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1例
- 格式:ppt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5
心力衰竭合并尿路感染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摘要:报道1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反复酸中毒的诊治过程。
该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喘息、浮肿起病,入院前3日出现无尿,外院尿培养出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我院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酸中毒,检验结果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使用大剂量利尿剂后小便增加,并使用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之后患者肾功能快速改善,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半月后患者再次出现酸中毒、肌酐升高、尿中白细胞增加,再次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炎治疗6周后患者未再出现尿路感染,未再发生酸中毒。
关键词:心力衰竭;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根据我国心力衰竭调查资料显示,成人患者中患病率约为0.9%,65岁以上人群可上升至6%-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明显增多。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为治疗带来困难。
但在临床实践中,合并尿路感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反复酸中毒较为少见。
现将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一例患者报告如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8岁,农民,因“反复喘息、浮肿8年余,加重伴无尿3天”于2020年05月入院。
患者8年前开始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喘息及双下肢浮肿,上二楼即感喘息明显,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悸、胸痛、咯血等症状,反复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出院后规律口服“呋塞米20mg、螺内酯20mg”每天一次利尿治疗。
入院前2月患者喘息加重,再次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尿中培养出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经治疗喘息、水肿无好转,之后转入我科治疗,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代谢性酸中毒、泌尿道感染、肾功能不全。
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孙美瑾(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摘要】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在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患者治疗方式作为分组方案,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片治疗;30例)与观察组(达格列净治疗;30例),观察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
结果:经达格列净施治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较常规施治对照组76.67%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显著(P<0.05)。
结论:达格列净在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对其血糖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达格列净;临床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4-0076-04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发病后的主要表现是慢性血糖水平升高,因此很容易有多种微血管并发症出现,其中以肾功能不全最为常见。
据相关研究指出[1],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可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血脂以及糖类代谢的紊乱与异常,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尿毒症等终末期疾病的出现,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2]。
目前,临床多以控制血糖作为该疾病的主要干预方式,以此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改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质量[3]。
达格列净作为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属于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主要是通过对SGLT2的活性进行控制,以此达到抑制糖分吸收的作用。
同时能够提高尿糖排泄率[4],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1. 引言1.1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关联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关联是一种常见临床情况,这两种疾病互相影响,相互加重。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也会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往往比单独患有一种疾病的患者更为严重,临床表现也更为复杂。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容忽视,可能导致病情发展加速,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深入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关联,探讨其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影响,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
具体地,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析相关文献和临床数据,深入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我们还将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关系,包括对患者生存率、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慢性肾功能不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独特临床特点,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更加常见。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这种关联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临床表现方面,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往往伴随着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这些并发症会加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以下是对2011年肾内科病例版块的分类汇总,方便大家查找自己所需。
目录:1. 中毒、药物性肾损害2. IgA肾病3. 肾功能不全4.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5. 膜性肾病6. Alport综合征7. 肾小管酸中毒8. 肾病综合征9. 透析相关10.肾移植相关11.急性肾功能衰竭12.肾小球肾炎13.肾淀粉样变性14.肿瘤相关1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肾小管间质性肾炎18.过敏性紫癜相关19.强直性脊柱炎相关20.抗肾小球基底膜病21.罕见病例22.其他1.中毒、药物性肾损害1例碘普罗胺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化妆品汞中毒导致肾病综合征1例病例诊断—全身水肿3月长期汞暴露史有机溶剂中毒性肾病1例恶心、呕吐、急性肾功能减退利福平导致的急性肾衰竭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疑难病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海洛因肾病病例诊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小肠间质瘤伴肾小球系膜增生1例病例诊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17.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病例诊断—血清肌酐升高疑似SLE肾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肾损伤1例18.过敏性紫癜相关病例诊断—有紫癜病史女性轻度系膜增生罕见病例:HSPN合并Alport综合征1例过敏性紫癜合并感染后肾小球肾炎1例19.强直性脊柱炎相关弥漫脊柱痛-四肢肌力减弱-肾小管酸中毒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肾炎:典型病例报告1例20.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病例报告:肾功能正常的抗GBM病一例Goodpasture综合征合并肺出血1例21.罕见病例以全身多发性肿块和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Kimura病一例肾内科罕见病例:成人肾小球囊性肾病。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更新版)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组以肾脏结构和(或)肾功能长期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当前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型糖尿病常合并CKD,后者已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1]。
血糖控制良好对于延缓早期CKD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2]。
口服降糖药是最常用的降糖药物之一。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于2013年组织国内的内分泌科和肾内科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3],并于2015年进行了更新[4]。
近年来,随着经典药物证据的不断丰富以及新药的上市,国内外糖尿病及肾脏病权威指南对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推荐也发生了改变。
因此,本分会再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在201 5版的基础上对共识进行了更新完善。
更新要点包括:(1)CKD可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蛋白尿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
无论有无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均应及早筛查蛋白尿并监测eGFR。
(2)CKD患者血糖管理的理想策略是遵循个体化原则,在降糖达标的同时尽量避免低血糖。
(3)常用口服降糖药在CKD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证据更新,同时增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类药物。
(4)SGLT-2抑制剂具有而部分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和格列喹酮可能具有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5)增加基于不同肾功能分期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路径。
(6)增加特殊人群的用药推荐。
一、2型糖尿病合并CKD的流行病学中国成年人群血糖状况和CKD调查结果显示,高血糖是中国成人CK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CKD发生风险较糖代谢正常者显著增加(2.05倍)[5]。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已是导致CKD的主要病因。
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中CKD的患病率为27.1%~83.6%[6]。
对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服务张枫艳王素梅(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药剂科上海 201700)摘要 目的:通过案例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对住院患者药学服务的模式。
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并提供个体化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
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个体化药学服务,提高了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及用药的依从性,避免或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用药实践可以提高临床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
关键词临床药师急性冠脉综合征 药学服务中图分类号:R541.4; R96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22)01-0063-04 Pharmaceutical care for a patient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renal insufficiencyZHANG Fengyan, WANG Sumei(Department of Pharmacy, Qingpu Branch of Zhongshan Hospital, Shanghai 201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ode of pharmacy servic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to inpatients by case practice. Methods: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ed in the medical treatment of a patient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provided individualized pharmaceutical care and medication education. Results: Through the individualized pharmaceutical service for patients, the clinical pharmacotherapy level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ere improve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as avoided or reduced, 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as improved and finally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Conclusion: The participation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drug use practice can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rationali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harmaceutical service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即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长期大量食用木糖醇食品致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1例报告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7岁,患2型糖尿病8年余,一直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因发热3d,嗜睡10h于2013年8月30日入院治疗。
患者于2013年8月27日出现发热,无咳嗽、咳痰,自行服用布洛芬及头孢拉定治疗效果欠佳,于2013年8月30日1时出现嗜睡、呼吸困难,10h后来我院急诊,血压109/55 mmHg,急查血气分析:pH:7.1,PCO2 23.5 mmHg,BE-9.4 mmol/L,血清乳酸(LAC)9.8 mmol/L(正常值小于2.2 mmol/L),GLU9.7 mmol/L,肌酐155umol/L,尿素氮22.1 mmol/L,尿常规:酮体+,胸片:右纵膈及右肺钙化灶。
头部CT检查无新发脑梗塞。
既往否认冠心病病史,入院诊断:①2型糖尿病酮症;②发热原因待查;③乳酸酸中毒失代偿期呼吸性碱中毒;④肾功能不全。
因患者乳酸过高、呼吸困难急转入ICU行血液净化、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一般情况、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饮食及用药史追问以寻找乳酸酸中毒的原因,患者应用胰岛素降糖,未服用其它降糖药物,既往合并脑梗塞及高血压病,服用尼群地平降压。
因木糖醇不升高血糖且味道偏甜,适合患者口味,患者每日三餐均服用木糖醇食品,包括含木糖醇饼干、奶粉、蛋糕,将木糖醇作为甜味剂加入粥、米饭、馒头等日常饮食中,平均摄入木糖醇约100g/d,如此长达3年之久。
患者出院后4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停用木糖醇食品未发生上述疾病。
经综合分析考虑患者为长期大量食用木糖醇食品导致的乳酸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
2 讨论本例患者符合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多数患者血糖升高,但常在13.9mmol/L(250mg/dl)以下;血酮体和尿酮体正常,偶有升高;血乳酸升高,常超过5mmol/L,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可在10mmol/L以下)、pH值明显降低;血渗透压正常,阴离子间隙扩大(超过18mmol/L)[1]。
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1例报道李刚保定市中医院糖尿病医院目的摘要:探索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关键词:DPP-4抑制剂、利格列汀、糖尿病肾病病历摘要:患者张某,男性,50岁,2型糖尿病病史10年,口服优降糖、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多年,1年前因血糖高住院,检查肾功能肌酐268umol/L,尿素氮42.9mol/L,尿蛋白1+,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今,患者因血糖偏高、周身乏力于2015年8月10日来我院住院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冠心病史1年,20年前因外伤输血感染丙肝,住院后查肌酐:420.6umol/L,尿素氮42.8mol/L,电解质钾离子正常,钠离子114.7mmol/L,氯离子75.9mmol/L,偏低,血气分析PH值:7.213,PCO225.7mmhg,偏低,糖化血红蛋白17.9%,血常规白细胞:23.76*10^9/L,血红蛋白86g/L,血脂、肝功能正常,丙肝抗体阳性,血白蛋白30g/L,心电图:心肌缺血,彩超:肝大,肝脏弥漫性病变,双肾弥漫性病变,双肾体积较小,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眼底:黄斑病变,血糖随机血糖High,查体:背部可见大小约8*5cm疖肿,眼睑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使用一日四次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并静脉应用胰岛素降糖,同时予降压、扩冠、改善循环、抗氧化、消炎、清创换药、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治疗,胰岛素用量加至为诺和锐早28单位无24单位晚26单位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30单位睡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静脉应用胰岛素每日达到80单位胰岛素,感染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纠正后血糖仍居高不下。
考虑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因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Ⅴ期,口服降糖药存在禁忌,故尝试加用利格列汀联合降糖,应用2天后患者血糖开始下降,1周后逐渐接近正常,空腹血糖在7.0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7-10mmol/L之间。
血液滤过治疗二甲双胍过量致严重乳酸酸中毒合并肾功能不全 1 例报道摘要: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常用的药物,大剂量服用二甲双胍引起的药物中毒往往引起严重的乳酸中毒,损伤重要器官的功能,给患者的救治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本文拟通过该病例探讨引起医患双方的关注,以期减少该类病例的发生。
关键词: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1.病例患者女性,57岁,主因“恶心5天,加重伴憋气11小时”入院。
既往糖尿病病史7年,口服二甲双胍、拜糖平,未监测血糖。
患者于入院前5天自行服用8片二甲双胍后出现反复恶心,11小时出现恶心加重,伴呕吐、腹泻、乏力,指血血糖1.9mmol/L,输注葡萄糖后血糖约4mmol/L,因憋气、周身不适、双目失明就诊于我院急诊,查血气分析:pH 6.718,PCO2 19.2mmHg ,PO281.90mmHg ,K 4.37mmol/L, NA 141.6mmol/L, Glu 8.6mmol/L ,Lac >20mmol/L ,BE-34.43 mmol/L ,THb 9.961g/dL 。
尿常规:尿酮体+,尿蛋白+,比重1.01,PCT 0.92ng/ml 。
血常规:WBC 23.18*10^9/L ,Hb 99g/L ,肌钙蛋白T 0.358ng/ml ,CK 178U/L ,CKMB 30U/L ,Cr(酶法) 339umol/L ,AST 60U/L ,TBIL 2.2umol/L 。
查体:T 36.4℃HR 77次/分R 24次/分SPO2 95%,BP 90/51mmHg。
神志清醒,无明显阳性体征。
化验检查:二甲双胍血药浓度13.2mg/l,正常治疗浓度(5-10mg/l),入院后予以补液,纠酮,床旁CRRT 治疗6小时,醋酸置换液(淼凌)前/后均2000/2000ml/h,血流速200ml/min,碳酸氢钠 250ml/h,无肝素抗凝,6H后复查二甲双胍血药浓度 7.8mg/l.血气分析:BEecf 3.010mmol/L,Glu 9.0mmol/L ,K+ 4.26mmol/L ,Lac 1.3mmol/L ,Na+138.2mmol/L ,PCO2 40.8mmHg ,PO2171.53mmHg ,pH 7.441。
1例腹膜透析合并糖尿病及精神症状患者的护理【摘要】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不全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于2011年8月对一例肾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及轻度精神症状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置管并进行capd,在住院期间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关键词】腹膜透析;糖尿病;精神症状【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25-01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3岁。
患者在几年前曾因车祸进行脑部手术,术后患者社会活动能力减退,认知能力及记忆力减退,经常闹情绪化,维持性腹透1年,此次主因患者下肢出现水肿。
入院诊断:维持性腹透、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脑部术后、糖尿病肾病。
入院后给予capd,护肾利尿剂脱水降糖治疗。
2 治疗方法2.1 选择合理透析方式及方法采取capd的透析方式,透析液选择的是广州百特公司的透析液,透析液分为1.5%-2.5%(2000ml),透析方法是用前将透析液在恒温箱加温至37℃。
每日透析4次,白天每次透析1.5%透析液2000ml,每次存留4小时后放出,夜间2.5%透析液2000ml存留10小时。
在透析后,可将透析袋卷起置入腰包内,病人可自由活动。
2.2 使用护肾利尿剂和降糖治疗使用复合辅酶加果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具有生物抗氧剂自由基清除作用,维持和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
托拉塞米利尿,门冬胰岛素30r皮下注射降糖治疗。
3 护理问题的观察及措施3.1 间歇性激越症状护理患者表现情感不稳定,常为小事发火、逃避、顽固、不合作。
护理措施:分析激越的原因,针对患者的主诉给予个案护理,首先,建立信赖关系,鼓励病人,避免刺激性的语言,安排有趣的活动,床边放一播放器,放一段轻松音乐。
3.2 下肢水肿的护理患者表现为中度水肿,指压后出现明显的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
护理措施:避免创伤;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要长时间下垂,可以通过抬高下肢来促进血液循环;进食优质蛋白的食物,提高血液白蛋白,保持血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液回吸收;每日食盐不超过3g;适当减少饮水量;争取在午间有一段平卧休息时间等也都有助于水肿的恢复。