成: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方案画出来,并动手组装,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
内容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定滑轮 定滑轮的定义、作用 定滑轮的实质动滑轮动滑轮的定义、作用 动滑轮的实质滑轮组 滑轮组的定义、作用 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力的大小计算知识点1 滑轮的基础知识1.定滑轮(1)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在工作过程中,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2)作用:既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实质: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4)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1]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 .这是—个动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2]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中( )A .1F 最大B .2F 最大C .3F 最大D .1F 、2F 、3F 一样大[3]如图所示,装置中,站在地面上的人体重为600N ,绕过滑轮B 的绳子的一端系在人的腰上,用手拉住绕过滑轮A 的另一根绳子的一端,要使人匀速上升,则手拉绳子的力F 多大?(A 、B 滑轮的重、绳子重不计,各处摩擦都不计.)例题精讲知识点睛考试要求其他简单机械[4]如图所示,滑轮及绳子质量和摩擦都不计,人重G ,,平板重2G ,要使木板处于平衡状态.问:(1)人用多大的力拉绳子?(2)人应站在何处?(3)人对板的压力多大?[5]小明利用定滑轮、铁架台、细线、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请你在下面的方框中帮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动滑轮(1)定义:在工作过程中,轴随着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为动滑轮.(2)作用: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要费一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实质: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4)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是物重的12,但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被提升高度的2倍.(5)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若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且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力克服的阻力应是物重和动滑轮的重力之和的12,即1()2F G G =+动物.[6]如图所示,拉动滑轮绳子自由端的力F 不是沿着竖直方向向上,而是斜向上拉,拉力F 还等于重物重力的12吗?如果拉定滑轮绳子自由端的力F 不是沿着竖直方向向下,而是斜向下拉,拉力F 还是不是等于重物重力?[7]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情况下,要使物体匀速提起,用力最小的是( )A .1FB .2FC .3FD .4F[8] 工人用一个重10N 的动滑轮匀速提起一90N 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拉绳的力应为( ) A .15N B .50NC.55N D .100N[9]如图,物体M 重100N ,若不计摩擦、绳及滑轮自重,当滑轮在恒力F 作用下以1m/s 的知识点睛例题精讲速度匀速上升,物体M的速度及拉力F的大小分别为()A.0.5m/s、100N B.1m/s、50NC.2m/s、200N D.4m/s、100N[10]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2N,物体B重12N,则弹簧秤的读数和A对地的力为()A.12N,20N B.26N,8N C.24N,20N D.24N,8N[11]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20N 0.4m/s B.20N 0.1m/sC.5N 0.4m/s D.5N 0.1m/s[12]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13]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F,钩码重力为G.(1)请在图中标出这只“杠杆”的支点O,画出拉力F、钩码重力G及它们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2)若不计摩擦、滑轮重和绳重,请用杠杆平衡条件推证:F G.[14]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15]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F 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A .F F >乙甲B .F F =乙丙C .F F <丙丁D .一样大[16]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拉着一个物块在水平方向运动,当拉力F 为10N 时,物块恰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F 增大为14N 时,物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N (忽略滑轮摩擦以及动滑轮和绳重).[17]如下图所示,物重50N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使物体A 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拉力F 为10N .不计绳和滑轮重,物体受到的阻力为 N .[18]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1F 、2F 、3F ,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123F F F >>B .123F F F <<C .213F F F >>D .213F F F <<.[19]如图所示,A 重100N ,B 重80N ,当B 匀速下降时,A 受到的摩擦力是__N .当B 匀速上升时,A 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拉力__N .[20]如图所示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本身重量和摩擦,物体G 1和G 2分别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则它们的体积1V 与V 2的关系是( )A .V 1=3V 2B .V 1=6V 2C .3V 1=2V 2D .2V 1=3V 2[21]如图所示,有一根绳子从一黑箱的左侧穿进去,又从箱子右侧孔中穿出.左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卡车,右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汽车,用手拉右侧的玩具,左侧的玩具也向前动了一动,当继续把汽车向前拉时,汽车才走出约10cm,卡车已前进了20cm.黑箱里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使卡车走得比汽车快?试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22]如图所示,AB是一根重量可以不计的轻杠杆,提钮C位于靠A端的距离等于全长的14处,B端下方与固定在地面上弹簧秤E相连,A端下方挂一个滑轮D,绕过滑轮D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拴在物体P上,已知物体P重40N,滑轮D重6N.用力F向上拉提钮C,使物体P稍离开地面但保持平衡.求:(1)拉力F多大?(2)弹簧秤E的示数是多少?3.滑轮组(1)定义:滑轮组是由动滑轮和定滑轮共同组成的.(2)作用:可以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但要多费距离.(3)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1F Gn=物.(4)滑轮组组装的原则:“奇动偶定”的原则.若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为奇数,则绳子的起点从动滑动开始绕线,如图甲所示,由三股绳子承担重物;若承担重和的绳子股数为偶数,则绳子的起点从定滑轮开始绕线,如图乙所示,由两股绳子承担重物.(5)动滑轮个数的判断方法:当需要n股绳承担重物时,需要动滑轮个数为:1()2()2nnmnn-⎧⎪⎪=⎨⎪⎪⎩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23]某人用100N的力提起了350N的重物,那么他可能使用了()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D.一支杠杆[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25]如图所示,物体重为40N,它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则拉力F是__N.[26]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通过滑轮组(滑轮的质量可忽略,且不计轮与轴间例题精讲知识点睛的摩擦)拉动物块A 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对物块A 施水平向右、大小为9.6N 的拉力时,物块A 向右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27]为了从竖井中提起重为300N 的重物,工人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那么提起重物时所用的最小拉力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A .50NB .100NC .150ND .300N[28]用一根最多能承受200N 的绳子绕在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上,不计动滑轮重力,利用此滑轮组最多拉起物体的重力为( )A .1000NB .200NC .800ND .600N[29]如图所示,在F 的拉力下,使物体G 匀速上升,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拉力F 的大小是G 的一半B .拉力F 的大小等于GC .动滑轮挂钩向下移动2h时,物体G 向上移动2hD .物体G 向上移动h 时,动滑轮向下移动2h[30]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挂上砝码a 、b 后恰好平衡.若不计动滑轮和绳的自重及摩擦,在a 、b 下面挂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砝码.则砝码b 将出现的情况是( )A .上升B .下降C .仍保持平衡D .无法判断[31]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量及摩擦;已知A 重30N ,B 重10N ,则A 受水平面的支持力是( )A .10NB .20NC .30ND .50N[3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 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 ,则泥桶上升______m ,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_N .[33]如图所示,11000N G =,人的体重2600N G =,人站在地面上拉住绳子使物体在空中静止,若不计摩擦及动滑轮的重,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 )A .600 NB .100 NC .500 ND .0 N[34]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忽略各种摩擦及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35]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A F 拉绳使G 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B F 拉绳使G 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F G < B .A B F F >C .2B F G =D .以上说法都不对[36]用图甲所示滑轮组提升物体,物重为G ,不计绳重、摩擦和滑轮重则拉力F = .[37]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 ,动滑轮的重力为50N ,定滑轮重力为40N ,人的重力为600N ,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A.218N B.220N C.210N D.236N[38]如图所示,AB在水平方向上静止,且12 3BO AB=,当100NG=时,F为__N.(滑轮重不计)[39]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其中OA长1m,OB长0.25m,重物P为58.8N.滑轮和杠杆质量不计.则重物G的重力为____.滑轮悬挂点D、C各受力分别为F D为______和F C为_______.[40]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吊在滑轮C下,不计滑轮质量、绳的质量及摩擦力,为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加在绳子端点的力F是__G.[4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物重为G,每个滑轮重为G',为使物体静止,不计摩擦,甲图在绳端的拉力F1为_____,乙图加在绳端的拉力F2为_____.[42]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滑轮和绳重及摩擦,如果物体的重量分别是G1和G2,那么G1和G2的关系是()A.G1=3G2B.3G1=G2 C.2G1=G2D.3G1=2G2[4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每个滑轮自重均为20N,横杆的自重是10N,摩擦和绳重不计.现用此滑轮组匀速提起重750N G =的物体,那么需要施加的动力F 是( )A .200NB .180NC .190ND .170N[44]如图所示,滑轮本身质量和摩擦阻力不计,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重物1G 、2G之间的关系是( )A .21G G =B .2132G G =C .212G G =D .2123G G =[45]在图所示的装置中,A 、B 是动滑轮,C 是定滑轮,D 是轮轴,D 的轮半径R =10厘米,轴半径r =5厘米,物重G =500牛顿,每个动滑轮重P =50牛顿.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各段绳的方向保持相平行,那么:(1)为把重物提起,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 至少要大于多少牛顿? (2)若把重物提起0.1米,动力F 的作用点要移动几米?[46]如图所示,物体P 重2400N ,用图示的装置起吊,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力都可以不计.(1)若一人站在地面上负责向下拉绳,以吊起重物P ,此人的体重至少为多大? (2)若此人改为站在重物P 上,仍由他向下拉绳,匀速吊起重物P(包括自身),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此人的体重为800N ,他向下拉绳的力应是多大?4.轮轴与斜面 (1)轮轴①宝义:轮轴是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②实质:轮轴实质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③当动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时,转动轮轴,动力小于阻力,此时轮轴是省力杠杆.如:自行车脚踏板是省力轮轴.当动力作用在轴上,阻力作用在轮上时,转动轮轴,阻力小于动力,此时轮轴为费力杠杆.如:自行车后轮与轴上的飞轮是费力轮轴.(2)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如:向车上装重物时,常用大板搭成一个斜面,把重沿斜面推上去,这样通过斜面搬重物上车比直接将重物提升到车上要轻松得多,使用斜面虽然省力,但是知识点睛费了距离.知识点2 滑轮组省力、费距离情况的判断及绕线的方法1.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 的判定:要确定绳子的段数,可采用“隔离法”,即将定滑轮部分与动滑轮部分隔离开,设想将已给的滑轮组的定滑轮遮住,再数有多少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n 就为多少,这包括拴在动滑轮框架上的和最后从动滑轮引出的拉绳、例如,在右图中,沿虚线将滑轮组隔离为两部分,甲图中与动滑轮相连有4段绳子,所以4GF =;乙图中与动滑轮相连有5段绳子,所以5GF =.(1)省力情况:1F G n=(滑轮组竖直悬挂重物)、在不计绳重和摩擦阻力下,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和重物,拉力就是它们重力的几分之一.另外,当滑轮组平放时,这时滑轮组不是承担物重,而是拉动物体,承担的是拉动物体需要的力,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2)费距离情况:s nh =.省力到几分之一,就要费几倍的距离,即省力是以多移动距离为代价的. 2.根据一定的要求设计滑轮组绕线的方法;(1)计算: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如绳子能承受的拉力和需要承担的物重计算出需要的绳子段数n (如果计算结果不是整数,一律进上去、例如,计算结果为3.2,则n 取4;(2)安装:n 为偶数时,绳固定端固定在定滑轮上;反之n 为奇数时,绳固定端要固定在动滑轮上.具体绕线时,一般先从固定端开始,按顺序由内向外绕,每个滑轮只能绕一次,绳不能相交叉.[47]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48]如图所示,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械,能抽象为斜面的是( )[49]某同学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简单机械,如:手钳、剪刀、镊子、扳手、钥匙等等.当把钥匙插入锁孔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 (填“杠杆”、“轮轴”、“滑轮”或“斜面”),它是一个 (填“省力”或“费力”)的机械.[50]工人师傅想用最小的力,利用滑轮组把重物提升到楼上.请你帮助工人师傅组装图所示的滑轮组.例题精讲[51]利用图中的滑轮组装成最省力的滑轮组用来提升重物,请画出绕绳方法.[52]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5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以最省力的方式......提升重社,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绳.[54]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1000N,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55]完成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线.。
第2节滑轮第2课时滑轮组和其他简单机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了解其他简单机械如轮轴和斜面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组、斜面和轮轴的实际使用。
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3。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会按要求组装。
【教学难点】了解轮轴和斜面的工作原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弹簧测力计、扳手、水龙头、长木板等。
【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还使用了其他简单机械,如我们可以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装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简单机械,并研究它的特点和组装方式,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简单机械.生:扳手、水龙头等。
教师提示: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简单机械,比如汽车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行驶到山顶便是利用了斜面这种简单机械;而汽车使用方向盘改变方向、开门时使用门把手将门打开便是利用了轮轴这种简单机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滑轮组、斜面、轮轴这三种简单机械吧。
【进行新课】知识点1 滑轮组师我们知道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那能否把二者的优点都利用起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机械呢?生讨论、交流。
师请同学们按你们的设想,将刚才的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起来,看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并且进行实验,来验证是否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实验,交流实验结论。
师像这样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是滑轮组,当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与物重之间有何关系?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找出其关系.教师参与实验指导,并在黑板上画出甲、乙两组不同的滑轮组,并演示组装,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同一个钩码提起来。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其余简单机械》教课方案与反省(陕西省白水县田家炳实验中学奚治国)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及其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过察看和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构造,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
2、经过研究,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色,培育学生研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多姿多彩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研究物理学原理。
2、经过议论沟通、实验研究,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3、经过认识简单机械的宽泛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设计理念:学生对滑轮、斜面、轮轴可能都有所耳闻,但真实对这些简单机械的特色则可能其实不认识,而学生多数急迫的想认识它们,本节课可用丰富多彩的研究课题,采纳以直观式为主的综合启迪式教课,浸透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和灵巧多样的研究实验来吸引学生,充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由的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案,来研究滑轮、斜面和轮轴的特色,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装老师可做适合引到,而对斜面和轮轴的研究可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全过程的研究。
教课准备:滑轮、细线、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长方体木块。
教课流程1、创建情境,提出问题经过播放升旗和建筑工地上大吊塔的工作视频,让学生察看思虑为何我们站在地面上就能把五星红旗升到高高的旗杆上, 那么粗笨的水泥板等重物怎么一下子就吊起来的呢?引出本节的课题“其余简单机械”(板书)。
2 、定滑轮和动滑轮课件演示: 利用课本图 13-8 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